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000000014

第14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4)

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上,阻碍我们前进的东西有很多,或是自己的观念,或是别人的反对。如果有什么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就要想方设法清除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阔步前进。

国王选法官

西班牙曾有位叫彼得罗一世的国王,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正义的象征。

这天彼得罗一世宣布他将公开选拔法官。

三个人毛遂自荐,一个是宫廷的贵族,一个是曾经陪伴国王南征北战的勇敢的武士,还有一个是普通的教师。

在宫廷人员和三个候选人的陪伴下,国王离开王宫,率领众人来到池塘边。池塘上漂浮着几个橙子。

“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国王问贵族。贵族走到池塘边,开始点数。

“一共是6个,陛下。”

国王没有表态,继续问武士同样的问题:“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

“我也看到了6个,陛下!”武士甚至没有走近池塘就直接回答了国王的问题。

国王没有说话。

“池塘里有多少个橙子啊?”他最后问教师。

教师什么也没有说,径直走近池塘,脱掉鞋子,进到水里,把橙子拿了出来。

“陛下,一共是3个橙子!因为它们都被从中间切开了。”教师说。

“只有你知道如何执法,”国王说,“在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前,我们应该加以证明,因为并不是所有我们看到的就是事情的真相。”

哲理与智慧

在判断某件事情时,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妄下结论。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事情的真相。所以,在下结论前一定要经过证明。

师徒打赌

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学生时,曾和老师海顿打过一次赌。他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在音乐殿堂早已功成名就的海顿对此岂能轻易相信。

见到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伏案疾书起来,很快便将一段曲谱交给了老师。

海顿未及细看便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但很快海顿就弹不下去了,他惊呼起来:“这是什么呀?我两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可奈何地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了。”

显然,海顿这里讲的“任何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

只见莫扎特微笑着接过乐谱,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海顿也屏住呼吸留神观看他的学生究竟会怎样去弹奏那个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弹出来的音符。

令老师大为惊喜的是,当莫扎特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他不慌不忙地向前弯下身子,用鼻子点弹而就。

海顿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

哲理与智慧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你变通一下思维,就可以变不可能为可能。从成功学的角度讲,没有不能实现的事情。学会变通思维,才会奏出精彩的人生乐章。

商人巧取珍珠

从前,有一个海岛,岛上有很多沉积了多年的大颗的珍珠,价值都非常昂贵。可谁也无法接近这个海岛,只有栖息在海岸附近的海鸟能飞行往来在这个岛上。

很多人慕名而来,带有枪支弹药,捕杀飞回岸边的海鸟。因为这种海鸟每到白天都会飞到岛上去吃光如明月的珍珠。

时间长了,海鸟渐渐地快灭绝了,即使剩下的几只也过得胆战心惊,只要一闻到人的气息,看到人的踪影,就会早早地逃走。

后来,来了一个很有智慧的商人,他在海岸附近买下大片的树林,并在树林周围围上栅栏,不让闲杂人走进他的树林。同时,他严厉告诫他的仆人,不许在树林里捕捉或驱赶海鸟,更不许放枪。

于是,当海岸其他地方的枪声一响,就会有海鸟在惊慌逃窜中不经意闯进他的树林。时间一长,海鸟渐渐地都留在他的树林里栖息。它们也因此不必再为安全而战战兢兢。

等海鸟在他的树林里逐渐安定下来的时候,他开始用各种粮食果实等,做成味道鲜美的百味食物,撒给这些海鸟吃。海鸟贪吃百味食物,吃得十分饱满,就把肚中的珍珠全部吐了出来。

日复一日,这个商人就成了百万富翁。

哲理与智慧

在很多问题上,急于求成的人往往会采取过于直接的手法,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就不然了。眼光长远的人善于采取迂回战术,它虽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能间接地达到目的。

责任不分大小

很多年前,有一个国王带着自己的军队抵抗邻国的入侵,但经过多次奋战之后,他的军队溃散了,国王伪装成一个牧羊人逃进了森林。

每天都能见到太阳升起和落下,也不知道看见了几次,现在国王已经没精力去管这些了,饥饿疲惫的国王走进一个小树林,他快要饿晕了,正当他绝望的时候,忽然看到眼前有一间伐木人的小屋,便去敲开了小屋的房门,开门的是伐木人的太太。

国王向她乞求一些食物,并请求留宿一夜。经过几天的逃亡,国王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因为他的外表太寒酸了,伐木人的太太并不知道他真正的身份,她对国王说:“如果你能帮我看着这些放在炉子上的蛋糕,我就给你吃一顿晚饭,我要出去挤牛奶。小心看着蛋糕,在我出去的时候不要让蛋糕烤焦了。”

国王答应后靠着火炉坐了下来。他全神贯注地看着蛋糕,但没过多久,他的脑袋里就全是他的烦恼:怎样重整自己的军队,之后又怎样抵御敌人。他想得越多,就越觉得希望渺茫,甚至他开始觉得再继续奋战下去也是没用了。

过了不久,伐木人的太太回来了,她看到满屋子都是烟,蛋糕变成了烧焦的脆片,而国王坐在火炉旁,出神地看着火焰,根本就没意识到蛋糕烤焦了。

伐木人的太太生气地喊道:“你这个懒惰没有用的家伙,看看你做的好事,你让我们都没有晚饭吃了!”国王从思考中回过神儿来,只是惭愧地低着头。

刚好伐木人回来了,他认出了国王。他对太太说:“你知道你骂的是谁吗?这是我们高贵的国王。”

他的太太吓坏了,她跑到国王的身前跪下,乞求国王的原谅。

国王请她站了起来,说:“你骂的没错,我说我会看好蛋糕,但却烤焦了,我被你骂是应该的。任何人要是接受了一个责任,不管责任大小都应该切实地去完成。这次我搞砸了,但不会有下次了,我要去完成我做国王的责任。”

那之后没几天,国王就重整他的军队,打败了敌人。

哲理与智慧

有的人觉得只要在做大事情的时候认真对待就行了,在做小事情的时候就会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其实,不管一件事情是大还是小,只要做了就一定要负责到底,一定要做到最好。

小鲨鱼捕食

深海里,一只小鲨鱼长大了,开始和妈妈一起学习觅食,它逐渐学会了如何捕捉食物。

妈妈对它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离开我去独自生活。”鲨鱼是海底的王者,几乎没有任何生物能伤害,所以虽然妈妈不在小鲨鱼的身边,但还是很放心。它相信,儿子凭借着优秀的捕食本领,一定能生活得很好。

几个月后,鲨鱼妈妈在一个小海沟里见到了小鲨鱼,它被儿子吓了一跳。小鲨鱼所在的海沟食物来源很丰富,它就是被鱼群吸引到这里的,小鲨鱼在这里应该变得强壮起来,可是它看上去却好像营养不良,很疲惫。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鲨鱼妈妈想。它正要过去问小鲨鱼,却看见一群大马哈鱼游了过来,而小鲨鱼也来了精神,正准备捕食。

鲨鱼妈妈躲在一边,看着小鲨鱼隐蔽起来,等着马哈鱼进自己能够攻击到的范围。一条马哈鱼先游过来,已经游到了小鲨鱼的嘴边,也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鲨鱼妈妈想,这下儿子一闭嘴就可以美餐一顿,可是出乎它意料的是,儿子连动也没有动。

两条、三条、四条,越来越多的马哈鱼游近了,可是小鲨鱼却还是没有动,盯着远处剩下不多的马哈鱼,这个时候小鲨鱼急躁起来,凶狠地扑了过去,可是距离太远,马哈鱼们轻松摆脱了追击。

鲨鱼妈妈追上小鲨鱼问:“为什么不在马哈鱼在你嘴边的时候吃掉它们?”

小鲨鱼说:“妈妈,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也许能得到更多。”

鲨鱼妈妈摇摇头说:“不是这样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但机会却不是总有。贪婪不会让你得到更多,甚至连原来能得到的也会失去。”

哲理与智慧

有时,我们得不到某些东西并不是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而是由于我们贪图太多,积重难返。其实,当机会来临时,我们只要把握住那些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行了。

邮寄砖

1916年,美国犹他州小镇弗纳尔的居民非常渴望修建一座砖砌的银行。如果能建成,这座银行将是小镇上的第一家银行。

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万事俱备,只是砖还没有着落。

就在一切仿佛都进展得很顺利的时候,障碍出现了。这是一个致命的障碍,由于它,整个工程计划险些化为泡影: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每磅要2.5美元。这个昂贵的价格将断送一切——没有足够的砖,就不会有银行。

幸运的是,小镇里的一位商人开始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想出了一个近乎愚蠢的主意——邮寄砖!

结果是:包裹每磅1.05美元,比用火车运送便宜了一半的价钱。事实上,不仅是价格便宜了一半,而且邮寄过来的砖和用火车货运过来的砖是由同一班列车运送的!就是这么一个货运和邮递之间的价格差异使情况完全不同了。

几周之内,邮寄的包裹像洪水般涌入小镇。每个包裹7块砖,刚好可以不超重。这样,弗纳尔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而且,这家银行全部是用邮寄过来的砖盖起来的。

哲理与智慧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做人做事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做人做事课

    本书将成功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一个个清新优美、积极向上、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指导并鼓舞青少年,为他们开启一扇成功做人做事的智慧之门,使他们从中有所启迪、感悟和收获。
  •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能太随意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能太随意

    本书包括朋友间不可太随意、感情上不许太随意、生活里不要太随意、工作中不能太随意、学习不宜太随意、社会规则不能不知、努力克服自私本性、放纵就是毁灭自己等10章内容。
  • 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本书介绍了许多人曾经为了成功而努力,到了最后一次却挫败的原因。
  • 青年不可不知的心理奥秘

    青年不可不知的心理奥秘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战胜自己要懂得心理学、洞察人心要懂得心理学、成功人生2010-3-1、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甜美爱情要懂得心理学、幸福生活要懂得心理学、快乐工作要懂得心理学等。
  • 做事先做人(工作励志版)

    做事先做人(工作励志版)

    人一生做的最多的就是工作,工作给人的也应是最多……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人?你在为谁工作?为什么不从小事做起?你将优秀藏在了哪里?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发展?你是否只做了上司吩咐你做的事?有人可以限制你吗? 这些关于完美职业理念的经典问题,有些人刚开始工作就明白了,于是,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成功,使自己变得富有;而有些人工作一辈子也没弄明白,于是,他们始终与平庸为伍,精神和物质也永远贫乏。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尼尔·卡尼曼说:“社会赞许工作。”我们应该让工作赞许我们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超龄萝莉VS腹黑小正太

    超龄萝莉VS腹黑小正太

    年龄小怎么了?年龄小一样可以上大学,不就是连跳了三级吗?有那么奇怪吗?所谓的成熟跟年龄不一定成正比,所以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的宁萌才会被腹黑的小正太梁晓宗捉弄,可是柠檬是他的,他能吃,别人不能动。但是宁萌心里的完美情人是像杨雨轩学长一样阳光帅气,温柔体贴的男生,所以她为了理想中的爱情不停地努力着努力着……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得到了梦寐已久的爱情,却发现了一个让她措手不及的秘密,面对欺骗与眷恋她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只是他和她的出现,让宁萌在面对自己的真心时失去了勇气……时间流逝,在爱与被爱中他们都在长大。当历经挫折的两个人相望却不能相拥时,却只能感叹命运的捉弄,什么离奇的身世,上一代的恩怨,现实中的纠纷,为什么总是喜欢与相爱的人处处作对呢?
  • 《玉树词》

    《玉树词》

    玉树的破碎,千年的望月是何人的情愫,玉树的前身究竟是谁,她又为何入了广寒宫。相思终是一场痴梦,还是终不负君。广寒仙子下界化身玉树,为何故;曾言,心中一人,是为君。玉树之缘该从何说起,又与上古大神有何颇深的渊源,广寒仙子的身世又是怎样?·····当有人轻吟浅唱着鲜为人知的古老之《玉树词》,玉树又会怎样?玉树本无花,只待有缘人这段上古的仙神之恋便从玉树开始······若欲知后事,尔等且观《玉树词》······
  • 照世杯

    照世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妈咪改嫁吧

    妈咪改嫁吧

    (新文:《带球快穿:傲娇鬼夫,放肆来》求宠!)杜悦梦与凌俊凡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凌俊凡却出了意外,找寻无果,还好给杜悦梦留下了一个孩子,没有让杜悦梦再次陷入黑暗。杜悦梦苦撑几年之后,终于有了凌俊凡的消息,却不曾想,他在异地已组建新的家庭。“妈咪,他不认我们,我们也不要他!阿钧爸爸比他好多了,妈咪,你改嫁吧,以后阿钧爸爸就是我的真爸爸了。”
  • 龙少校园行

    龙少校园行

    他,从小不被看好。她,从小备受千万宠爱。他,就算家中富家一方也无一席之地。她,就算家中一无所有也有亲朋好友爱护。他(她)们的命运如何,请看下文哟。
  • 仙医宠妃:腹黑太子是我的

    仙医宠妃:腹黑太子是我的

    那一世,青屿山上的她生来便是仙,却被凡身蕴育,法力被封印;太白虚上已飞升上神的他,闻见了她初临世时被取下的一撮婴发,从此梦中便有了她的音容。隔世再见时,受师尊之命下凡替她历飞升天劫……从此,太白虚上,再添一位“师叔”,已位列上神的他,默默守护师尊的隐世关门弟子,小师叔?对你的情隐于唇齿,藏于心间,只要你还在,只要我还存于天地间,谁理仙礼教数…
  • 赤子倾诚

    赤子倾诚

    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你,却不是和你相守的最好时机。我们前世一定擦过肩,今生才有彼此熟悉的眉眼。上天给我一个牵起你的机会,我怎能轻易错过,异世之中,任它雌雄转换,我再不愿错过你!
  • 守得花开伴月明

    守得花开伴月明

    “从前,她认为生命中的那个人不可能再出现了。可究竟她比较幸运。使得她可以遇到一个爱自己,自己也爱的人。海枯石烂,至死不渝。”
  • 俏妻养成记:完美年华初相恋

    俏妻养成记:完美年华初相恋

    -----你知道什么叫做一生一世吗?------愿与你三生三世永不离。------能嫁给你,三生有幸。他们的生活,没有甜言蜜语,但一句“我爱你”包含了对你的承诺;这里,没有刻意装掩的华丽,但每一处都透露着家的味道。在我最美的年华,第一次初恋。
  • 练琴:重回音乐

    练琴:重回音乐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心怀音乐梦想,在十数年如一日刻苦练琴并体尝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后,认识到自身的种种局限,忍痛放弃音乐事业,经历多年远离音乐的生活后又重新回归音乐。作者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蒙太奇写作手法,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艺生涯,并以“练琴”二字为核心,贯穿起今日重拾吉他后对练习、表演、乐器、音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库尔茨作为人文学者的渊博睿智与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体验在书中交相辉映。本书是献给吉他这门既普及又寂寞的音乐艺术的倾心之作,是关于练琴者及其挚爱乐器的动人故事,引发了无数职业音乐人和爱乐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