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400000012

第12章 关于我的打油诗

——《银翘集》序

青年编辑朋友如水兄搜集了我过去和现在写的旧体诗,并要我写一篇自序。实际上我并不是一个诗人,也从未认真写过什么像样的诗。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间,确实有时也写过一些,但都是写着玩的。尤其是在最近二十年间,写的自己叫作“打油诗”,恐怕连打油也不够格。朋友好意想给我出个集子,又费工夫代我搜集,盛情难却,就只好“打鸭子上架”,遵命了。

我开始写旧诗很早,大概在我上中学以前,当时才十多岁。我家里给我请来一位老先生,名叫魏汝舟,自号自宽老人。他原来在前清末年考上秀才,但没有能够中举做官,就碰上庚子国变,八国联军进京,他家里也被烧抢一空,夫人和孩子死于非命,只好到人家里教书糊口。我十岁左右,就随他读些古文,因为当时已是民国,没有科举制度了,所以虽读了一些四书五经,但《十三经》也没有背诵完,就改读一些《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之类,又读了一些《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等。此后又读了楚辞。这些读完了,老师就教我作诗,这是因为他本人也喜欢作诗,每年都要编一本诗集,作为消遣。他的诗稿,过去曾给我一本留念,可惜后来遗失了,没有能够保留下来。他开始是教我如何辨平仄四声,然后教我对对子。因为我当时已经熟读过一些唐诗,因此没有一两天就懂得了。对对子开始是学习一些顺口溜,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之类,这些也很容易就能仿效了。记得我初学对对子时,魏先生叫我写一联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我诌了一联是“乳燕剪残红杏雨,流莺啼断绿杨烟”,先生大为赞赏,说我是个神童,我也沾沾自喜,从此我就喜欢尝试作诗。但实际上当时我没有试写过一首七律,只是学着对对子而已。这大概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我上了中学以后,因为学校功课忙,就没有跟魏先生再学作诗,只忙于学英文及学习中外史地和声光电化等物理课和数学课。当然在课外还是阅览了不少书,只是没有再学写诗。

到了高中一二年级,同班有一位同学廉士聪,他很喜欢中国诗词,也试写一些旧体诗,受他的影响,我也写起诗来。从高中一年级到三年级的两三年时间,我同廉士聪一唱一和,大概也写了一百来首。当时我们都喜欢读汉魏古诗,从来不写唐代以来的近体诗。当时天津报纸上有个副刊,名叫“文学副刊”,主张“旧瓶装新酒”,我们都受其影响。我当时写过一首诗《雪》,又写过一首《死》,这两首诗廉士聪曾抄下来,后来寄给吴宓(雨僧)先生看,很得他的称赞。这两首诗过了二十年后,我同廉士聪在重庆又见面,才保留下来,其余写的就早已遗失了。

我说在中学时候没有写过近体诗,回想起来,这也不完全准确。记得有一次忽然生病发高烧,家里请了大夫,说是得了猩红热,家里都很紧张着急,但我没当回事,过了几天也就好了。病中曾写过一首七律,现在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其中两句,是“微恙敢欺杨宪益,奇文长忆爱伦坡”。爱伦·坡是一位美国作家,他写过一些小说,其中一篇叫作《红死》。我写过一首古诗叫作《死》,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前后。总的来说,我在读高中时候,写的基本上是五言古体,很少写五七言近体律诗或绝句,我想起的那一首,大概是唯一的例外。

中学毕业后,去英国读书六年。虽然读了不少外国诗,但没有用中文写过,好像对中国旧诗都忘记了。在伦敦认识一位王礼锡,他很喜欢写诗,当时我同他经常见面,总是谈宣传抗日的事,从未谈诗。回国后第一年,本来是吴雨僧先生从廉士聪处看到我在出国前写的一些诗,就从西南联大约去教希腊拉丁文的,可惜我母亲一定要我留在重庆,结果昆明未去,也未见到吴先生一面。我这一年没有写过诗。第二年到了贵阳,在新成立的贵阳师范学院,任英语系主任。当时师院的中文系主任是尹石公先生,是梁实秋的好朋友。尹石公老先生人很有趣,他最初认为我才从国外回来,是个洋学生,只懂得莎士比亚。后来我故意写了一篇《远游》,用汉代骚体,给他看,作为敲门砖,他看了大为欣赏,从此我们就变成好朋友。他常常同一些贵阳的老先生们聚会,一起喝酒作诗,也拉我去参加。我同他们也唱和过一些旧诗。在这些老人中后来认识了重庆的参政员卢冀野,是一位江南才子。我在这一年内,受他们的影响,开始又写一些唱和的律诗,现在这些诗稿早已遗失,一句也记不起了。尹石公还在贵阳报纸上编过一个副刊,名叫“小雅”,我在这个副刊上也发表过一些打油诗,这是我写打油诗的开始。

一九四二年离开贵阳,回到成都和重庆北碚,此后就没有再写旧诗,一直到解放以后。到了一九五七年三月,党号召大家起来帮助整风,鼓励大鸣大放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民主党派成员,也被鼓励带头,但是开头大家都不敢讲话。记得当时我写过一首绝句,就是“应是东风吹未透,鸟鸣花放总艰难”那一首。此外还有几首鼓励大家鸣放的绝句,记得其中有句云“有意催花花不发,解铃还待系铃人”,那些被一位好事的年轻朋友拿去写成大字报,并未得到我同意,那些诗今天也早已想不起来了。此后运动不断,我没有再写过诗。到了五十年代末,因当时的某些人怀疑我同外国帝国主义特务有关系,我的心情很坏。正好赶上苏联赫鲁晓夫同我党关系变坏,赫鲁晓夫在国内揭发斯大林的错误,我们党指责他是修正主义分子,同阿尔巴尼亚的霍查一道反对苏联党的做法,发表了“九评”。我个人站在同情苏共方面,一时冲动,写了四首律诗,记得头两句是“猎猎东风夜撼关,会看春色破层寒”,以下记不清了。这大概是一九六○年初春的事。我把这四首诗抄下放在写字桌上,后来被同事抄走了。当时没有什么反应,到了一九六六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开始,有同事把这四首诗写成大字报,说我反党反社会主义,是“赫鲁晓夫的孝子贤孙”等等,一下子成千张大字报贴满了外文局四座大楼,对我的批斗就开始了。到一九六八年我同我爱人一同被抓去坐牢,过了四年才被释放,说我的历史问题查清楚了,不算反革命,依旧回原单位工作。在这十多年时间,当然没有再写诗,只是才开始坐牢期间,记得作过一联是“开国应兴文字狱,坑儒方显帝王威”。这当然是当时的气话。出狱以后没有再写诗,“四人帮”垮台后许多年也没有写。开始再写旧诗是八十年代,这又是朋友们引起的。

八十年代,我同诗人黄苗子兄常常来往。黄苗子兄的打油诗写得比我好,我们常常唱和,互相寄阅一些开玩笑的打油诗。“文革”结束后,我们心情都很好,写了不少。到了一九八九年,黄苗子兄到澳州去了,我因当时情况有了变化,也就再没有心情写诗。最近几年,有朋友鼓励,才又写起诗来。我写诗的经历大概就是这样。

回想我这前半生,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写过一点旧诗,一直到现在,时间拖得很长,经历过差不多六十年,但认真读过的旧诗并不多。中学时读过一些汉魏古体诗,又读过一些唐诗,后来尤其喜欢过晚唐诗,但宋诗和以后的诗集很少看过。所以对旧体诗歌并没有什么根底,写诗的时间也很短,大概只占这六十年的十分之一,或者还不到。这大概是因为我比较早的时候就感到自己不是个写诗的料,因此也从来没有认真写过诗。同朋友一起高兴,凑上几句,写了就丢掉了,从来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我们的语言发展到了今天,既然都用白话了,我对新诗当然也不反对,只是感觉到我们的新诗今天似乎还无格律可循。如果完全不管一点格律,诗歌和散文的分别就不好掌握,所以我对写新诗一直还不敢问津。用旧体诗表达今天的思想感情自然局限性很大,很不理想。但是自己没有做诗人的自信心,没有开创的勇气,也只好用旧体来应付了。所以我写旧体诗只是为了偷懒。利用前人的格律比较省事,这并不是自己喜欢守旧。

非常感谢好几位朋友鼓励我编订一本诗集。特别要提出的是香港的罗孚兄,他前几年在北京时就曾要收集我过去的旧诗。还有诗人吕剑兄和邹霆兄,他们都帮我抄存下来好几十首诗,然后就是要感谢如水兄,没有他的收集和复印,这本诗集是搞不出来的。

诗集编完了,朋友们认为这本集子总要起个名字。我记得前几年同黄苗子兄唱和时,曾开玩笑写过一首七律,诗记不得了,但其中有一联云“久无金屋藏娇念,幸有银翘解毒丸”,当时启功兄看到,认为对得还不错。银翘解毒丸是北京同仁堂的成药,专治感冒,我常常服用。银翘是草药,功效是清热败火,我的打油诗既然多半是火气发作时写的,用银翘来败败火,似乎还合适。因此我想就用《银翘集》作为书名好了。是为序。

癸酉年冬

同类推荐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为聂世奇自选诗集,收录了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创作的诗歌共计一百余首,作者为天津大港油田职工。他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接触的就是石油人的生活,石油人的生涯以及其间的磨难,使他饱获生活之赐;红蓼滩头的一草一木,使他葆有足够的淳朴,他的诗,是真诚的,是真实的。其描写的诗歌意象和内容也来自于最朴实的基层生活和朴素的情感,这也就足以使他的诗在诗国占有一席之地。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56个暖心故事,分别从倾慕之人、好朋友、家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的旅人为线索,讲述成长的蜕变。那个躲在角落里彷徨、流浪的自己,要遇到怎样的陪伴,才变得如此美好而闪耀?书中将一一揭晓。虔诚无比地相信爱情,从暗恋到初恋,笔端柔情百转;恣意昂扬地快乐成长,因为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让你的人生因特殊的家人而变得不同;从容坚定地扶稳王冠,你的骄傲,从别人的肯定开始,成为了你额头的标志;优雅明亮地面对生活,家人给的温暖,把快乐释放在生活里。你会变得更好,为了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这就是,全部的意义。集结青春最强音,喊出你的期待,也说出你的感谢。
热门推荐
  • 星海商帝

    星海商帝

    夏霖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意外捡到一串的手链,从此开始传奇的联邦商人生活,正当他心安理得享受成为联邦商人的权利时,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他靠近……
  • 重生之蟒龙传说

    重生之蟒龙传说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是一个巨兽横行的时代,飞机一样的大鸟,轮船一样的海鱼,楼房一样高大的兽人;龙飞重生了,在这样的世界里,他是一条小蛇;一条拥有人类智慧的小蛇,它一路向北前行,跨过高山,历经草原,涉险沙漠,横渡海洋;世界在他面前,逐一展开,最后,他发现自己不是蛇,他是什么,他居然是…
  • 炮灰万万碎

    炮灰万万碎

    叶绮箩逛完街回宿舍的路上,意外被车撞倒。而刚买的工艺品二龙吐珠狠狠砸在了脸上,其中那颗珠子更是镶进了自己眼睛里。这颗珠子竟然是个系统,而她做任务赚够积分就可以回家。可是……为毛性别可以变化!变成男人的叶绮箩欲哭无泪!本文无男主,女主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女主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并且金手指很少,解决问题也是用普通人会用的办法。本文会出现校园,娱乐圈,末日,网游,宫斗,穿越,重生,女尊,武侠,神话,修真等剧情!内容为作者脑洞所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尽量不小白。新手开坑!不喜勿喷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一道无涯

    一道无涯

    世界之大,大如棋局。谁人执白子?谁人执黑子?我不愿成为你们手中的棋子,所以,我只能追寻道无涯。这就是,一个不平凡的少年走过的一段平凡之路。
  • 庐壶逸事

    庐壶逸事

    穷苦少年,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富少;青涩青年,如何大杀四方,无人匹敌;平凡学生,如何玄幻成仙。
  • 修仙之陌上花开

    修仙之陌上花开

    这一世,谁许我浪迹天涯,笑过打马,不离不弃青丝白发。这一世,谁许我花前月下,共赏烟花,琴瑟和鸣凤求鸳答。这一世,谁许我一世牵挂,相思难罢,地老天荒此情不拔。这一世,谁许我三千墨画,绘我风华,容颜可拟闭月羞花。
  • 无限波纹

    无限波纹

    生命磁气波纹疾走:聚集有机体…绯红色波纹疾走:产生热量…青绿色波纹疾走:水中传递…白银色波纹疾走:物体传递…浊白色波纹疾走…等等这是什么鬼?本以为是平平常常的穿越,最后才被告知这是是残酷的无限世界。且看王哲带着各色的波纹闯荡这无限的空间。
  • 清冷娇妻受不了总裁姿势好撩人

    清冷娇妻受不了总裁姿势好撩人

    “你是顾情我的深情”“你是唐深我的情深”
  • 庥婞

    庥婞

    既是杀手,又是囚徒。既需要保护,又不愿启齿。既成翩翩公子,又做窈窕淑女。既形同鬼魅冷情,又无忆过去多情。既倾城倾国妖颜惑主,又比清荷出泥不染尘土。她的国家叫亡国,她的名字叫亡庥(xiu第一声)。她是囚城的门主,她的名字叫囚婞(xing第四声)。*可能会有大大们认为这是宫斗,在下保证,宫斗只是插曲!宫斗只是前提!厚颜无耻的在这里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