登陆注册
6788100000027

第27章 民国汉族风俗(9)

一般农户,养肥猪不养母猪,仔猪多从集市上买回。一般养母猪户则养母猪不养公猪,母猪配种则要找专门的养公猪户。一般农家所养肥猪多系阉猪,俗称“骟猪”,专司此业的人被称做“骟猪的”。

买猪称为“捉猪”。刚买回的仔猪北方俗名“绑蹄儿”,需用精料喂养,待其稍长,渐多用粗料,名为“换食”。骨架既成,体大身瘦,称为北方“壳篓子”、“壳篓猪”,江南称为“猪壳”,此时食量极大,俗谚“半桩孩子壳篓猪”(能吃),这段时间多用粗饲料。待猪渐渐上膘,逐渐增加精饲料,名为“上食”。“上食”之后,力求其肥,多方设法使其吃好,名为“揣肥猪”。肥猪养成,或卖与别人,或宰杀卖肉,都名为“出圈”。若要宰杀,村中有专业屠户,北方称为“杀巴子”,南方则称为“杀猪属王。”

养猪自然有许多经验,但一般农户信守的原则是:“喂猪没巧,栏干食饱”。经常起栏垫栏,不仅可保猪子没病,也可多多积肥。

南方养猪人家在除夕夜要“斋猪栏”。在猪舍置一小方凳,凳上供香烛,主人面对猪栏作揖祈褥。在浙江平湖农村,母猪怀孕后,要在猪棚上吊一只空甏,认为可以收摄声音,以保母猪安静,也有辟邪之意。此时,忌在猪棚左右放爆竹、敲锣鼓等。

另有养羊习俗。羊有山羊、绵羊之分。浙江嘉兴农村所养的绵羊,俗称“湖羊”。养湖羊者有请“棚头神”习俗。一般是在捉来小羊开始喂养,或发现羊生长缓慢时举行。用一米筛,放在羊棚前的地上,上置酒盅、筷子,并以一只蛋、一条小鱼,一块肉供之。

农家养鸡,主要是主妇的事情。民国时期,养鸡卖蛋成了农家日常费用的重要补充,因此母鸡最为妇女所重视,以至流行了这样的谚语:“老太太三条命:母鸡、闺女和外孙。”

南方太湖渔民有养鸭之俗,且习惯于将鸭养在船梢尾上,一根绳子一头系住鸭脚,另一头系在船后梢,让鸭在河中游。渔民认为,养鸭很吉利,养在后梢,主是“有尾”,后世有了尾,就会养儿子,传宗接代,香火不断。又一说,渔民打鱼撒网时站在船头上,鸭子养在梢尾,可以“压后梢”,鸭子在后嘎嘎叫,渔民在船头可以放心打鱼。

3.养蚕多禁忌

南方苏杭一带,在民国时期是着名的丝绸之乡,农民家家种桑,多多养蚕。农家每年在养春蚕前,每家都要买只泥猫放在灶台上;在蚕室的窗上,要用红纸剪猫形窗花贴上;对家养的猫看管得特别好;养春蚕期间,家人讲话忌说“老鼠”,而叫“夜佬儿”,晚餐不喂猫食,让它去蚕室拖老鼠,以保护蚕宝宝;并家家户户关门闭户,从边门进出。养蚕女头髻上要插极鹅毛,或戴一朵用红色彩纸扎成的“蚕花”,以图吉利。蚕花不只在养蚕时节戴,平日也可戴,祀神祭祖时也戴。传说这种戴蚕花的习俗源于春秋时,为西施首创。以后,逐渐成为蚕乡妇女的一种特殊装饰品。此外,尚有许多的养蚕俗信,如做“蚕日”、祀蚕神、做茧圆及种种的“蚕禁”。在浙江海宁,浙江俗为称正月九为“蚕日”,是日占卜当年蚕桑之丰歉。

江南民间称蚕神为“蚕花娘娘”,又称“马鸣王菩萨”、“马头娘”、“马头神”。各地都有小庙祀奉马头娘,塑像为一女子骑在一匹马上;也有三个女子同骑一匹马的。每年冬天,有人专门挑了一副担子,担子供一个小的马头娘,敲击小锣,沿村游唱。常见的歌词为:

三月天气暖洋洋,家家户户搭蚕房。

蚕房搭在高厅上,淡窗纸糊得泛红光。

蚕花娘娘两边立,聚宝盆一只贴中央。

蚕子养在蚕埭内,蚁儿出得密密麻。

蚕过三眠,俗称“出火”,届时蚕茧收成已定局,蚕农为感谢蚕神保佑,家家做一种米粉小汤团,俗称“茧圆”,祀蚕神。

民国时期养蚕禁忌多。《蚕桑辑要》曰:“蚕有七忌:自小至大忌烟熏;忌酒醋五辛;忌麝香油报;忌饲雾叶;忌饲热叶;忌侧近舂捣;忌丧服产妇。”浙江,海盐一带蚕家往往在门口打上许多桃树桩,缚上用左手搓的草绳,张成网状。当地人即知道该家主人养蚕忌生人,都不去造访。如果有人冒昧上门,主妇往往用一盆水向来客泼去,表示不欢迎。海宁一带,则在廊下围草帘子,隔一段插一根桃树枝,表示蚕禁。亲邻均不往来,只可在河埠头淘米、洗衣时相到询问蚕讯。在桐乡濮院,用芦帘围绕蚕房,杜绝往来,俗称“蚕关门”,要到采茧子时才开禁,称为“蚕开门”。蚕家忌用破损了的蚕匾,据说“塌匾”预兆“倒蚕”,是不吉利的。当出现缺叶,从外面买进桑叶饲蚕时,要手执桃枝在桑叶(或蚕匾)上轻鞭三下,以示辟邪。语言也有不少禁忌,忌说“亮”字,“亮蚕”是蚕病,“天亮了”则要说“天开眼了”。“酱油”要说成“颜色”,“酱”同“僵”谐音,忌僵蚕。“笋”要说成“萝卜”,“笋”音同“伸”,因蚕死伸直。“虾”要说成“弯转”,方言“虾”意即浮肿,忌烂白肚蚕病。“爬”要说“行”,因忌“扒”。“葱”要说“香火”,“葱”与“冲”谐音,如此等等。

4.粮食加工仍以碾、磨为主

民国时期农村粮食的加工,脱壳、去皮主要用碓臼碾,粉碎用主要用石磨。少量粮食脱壳、去皮用碓臼。碓臼,有人力碓、水力碓和畜力碓,置粮臼中,以杵头反复捣来,俗称为“捣碓臼”或“掂碓”,可加工高梁米、稻米、玉米(俗称为“大碴子”)、黍米等等。一般村庄都在村中设公用碓臼,公用碓臼。南方多为脚踏,称踏碓,而手春的碓臼则家家都备有。水碓则是营业性的。大批粮食脱壳、去皮北方多用碾子。碾子由碾台(一般为石礅)、碾槽(亦称“碾盘”,石制圆形直径六尺有余)、碾滚(俗称“碾砣子”)、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镶碾砣,用人推或畜拉,使碾砣在碾盘上滚动,用以脱粮食壳,如碾米。南方碾米则多用木砻。碾米后清除糠粞用“扇车”,又称“风车”、“扬风车”或“扬扇”。扇车构造颇为精巧。没有扇车时,除糖用簸箕。北方碾子除用作脱壳、去皮之外,有时也用来粉碎某些粮食,如将黍米粉碎为糕面,将地瓜干粉碎成地瓜面时,均用碾子。

一般粉碎粮食用磨。根据动力,也有人力、畜力和水力之分。乡间通用人力石磨,一般三五家就备有一具。畜力磨,则以牲畜为动力,北方多为驴;南方则用黄牛或水牛为动力。南方用牛推磨时,常要用布包住牛的双眼,以便它顺着磨道转圈。水磨则以水为动力,南方多见,大多系营业性的,俗称“磨坊”。磨碎的粮食要经过罗或筛,最后而成为面。

5.家庭编织业发达

民国时期,机织“洋布”已充斥城市市场,但在广大农村则大多数农家依然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风尚,一家大小的衣服仍是专妇手织的“土布”为材料。如浙江嘉兴的“拷花布”,即以土希为原料,用皮纸透雕成各种图案,如凤穿牡丹、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石灰作防染剂,刮印(俗称“拷”)在白坯的绸、绢、葛、麻和土棉布上,再将布放入染缸浸染,凡刮印防染剂的部位不染色;呈本色,其余则染上色彩,形成印花图案。底色以靛蓝为主,故又通称“印花蓝布”。有染成玫红、翠绿等色。一般作头巾、衣裤、围裙、门窗、包袱布、被褥、帐子用。这种“拷花布”,虽然“拷花”在作坊中完成,但其所用的“土布”,则是农家妇女在家中手织而成。

另外,又有其他编织习俗,如北方的编柳条筐、编芦席等,南方编竹筐、竹席、草席、草帽等。浙江宁波有“织席”。织席由两人合编,叫作“做席”。人手不足就与别户合做。做席一般在秋后冬季农闲,妇女们白天织席,晚上纺麻筋。编席学徒叫“学桩”,多找高手师傅,要替师傅做二三个月。搭对织席须完成一条席才稍歇,即使客人来了,搭对织席的人也不歇手。编新婚席子常嵌入一二根红纱线,以示吉祥。

6.山林习俗未有变革

在丘陵地区,农家又以栽树植果为副业。民国时期,在许多地区农家上山植树,先要用猪头、鸡、鹅、鱼等祭山神,请山公山婆。然后由族长分发树苗种植。

在浙江山区,不论谁家的山,村里人人都有看管林木的义务,若发现有人偷树,即报告族长,由族长决定罚其东道,也称罚酒肆。村里凡砍公有大树出售,要请族长太公出面议价,择日砍代。砍伐时指明有些生肖的人必须避开,先祭土,后开斧。砍首斧者可得若干钱或大米(一般是出售树价的百分之二十)。首斧多由无妻小者(俗称“砂锅”)来砍,该人轻砍三斧后,再由其他人砍。俗谓由此人砍过后其他人就无罪了。

江浙山区向山民购买整片树木,曰“判山”。判山时双方议价,付清钱后才准砍代。砍树前,买主用猪头、鹅、肉、香烛祭山神。判山后可砍代所有树木。

乡间把埋葬有祖坟或官绅的山称为“风水山”,称大户人家祠堂前和庙宇前的大树为“风水树”。“风水山”上的一草一木不准乱砍,“风水树”也不许随便砍伐。每逢节日要去祭祀,否则认为祖宗神灵要发怒,将大锅临头。若不得已要砍代“风水树”出售,须族长同意。砍前,先择良辰,由族长带领,用“三茶六酒”拜树神,再开土祭土地菩萨,即一人用锄头锄一下土,一人手执酒壶在树四周洒酒,接着开斧。因怕树神报复,一般人不敢开头斧,唯胆大才才敢,开一斧给米一斗,开三斧给三斗。

种果树时,种者忌把自己的影子一起“埋”入,否则认为摘果子时种者则亡。在深山冷岙里禁忌呼喊别人的名字,认为要被妖怪拖去。在山上吃剩的食物忌带回家,认为吃了要肚痛。

三、渔业风俗

民国时期的渔业生产有海洋渔业与淡水鱼业之分,两类渔业生产风俗有很大的不同。

1.海洋渔俗日趋丰富

海上渔业生产门类繁多,一般称出海打渔为大海市,称近海落潮时拾蛤捉蟹为“赶海”或“赶小海”。从前,大海市集中在春季和秋季,称之为“春汛”、“秋汛”。

民国时北方海上用船主要有三种:最小无蓬(以“帆”字与“翻”字音同,渔民忌讳,因称“帆”为“蓬”)的叫“舢舨”,用于近海钓鱼、钓蟹等;单蓬的(往往在船头另设一小蓬,用于操纵转弯),名为“脚子”,桅蓬之外,另设六支橹桨,出海打渔,多半用它;三桅三蓬的;叫船,一般用于渔区的运输。船蓬用白细布做成,幅与幅间,包缝绳索连结,横以竹竿节节撑起。船内部分人仓、鱼仓、货仓(今又有机仓、冰仓);船前曰“前头”,后曰“后腚”,“后腚”帮板称“后照”(当地称“照壁”为“照”);两舷之外曰“船帮”,左舷曰“里赶”,右舷曰“外赶”。推船下海、拉向上滩均称“拉船”,拉船有号子,渔民亲切地称为“号儿”,唱号子名为“打号儿”。山东长岛县地方风俗,凡拉船,只要一声号子呼唤,人无分男女,必齐奔海岸,不问为谁拉船皆拼命出力,即使平日有怨隙之家也在所不辞。那真是拉船归拉船,打架归打架。

南方沿海地区称出海捕捞为“碰海”。渔汛期分“起水”、“头水”、“二水”、“三水”等四水。渔民对出海的日期讲究逢双不逢单。每水出海前先上香拜菩萨,再以酒菜请菩萨。船老大向娘娘菩萨参拜许愿,祈求“给我第一对”(产量很高之意),并许以做戏之愿。浙江鄞县“大对船”出海,先在“龙王堂”演戏敬龙王,然后请菩萨下船,渔民更衣沐浴,手捧料),边走边敲锣,锣声为十三下,请到船上就把佛袋钉在船上船吃酒。出海时鞭炮齐鸣。下网前,烧金箔,用黄糖水洒遍全船,也往渔民身上洒,以示干净。并用盐掺米洒在网上和海面上。若生产不顺利,再洒盐米于海上,点燃稻草把,待冒出青烟,举之于船四周挥舞,以驱邪.遇狂风恶浪,发生危急时,则向大海抛木柴,求神保平安,并许以大经。

浙东渔民海上作业多到舟山渔场,捕捞以黄鱼为主。渔船捕上第一条大黄鱼,要先供船上菩萨。供毕,老大吃黄鱼头,众人分吃鱼身。若发现鲻鱼,立即将其头斩掉,谓鲻鱼是不吉之物。民国时期,渔民尚无钟表,故多用点香计时,下网时点上一支香,香点完即收网。

东海渔民所用的大网由一百二十多网拼合制成,上新网要由孕妇来拼头网(即第一二两爿网的拼合),以兆“会生”、“会发”。装网(把网装上船)时,网上插花,多插月季花,此时,妇女过路不可跨网,否则认为不干净;小孩不可在网底钻来钻去,谓鱼要在网底下钻出。黄鱼丰收要做“鱼戏”,在整个渔汛期捕鱼量最高者,称“红老大”,享有很高威望,以他名义出钱请戏班做戏。

东海渔船上的人员,按照生产习惯,有明确分工,等级也十分森严。一般说,大捕船有老大、头手、三季等职称。对网船有老大、多人、出网、出袋、扳二桨、扳三桨、拔头片、伙桨囝等职称。溜网船有老大、舱(副老大)、伙计、伙桨囝等职称水论是哪种作业船型,老大都是一船主,在船上发号施令,生活上也从优。

若有渔船在海上遇险,周围渔民都有抢险救灾的义务,有人落水,不论何方人士,当救不辞。如遇死人,若是朝天女尸和伏着的男尸能不能捞,等海浪将尸体翻过后才能捞。捞尸时要有镶边篷布蒙住船眼睛,以辟邪气。捞上尸体叫拾了个“元宝”,无主尸体运回陆地给以埋葬。

民国时期渔民打造渔船的仪式十分隆重。东海渔民造渔船要择吉日开工,亲朋送礼,礼物有酒肉、馒头、饱仗等。上平底板(即船底龙骨)犹如造屋之上梁,颇为隆重,要放炮仗。船头称“船龙头”,藏有金银之物,或用银钉,两只船眼各藏两枚银角子,或银元。船眼有眼白眼珠,眼珠不能朝天,要朝下,意即看海上之鱼。钉船眼规定用三枚钉子。先在左右上角钉两枚,第三枚定好位而不钉上,待良辰一到,即把穿着红布条的铁钉,一敲而入。下水前,渔民把渔船装扮一新,船头涂上红黑白三色,船头、船尾都插上红旗,旗长一丈二尺,上书“天上圣母娘娘”,又用红黄蓝白黑五色布披挂船身。前后上下都有船对,船头书:“虎口出银牙”,桅杆顶书:“大将军八面威风”,船舵书:“万军主帅”,船尾书:“顺风相送”或“顺风得利”。并选择吉日良辰下水,敲锣打鼓放鞭炮,以示庆祝。

东海渔民在船上作业时,有许多禁忌。如春汛时老大穿长裤。船上吃饭时座位固定,不得随意乱坐。菜肴放在正中,各人只吃自己一边,不能吃对面或两旁的菜。船与船之间借东西称“拔红头”,一般不肯借给,若要借则先以柴送给对方。出海前,船上之物只准进,不准出。若群船在海滩上待发,晚间,渔民误把被铺或猪肉等食品递上别船,对方不归还,食物折价给钱,物品则待返船后再归还。不可在船头小便,两侧小便则以船桅为界。船上不可搁腿坐。坐船板上不可把腿垂下。不可用大土箕等不干净的东西装鱼,不可用脚踢黄鱼。船上不可说不吉利的话,说话忌带“倒”、“翻”、“没有”等词,忌做倒、翻之行动。“倒掉”和“卖掉”,“翻个面”叫“转个堂”,“没有”说成“满发”。睡觉不可俯着睡。碗不可覆盖,筷子称“撑篙”,不可搁在碗上,不可用筷子在船板上蹬。吃鱼须自下而下吃完,不可吃了上半,把鱼翻个面再吃。渔民不可进产房,妻子做产,渔民先把衣服拿出,不然认为这衣服不干净。忌妇女上船。

2.淡水鱼俗仍重神示

民国时期,以捕捞为生的渔民,仍流行信神重祀之俗。南方太湖流域渔民奉灶王爷为河渔神,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渔民在锅灶前摆上鱼肉和豆制品等供品,点上香,敬谢灶王爷的恩德。传说灶王爷是掌管河里的渔的,每年此日夜间要渔民开放一次鱼库,让渔民捕更多的鱼。敬灶王爷时,要选一条活蹦活跳的黑鱼供在锅灶前,敬毕,这条黑鱼要放生,看它向哪里游:如果向东游,那么,明年捕鱼生意在东方;向西游;就在西边;向南、北以此类推。但不管黑鱼游向哪里,渔民过完后,第一次开船捉鱼,必先把船往东开,据说东方迎着太阳,表示吉利,开了一程以后再根据黑鱼“指示”的方向开。

同类推荐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花鼓戏

    花鼓戏

    《花鼓戏》主要内容分为走进花鼓戏、瑰丽的艺术、花鼓戏的种类等。 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也成了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热门推荐
  • 超凡天王

    超凡天王

    给暗恋的女孩写情书,却被人拿到讲台上公开羞辱。心灰意冷的叶骞幸运得到了神秘传承,从此脱胎换骨,踩恶少,泡美女,逍遥自在。
  • 穿越达人在纽约

    穿越达人在纽约

    “通过了时光之境的人,将会获得未来无穷的力量。但是将无法返回你的时光,你是否愿意进入呢?”汉朝皇子刘茫,因为影响了吕后获得权力而被关在皇宫,皇宫里面有着刘邦打遍天下的所有宝物,而其中一个则是时光之镜,刘茫通过了这个神秘的镜子来到了这个神秘的都市“纽约”他将会怎么在这个大都市做出势力来回到自己的过去呢?请看《穿越达人在纽约》!
  • TFBOYS之浅惜婷

    TFBOYS之浅惜婷

    因为各有特长的学长恋上了三位脾气各不相同的女生,就这样爱情的种子也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
  • 纵然情深

    纵然情深

    本文属豪门斗争,故事曲折。一路经历挫折,最后遇见爱情……繁华的城市,霓虹灯光闪烁,飘零流离,在寻找的是谁?穆然呢?一个普通小市民,本来普通的日子过惯了,也十分受用,没想到却卷入了豪门纷争……最后自己的身世似乎也是的迷……
  • 惊世骇妃:邪魅夫君赖上门

    惊世骇妃:邪魅夫君赖上门

    赶着潮流玩穿越,作为21世纪倒霉蛋的她也穿了!不受宠?被欺负?她可不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陆家五小姐了,展露风华亮瞎你们的纯金眼!人人惧之的邪王对她宠爱有加,却让她从云端坠入地狱!哼,作为新世纪人类才不会为这点小事寻死觅活,她照样过得有滋有味!只是这邪王脑袋抽疯了吗?“娘子,为夫错了,卖萌打滚求娘子原谅!”
  • 当爱在发声

    当爱在发声

    她是个小哑巴,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一岁那年发生了改变她人生的三件大事,一是母亲的病逝,二是搬进了亲生父亲的家成了富豪千金,三则是认识了他。而她与他的命运纠缠也从此开始了。他说:“十五年前,我只是认识了你。十年前,我只是同情你。七年前,我只是习惯你。四年前,我只是有点喜欢你。而现在,答应我妍妍,不要离开,好吗?”
  • 紫竹三调

    紫竹三调

    阳光少年,从懵懵懂懂的成仙梦,到杀伐果断的争仙路。什么是仙,一人一山为何成仙?为情?为长生?看阳光少年如何一步步鱼跃龙门踏仙桥,登仙路!
  •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是一部关于中日情报战争的长篇谍战小说,讲述了一个有关我地下党情报组长陈克和他的战友当年在隐蔽战线上将黑桃A、木村等老对手所设下的迷局逐一破除的故事。小说情节曲折复杂,悬念迭起。谍影飘忽,将远逝年代里情报大战中的我党地下人员、军统特工和日本间谍之间的残酷斗争,描述得淋漓尽致。全书分为“黑箭”、“黑洞”、“黑影”三篇,将敌特秘密行动梯次展开,栩栩如生地揭示了敌我双方在谍战中的设局、做局、布局、对局、破局等过程,错综迷幻,扣人心弦。
  • 错位之恋:校草少爷太腹黑

    错位之恋:校草少爷太腹黑

    【1对1宠文】苏安念回国当天遭人绑架替换,一个可以与天仙媲美的女生利用苏安念的身份进入苏家。她于聪明貌美集聚一身,18岁的她冒充16岁的苏家千金进入皇家学院…从而与腹黑校草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开学第一天,她遭腹黑校草金凌枫警告:“苏安念,我讨厌你,所以离我远点。”苏安念一笑而过,从那天开始她确实,离金凌枫远远的。但,一场阴谋却将他与她的命运绑在一起。从此以后,苏安念每天的耳边都会出现一个讨厌鬼的声音。“苏安念,你只能喜欢我。”“苏安念,你这么丑,不如和我在一起怎样!”苏安念秀眉紧蹙:“金凌枫,给本小姐滚远点!”PS:签约以后,上架要收费,说没钱看书的…最好别看!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