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3900000037

第37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及疏导

李强

【摘要】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表现,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网络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其构成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我国着名的心理卫生学家丁瓒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个体成才的催化剂,人们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困扰诸多大学生的“心病”之一。进入大学后,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已不再像中学时代一样仅仅局限于小范围的交流,而是要求同学们学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行为模式逐渐趋向成熟,符合社会要求。然而很多同学在开始新的生活时,仍旧按照原有的行为方式进行人际交往,或是仅仅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或是要求别人顺应自己的标准,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在认识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常常带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一旦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便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的认知障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约有83.9%的人是前来咨询人际关系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以及神经症方面的问题。也有学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表明,48.06%的大学生因错误的认知而有人际关系敏感的问题。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当代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高评价自己,妄自尊大,孤芳自赏;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胆小自卑。此外,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是不善于表达和交流,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说话夹枪带棒,敲敲打打;有的出语尖酸刻薄,言外有意;或者冷言冷语,冷嘲热讽,这些言辞常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其次是缺乏基本的交际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无声名片,然而,很多大学生在基本礼仪方面还有待加强,许多学生跟老师说话都非常粗鲁无礼,同学问更是火药味十足,不仅没有礼貌,而且有时还表现得极不道德。这种礼仪上的毫不讲究使许多同学第一次交往就成了最后的交往,在求职中许多学生更是饱尝不懂礼仪的苦果。

此外,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维持技巧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缺陷。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代的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剧变时代,亲身经历了家庭结构、生活环境、社会思潮等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这些变化必然会对他们的行为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1.家庭结构的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没有兄弟姐妹,在爷爷奶奶、父母等多重保护下成长,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依赖性强,不懂得关心尊重他人,只要求他人迁就自己,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对他们的人际交往有重要的影响。

2.居住环境的变化: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城市的大杂院一个又一个地被拆除了,代之一栋栋崭新的高楼大厦,原来十多户人家共一个庭院或走廊,朝夕相见的旧式居住的密切融洽的邻里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人们都固守自己的天地,同一个楼道的上下左右都可能相互不认识,人情淡薄,失去了频繁交往的原动力。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其交往兴趣和交往能力,自然不可能很高。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盼望8小时外尽量减少相互干扰而得到安静和休息,加之要自行辅导小孩的学习、功课,这使得各家各户的闲暇时间变得越来越珍贵。再加上电视的普及,使业余文化生活文娱活动变得分散化、家庭化。往日闲暇时间的喝茶、游艺、上影剧院等一些可以让小孩在无形中习得交往意识、交往能力的时空场所和社会机会亦大大减少。这使所有的人都感到人情日淡、交往日少、关系日疏,加剧了彼此之间的疏离和孤独,因而也造成青少年尤其是社会化晚期的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

三、功利主义的思想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日渐密切,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也渗入到大学校园中,对当代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产生负效应。近几年来,大学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功利心态有增长的趋势,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积极、主动、热情的人际交往,常常不是出于对其交往对象人格或学问的崇敬仰慕,也不是因为彼此间的情趣相投、秉性相近,而是怀有十分明确的“功利”目的:他是我的领导,我要入党、要竞选学生干部;他是某课程的老师,我想要个好成绩;他的父亲是某企业的老总,我毕业希望去那个企业……

另外,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崇尚物质,轻视精神。交往中,共同志趣,性格相似,价值取向一致,思想深度相当这些精神层面的需求,正逐渐被物质利益性的追逐所替代。即使是在大学生的“趣缘圈”中,也充满了“利益”的味道。

四、网络普及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的交际方式也在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除了电话外,短信聊天的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特别是网络的不断发展也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的快捷便利使相当多的同学选择网络交流方式,统计报告表明,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占66.7%,另就网民身份来看,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33.2%,远高于其他群体。网络的介入,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网络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互动性,使得人际交往更广泛、更快捷,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流露情感、展现自我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推进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愿意深层次地面对面交流和写信的人数与过去相比则大幅度下降。网络交往冲击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削弱现实交往中信任感、责任感和道德感。网络普及后,许多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参加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会逐渐减少。一些沉迷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

五、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调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态

社会的复杂化导致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在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碰到困难时,应该在第一时间得到心理专家的帮助。因此,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咨询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首先,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引进专家坐诊,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话预约、留言预约以及在线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室(中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强化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引导。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新生刚入学时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也为其今后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调,这就使大一新生人际关系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咨询体系可通过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建立完整的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班级结对活动、优秀大学生现身说法等手段使新生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模式。

第三,加强对大四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扩招后的就业竞争压力,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毕业以后的生活很茫然,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紧张和人际关系的冲突出现。如果高校开展一些怎样求职、面试和创业方面的知识的话,能有效的缓解大四毕业生的紧张心理状态。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

针对一些学生由于交际能力有限以及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而导致的问题和困惑,可以开设社会心理学、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也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前来开展培训讲座,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向学生介绍与不同人群相处的经验。

(三)畅通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渠道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目前,很多高校中师生关系呈越来越疏离的趋势。老师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这在网络环境下是十分危险的。而辅导员又是最直接与学生交流的老师。因此,辅导员要想了解学生,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就有赖于两者之间沟通渠道的建立。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联系

高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增加大学生发展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使他们在一起学习、工作、劳动、娱乐中建立正常健康的人际关系。辅导员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与现实中的人正常交往。帮助学生建立与人合作,乐于与人分享自己成就的良好品性,以现实生活中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带动网上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宁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困扰源.青年探索,2007,5(2).

[3]薛冬雪.大学生人际交往消极影响因素管窥.校园心理,2009,6(3).

[4]张俊杰,姚本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

同类推荐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分析政府职能转移的法律规制问题、网格化管理中的网格员队伍建设问题、以及宜昌市探索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和宜昌特殊的三峡移民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本书内容涉及心理修炼、自我修炼、课堂修炼、教学修炼、真爱修炼和创新修炼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永存阳光心态、让微笑伴随左右、优秀教师的三大特质、组织管理好课堂等。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
热门推荐
  • 浮生一季乱流年

    浮生一季乱流年

    为了哥哥的铁饭碗,明媚被母亲卖掉。青梅竹马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她说“我从来没有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过,也从没为自己想要的爱情争取过,还完了欠你们的债,我想我应该为自己活了“,直到遇见左欢,她想,也许这才是她要的爱情的样子。你可以爱一个人低到尘埃里,但没人会爱尘埃里的你……
  • 摸金密码

    摸金密码

    古老的地图将掀起怎样的故事,又将诉说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绝色神医之赖上小娘子

    绝色神医之赖上小娘子

    来自21世纪的林毓倾,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黑帮老大,可是有一天她遇到了他,他:“娘子,你可要对为夫负责啊~”他,看似妖孽,却是帝王之人,当他赖上她时又会发生什么呢……?_?
  • 邪魅天下之邪王妖妃

    邪魅天下之邪王妖妃

    娘亲早逝,爹爹不疼,庶姐和姨娘勾结陷害,最爱的相公竟然亲手杀了她的孩子?逼得她喝下毒药之后,他竟是大办婚礼娶了她的庶姐?可笑她到了最后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他们联手设计的阴谋,热闹非凡的婚礼上她冷笑着点燃了四周挂满的火红绸缎,就算是死她也要拖着他们下地狱!意外重生,她惩庶姐,治姨娘,斗渣男,,,,,这一世,她不会再轻信任何人!
  • 安德鲁·卡内基(名人传记丛书)

    安德鲁·卡内基(名人传记丛书)

    安德鲁·卡内基是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亨”摩根共同鼎立美国经济界的三巨头之一。他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曾是世界首富。一直以来他都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和奋斗的楷模。
  • 中外名家性格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性格教育格言与故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权倾逆天妃

    权倾逆天妃

    “父皇、母后,筱泪回来了,筱泪想你们。”一个人,竟然活了三次。她本是高界公主,三岁的一次贪玩,竟让她失足掉下悬崖,让她穿越到二十七世纪。见识到它的宏大。活下去,活下去。信念跟自己说话。想了许多办法,回不去。生活所迫,四岁的她成为了一名特工,执行任务从没有失败,这让她成为了A级特工。可就在她十一岁执行一起任务时,她竟穿回去了。可没有让她回到高界,而是另一个大陆的低界。看她如何回家。回到高界后,原本高兴的心情,被告知了一个消息,顿时晴天霹雳。
  • 私海深秋之花雾灯雨

    私海深秋之花雾灯雨

    日光所触及到的地方,才是黑暗最开始的地方,当你站在阳光里享受温暖的时候,要记住,你的影子始终是黑暗的。
  • 清夜凝冰:生死相随

    清夜凝冰:生死相随

    她与他宛若盛开于冥界的蔓珠沙华,花叶永不相见。她与他之间,横桓生死与千年时光。他说,如有来生,我愿倾这世间一切,换你来生回眸一笑。她说,如有来世,我愿与你生死相随,即便魂飞魄散。婆娑的泪眼中,你终究渐行渐远渐无声;尘封的记忆里,这到底亦真亦幻亦虚妄。茫茫天地,只剩一缕洁白的清香……
  • 综漫战记

    综漫战记

    魄石散落在无穷无尽的世界中……宇宙面临着毁灭的危险……在最后的一百五十年中……谁能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