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500000031

第31章 做了一半的学者

杨宪益喜欢把他的文章称作笔记,这当然与他喜欢阅读古代笔记小说有关。笔记小说里除了有典章制度,也有学术考证,显然杨宪益有所继承。笔记小说里多的是志怪传奇、奇谈逸事,杨宪益当然记得不少。在他朋友的回忆中,就有杨宪益曾说过的商王王后妇好射天的故事。

有个神话,说的是有个人将要变成一条江龙,最初感到口渴难耐,疾步跑到江边俯身喝水,江水水位被他喝得迅速下降,他边喝水边变身,边往江里去。他母亲眼看将失去儿子,情急之下,不顾一切地紧紧抱住他的双腿死不放手,导致他只是上半身变成了龙,而下半身却还是人形。

杨宪益原是想要做学者的,做学者的条件也具备了,可是现实生活就像是神话里的那位母亲,硬是把他拉住了,他这个学者也只做成了一半。

杨夫人戴乃迭在自传里提到丈夫在抗战中的北碚,在教书之余,喜欢“利用空闲时间做文学和史学研究,写一些这方面的论文。”“如果我们不是合作搞翻译,他大概早已成为一名历史学者了。”

杨宪益有做学者的素质。卡尔·马克思曾在一次大会上发表过一个著名的演说,其第一句话就是“历史上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也是古今中外的历史可以、也应该拿来比对的理由。杨宪益深知学问就是作比较、会比较,他也似乎特别爱比较,有比较的觉悟。

解放前那几年,杨宪益一度在南京中央大学任历史系教授。他早年由对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学的喜爱,对它们的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研究的动力。哪位外国哲人说过,若要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你就写一本那方面的图书。杨宪益就动手写一部将拜占庭史与中国史相比较的专著。

“拜占庭”是老帝国名,即东罗马帝国,中国史籍上称作“大秦”。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领属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旧址,拜占庭帝国之名由此而来。

杨宪益写这部书的动机也未必只是为了成为拜占庭史专家,而是他透过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史,观照中国历史的进程,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所生的感慨、所怀的忧虑、所做的思索。他受聘于中央大学,就也去讲拜占庭历史。

解放初期杨宪益也犯过一次比较瘾,在中国和苏联缔结友好条约的喜庆声中,他却以唐朝与突厥的关系作比,幸而未引起政治敏感的人的注意。

做学者的第一要义,是要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杨宪益显然是有这个眼光的。早在他留学时,原来只不过是要翻译屈原的《离骚》,换了一般人,顶多只是多花气力想方设法将原著妥善地翻译出来,而杨宪益,除了在作品形式上别出心裁地采用英国的英雄偶句体,在内容上模仿德莱顿的诗风外,他竟然大胆到对《离骚》的作者是不是屈原也敢怀疑,并且也已心有所属了——是比屈原晚一百五十年的刘邦的孙子、发明豆腐的刘安。

不仅仅《离骚》,连屈原的《国殇》,杨宪益也认为是东汉光武时的乐歌;对《胡笳十八拍》,杨宪益认为并非出自蔡文姬之手,他把它的诞生时间,后推了好几百年;对《木兰辞》,他也认为不是出自南北朝时期,而是迟至唐五代之后。

除了眼光,还有勇气。杨宪益敢于置疑人们认定的史实,即如胡适所说的:“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

杨宪益在重庆北碚国立编译馆的时候,曾经和国立音乐院教授杨荫浏、国立音乐院院长杨仲子住在一幢楼里,杨荫浏当时正在编写中国音乐史。杨宪益称他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对中国音乐史发生了兴趣的。

杨宪益本是个兴趣广泛的人,音乐也在他广泛的兴趣范围之内。他所出身的那样一个家庭,也会把音乐素养作为培养子弟的一个方面。杨宪益在少年时期,就已靠听留声机学习欣赏一些西方音乐大师的小品了,比如贝多芬的《小步舞曲》、舒伯特的《圣母颂》、舒曼的《梦幻曲》、德彪西的《牧神的午后》、拉威尔的《波莱罗》等。1932、1933年间,曾有一个意大利歌剧团访问中国,在天津演过几场《弄臣》《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等,杨宪益一场不落地都看了。他说:“从那时起,我就培养了自己对意大利歌剧的品位。”他出国留学途中,经过美国,有天晚上还去一个露天剧场听了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奏的贝多芬的交响曲。后来在英国,他也听过很多次音乐会。

前期有这么些准备,他对音乐史发生兴趣也就不那么令人感到意外了。

杨宪益先后写了几篇属于音乐史方面的文章,像《李白与〈菩萨蛮〉》《唐代乐人关于共振现象的知识》等,拿给杨荫浏看。杨教授看了什么反应,杨宪益没说。但从杨宪益乐意让朋友把它们拿去在《新中华》杂志上发表,后来又收入他的文集《零墨新笺》来看,当时一定是得到了杨专家的肯定与鼓励的。

尽管杨宪益的意思是说当时他写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发表,而只是“随便”写给杨荫浏看的,采用的材料也是在看书时随手所写的札记。但只要读过这些文章的人,都不难发现它们是专业性如此之强的考据文章。

对于音乐杨宪益有他独特的观点,他“一直认为中国古典诗歌都源自民间音乐”,他想把音乐与诗歌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甚至有更大的雄心——“系统地写出一部中国诗歌史”。这个大工程他打算一条条笔记做起,“从《诗经》到汉魏乐府诗,唐代诗歌到词曲,写出几百条笔记”。

可是主客观原因,终使这件大工程,成为他生平“未完成的心愿”。客观是,时局动荡,生活不安,手边的资料有限;主观是,他是一个散淡的人,虽然看出了事物的真伪或问题,但他非常清楚,要推翻一个已经被众人所接受的事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非有强有力的论据,不能使人信服。弄不好,除了被人讥为奇谈怪论外,没有别的结果,他不想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与人争辩上。

杨宪益发表考据论文最多的是《新中华》杂志,除此之外,他还在《礼乐》《文讯》《时与潮副刊》《中国杂志》《图书季刊》上发表同类论文。论文的题材也不限于音乐史,另外还有一般古代史,还有中国与西方的古代民间故事等。那时期,他还曾受《和平日报》社之邀,为该报编一个文史考据方面的副刊。他内荐不避“己”,把他写的那些有关中西交通史、中国边疆各民族古代史方面的论文在副刊上发表。

《新中华》是中华书局主办的刊物,中华书局后来出版了一套丛书——“新中华丛书”,杨宪益将他那段时日在《新中华》及其他报刊上的考据论文共二十三篇,汇集起来,交由中华书局,作为“新中华丛书”的“学术研究汇刊之一”于1947年出版。

杨宪益在他的《译余偶拾》那本书的序言里说到中华书局出的这本书:“卢冀野兄给这本小书起了一个名字,叫作《零墨新笺》。”

他称之为“小书”,固然是中国文人常用的一种自谦,也未必不是实指这本书的篇幅。《零墨新笺》小三十二开本,只有一百来页,才六七万字。

这么小的篇幅,当然话未说尽,意也未尽。之后他又继续写了一些,1950年汇编成册,名以《零墨续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大概不易找到出版社,于是他自己花钱,印了一百本分送朋友。

1983年,在朋友的怂恿下,杨宪益将《零墨新笺》与《零墨续笺》交由三联书店,出了一本合集,另起了一个新名叫“译余偶拾”,2006年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重印。

《译余偶拾》共收录了八十七篇文章,杨宪益谦虚地把它们说成是读书笔记,虽然其中的确有一些是如随笔似的简短文章,但也有不少是从实证史料出发的考据论文,内容涉及乐曲、歌舞、人物、文学、版本、语言文字、中外交往通好、风俗、制度、典章、姓氏、名物、地志、史迹等。

杨宪益强闻博记,阅多识广,思维异常活跃,联想十分丰富,因而能融会贯通。看到中国的,马上会想到外国的;看到这个时代的,马上会想到那个时代的,反之亦如是,常常不假思索。比如他怀疑《离骚》不是出自屈原之手,而是淮南王刘安写的,对此他就联想到争议很久的古代爱尔兰说唱诗人莪相诗歌的真伪问题。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麦克菲逊宣称发现了莪相的诗歌,其实是他自己根据三世纪盖尔族诗歌创作的。一时间,不明真相的世人争相传诵,“莪相的诗”风靡欧洲大地,以至对早期浪漫主义运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联想”也促使杨宪益发现问题,不盲从,不迷信,在不疑处生出疑问来。

杨宪益写《秦王〈破阵乐〉的来源》,《破阵乐》是唐太宗时的一种武舞,模拟战阵动作,用以夸耀太宗的武功,杨宪益推断《破阵乐》可能是古希腊或古罗马的一种武舞,经突厥传入中国。

像这样建立于胸藏万卷基础之上的、思路极其开阔的慧眼识破与大胆推论,在《译余偶拾》里比比皆是,十分引人入胜。诸如唐朝孙頠《幻异志》里的板桥三娘子的故事,杨宪益认为源出古希腊《奥德修纪》史诗第十卷里女巫竭吉的故事,又见于古罗马阿蒲流的《变形记》;《太平广记》所记新罗长人,也与《奥德修记》里的长人故事相似;唐代的另一本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写了一个叫叶限的女子,杨宪益一眼就看出这就是西方的扫灰娘的故事;《酉阳杂俎》里的英雄降龙,杨宪益认为是西方尼别龙故事的来源;《安徒生童话》中著名的《国王的新衣》,中国早在它之前一千多年就有这个故事了,而杨宪益又认为故事来源于印度;我国民间传说的薛平贵的故事与格林童话里的《熊皮》系出同源……

这样也就理解了,杨宪益何以能在看似非常枯燥无味的古文字里徜徉得津津有味,并不是他以苦为乐,他不是那种苦行僧,而根本是他在其中发现了莫大的乐趣,解谜的乐趣,发现的乐趣,他乐在其中,流连忘返。只是后来被职业拉回来了,是翻译成就了他,也是翻译,让他未做成他真正想做的学者。

同类推荐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孟子传

    孟子传

    特立独行的“亚圣”,笑到最后的理想者!深刻解读一代智者光辉的仁政思想,生动描绘一个圣贤的平民生活。孟子是继孔子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理论家,被称为“亚圣”。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孟子生活的时代以及孟子一生不平凡的经历,通过艺术形象阐发了孟子的“性善论”理论和“仁爱”思想,既具有可读性也具有研究价值。
  • 邹容 陈天华评传

    邹容 陈天华评传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即“邹容评传”和“陈天华评传”。 邹容与陈天华有着类似的悲剧人生,他们的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邹容陈天华评传》通过对他们短暂人生历程的考察,描述了历史时代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思想认识和性情特征的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激愤和他们的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邹容与陈天华的思想集中在二人的政治主张上。《邹容 陈天华评传》以邹容与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为核心,论述了二人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他们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半路出家的文学青年,他对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如同跋涉在沙漠中的行者对水的渴望。他的一生著述等身,但同时也债台高筑;他崇尚纯粹的文学艺术,但却受生活所迫屡次成为令自己所不耻的文佣。他通过写实风格的小说来针砭时弊,他的慧眼观察如科学实验般可信。
  •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五十年前的春天,林为干先生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来到成都,筹建成电,并在这里教书育人、潜心研究、著书立说,为新中国的微波事业与人才培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微波之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鲐背之年的林先生,以开创者的身份参与和见证了成电的沧桑巨变,为成电的改革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热门推荐
  • 我和美女是邻居

    我和美女是邻居

    一位是公司老板的千金小姐,另一边是自己的美女邻居,白领叶辉会如何选择了。
  • 完美剑帝

    完美剑帝

    背负医道圣手,毒道阎罗名号的少年携九阳功降临天元大陆,手持三尺寒锋,以卑微之生崛起,一路斩荆披棘,直到世界巅峰,成就无上大帝!
  • 爱在魏晋南北朝

    爱在魏晋南北朝

    朝代:魏晋南北朝中华人民共和国灵感来源:方文山作词的烟花易冷出场国家:刘宋北魏柔然契丹主要人物:赵清明辛晓婉兰兰萧远征黑衣人玄一法师蒋军罗洋故事内容:还原《烟花易冷》歌词中的大意,拉伸、扩展故事空间,使得整个故事具体,更多元,欢迎品读,提出宝贵意见。写作手法:段落跳跃性强,我是以文字导演了这部小说,很有画面感和纪实感,中国传统元素融入颇多,读这部小说好似自己在看一部已经剪辑好的电视剧,值得一看。
  • 英雄联盟之高校崛起

    英雄联盟之高校崛起

    在英雄联盟的世界,你害怕的不会是对手的强大,你害怕的会是获得奥斯卡最佳演帝的队友演员,你还会害怕有着一颗最强王者的心却待在最强黑铁世界的大神,或许你还会害怕五人四坑二十投,送塔骂人甩锅头。
  • 实干,比空谈更重要

    实干,比空谈更重要

    实干是实现梦想、成就事业的力量。本书以“实干”为主线,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全面阐述实干胜于空谈的意义,实干在工作中的价值;下篇提供了紧抓实干的21个切实有效的方法,旨在培养职场中人实干的优良作风和工作理念,戒掉空谈的毛病,提升行动力与执行力。
  • 神魔执念

    神魔执念

    出生在豪门的叶无情被誉为天下第一废物,他无比颓废直到魔王执念唤醒了他身上的血脉,从此他走上了逆天之路。
  • 仙魔谕

    仙魔谕

    ............................................................................................................................................................................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 快穿:美满人生,走起

    快穿:美满人生,走起

    【1V1甜宠】某筱笑着道:“司命老儿,来来来,咱们来谈谈人生~”司命星君看着笑着的某筱,哭丧着脸颤巍巍的移动着……某筱看着龟速向这边移动的司命星君,斜眼看着,道:“啧啧啧……你这速度,是要抢神龟他家的饭碗还是怎么的~”司命星君腿颤的更厉害了。某筱接着道:“你倒说说看,我和我家相公是做了什么惹天怒地的事儿还是怎么的,怎么之前每一世都不是早死、惨死就是家破人亡的呢?嗯?”......地上满身伤的某老儿吞了药丸忍痛道:“听说时空星君最近开发了系统,大约能改命......”
  • NO,邪性总裁别下套!

    NO,邪性总裁别下套!

    明家的大小姐——明珠,是整个霁城最美丽的恶媛。最近,她疯狂的迷恋上了一个男人。祈墨琛,帝国娱乐最年轻的冰山总裁,神秘低调、只手遮天。明珠迷恋了上这样的男人,注定飞蛾扑火。她紧紧追随,他却避她如蛇蝎,甚至咬牙切齿的说:“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恨的人。”明珠一脸懵逼,为什么他会对她说这样的话?某一天,明珠直接杀到了在他和别的女人订婚的宴会上,当着众人的面,一条白长直的美腿将冰山总裁咚在了墙角里。“祈总,你相信,一见钟情吗?”祈墨琛面容冷漠:“我相信,日久生情。”明珠微微一怔,羞涩的干咳了一声:“那要……多久?”许多年之后,她才明白了,恨有多重,爱就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