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7700000039

第39章 追寻德里达的流云

我心里明白,此刻,我最需要的是静,一种面朝苍穹,四大皆空的静。仰望只是一种姿势,一种高看与景仰的姿势,它与内心的崇敬联系在一起。但是,我分明感到,仅仅有姿势是不够。比如此刻,僵硬的姿势诠释得了崇敬,却捕捉不住一朵天空的流云,德里达的流云。我不知道它怎样生成,怎样变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样成为现在的样子。总之,我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我只知道,在我不经意间抬头仰望的那瞬,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流动,一种来历不明却显得道行很深的流动。我相信,这样的流动,一定是某种思想或灵魂的表征。就这样,我的追寻被一种姿势引入,坠入于那朵奇异流动的云。

一开始,我带着一颗浮躁之心上路,心里缺少一种内在的宁静。我的追寻自然地嫁与了一种“存在的霸权”。我知道,这是克拉克斯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仍幽灵般徘徊于心,左右着我。也许,没有超越,或没有超越能力的坠入和追寻,本来就是一种痛苦。可惜,当我意识到这点时,已经是欲罢不能。尽管我并非对它情投意合,甚至对它有些敌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我仍被一些冥冥的力量所驱使。现象/本质,感性/理性,否定/肯定,经验/先验,美丽/丑陋,形而下/形而上,大爱/大恨。它们悄悄告诉我,世界是如此对立,泾渭分明,非此即彼。二元对立,主宰着一切。这种告诉,不仅仅是词语,词语难免有书写的失真;还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我们难以替换,不能摆脱。它牵引着我们的灵魂,就像成都高速路口那些热情的带路客,手举醒目招牌,几近强行,不由分说,只要你稍作默许,便会自然地把你带至某个既定的目的地。问题是,此刻,这种驱使并没有问明我的目的,在稀里糊涂,南辕北辙中,就让我的追寻陷入了一种精神的对立,随德里达一道,去品尝解构世界的快乐和痛苦。

就在这时,我的浮躁与一道寒光相遇。那寒光从神圣的剑桥之门射出,带着象牙塔里的霸道、威严与霉味。它虽然稍纵即逝,在短暂的遭遇中,还是让我经历了思想的四季。我先以为沐浴了一席轻风,凉凉的,爽爽的,精神为之一振。然而,我很快感到了一股阴森森的寒气,从脸浸透于心。至今仍然记得,是由柏格森的心理时空引领,我浮躁的心,自然地着陆于年前的某一个精神节点。年的英伦之郊,节令似乎走在阳光的后面。不是这里钟情于多阴多雨,而是一些飘零的浮云,被维多利亚的海风吹了过来。这一天,神圣的剑桥作出了一个神圣的决定:授予德里达荣誉博士。谁知,一场轩然大波,瞬间被击起。来自个国家的名学者,联合向英国《时报》写信,对剑桥此举表现出强烈反对与置疑。他们甚至根本就不承认德里达是哲学家。他们说,德里达的学术地位,不过是建立在对理性的价值、真理和学术成就进行半通不通的攻击之上的,他的作品影响完全是在哲学之外,他的学说“并不符合清晰的、严谨的和已被接受的标准”。

当然,再大的风波最终都会过去。就像浩瀚的天空,再美丽的流云,都不可能永远保留一种样式。剑桥毕竟是剑桥。来势汹涌的反对声,并没有动摇剑桥的决定。逐渐地,就连当初高举反对旗帜的学者们,也发现自己不过是在反对形而上学中,又犯了一个形而上学的错误。他们曾自以为是地理解,德里达的解构,不过就是许多哲学家曾经经历过的怀疑,批判,破坏,否定,不过是一种虚无主义或相对主义的思想方法,不过是不择手段地、不遗余力地将一切既定的价值颠覆。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德里达的那种轻松,淡然与毫不在乎。只有底气十足的人,才能表现出这样的气定神闲。很快,他们发现了德里达简单背后的深邃。原来,德里达轻易地就把他们坚守的城池,撕裂了一条口子,露出的部位,是一种在场的鲜活与生命的生生不息。

在德里达心中,解构首先是一种“哲学的某种非哲学思考”。当学究们还在传统哲学的范畴里兜圈子时,德里达却已把这个体系解构。面对德里达的追问,他们显得如此软弱无力。不是吗,过去他们总是手执哲学的望远镜,高高在上地傲然云端,把自己永远地放在一个主体的位置,并以这样的视角与视域,观察世界,看待自己。以为学了一些形而上的术语,就掌握了认识这个世界的根本观念与方法,就在那里说云是云,指山是山,企图用简单的二元对立,破解整个世界。殊不知,纷繁的世界,怎一个二元对立了得。当我们掉换一个视角,把自己放在客体的位置,才发现还有一个全新的视域。在这个视域里,除了理性的思考、人的思考、哲学的思考之外,还有一种思考理性、思考人、思考哲学的思想;并不是一切思考都必须还原为所思者,指向是丰产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可超越,超越于旧有的话语体系,让二元对立消解。我们的内心和外在世界,都在这种消解中变得平静而和谐,当我们遇到二元对立时,该怎样以流动的姿态对待,懂得如何去消解,而不是非此即彼。

此刻,大家才似乎终于触摸到了德里达解构哲学的秘密。人们发现,在德里达那里,解构不仅不是对传统的摧毁,而且是对传统的追溯和激活。激活的世界变得流动起来,充满灵性,亦此亦彼,难以固定。就像江河里的水,天上的云,田野里的花草。比如此刻,我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仰望天空,双目所见,是如此生动。那一朵朵流动的云,德里达之云,就这样飘进了我的灵魂,令我产生一种相见恨晚的惊喜。静些,再静些,不忙解构,不要粗糙,让精神贴近宁静致远的空灵。然后,轻轻地靠近德里达的云,先锁定它此在的形,再去解读那流动的意蕴。

在这里,我邂逅了许多观云的智者。他们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相异,但却有一个惊人的相似:都捕捉到了云的流动。“……金色的云散布在天空中,越来越细,仿佛是洗过、梳过的羊毛。”在这些智者中,屠格涅夫的心,也许与德里达最贴近。虽然他们生长于不同的年代,但我相信,心灵的贴近,与时空无关,只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表达。不然,屠格涅夫怎么从对一朵金色的云的解构中,触摸到清洗过、梳理过的羊毛。按传统的思维模式,他应该解构出细细的雨粒,零散的雾霭,或者飘零的粉尘。乔·卡·欧茨也是与德里达灵魂相通的,从他端详一朵云的姿势,到他发现云的样子,都足可以证明。那云“像一张脸,五官粗犷,浅薄,神情好似在嘲弄人”。除了哲学的流动与解构,谁还能从一朵流动的云中,窥视出人类才有的如此丰富表情?这就是德里达的云,它有一种内在的魔力较量,不好固定,没有限定和止境;它不轻信权威和公认,而要寻根,追问它们的来路。

我知道自己道行肤浅,追不上先贤们的足迹。但是,张开的羽翼怎堪收回,何况是不安分的心,何况是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何况是追寻德里达那朵流动的云。我感到一种物质的消解,流动中的消解。肉体渐渐从消解中淡出,世界沉入无边的淡静,天地间只有我一颗轻飘飘的心,在起舞弄青影。云是月,心儿是追月的嫦娥,追寻,是一个生命的契约。轻轻地,我就随德里达投入到了云的深处。不是惊扰,不是破碎,而是曲径探幽。这一追,我就追到了古希腊的“飞矢不动”,追到了一种形而上的在场与离场,追到了诺亚方舟和那叶生命的橄榄技,追到了母亲的羊水里……

同类推荐
  •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一书辑录了作者关东捷近几年的数十篇博客文章,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对近几年来一些社会状况的表述及思考,以较为个性化的眼光,记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文章篇幅都较为短小,笔调轻松,每每有触动人心的闪光之处。作者关东捷通过较为个性化的眼光对当代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较具有个人特色的领悟和思考,从而能够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的进一步思考,有其独到之处。
  •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献给还在畏惧改变的你。有多少人如此将就着过着每一天?总是看着很忙碌、总有借口、总能自我安慰、总会安于现状不去改变。“明儿再说吧。”“时间还早,我再睡一会儿。”“世界那么大,怎能看得完?”“我们两个能凑活着过。”……《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让我们:面对生活,拼尽全力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面对理想,要永不言弃而不是随意放弃。面对婚姻,是因为爱情才在一起,而不是因为合适。面对一切未知,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撑起坚强。其实一世并不长,既然来了,就要活得漂亮。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贾平凹作品生态学主题研究

    贾平凹作品生态学主题研究

    本书围绕贾平凹30年的创作首次专注“生态学”研究,包括其作品中的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自然生态、民俗生态、存在生态、人文生态、性情生态和生态理论9个方面内容。
热门推荐
  • 九剑传奇之义海濯缨

    九剑传奇之义海濯缨

    义气二字,乃江湖之根本,侠士之依仗,人在江湖,无义不立。可同为义气,却又分那上下三等。安身立命,不负恩亲,不负此生,行事章理得度,受人敬重,是为下义;而中义者,修身齐家,造福一方,凡事秉持正义而为,不计个人得失;上义最是难为:胸怀苍生,心系万姓,事利万物而为,违之则止。弘道正法,普渡万民,不谋天下,天下却自归心。道义,自在天地,亘古永存。若是易为,人世间又岂会有那种种难断的是非?
  • 黑恶势力

    黑恶势力

    布满辐射云的荒唐未来,朝灭亡大路上狂奔的过去;神秘莫测的异界,疯狂且畸形的幻想世界,它们都不太欢迎我……我叫楚塞北,我的身后,主神在躁动,它敦促我毁灭,敦促我创造。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TFBOYS之那个女孩

    TFBOYS之那个女孩

    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写小说,不过我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这篇文章是讲述三个男孩用奇葩的方式遇到了一个女孩,但那个女孩确实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 公主的巧克力王子

    公主的巧克力王子

    第一次的见面,不能用不欢而散来形容,准确的说,相当悲惨。不仅“强迫”一睹裙下风光,更为此付出了500RNB。难道自己是因为心疼钱钱,而记住了这个婚“妙手空”的特别女生吗?(*^__^*) 嘻嘻……
  • 大明朱文正

    大明朱文正

    朱文正,朱元璋之侄,为人狂放不羁,却又胸怀大略。洪都保卫一战,使其名扬天下,被誉为明朝第五大将。然而却在战后被告谋反,被朱元璋关进囚室,幸得马皇后求情,才保住性命,终其一生再也未能出战。其子最后却能获封藩王,令人诧异,其中到底有哪些内情,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且后人多对朱文正洪都一战大加赞扬,却对朱文正的人品多加贬抑。试想,一位用兵的绝世奇才岂不会洞察天下大势,而昏庸的去背叛自己掌握大权的亲叔父?其中必有很多曲折与内情,或者说是误解,那么,我的这篇小说就以朱文正为中心,讲述一个属于朱文正、属于大明的故事。
  • 狼王白尾

    狼王白尾

    狼王为了狼群甚至牺牲生命的短篇故事,与别的文风不同这是一篇动物小说
  • 花千骨之情深爱孽

    花千骨之情深爱孽

    花千骨轮回后,忘记了前世的记忆,她能记起白子画吗?
  • 全职修真

    全职修真

    一觉醒来,叶扬发现自己没有变,变的是整个世界。熟悉的数学变成了易数学,物理变成了大道学,化学变成了丹药学,就连地理都变成了风水学。唯一没变的学科就是政治。可是……,“中华修真共和国主席下达重要指示,要对全国修真高考进行重要改革!”这政治上面写的都是什么鬼?没错,这就是全民修真的世界,欢迎来到修真校园。没有杀伐果断,有的只是别有生趣的都市修真日常!PS:没看过的人:看这名字这绝逼是一本挂着都市分类想骗取点击的修真玄幻书。没看懂的人一拍大腿:楼上的你说的太对了!又是一本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书。看懂的人:这其实还是一本都市。作者君:我也迷糊了。这只不过是一本被修真玩坏的都市日常而已。
  • 一盏茶沫别酒寒

    一盏茶沫别酒寒

    她,是任性又敏感的塞北公主,而他,是锋芒毕露的将军之子,上一代人的恩怨,让他们卷入无尽的阴谋和斗争,到最后,彼此的伤害太深,再也回不了头,再遇见时,他剑指她,说要杀了她,却又一次次帮她逃出命运的桎梏……她的一腔孤勇,飞蛾扑火地爱着他,却一次次被无情误会,,,,最后,青丝红颜纠缠到白发迟颜,由相爱到彼此痛恨,他们都没有错,只是逃不过命运,路过不了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