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800000006

第6章 散文-童年的游戏

仿佛你又带我走进童年

在粉红色云雾的梦境中

把我们清脆的笑声撒遍!

——摘自旧作《给哥》

每当黄昏诡谲地溜进屋内时,压在我心上的那些超载的记忆也随之悄悄走近了我。我不怕它们瞬息即逝,而是那些记忆几乎每天都在低声呼唤我打开这些废墟,太重了!太乱了!我不得不巴望能早日抖落它们。我深深地怀念着我在远方的亲人,母亲早在十五年前离开了,现在只有我哥和我姐……

我仿佛听见我自己在幼年时那稚气的叫声,我亲昵地喊着:“哥!带我玩!”那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记忆把我带到天津城里坐落在旧日租界花园街8号那个大宅院里,那些早已逝去的影子一个个走来向我娓娓诉说着往事,那个大宅院也早已消失得了无痕迹!

这是八十多年前的事了,晚饭后,这个大家庭里大人和孩子总有两三个钟头闲着没事,大人们开口:“你们小孩子家自己玩吧。”哥哥姐姐们就在琢磨着玩什么——唱戏,来一段《武家坡》《坐宫》,还是《游龙戏凤》?捉迷藏(我们叫“蒙瞎子”)或者跳房子、比赛踢毽儿?我最喜欢的还是“接龙”。

姐姐总是喜欢发号施令的,在“接龙”游戏中,她扮演家长,身子背后有一大串“孩子”——七叔家的沪哥、阿武姐、阿毛弟,八叔家四哥,还有我们家的异母姐姐,那个可怜的、在成人后沦为“戏子”、死于后台的四姐!那时应该是这个家族在天津时还比较热闹的时期,可能这个“龙”还有别人,不记得了。我的姐姐是龙头,她本来就属龙。

我哥双手撩起他的长衫前襟(那时我们称之为“大褂”)兜起来,像个小武生那样挺神气地走近,用他还稚嫩的好嗓子喊着:“卖稀饭啊!卖稀饭!”他得意洋洋地走过来,走过去。

我姐叫住他:“卖稀饭的,过来!多少钱一碗?”

我哥回答:“一个大子儿一碗。”(即一个铜子一碗)

我姐下了命令:“给我家孩子们一人来一碗!”

于是我哥走过来,仍旧兜着前襟,走到最前面的“孩子”身旁站定,然后用左手抓住前襟,假装端着碗,右手做出用大勺盛饭的架势,这都是想象的,而我们也当作面前是一大锅稀饭。

每一个孩子都陆续从他手里捧过一碗碗“稀饭”朝嘴里倒,呼噜噜地吃着。阿毛弟更是狼吞虎咽,呼噜噜地好像是稀饭好吃极了!

我哥走到最后一个,也是最小个的孩子跟前,那就是我。我按照我姐姐事先的嘱咐,乖乖地表演着。我连忙伸出我的小胖手,对着我哥捧着“稀饭碗”的手轻轻一打……

我哥赶快走到我姐面前——

“你家的小不点儿把我的碗砸了!”

我姐并无惊愕之色,却一本正经地像背书一样,说:“给你银子!”

我哥满脸正经:“不要!”

“给你金子!”

我哥又赶快说:“不要!”

我姐大声说:“那你要什么呢?”

我哥笑嘻嘻地说:“我就要你顶后面的那个小不点儿!”

我姐故作勃然大怒状,大声叫道:“不行!就不给!”

抢夺开始!我们一个个紧紧搂住前面的哥哥或姐姐,开始向左向右躲来躲去,躲避着这个凶煞的不讲理的卖稀饭的人。

我哥的小名叫“小虎子”,堂弟和堂妹一直叫他“老虎哥”,这时真像只猛虎一样,哇啦啦啦地吓唬着我们这条“龙”。我们尖叫,左右闪避着,叫得惊天动地,却又笑得喘不过气来。旁边端坐着的大人们望着我们,也用小手绢抿着嘴乐。我这个小尾巴被甩来甩去,还得紧紧抓住前面又蹦又跳的阿毛弟的衣服角,就怕被他甩下来。要不了几分钟,我便被我哥逮住了,实在也跑不动了,我哥把我搂在怀里,得意他的胜利,我也挺开心,因为他本来不是卖稀饭的,而是我最崇拜的哥!

这样的晚间游戏并没有持续多久,几乎没有几次,我们一个个都渐渐长大了,上了学校,开始喜欢看书、买书、看电影、听唱片……我们家不久也发生了变故。我永远忘不了那些阴沉沉的脸,悄悄地哭泣,低声讲话,严肃地谈判,然后在商量卖掉大宅院,七叔家的孩子和我们都显得生分了,我们埋头读书,努力作好学生……

这是八十多年前的事,我常回想起从八岁到十八岁学校十年所学过的那么多中西歌曲,其中有一首只是偶然从海峡彼岸出版的书中捕捉到: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

游子伤漂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

情景宛如昨!

……

我真的记得我哥、我姐和我小时候的情景,各种玩法,无忧无虑!可是我哥呢?——我在电话中问他:“哥,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玩‘接龙’,多好玩!”他沉思了一下,然后说:“记不得了!”我可以想像我那白发苍苍的九十三岁的哥哥在电话那头微笑着。

我的姐姐呢,年过九十,头发不白,牙齿不落,背不驼,眼不花,仍然在电话中雄赳赳地大叫:“你怎么老也长不大!都过米寿啦,还干吗喜欢说小时候的事!”

有什么办法呢?我那个梦幻一样的童年!那些故事!它们总是沉甸甸地压在我心上,像一幅幅油画,也像一大块难溶化的糖,黏黏的,又是甜甜的,时间长了,还有点酸、有点苦……

2007年6月完稿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本书通过对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故乡的采访,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回故乡的故事,揭示他们作为国之栋梁的成因,那就是故乡文化的熏陶、故乡人民的培育。
  • 执子之手

    执子之手

    本书回忆了汤翠芳同志与其丈夫宁夏大学老校长吴家麟先生相携相伴的一生,包括“师生情缘”、“祸从天降”、“塞上琐记”、“在劫难逃”、“否极泰来”、“叶落归根”等部分。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德川家康的智慧

    德川家康的智慧

    第一部多角度深入评点德川家康的精简读本,不得不读的经典励志书。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乱世的终结者,他用雄心支撑人生,用耐心等来机遇,用进取心直面成败;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的开创者,他以诚心广纳贤才,以信心威慑四夷,以平常心淡看荣辱。日本史上的英雄智慧,同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热门推荐
  • 重生追美录

    重生追美录

    前世的遗憾怎能重蹈覆辙,看陆羽重生追美,振兴华夏!
  • 我不要再离婚

    我不要再离婚

    一个离婚带着儿子的少妇,一个未婚却有个可爱女儿的男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两人,因为孩子见面,又因为孩子住到了一起,男人的强势紧逼,女人的半推半就,他们共同坐上通往终点的豪华车。
  • 花落成殇时

    花落成殇时

    你之所以能伤害我,不过是因为我爱你。——雨莱从前总不相信有对的人存在,所有的悲伤都归结成命运的安排。而今终于相信那个人会出现,所有的翘首盼望与翻山越岭都是幸运的铺垫。——夏以安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
  • 天地诀之五行天

    天地诀之五行天

    从小没有亲人朋友的战天,跟一群猴子为伴,上天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在老树山的一个夜晚为救小白,被雷电击飞在了无底洞,自己以为自己必死,就在这时,一直跨在胸口上的怪石吊坠救了他,还把他从地球意外的带到王者大陆,更是让他的灵魂融合了战郡出了名的废物战天身上……战天怕失去在乎的人和身边的人,拼命的修炼,修炼时意外发现脑海有一把彩色的斧子,当他坚持不下去时,斧子帮助了他,还给了套无等级的功法《天地诀》……后巧得云老,吞天藤,黑白剑辅助,在这残酷的王者大陆请看他怎么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武道巅峰。
  • 紫荆衣

    紫荆衣

    “立皇储,杀亲母”,“铸金人,立皇后”是北魏的两大体制!他,生在皇族,长在江湖;身在商场,功在庙堂。且看一个商人如何在大魏帝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门少年

    西门少年

    在异世界有个西门少年,拥有传送门,可以在古今穿梭自如,好玩?不,她背负着更大的责任,收回散落在古今的人物塔罗牌,运用一手好牌,平定天下大乱。且看她是如何素手降伏一个个难缠的守护者,保卫天下。
  • 都市地府传人

    都市地府传人

    天道五百年前的突然关闭,和满天神佛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六道轮回闭,鬼魂无法正常投胎转世,以至阳间鬼怪日益增多,五百年后天道复苏,现生死薄,寻有缘人重开地府,且看主角被生死薄认主,从地府最底层鬼卒一路直上,捉鬼灭妖,积功德升官职,一步一步揭开漫天神佛的消失之谜。
  • 凯萨琳,梅紮露娜

    凯萨琳,梅紮露娜

    其實這就是,我對我喜歡我兩個手機遊戲的一個執念。歡迎來到幻想世界依露娜!這裡有12位神祇,各司其職。世界有四個不同的人種分成四個不同的國家。她是斯魯比尼亞唯一擁有繼承權的公主。琴棋書畫,禮儀戰略無一不懂,然而,在這崇拜戰神的國家裡,這位公主卻拿不起劍,拉不滿弓。他是元帥唯一的兒子,善武術善機械。幼年,被指派到她的身邊當一個侍者,伴她習武。自此,少年少女成了彼此的唯一,牽扯不斷。然而,家族、身份,成了他們日漸生疏的理由。她成了儲君,成了女帝;他成了騎士,成了將軍。可心中的美酒卻是日漸氧化變酸。紫色的結晶,神秘的神之子,把兩人的關係推至破滅。最後,又該何去何從?
  • 明末之再掌大明

    明末之再掌大明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汉人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于煤山上吊,留下了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的千古名言。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阴差阳错之下,朱由检的灵魂再次重返灭亡前夕,看这一次崇祯皇帝能否扭转败局,力挽狂澜?注意,本书没有金手指,只求贴近明末历史,去除任何不切实际的情况。只求还原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