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3700000012

第12章 让目标改变平凡的人生

——脚踏实地,志存高远

有一位哲人说过:世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很多人在明白生命的真相以前就离开了人世。迄今为止,真正能够跨越阻隔、到达人生的世外桃源的人凤毛麟角,很多人没有生活的目标。因此,让我们现在就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并为它而努力奋斗。[HT]

顾拜旦,为了体育的最高境界

提到奥运会的发展史,有一个人们永远无法忽略的名字,那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父顾拜旦。顾拜旦贵族出身,没有“奥运会之父”的头衔,他也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让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是他的人生目标,正是这个伟大的目标,让他的名字永远在史册中熠熠生辉。

“奥林匹克理念一如穿越悠渺岁月流年迷雾的灿烂阳光,归来了,它折射着欢愉的希望之光,普照新生的20世纪。”1894年,顾拜旦在国际奥委会成立大会之后的晚宴上说。为了这一天,顾拜旦倾尽了毕生的精力。

1872年,9岁的顾拜旦第一次读到了《汤姆·布朗的学校生活》一书,书中描绘的教育方式,让那些沉湎于饮酒、打猎和赌博的乡绅子弟学生变得充满朝气。幼小的顾拜旦心灵受到震撼,这本书对他今后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顾拜旦少年的时候,有幸遇见古代奥运会的遗址被挖掘出来。27岁时顾拜旦终于第一次访问了奥林匹亚运动的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亚。站在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上,他产生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念头。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顾拜旦只关注一件事情:让奥林匹克重生。为使这一理念得以实现,顾拜旦远涉重洋,奔赴英、美等国,宣传复兴奥运会的主张。在他的推动下,1893年,在巴黎召开了国际性的体育协商会议,讨论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问题。

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12个欧美国家的79名正式代表一致通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宪章,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并规定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为了筹办现代奥运会,还正式成立了奥运会的永久性领导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顾拜旦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决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4月在希腊举行。以后按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每4年举行一次。

至此,奥林匹克这个抽象的概念终于从历史的传说回到了现实。[HT]

万事开头难,倡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顾拜旦,更加懂得这句话的含义。说服不同国家的领导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并同意派运动员代表国家参赛,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顾拜旦所处的世界,还是一个刚刚知晓“国际”,文明交流并不繁荣的时代,可以想见有多少“冥顽不灵”的保守派,顾拜旦能够做到,可想而知他付出了多少心血。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念是完全可以操作的,顾拜旦大量翻阅人类发展的历史,了解各国体育运动的现实情况。让传说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回到现实是他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有的困难都不能回避,都必须解决。

组织过班级活动的同学应该知道,要协调每个同学的意见,商定时间,确保每个人理解活动程序并保证整个过程顺利执行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此,要让语言不通的国家之间达成一致,并轮流主办,困难可想而知。

有目标的年轻人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顾拜旦,但是还有很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事情,期待你们去完成。

故事链接

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哪里举办,开始是有争议的。顾拜旦曾建议1900年在巴黎举行,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要等6年太久了。关于主办城市,有人认为巴黎是个合乎逻辑的选择,另有人意属伦敦。后来,顾拜旦采纳了好友维凯拉斯的意见,在奥运会发祥地希腊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

蒙特利尔仙女,我的目标是做得更好

看到那些站在领奖台上,笑容灿烂,挥舞着鲜花和奖杯的人,许多人常常会想:他一定有一颗聪明的脑袋,不然就有开明的家长,懂得教育方法的老师,一定还有特别好的运气……如果我有这些条件,也可以走上领奖台。但事实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看看被誉为“蒙特利尔仙女”的科马内奇的故事吧。

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之前,还没有人在奥运会体操项目中获得过满分,但罗马尼亚女子体操运动员娜迪亚·科马内奇打破了这个历史,她用完美的表演征服了场上所有裁判,赢得了满分。在随后的高低杠、平衡木和个人全能比赛中,她连获7个满分!这项成绩成为国际体操史上的奇迹,而创造奇迹的科马内奇那年未满15岁。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科马内奇说:“我总是告诉自己‘我能够做得更好’,不断驱策自己更上一层楼。要拿下奥运金牌,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行。对我而言,做个正常人意味着过得很无聊,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我有自创的人生哲学:‘别指望一帆风顺的生命历程,而是应该期盼成为坚强的人。’”

事实也是如此。科马内奇从6岁起开始练体操,9岁首次在罗马尼亚对南斯拉夫少年杯友谊赛中取得了胜利,13岁当选为1975年世界最佳运动员——她至今保持着欧锦赛最年轻的个人全能冠军纪录。

科马内奇的父亲曾说,他14岁的女儿付出的努力,绝对不会比一个普通的中年人少。正是“我能够做得更好”的目标在前方闪耀,才令这个女孩成为“蒙特利尔仙女”、“奥林匹克公主”![HT]

让科马内奇走上体操巅峰的力量,就是“我可以做得更好”这个目标的力量。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设计人生的第一步,无疑应是为自己找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就如没有舵的船,只能漂泊在失望、遭受挫折与打击的大海中。法国著名的博物学者弗伯赫曾经用一种“前进毛虫”做实验。顾名思义,这种毛虫只会跟着前面的毛虫往前走。弗伯赫小心地让毛虫绕着花盆围成一圈,花盆里是它们最爱吃的松针。毛虫围着花盆不停地打转,转了七天七夜,终因疲倦饥饿而死。虽然食物近在咫尺,但是因为它们只知道盲从,结果饿死。

许多人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一辈子都没有收获。他们只会盲目地跟着别人兜圈子,却与唾手可得的成功擦身而过。问他们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做事,他们只有一个理由:别人都这么做。

大部分人都有目标吗?从成功者总是少数这个现实就可以看出,有目标的人并不多。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指出:“要做一个有成就的人,必须知道自己想成就的是什么,否则就会像在太平洋中驾船却没有带指南针一样,一会儿东,一会儿西,随风飘荡,虚掷一生,哪儿也去不成。”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人的一生要靠它领航。人生有了目标,就如航行有了罗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更应该重视目标的意义。

故事链接

科马内奇在蒙特利尔一举成名,但之后的生活并不如意。为了逃避国内动荡的政治带来的迫害,科马内奇在一个严寒的冬天,步行加游泳6个小时,越过边境经西欧来到美国。

但是在美国的生活更加痛苦,她被之前信任的朋友当成赚钱的工具,并且长期受到监控和威吓,名声也一败涂地。一位记者帮她逃离了恶人的掌控。后来,科马内奇积极从事慈善活动,并为她的祖国罗马尼亚的体操事业作出了贡献。

贝努瓦,我是最棒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前,女子马拉松项目并不存在,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女人是无法完成四十多公里的赛程的,但是美国人大胆地将这个项目列入了奥运会。贝努瓦是首批参加女子马拉松的选手之一。谁说女子不如男?贝努瓦用行动证明了她是世界上最棒的。

贝努瓦成长在缅因州一个普通家庭里,和很多孩子一样,她从小也喜爱玩耍,活泼好动。

在得知有女子马拉松项目之后,从未挑战过马拉松的贝努瓦开始积极准备。从1981年冬天起,贝努瓦就开始了自己严格的跑步训练,每周要跑160千米以上。

贝努瓦的教练鲍勃·塞弗恩亲眼见证了她的变化过程。“她是我所见过的最坚强的运动员。”教练的评价不是出于特殊的偏爱,而是因为这位当时已经27岁的姑娘在体能训练上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就美国奥运会选拔赛之前,她的膝盖受了重伤,但她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挺了过来。

“我决心要证明自己在世界上是最优秀的。”贝努瓦将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定为自己的目标,三年里没有一天间断练习。

比赛的当天,在谨慎的起跑之后,前3英里她一直领先,慢慢地,她的对手也感觉到了她身上一往无前的冲劲。身后的两名运动员有时还能赶上贝努瓦,可只要她一加快节奏,旁人就开始落后了。当气温接近32℃时,贝努瓦的对手们就开始等着她在高温和洛杉矶上空恼人的烟雾中垮下来,可是她看起来一点儿也没有屈服。

尽管意志坚定,比赛的过程还是痛苦难熬的,心中默念着自己的目标,贝努瓦以领先第二名1分多的成绩,摘得了首个女子马拉松的冠军。[HT]

对初次参加马拉松的选手们来说,完成比赛是最实际的目标,但是贝努瓦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她要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正如她的教练评价她的那样,要成为最优秀的人,首先就要做最坚强、最刻苦的人。

目标让人生变得不平凡,但是目标需要用行动来实践,没有行动的许诺者,永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回顾近代中国的发展史,那些希望民族能够复兴的仁人志士,不仅心心念念中华的团结奋发,而且每天在危险中奔走,放弃了原来安稳的生活,为了目标心无旁骛。有的人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高唱凯歌,慷慨就义。

在和平的岁月里,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了解文明的进程。做一个怎样的人,用怎样的标准来定义自己的成长,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你下定决心,确定目标,今后的每一分钟都会因为目标的建立而充满意义。

故事链接

与贝努瓦一同参加女子马拉松比赛的沙伊斯,因为高温而眩晕,并且严重脱水。当她刚进入体育场的时候,她想自己跑几步再走几步就能完成比赛,但后来她意识到还有一圈要跑时,就开始打晃了。“我努力让自己向前跑,”她说,“我尽量地放松并试图控制自己的动作,但我还是做不到。”后来,她没能完成比赛,但是仍然有人将她视为英雄。沙伊斯的情况引起了争议,最后,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引入“沙伊斯规则”,即允许运动员接受即时的医疗抢救而不必担心被淘汰。

哈特尔,你拥有骑士精神

有一个热爱骑马的女孩,刚刚步入青春,就不得不面对瘫痪的现实。这对她来说是残酷的,但是她一直在反抗,她从病魔的手中要回了自己双腿的一半,就是靠着大腿的力量,她两度赢得奥运会银牌。她就是丹麦骑士哈特尔。

丹麦女骑手利斯·哈特尔是一个经受了诸多不幸的人。热爱马术的她一直立志要在这项运动中有所成就,然而造化弄人,1944年,23岁的哈特尔沉浸在怀孕的喜悦中没多久,身体就出现异常,经检查,确诊为脊髓灰质炎。她几乎全身瘫痪,但她坚决要重新上马,继续从事她心爱的骑马事业,所以还在怀孕后期,她就开始进行恢复性运动。

几个月以后,哈特尔终于可以举起胳膊,并且奇迹般地活动她大腿的肌肉了。不久,女儿出世了,她继续恢复练习,像一个新生儿一样,开始做爬行训练。经过8个月的艰苦训练,她终于可以在拐杖的帮助下走上几步了。不过,上马对她来说还是非常辛苦,一次尝试就要付出休养两个月的代价。

由于小腿肌肉彻底瘫痪,哈特尔不得不学习完全依靠大腿的骑马方法,上下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哈特尔为了自己的目标,从来没有放弃。1947年,在斯堪的纳维亚举行的女子花式马术锦标赛中,她令人惊讶地获得了第二名。她并没有就此满足,她最大的目标是在奥运会上再为丹麦队赢得奖牌。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个人花式马术比赛,只有4名女运动员参加。哈特尔独特的技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她以微弱的差距排在瑞典的赫里·圣·奇尔后面,获得银牌。在颁奖典礼上,由衷敬佩她的圣·奇尔把她拉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她的勇气激励和鼓舞了所有的观众。

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分会场斯德哥尔摩举行,哈特尔又一次获得了奥运会的银牌。这个与瘫痪顽强作斗争的姑娘,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HT]

目标让面对困难的人变得镇定,让本来平凡的人变得卓越,让失去健康的人赢得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

很多时候,人们只会在失去了健康以后才能感受到健康的可贵,同样,人们也只有在拥有目标以后才能体会到目标带给人的动力和激情。把哈特尔从轮椅引到马背上的,就是目标的力量,如果你还不曾拥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你就不要轻易否定和怀疑它的价值。

贝多芬在晚年的时候失聪了,其实他的耳疾很早就已经有了征兆,但是他不想在别人面前显得可怜,于是隐瞒了病情。他不敢和任何人说起,在寂静的世界里一个人品尝孤独和不安。但是他没有放弃用音乐赞美上帝的目标,他相信上帝让他耳聋,是因为他的音乐可以传达上帝的意志!在完全失去听觉以后,贝多芬谱写了大量壮丽的交响乐,还有充满感恩和幸福的眼泪的旋律,其中就有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像贝多芬、哈特尔这样的英雄,历史上还有很多。无论境况多么困难,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方向,没有放弃努力朝目标前进。

生活在校园中,难免发生一些小小的磕碰,遇到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朋友之间偶尔也会产生误会。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有些迷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此时,你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目标,就像再优秀的航海家,也需要一个航标来确定方向一样。

即使不能把握今后的具体工作,但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任何目标都需要的一个中转站。因此,在年轻的时候为自己确定一个未来的目标,也是有必要的。

当然,目标不是让人借以沉醉的幻想,在还没有实现目标之前,就假想它已经实现的人是不明智的。还没有考进好的学校,就先以该校的学生自居,从而不可一世,这不过是异想天开罢了。

故事链接

哈特尔所参加的个人花式马术,是如今的奥运会马术三日赛当中的一项内容。马术比赛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花式训马、越野和跨越障碍,之前还会有专门的检疫人员检查马匹的健康状况。三部分的比赛要历时三天,全面考验骑手在驾驭马匹方面的综合才能。

第一天是花式训马,骑手需要骑马实现一系列的动作。所以,花式训马也被称作“马的芭蕾舞”,这一项就是哈特尔最擅长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比赛分别是越野和跨越障碍,骑手需要驾驭马匹跳过各种天然和人工的障碍,如石墙、水流和木栅等。

“神奇小子”刘易斯

卡尔·刘易斯是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他出身体育世家。他父亲比尔年轻时是个足球运动员,母亲也是体育迷和大学田径队的成员,做过跨栏和跳远运动员,二人都在学校担任田径队教练。他的大哥是职业足球运动员,而他的妹妹后来也成为美国女子室内跳远运动员。正是这样的家庭出身,让刘易斯从小就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他要成为世界冠军。

1961年7月1日,卡尔·刘易斯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1973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已经12岁的刘易斯在自家的院子里钉下了一块小木牌,木牌上很醒目地写着一个数字——890米,这是美国跳远高手比蒙1968年在墨西哥高原上创造的跳远世界纪录,5年了,还一直没有人能打破。刘易斯每天都要看好几遍这块小木牌,他的心里早已下了要跳过超越木牌上这个纪录的决心。在当年,他就已经获得了纪念杰西·欧文斯田径比赛12岁年龄组的跳远冠军,欧文斯还亲切地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创造更好的成绩。

胸怀梦想的刘易斯一直为此而努力着,在高中时,他的百米成绩就已经接近美国国内的纪录,是一颗升起的新星,所以,高中毕业时,很多大学都争着要他。1979年,他选择了休斯敦大学,在美国最好的跳远教练汤姆·戴勒斯的指导下开始了新的训练生活,运动成绩也由此突飞猛进。

1982年,刘易斯的百米和跳远成绩都排名世界第一,他因此获得了“杰西·欧文斯奖”。1983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他一举夺得了100米、跳远、4×100米接力3枚金牌,成为世锦赛的头号英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23岁的刘易斯第一次站在奥运会的起跑线上,而此后的15年,世界田坛始终都笼罩在他的光环之下。在这届奥运会上,他一人夺得100米、200米、跳远、4×100米接力4枚金牌。他终于实现了成为欧文斯式奥运英雄的愿望——欧文斯在1936年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曾连续夺得4枚金牌。从此,被人们惊誉为“神奇小子”的刘易斯,一发不可收拾,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他又摘得100米和跳远金牌;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他获得跳远、4×100米接力两枚金牌;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35岁的他又再次获得跳远金牌,成为第一个连续4届奥运会获得跳远金牌的运动员。

除了9枚奥运金牌外,刘易斯还获得过8项世界冠军,创造了13次室内外世界纪录,多次入选由多国通讯社和体育报刊评出的“世界十名最佳运动员”。人们用“飞人”、“神奇小子”和“卡尔王”等多项美誉来形容他。

刘易斯的冠军梦是从写下木牌上的数字开始的。从他写下那个数字开始,他就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我们的生活是从选定目标开始的,不同的目标决定了我们不同的人生轨迹。有的人从设定自己目标的那一刻起,就脚踏实地走下去,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赢得人生的胜利。而另一些人没有目标或者总是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在生活的大潮里徘徊,最终也很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故事链接

1979年,18岁的刘易斯已长成了188米的大小伙子,就读于具有田径传统的休斯敦大学。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影响巨大的戴勒斯教练,戴勒斯一见到刘易斯,就发现他具有优秀运动员的素质。在戴勒斯的指导下,刘易斯形成了23步长达52米的跳远助跑,速度达每秒1180米,超过了所有跳远运动员。这惊人的速度,为他赢得了一秒半的腾空时间。同时也为保持他在空中平衡,由挺身式改成现在空中走三步的动作。这样,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教与练的默契配合,刘易斯跳远与短跑的技术日臻精湛、完美。

同类推荐
  • 罗崇敏演讲集

    罗崇敏演讲集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会员。
  •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幅画:这幅画不一定价值连城,但要有闪光点,这幅画不一定华美,但要耐看。那就是要集美丽、大方、温柔、善良、妗持、宽容、利落于一身的混合体。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首诗:这首诗不一定合仄,但要压韵,如果说女人是诗,那诗样的女人一定会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诗,诗样女人那双眸、那鼻子、那脸、那唇、那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会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杯茶:这杯茶要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初喝一口略带苦涩,仔细品味又满口留香,余味绵长。有人说女人如茶,不但供人喝,更要经人品。
  •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毒型人格

    毒型人格

    这是一本能帮助人们彻底透视、摆脱13种人际毒害的实用读本。用正面的解决心态、播种法则和专注法则来化解13种人际毒害,搭配实用的语言技巧,让你从此不受他人左右,成功摆脱毒型人物,在人生、职场、情场、朋友圈以及亲子关系中,拿回快乐人生的自主权。
  • 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

    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自助类图书,从9个方面讲述态度在员工晋升、提职、加薪之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导员工如何才能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自己在竞争中持有最大的优势。
热门推荐
  • 狱界人界天界

    狱界人界天界

    本书分为三部分,《狱界》《人界》《天界》,总体上是围绕一个男性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主体,从狱界开始,一路经历了风雨,一步一步追求武学最高点,因为沿路破折,使得他成为了复仇者,然后他到达人界,到达天界,成为了武学最高的人物....(注:本书为我首发,所以希望大家给出评论,我会根据评论修改作品,谢谢,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哦!!!!)
  • 吸血鬼骑士之你是我的唯一

    吸血鬼骑士之你是我的唯一

    一场穿越,遇见了她最喜欢的枢大人,可惜造化弄人,知晓剧情的她不可能成为玖兰枢的未婚妻,所以她决定成全枢和优姬,让他们在一起。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成全。当她遇见夜间部的各位,尤其是那个叫做一条拓麻的温柔的男孩,又会发生什么呢?
  • 天傀化儡

    天傀化儡

    一个被灭族的人,靠着一副奇怪的身体,慢慢爬上顶峰。有爱过,有恨过,被出卖过,也有被帮助过。人间之苦永远都不会离他而去,来看一下他是怎么样活下去的。
  • 余情晚叠

    余情晚叠

    客舍青青柳色新,余下诗句谁人听,各自人生跌撞路,转还回来时不晚……通过三章主人公在人生转角时‘心如明镜’选择的结局告诉我们:一辈子尽用来倒时差,醒与未醒之间谁带的路?
  • 天才与疯子

    天才与疯子

    普通人离疯子较远,而天才往往离疯子较近,但两者间毕竟有一条较明显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界线,就像真理和谬误只差一步。笔者相信,天才的创作和疯子的精神错乱有着同样的大脑解剖学和脑化学根源。或者说,精神病患者的起点,往往是天才的终点。因此,笔者带领我们探访了爱因斯坦、毕达哥拉斯、安培、亚当·斯密、川端康成、玄奘、白居易等天才和希特勒等疯子的精神世界,企图在天才的创造力和疯子的神经错乱之间寻找到某种隐蔽的联系或关系。
  • 前世今生纣王

    前世今生纣王

    妲己:纣王奴家想要,落晨:哟美女咱们开灯玩,啊哈哈哈……前世为你写下遗憾,今世我为前世买单。
  • 豪门定制:首席新娘100天

    豪门定制:首席新娘100天

    做我的情人怎么样?这是黎云天碰上林语溪说的第一句话然而,总有人让这个商场杀伐果断,清场得意的天之骄子吃瘪的时候!林语溪,你就乖乖等着我的宠爱!
  • 奔跑的兄弟

    奔跑的兄弟

    几年前的今天,我们都不会知道自己多少年后的今天。站在H号商务大厦的楼前你会看到楼上挂着一个标志—刘氏集团。在每天八点时刻会有一辆炫酷的越野车停在这里,记得数三下一二三这座大厦的主人逻辑般的手提苹果笔记本走进大厦,门前的门卫都会叫声董事长好,没错他是张许久的老朋友兼老同学刘羽晨董事长。刘羽晨今年26岁,善交际,在中学时理论课超棒。多年前他和张许久跑在大马路上唱着励志的歌谣,畅谈着毕业后的理想,跑在大马路上当着活生生的吸尘器。
  • 骗婚,病娇总裁不要脸

    骗婚,病娇总裁不要脸

    什么叫斯文败类,莫晓在外表冷峻内心闷骚的宋言修身上得到了答案——蹭吃蹭喝她忍了,但是,怎么最后就有点过界了?一个得过且过生活平淡得比白开水还枯燥的宅女……编剧。当有一天,隔壁住进一个病弱神秘的男人和……一条傲娇的狗,她平静的生活开始打破……宋言修微笑:人生如戏,全凭心计。
  • 落花不逢时

    落花不逢时

    一个人有多少个十年?更何况消失的十年身处地狱他是朝堂敬畏的蓝瞳天医,他是千琴坊的绝色花魁他是灭国的辅国使,他是搅弄风云的谋士十年归来,带着一身的疤痕和一颗沉寂的心故人已逝,对于他来说,剩下的只有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