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与人类友好的文化
森林是人类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艺术起源于原始森林中人们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一直努力探索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确定了劳动、生产、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和社会生活中的动力和基础地位,而艺术不过是社会生产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生产、实践,其原初意义就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正是这种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艺术这种社会文化形式。
在原始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低下,根本谈不上什么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劳动,劳动的收获使他们得到物质上的快感,而就是这种满足的快感恰恰是艺术产生的基础。人们在享受这种物欲满足感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对实践活动的过程、成果、工具及其他相关因素产生快感。如肥大猎物的形状、果实成熟时艳丽的颜色、利箭射出的嗖嗖声等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快感。正是这种快感,逐渐培植出了人们原始的审美意识,而能引起人们快感的事物也就逐渐地成为了人们的审美对象。有道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畿带来快感的审美对象,人们总是希望能以某种形式,从某种角度给以再现。这种对审美对象的再现,便形成了人类原始的各种艺术形式,而这一切均是人类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实现的。所以说,森林是艺术的起源地,从艺术产生那一刻起,森林与艺术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森林的依赖已显得不那么强烈和直接。但事实上,森林对人类的影响却一直是无所不在的。这种影响大到森林与全球气候的关系,小到人们的住房、家具、劳动工具甚至餐桌上的筷子和牙签等。在人类发展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由于人类这种生存、生活上的需要,在人们的心理、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森林已被人类潜意识地当成一种重要的审美对象或审美构成要素。这种潜意识就是森林艺术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森林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森林是滋养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一片沃土
自从上古时期黄帝大战炎帝和蚩尤开始,在以后的数千年历史中,中华大地上一直在实践着先人们总结出来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哲理。部落纷争,诸侯割据,统治者的争权夺势造成民不聊生。一些弱小的部落或者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只好背井离乡,到重山峻岭中去求得一方平安。由于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区域中,经过自身不断的发展与积淀,许多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风,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虽说在地理上阻隔了其居民与外界的交流,对文明的传播起到了负面影响,但它在保存优良民族文化,保持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包括生活习俗、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民间文学艺术、民族科技工艺、宗教信仰、医药生产、狩猎、节庆等,这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和财富。挖掘这些文化并加以保护和利用,对于保护自然、改善环境、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森林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是原始入对他们不理解的自然现象的神秘感的反映。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所以其宗教文化沉淀也异常深厚。在许多宗教类别中,影响较大的要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中,历史最长的是佛教,相传佛教传到中国,是由东汉明帝派遣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到洛阳开始的,距今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在中国形成的道教也有1700多年的历史:源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基督教和天主教分别于唐朝贞观年间和元代传入中国,并在鸦片战争后获得较大的发展。历史上,宗教曾对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而森林是我国宗教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载体,特别是佛教和道教。
就佛教而言,中国的寺庙建筑一般分为依山式和平川式两类,而依山式寺庙建筑几乎都掩映在山谷丛林之中。尤其是禅宗佛教,对欣赏大自然很有独到的一面,从初祖达摩在嵩山少林面壁十年、解说禅宗不二法门,到六祖惠能在南华寺弘扬南宗顿悟之法,无不在山水丛林中得到禅趣,悟解生命之真谛。如没有大自然清静、朴实、浩瀚的氛围,恐也难领悟佛学“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至高境界。
在亲近自然方面,道教与佛教相比也亳不逊色,道教着名的十大洞天(第一王屋山洞,号小有清虚之天;第二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之天:第三西城山洞,号太玄总真之天;第四玄山洞,号三元极真之天;第五青城山洞,号宝仙九室之天;第六赤城山洞,号上清玉平之天;第七罗浮山洞,号朱明辉真之天;第,八句曲山洞,号金坛华阳之天;第九林屋山洞,号元神幽虚之天;第十苍山洞,号成德隐玄之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天下第一福地——楼观台等)以及四大道教胜地(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等无不都是山峰叠翠,古木参天,真可谓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森林植物释放精气的特有价值
植物的花、叶、茎、根、芽等组织的出油细胞不断地分泌出一种浓香的挥发性有机物,能杀死细菌和真菌,防止病虫害和杂草生长。这种气体被称为植物精气,又称芬多精、植物杀菌素。精气的主要成分是芳香性碳水化合物——萜烯及其在生物体所结合化合物的统称。萜烯类物质是一群不饱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半萜烯、单萜烯、倍半萜烯、双萜烯、四萜烯和多萜烯等。这些化合物具有镇痛、抗风湿、促进胆汁分泌、降血压、化痰等功效。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对数百种植物进行了精气成分测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并且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生态旅游的实践之中。
二、聆听黑猩猩的诉说
20世纪60年代,正当雷切尔·卡逊在美国掀起一场环境保护运动时,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一位年轻的姑娘,毅然一个人踏上了前往非洲的路程,开始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探险活动。这个人就是珍妮·古多尔,她深入野外一做就是38年,第一次揭开了黑猩猩的秘密。
黑猩猩神秘的面纱被揭开,灵长类动物生活的秘密首次为人类所知。珍妮·古多尔以自己的行动向整个人类宣告,野生动物是可以亲近的,只要你肯与它接近,想与它亲近,野生动物就能接纳你。(图片149)
珍妮·古多尔作为一个灵长类动物学家,对她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人中,首先是她的母亲。她曾经说过,我的母亲,一直支持着我伟大的梦想。珍妮·古多尔在童年时期,有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在她4岁半的时候,她把自己藏在鸡窝里,想要知道鸡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到天黑的时候,母亲找不到她,非常着急,当发现小珍妮满头稻草从鸡窝里爬出来时,母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地倾听小珍妮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珍妮大约10岁的时候,她读过一本关于坦桑尼亚大猩猩故事的书,马上对这种有很高智慧的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珍妮从此有了一个志向,长大以后到非洲研究大猩猩。当她把这个梦想告诉周围的人时,很多人觉得太不实际,而母亲却支持她。母亲说,如果你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就要抓住机会,不放弃。
当珍妮18岁高中毕业时,她的很多朋友都继续上了大学,而珍妮的家境比较清贫,没有能力继续上大学。在母亲建议下,她选择了文秘工作,以后又在酒店做服务生,这样攒了一些钱。很快,珍妮得到一个机会,有朋友邀请她到坦桑尼亚,珍妮实现梦想的时候到了。她在23岁时离开英国前往非洲,开始了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在这次远行中,珍妮遇到了古人类学博士米奇,米奇告诉她,通过古代人类遗迹以及对其他古代动物化石的研究,可以大概推断出古人类的生活。珍妮认为,由于没有办法从死的石头工具里面找到确切的答案,或许可以从和古代人类智商相似的动物身上,找到古代人类使用石头工具的蛛丝马迹。这样,珍妮便选择了研究黑猩猩。
珍妮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研究黑猩猩使她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珍妮以自己的努力,很快得到了一份研究赞助资金,她从此走进了黑猩猩的世界。
珍妮·古多尔在黑人助手的帮助下,从一个使黑猩猩纷纷躲避的不速之客,到逐步能够接近黑猩猩,并最终被接纳和熟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开始珍妮只能在500米外的丛林中,偷偷观察它们,一天又一天,蹑手蹑脚地接近黑猩猩群体,她模仿黑猩猩的动作和呼叫声,学着黑猩猩的样子吃它们吃的果子,她以非同寻常的耐心,终于获得了黑猩猩们的信赖。经过了漫长的15个月,黑猩猩对珍妮的出现,终于习以为常,珍妮甚至可以坐在它们身边,融入黑猩猩的群体中。
热带丛林生活非常艰苦,珍妮·古多尔不仅经受了酷热和昆虫的折磨,也经历了黑猩猩对她的威胁,但最终她和黑猩猩做到了和谐相处,彼此相知,人类由此获得了黑猩猩生活的奥秘。
珍妮·古多尔经过多年艰苦的野外观察,为人类揭开了黑猩猩神秘的面纱。她发现黑猩猩能够使用树枝,并对树枝进行简单的加工,使之成为工具,将树枝插进白蚁窝中,沾出白蚁来吃,这一发现改变了科学界对黑猩猩的种种猜测,并对研究古人类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过程,有重大的意义。
珍妮还发现黑猩猩既吃植物果实,又吃肉,是杂食性的,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是素食,只吃植物类食物。居住在贡贝河地区的黑猩猩,以90种以上的植物为食物,包括50多种果实及30多种树叶和嫩枝;黑猩猩能大量获取白蚁,吃到多种昆虫、鸟卵和小鸟;黑猩猩经常捕猎动物为食,而且捕猎活动往往带有集体协作的性质。例如,由40多只黑猩猩组成的一个群体,一年中可捕获20只以上的大型动物,有林羚、野猪、狒狒和猴子等。
黑猩猩彼此交往的信息系统相当发达,有了类似人类意识和感情的初步萌芽。例如当找到食物时发出的呼叫,进行群体转移时的呼叫,在林中行进时彼此之间的呼应等;黑猩猩的表情丰富,如嬉笑时的嬉脸,愤怒时的露齿,遭到攻击时的撅嘴、哼哼声以至啜泣等。
有的黑猩猩能使用人造物品,如一只雄性黑猩猩,偶尔发现空汽油桶可以发出声音,就利用这响声吓唬别的雄性黑猩猩,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最后夺得首领地位。
珍妮·古多尔不仅为我们了解黑猩猩群体内部复杂的结构、亲缘关系和等级关系等,提供了大量闻所未闻的事实,而且她用大量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从黑猩猩身上,可以找到人类远祖的生活情景及其演进线索,可以找到人类某些心理现象发源的线索,对揭开人类行为和心理演化的秘密有重大的价值。
珍妮·古多尔与黑猩猩从接近到融人其群体中的事实,启示了人类与野生动物应当怎样相处。只要你能够尊重它,它也会尊重你。人类有情感,动物也并非无情无义。人类生活需要空间,动物活动也需要领地.大自然并不是人类自己的,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就像珍妮·古多尔所说,从某种角度讲,黑猩猩更像是自然当中来的一位亲善大使,它告诉我们人类,动物也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表达,它们的思想感情和人类的思想感情是一样重要的。
珍妮·古多尔以杰出的研究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她在进行黑猩猩研究的同时,一并获得了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不要忘记,这时候她还只有高中学历。5年后,珍妮·古多尔就以对黑猩猩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并长期在这里进行研究工作。同时,她还被美国斯坦福大学聘为副教授。她和丈夫拍摄的黑猩猩影片,在西方受到中学生的广泛欢迎。2008年,美国的《魅力》杂志评选年度十大风云女性,珍妮·古多尔名列其中,并唯一获得终身成就奖。她还获得过联合国颁发的马丁·路德·金反暴力奖,这个奖过去曾有两位人士获得过,分别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和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从事专业的研究之外,还在世界各地进行保护环境的宣传工作。1991年,她在坦桑尼亚创建了“根与芽”教育项目,这个项目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并在世界各地的大、中、小学校开展活动。
“根与芽”项目的主旨是,通过实际的环境教育活动,带给每一个年轻人希望和梦想,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一个人的行动,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根与芽”项目包括环境、人类和动物研究三项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动物研究,给参与活动的人带来希望,教会我们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
为了这个项目,珍妮·古多尔每年有300多天在世界各地奔跑。现在,中国大约有700多个“根与芽”项目活动小组,珍妮·古多尔作为项目的创始人,多次来到中国,与“根与芽”项目小组的师生共同活动,“根与芽”项目也得到了中国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2008年末,珍妮·古多尔再次来到北京,同北京育才学校“根与芽”项目小组的师生进行交流,并在先农坛的“五谷花园”活动,共同分享人类对土地和五谷的情感,体验春种、夏耕、秋收、冬品的乐趣,体会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
“根与芽”项目的一些活动,看起来非常小,比如说在社区时代,狼由于盗食家畜而被看做是残忍、凶恶的化身,而在新世纪,人们重新认识到狼在地球生物链中的重要价值,出现了《狼图腾》的阅读与讨论潮流。这,就是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思与回归。
三、21世纪的狼图腾
狼曾经在北美和欧亚大陆广泛分布,不过由于栖息地不断丧失以及遭受捕猎,目前其栖息地只有剩下很有限的一部分。狼属于食物链上层的掠食者,通常群体行动。由于狼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
人类追求文明生活的过程,总是离不开野性十足的狼。狼身上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狩猎时代,它是英雄图腾;农耕文明时,它成为残忍、贪婪、狡诈的象征;工业文明时,它又是叛逆和强劲生命力的艺术文化符号;后工业文明时,人们重新呼唤“狼性”精神,为日渐萎靡的人类灌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