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是如何认识世界,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观。世界观和认识论严格说是两门科学。世界观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整体活动及其一般规律;认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认识活动及其一般规律。二者的关系是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既要把二者区别开来,又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方式,是认识论的方法论。任何认识活动本质上都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体现。方法论是研究人们在各种活动时使用的方法的科学。重点研究对象是认识论的方法论。而辩证法不是方法论,是辩证规律和辩证规律应用的科学,不能等同于方法论。
近代西方哲学是以构成论宇宙观认识世界并导致科学主义世界观。构成论宇宙观认为宇宙是由不变要素的分离与结合构成的。近代以来科学界沿着构成论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促进西方近代科学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从马克思开始的现代哲学时代,开始认识到这种构成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把一个东西无限制的分离与结合,以便给出一切问题的答案,遇到很大困难,对许多问题难以说通。于是物理学家通过物理实验发现中国道家生成论思维方式的生成转化概念比构成思维方式的分离结合概念更有用。
道家生成论宇宙观形成于公元前约五世纪。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从观察天象,“以阅众甫,执古之道,以御之有”的辩证思维方式揭示了生成宇宙的本原及其运行规律。在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天才地回答了宇宙是怎样生成的,是怎样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通行本第40章),老子天才地猜测生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即“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同上第14章)无形无象的存在物。“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同上节25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上第42章)道的运行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同上第25章),“大”指空间的度量,“逝”指时间的延续,“远”指时间与空间广延的复合概念,反通返“反者道之动”(同上第40章)。生成宇宙的本原及其运行规律,具有相反相成生生不息永无穷尽的辩证功能。生成宇宙的机理是阴阳交感生化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同上第42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同上第34章)是说,大道无所不在,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对万物从不干涉。老子的生成论宇宙观及其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产生于2500多年前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从现代宇宙科学一系列重大天文发现的论据证明,宇宙确曾有过一个混沌粒子态的初始混沌阶段的天体出现的演化过程。而且宇宙粒子确有阴阳交感转化的属性,由气态演化为固体物质形成天体。特别是老子对生成宇宙本原“道”的形态和特征的描绘论述,与世界众多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发现的“量子”、“粒子”和光子复合体都惊人的相似。使现代宇宙学家和物理学家都不能否认老子揭示的生成论宇宙观及其思维方式的科学性。不愧为宇宙学和物理学的伟大先躯。本文的目的不是研究物理学和宇宙学,而是要研究老子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的认识论的方法论。
老子在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奴隶社会后期,能够科学地揭示宇宙是怎样生成的,是怎样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特别是他所描绘论述的生成宇宙本原的“道”的形态的特征,与众多现代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发现的始基物质相合的结果,告诉我们对老子认识论的方法论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老子生成论宇宙观及其思维方式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子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是说,我是怎样认识万物的初始情况的呢?就是根据这个“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同上第21章)是说,从古到今,人们对道的观念源远流长追述不绝。继承先哲们的表述领悟道的奥秘。“执古之道,以御之有。”(同上第14章)把握自古就存在的道,驾御当今存在的现实事物,认知“可道之道”领悟道的自然规律。超越具体事物的局限,认知“恒道之道”规定道的物质性。“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同上第14章)认知道的物质性,把握道的运行规律,就能认识宇宙生成演化的初始状况。老子探求天道,认知宇宙生成的所以然,所关注的是开发人的生命智慧的潜在价值,复归人的自然本性,升华完善人的思想境界。实现人类的最终利益。
老子生成性宇宙观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同人类的最终利益具有一致性,人的自然本性同宇宙万物一样,处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悟道以生命的生成为开端,达到升华人的生命价值,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天道的自然规律是“和”的相应相求,理想的人性应与天道的“和”相合。人道合于天道,即“和合”构成老子特有的“和合生成”性思维方式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