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是流行广泛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为甲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是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经消化道传播。甲型肝炎呈全球分布,不发达国家发病率更高。我国成年人甲肝病毒抗体阳性率在70%—90%之间,说明我国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当普遍。但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下降。我国甲型肝炎发病率约占肝炎总发病率的50%,是我国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了解,每年夏、秋季节,医院接诊的甲肝患者都会多于冬季和春季。患者中有许多人是一起吃饭,尤其是食用海产品后同时发病的,他们一般先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头痛、流涕、高热,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少数患者会发展成重型肝炎,甚至危及生命。预防甲肝的主要途径有:(1)接受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阻断传播途径,搞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在流行地区不饮生水,消灭蚊蝇,妥善保管食物,不食生蔬菜和贝类食品。
(2)在甲肝流行曲和将要进入流行区的时候,应尽快接种甲肝疫苗,甲肝疫苗接种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可以有效地预防甲肝的发生。
(3)发现甲肝病人后应立即向当地传染病监测部门报告,并对病人所使用过的器具、衣物进行及时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