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平西人这样的南宁平话人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这种变迁的动力和原因何在?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迁特点呢?
南宁平话人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南宁市郊的平话人村落近千年来变迁的速度极为缓慢,在各个方面都保持了很多旧有的风貌。由于其保守性和封闭性的传统人文特性,数百年来,他们的生活画卷几乎可以浓缩为一个点。研究平话人的有些学者曾经这样描述他们对于平话人的感受:“笔者每当到菜市去买菜时,用生硬简单的平话与身穿黑色唐装,头包布帕的平话买菜妇女讨价还价时,总觉得似乎是在与较远古的汉族在打交道……”由此可见,南宁周郊的平话人村落近年来所发生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化发展联系在一起,更多的动力来自于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诚如在绪论中所述,我们分析南宁平话人村落的变迁,是把它放在广义上的城市化概念下来进行的,既涉及到南宁市本身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也考虑到城镇化战略的影响以及农村城市化等多重因素。也就是说,南宁市郊的平话人村落所发生的变迁:一方面是城市的城市化所引起的外向发展,把近郊的乡村纳入的城市发展体系中,使得它们逐步向城市转化,最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实施战略也会对村落向城市化发展产生影响;此外,乡村本身内部也可能发生城市化(也就是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媒体等方式向农村的渗透等)。
一、城市化--南宁平话人变迁的原动力
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无疑对城市周郊的农村变迁产生巨大影响。正如我国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城市的扩展,使周边农村并入城市是汉族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之一。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除了小城镇的发展之外,大中小城市也在不断地扩展中,而这种扩展往往会把其周围的农村吞噬掉。因此这应是汉族农村城市化的一条途径。”
在这种吞噬的过程中,由于中国特有的土地征购政策、户籍管理政策体系的存在,会形成都市边缘的“城中村”社区的现象。这些社区往往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高,人口异质性强,全部的耕地或部分土地被征用,个人仍拥有住宅地或少量自留地;保留部分的农业生产,但是农业生产已经不是其主要的经济生活方式;社区人口的职业开始分化,谋生的手段开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非农产业。但是多数人在户籍身份上却依然保持农民户口。总而言之,这种社区是伴随它所依附的城市的城市化发展而最早开始受到影响,并开始城市化的进程,但是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又是困难重重。作为一个城市化过程中的平话村庄,平西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地理上离南宁市最近,在时间上也是最早随着南宁城市化的发展而发生变迁的,其变迁的步伐也直接受南宁市的城市化影响,从而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等等方面发生上述的种种变迁。
(一)南宁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为了说明南宁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如何对平西、林屋两个平话人村落产生影响,不妨对于南宁城市化的历程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南宁是历史久远的中国南部边陲重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属百粤领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统一岭南地区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南宁属桂林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重新统一岭南,置苍梧、郁林、合浦、南海等郡,南宁属郁林郡。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置晋兴郡,南宁为郡治所在地,南宁建制正式开始。晋兴郡的设立,标志着南宁正式成为郡一级的行政中心。隋朝,南宁改晋兴为宣化县,包括今天的邕宁、武鸣和隆安三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宣化县为南晋州。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南晋州更名为邕州都督府,这就是南宁简称“邕”的由来。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岭南道分东西二道,邕州是岭南西道的治所,自此,邕州一跃成为南疆重镇。宋代仍为邕州,宣化县治所。元朝,中国设省、路、府、州等,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设邕州路总管府,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邕州路改为南宁路(意为南疆安宁),“南宁”由此得名。明、清两代为南宁府及宣化县治。民国二年改为南宁县,民国三年改为邕宁县。公元1912年至1936年,南宁为广西省会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0年置南宁(省辖市)为广西省会,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为自治区的首府至今。
不过,历史上南宁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到新中国成立前,城区的面积只有4.5平方公里,人口不过9万,年工业总产值不足500万。
新中国成立以后,南宁的发展开始发生大的变化。轻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交通等都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改革开放后,南宁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南宁市进行了第一次城市规划,规划年限是1980年-2000年,规划人口指标为60万,市区面积为60万平方公里。力图把南宁规划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是一座轻纺工业城市。不过事实上,国家经济形式的发展超过规划的预期,到了2000年南宁人口已经突破了100万,城市面积已达到了110万平方公里,大大突破了原来的规划,这就要求必须对1982年的城市规划进行修编。
1992年南宁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后,2月份,国务院批准了南宁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本次城市的规划年限为1995年-2010年,制定了“大枢纽、大中心、大都市”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按照现代化设施、大城市格局、国际化规范、城乡一体化、南宁园林化的方向,到2010年城市规划人口总数为150万,规划城区面积达到155万平方公里。使南宁不仅是广西首府,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而且还是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枢纽城市和具有亚热带风格的现代化园林城市。
近年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务院提出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上中国加入WTO,东盟永久性落足南宁,都要求南宁市的城市规划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南宁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中国绿城”,最终创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南宁市的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向前拓展。
从上述南宁市的城市化发展的步略可以看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本身的城市化发展处在不断的提高和深化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南宁城区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工业、交通都得到发展。处于周郊的平话人村落自然而然就会受南宁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而发生变迁。
(二)城市化背景下的平话人村落的变迁
南宁市的城市化发展可以具体细化到各个城区的发展。以平西村为例,它的发展就与整个江南区的发展休戚相关。
1979年4月江南区建区时,占地面积24万,常住人口13万,只有一条江南路、二百万的工业产值,三家小工厂(江南化工厂、江南制革厂、江南印刷厂)。整个城区没有一间二层以上的建筑商店。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江南区成为南宁市一个重要的工业、科研基地,成为南宁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江南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1)1979年到1987年为其起步阶段。当时适逢改革开放之初,江南区独立发展城区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一批城区企业,在原有的街办企业的基础上,增加了五金、汽车修理、活性炭等厂家,到1978年,全城区企业有34家,从业人员765人,工业产值352.5万元财政收入136万元,奠定了城区发展的坚实基础。(2)1987年到1992年为江南区经济调整提高阶段,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推动科技进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效益和质量。(3)1992年到1996年为江南区快速发展阶段。江南区借助南宁市成为沿海改革开放城市之际,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兴办各类工商企业。1996年,挂靠江南区的各类企业606家,职工人数8411人,工业总产值、商业销售额分别达到24583万和55495,比1991年增长5倍和6倍。这一时期,江南区成为南宁市发展最快的城区,是南宁市城市化深化发展最突出的表现之一。(4)1996年以来为江南区经济全面发展阶段。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市场培育进一步加快,先后建成第一工业园区和一批规模较大的市场。1998年城区工业企业达119家,其中产值超百万的25家。综合农贸市场4个,专业市场1个,社会商品销售额7222万元。1998年城区财政收入2818万元。
在江南区整个20多年发展过程中,位于现在江南区内福建路五一路交叉的平西村自然也随着整个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除了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平西村就开始因整个南宁市的发展需要而被征地的历史,(如民族志报告里面记录的1958年西园饭店的建设征地、60年代邕江大桥、江南路、体育馆的建造征地等等),更重要的是70年代以来,伴随江南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在平西落户,不仅占用了其农业用地,也对当地的生产、就业、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江南影院、冶金设计院、工艺美术厂、市图书馆、绢纺厂、南宁市第十中学,自来水公司、南宁市建设银行、群众艺术馆、技术交流站、南宁晚报、南宁市公安局、南宁市糖纸厂、广西冶金设计院等等一大批企事业单位落户江南区平西村一带。江南区区政府、五一农贸市场、福建路南宁海鲜批发市场以及大型的百货商城也在平西村一带建立。平西村就是这样,伴随着江南城区的发展、伴随着南宁市的城市化,一步一步成为“城中村”。“到现在平西所拥有的耕地只有近80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不到3厘。”
现在从地图上看,整个平西村是被周围林林总总的城市建筑体和单位所包围,已经分不出是城市或者还是农村。只是,城乡二元对立的户籍管理政策体系还依然存在,平西人在身份上还是农民。但是,正如我们平西民族志报告以及后来的比较分析中所描述的,平西人在生产、生活、文化观念上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它们不断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它所依托的城市的影响,成为亦农亦城的都市边缘的“城中村”。它也代表了处于城郊结合部或者说城乡融合区的平话人村落变迁的典型。
简单来讲,平西村的变迁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南宁市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由于历史上,南宁的城市化发展比较缓慢,近二三十年来,才有了比较快速和迅猛的发展,故而,直接由城市的城市化所引起的村落的变迁往往是最剧烈和显着的。平西村因为地理位置刚好处在南宁市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位置,故而和其他三个村落相比较,它的变迁无论是在时间上或者程度上都是最早、最显着的。目前,平西村已经以原有居民点为基础,通过集体或社员私人集资形式,把原有的社区改造扩建成新的农村居民点,改进和新建社员住宅及各项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使社员的居住条件得到提高,环境卫生逐步改善,整个村落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进一步向城市方面转化。
(三)传统族群文化的变迁方式
在城市化的飞速推进中,文化的变迁似乎也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族群(ethnicgroup)指的是共享的文化与价值、构成一个联系和互动的范围、拥有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定的成员资格的人群。族群文化作为标志性文化,它是族群文化认同感的主要来源。我们不可否认,有的族群文化出现了衰退乃至消失,例如平话人的“平话山歌”文化就严重衰退了。也有的族群文化在变迁过程中得以传承,例如“平话”这种语言文化的传承。文化变迁也涉及到与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冲突、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等有关的文化发展的问题。我们把传统族群文化的变迁归纳为三种方式:一是传统族群文化的商业化变迁,二是传统族群文化社会生活化变迁,第三种是传统族群文化的艺术化变迁。
所谓传统族群文化的商业化变迁,就是市场经济因素的介入。例如,前文所讲的平西人传统的制作“梅菜”(一种酸菜)的工艺。现在平西的中青年中,基本上没有人会这套工艺。年轻人不屑于这种“老土”方法,他们嫌这种活太累、太烦琐,所以周群仙老人的手艺就传承不下去。但是商业化为这种面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带来了“转机”。城里人现在时兴吃农家菜,这“梅菜”成了附近许多农家菜馆或者大饭店的招牌菜,每个月都来要上百斤,供不应求。来年还要扩大规模,做几十缸。周老汉的几个儿子和孙子原来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但是现在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他们开始跟着老汉学做“梅菜”,并谋划着开一家小型的“梅菜”加工厂。
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明显受到一些“瓶颈”的制约,例如纯手工导致的效率低、程序复杂、周期长、劳动量大等等,这些与现代化讲求的快节奏,追求的高效率似乎是格格不入的。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来自社会观念的制约,例如“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确实限制了传统工艺的传承。但是,民间工艺同样具有现代化的生产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梅菜的口感把握、发酵的火候控制,“北风太阳”、露水等这种自然条件的利用,在人们追求健康,追求特色的今天,商家也迎合着大打“绿色牌”、“文化牌”和“自然牌”,这些民间传统工艺似乎迎来了新的曙光。传统工艺演变成一种商业生产方式的同时,传统族群文化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所谓传统族群文化社会生活化变迁,就是指传统文化的“世俗化”或者“生活化”。例如,前文所讲的土地庙“议事厅”的建立,原来土地庙是非常神圣的空间,忌讳颇多,但是后来这间房子也成为大家平时闲坐、聊天、看报纸、打牌和商议社区事务的场所。平西村村民委员会举行换届选举期间,小屋无意中成为重要的信息集中、交换和散播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从这里了解到最新选举动向,或者评议候选人,揭露选举内幕等。大家有什么事要商讨也会不经意地说:“走,大伙去土地公那里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