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静止,而是同静止作斗争,是创作,是创造,是对“永恒旧事物”的吸引力的永恒反抗。
——罗曼·罗兰
秋高气爽的日子,北方的人们总能看见南飞的大雁,它们一会儿成一字,一会儿成人字,有规有矩,是为了可以抵挡气流及寒流的冲击;再来看看地上的蚁巢,虽然蚁数众多,但因分工明确,有规有矩,因而可以化渺小为强大。由此可见,正如孟子所说的一样,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们从小便知的道理,也正因为这种道理已经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们心理,因此交通才会如此通畅。这个道理就是规矩,若没有它,人们全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那么交通系统恐怕早已瘫痪了。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下楼梯靠右行,垃圾要分类放,乘坐公共汽车先下后上,去银行要排队……这些都是存在于人们潜意识里规矩。规矩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而人们也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规矩之中。如果生活中没有这些规矩,那我们的生活将呈现一种怎样的混乱局面,不难想象。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规矩便有了,它是人类制定的社会运行的法则。但有时候,规矩也并不一定代表着真理,它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的,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都自有其不同的规矩。如果规矩与时代不匹配,就有可能阻碍社会的向前发展。
首先,规矩应该因时而定。规矩都是人定的,但到底定得好不好,首先就要看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了。
在春秋时期,孔子要求当时的君主们应该继续奉行奴隶制制度,这对于即将进入封建社会的那个时代来说,是有些的格格不入的,因此,自然不会成功。战国时的商鞅,却懂得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他提出军功爵主张,在秦国实行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权利的新法。“商鞅变法”不仅使他自己名扬四海,更令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霸主,最后实现了一统天下。
其次,规矩也应该因时而守。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有时候,适合这一时期的规矩不一定同样适合另外一个时期。如果总是死守着已经过时的规矩,小则会遭受耻辱,大则会激化矛盾。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与齐国国君会盟。齐君向鲁君叩头,而鲁君只是作揖。齐君大怒,责问为何,鲁君说:“根据《周礼》,国君相见作揖便行。”三年后两国再次会盟,行礼时,齐君派出武士强行令鲁君叩头,鲁国上下蒙受大辱。齐人却讥讽道:“怪只怪鲁君愚蠢,死守儒书,引无谓纷争。”
另外,规矩还应该因时而变。时势变了,社会变了,规矩就要变。不变怎么能立新规,不变怎么能走新路。
1929年,美国股市全面崩盘,被美国股民称为历史上最可怕的“黑色星期四”不可避免地到来了。这次股灾也从根本上导致美国进入了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造成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已经不再适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此,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他意识到金融方面存在着监管不严的巨大漏洞,因此便对华尔街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清理,果敢破除“政府只为经济充当守夜人”的陈规,大胆革新,并最终创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新规矩,恢复了美国经济,也从根本上挽救了资本主义。
最后,陈规陋习更应该打破。大量事实证明,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不仅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阻力,只有打破了它们,新思想、新科学才会应运而生,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很深,对国外的一些民风民俗也有一定的了解。当时中国的女人还在裹小脚,社会上还在宣扬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看到这种景象,梁启超便开始大力引进西方文化,并首先让自己的女儿停止遵循那些陈规陋俗,而后还策划实施了“戊戌变法”。虽然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梁启超维新派的思想却让中国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解放,女性的地位也因此有所提高。试想一下,若没有人敢打破那些旧时代束缚人发展和自由生活的陈规陋习,中国会有今天的进步吗?
陈规陋习不仅阻碍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在十几世纪的欧洲,大家都认为先贤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是正确无误的,但这时候,却有一个勇敢的科学斗士站了出来,他用比萨斜塔的实验和理想斜面实验的有力证据推翻了原来的那个错误的“规矩”,重新建立起一套正确的理论和规范,他就是伽利略。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伽利略,那么人们还要被错误导的真理误多久,科技的发展又将遭到怎样的阻碍和打击!
比如前苏联的例子,规矩和模式的老化和过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怎样深重的灾难。而最后,旧体制被打破,新体制出现,于是才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强大的俄罗斯。
所以说,我们在规矩中生活,也要从规矩中突破。尽管规矩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我们的行为,维持着社会的稳定,但有些时候,如果墨守成规,延用陋习,那么无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科技或是社会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只有打破这些陈规则陋习的阻碍,人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心有灵犀一点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有矩,才可成大方圆。我们生活在规矩中,但也不能一味地坚守陈旧的规矩,而要学会突破规矩,这才是我们对规矩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