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9800000025

第25章 晚年王明立言要斗倒毛泽东

◎ 熊廷华

晚年的王明曾在病榻上立言:不斗倒毛泽东,决不回故乡。可是,最后他还是客死异乡。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明这一生》介绍了这位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的一生,现摘登如下——

王明的这一生跌宕起伏,他两度入主中共中央,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他曾对人说:在中国搞革命活动,领导工作只能从上边来做,从上边去领导容易得多,在下边做实际工作困难太大,有力使不上,有本事施展不开。

然而,对他来说,“从上边去领导”并不容易。因此,他也成为“左倾”和“右倾”错误路线的典型代表。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共中央全力进行两手准备。

王明看到中央委员人人身挑重担,也不甘寂寞。他向中央提出要求,希望能做点具体工作。中央考虑到王明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安排他负责法律方面的事务。对王明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安排。

王明的身体时好时坏。一九四八年五月旧病复发,中央安排他接受治疗,孟庆树(王明的发妻)负责护理。在治疗过程中,中央医院出现了一次技术事故。

王明经常便秘,有时吃泄药,有时灌肠,灌肠的药品经常更换。负责给王明治疗的医生黄树则有次开了药物肥皂。当时医院用的药物肥皂是日本生产的,名称叫药物石碱,瓶子上也是这样写的。

受条件限制,医院的管理不大规范,所有药品统统放在一个药架上,没有分门别类。司药看见处方上一个“石”字,就把石碳酸拿出来当成药物石碱,配成溶液,发了出去。

黄树则上门看望王明时,孟庆树正准备给王明灌肠。孟庆树见黄树则进来,若有所思地问了一句,“原来药物石碱就是石碳酸呀?”黄树则一听,连说不是。孟庆树一脸茫然,赶紧把灌肠管抽出来,用盐水冲洗。

尽管有惊无险,王明还是很有意见。孟庆树写了个报告,把情况向上反映。周恩来十分重视,在孟庆树的报告上作了批示:将药取错,就像理发员用刀子给别人理发,不是剃了头发,而是剃掉了眉毛,必须严肃处理。

卫生部门认为这是很不应该的事情,给了司药一个处分。黄树则说明情况并作了检讨。他说,如果当时把药物石碱写成药物肥皂,这件事就可能不会发生,因为司药对药物石碱不太熟悉。

事件过去了几十年,王明记忆犹新。他把这次医疗事故与毛泽东扯在一起,说是毛泽东采取措施,加速他的死亡。在《中共五十年》一书中,王明写道:

由于这一事件,中央卫生处发了一个通报,通报确认:“药剂师在配药时犯了错误。”很明显,这种说法的目的在于掩盖加速我死亡的企图。这种企图是根据上面的指示而见之于行动的。

国内政局变化很快,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中共中央于一九四九年三月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王明出席了会议。

他在会上对毛泽东大加颂扬,说取得今天的胜利,是毛泽东将中国的特点和马列主义结合起来了。他甚至把曾经最得意的“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桂冠,戴到了毛泽东的头上。此时的王明,往日的威风荡然无存。

在王明发言过程中,插话提问者不断。有人提到他有领袖欲,想当总书记,他说:“我心里没有想过当总书记,季米特洛夫提出不许我当总书记。”

有人质问他为什么不检查自己的错误,他说:“过去我想,苏区的损失不是我的直接责任,而是博古……”

这是王明在党的大会上,第一次敞开心扉。他最后说:“我向同志们声明,今后一定抛开个人,好好想自己的缺点……我愿做个驴子,慢慢走,跟毛走,看将来能赶上吗。”

新中国成立后,王明被任命为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法制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委员。对这份新工作,王明相当认真,他不断向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请示汇报,给中央领导留下了好的印象。

然而,尽管王明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中央也给予了肯定,他却一直不肯提交关于所犯错误的声明。

早在一九四九年三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曾口头要求王明对历史错误写一个声明书,提交政治局审阅。王明当时答应了,几个月后,一直不见回音。他在这年十一月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表示:“中央做出结论,我是一个党员,一切接受和服从。”他还向毛泽东提出,“我请求你最近几天来我处谈谈,并抽出较久点的时间,我迫切地期待着,如何,请示复。”

王明热盼着,可毛泽东没有来王明处交谈。毛泽东的观点很明朗,也没有时间和王明交谈,有一点可以肯定,毛泽东对王明“即使不满”也“绝对服从”的态度,是不满意的。

正因如此,一九五○年六月的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王明同志的决定》:王明同志至此时为止,对于他过去所犯的错误是拒绝反省的,对党中央所采取的态度是不诚恳的。

王明收到这一决定之后,心情是沉重而又复杂的。八月,他致信毛泽东并中央书记处,请示中央要求他在多长时间以内写成声明书。第二天,毛泽东在王明的来信上明确批示:王明的声明书应于十一月上旬七届四中全会开会以前写好,并送交政治局。

工作上的劳累,思想上的压力,导致王明的病情越来越重。一九五○年九月上旬,王明向中央提出去苏联治病的要求。按理,王明只有写完声明书后才能去苏联,但中央考虑到王明确实有病,而且当时苏联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比国内好,还是同意了王明的请求。

十月二十五日,王明、孟庆树和两个孩子以及保健医生、保姆一行六人,乘火车赴苏联治病。王明走时匆忙,连在北京工作的弟弟都未告知。

二十多年后,王明把自己申请去苏联治病,说成是毛泽东的突然安排,是企图假借美国人之手,把他炸死在赴苏的铁路线上。

他说:“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十一点钟,杨尚昆来到我家通知,说已通知铁道部在当晚六时发往满洲里的列车上为我挂一节公车。”王明悟出了“道理”:“我和孟庆树,马上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突然决定让我们起程了。我们的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通过鸭绿江大桥入朝参战,麦克阿瑟已经下令美国空军在中国志愿军赴朝时,集中轰炸从山海关到满洲里的整条铁路线,以破坏从北京到满洲里和从苏联到满洲里的供给……如果我们第二天早上到达满洲里,正赶上集中轰炸……尽管有风险,我们还是决定走;否则,走不走得成就难说了。”

事实上,由东北边防军改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四个军,已于十月十九日傍晚开始过江,进入朝鲜境内,根本谈不上“正好赶上集中轰炸”。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王明一行平安到达莫斯科,路上并未遇上任何风险。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王明病情稍有好转,便回到国内。这时的中国政坛,平静的局面已被打破,一九五四年九月,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一些部委被撤销,法制委员会也被撤销,王明在政府中再没担任任何职务。后来,王明致信刘少奇,要求中央考虑分配一些轻的工作给他。

然而,一九五五年初,王明病情复发,医生建议做胆囊切除手术。王明夫妇心有余悸,竭力反对。在国内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未见根本好转,王明再次向中央提出赴苏治病的要求,得到批准。于是,一九五六年一月,王明从北京医院的病床上,被人用担架直接抬上了飞机。

一九五六年九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筹备期间,邓小平曾致电王明,希望他在身体许可的条件下回国参加会议。王明回复称,身体状况仍不允许。

尽管王明因病没有参加党的八大,党中央还是把王明列入八大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王明仍当选为中央委员,可在九十七名当选者中,得票最少,按得票多少公布的中央委员名单,王明列在最后一名。

一九五七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曾派人去看望王明。他表示已不愿再回国了。

“文化大革命”发生之时,王明身在国外,逃过此劫,可他在国内的亲人无一例外地受到打击。此时的王明,进入人生暮年。政治上的分歧,历史恩怨的纠葛,亲朋好友的遭遇,令其躁动不安。

“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客观上为王明攻击毛泽东创造了条件。这时的王明无所顾忌,对毛泽东破口大骂,仿佛要把心中多年的积怨喷涌而出。他说毛泽东是“极端个人主义者”、“野心家”、“阴谋家”、“叛徒”、“敌人”、“当代的秦始皇”、“新暴君、新军阀”、“一个带着破伞云游世界的孤僧”……

他甚至在病榻上立言,不斗倒毛泽东,决不还故乡。

一九七四年三月,王明终于带着遗恨,在异乡走向人生尽头。对于他的死,国内悄无声息,仅《参考消息》上略有见闻。苏联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

苏联政府将其安葬在名人公墓——“新圣女公墓”。他的墓碑上用俄文写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 ■

走在游行队伍前的竺可桢

一九四二年,大后方的学生掀起“打倒孔祥熙”的运动,要求国民党政府撤换贪污腐败的行政院长孔祥熙。搬迁到遵义的浙江大学学生也决定上街游行,教育部闻讯则电令必须阻止,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先劝说学生只在校内活动,不外出,但学生情绪高昂,走上遵义街头举行游行示威,当时军警巳密集等待。竺校长立即派人到专员公署打招呼,又亲自走访警备司令设法阻止军警开枪。最后,竺可桢还是不放心,索性走在学生游行队伍前面,使这次游行得以安全无虞。他一边与当局周旋,一边要求学生“守法”克制。这就是当时竺可桢的作为。

同类推荐
  • 四川文学(2016年第3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3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故事会(2017年3月下)

    故事会(2017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四川文学(2016年第1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1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音乐财经周刊002

    音乐财经周刊002

    忠实记录音乐产业里“每一位人”的故事,“每一家公司”的故事。深入挖掘音乐产业发展趋势,帮助“音乐生意人”分析形势、剖析案例,推动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
  • 雪球专刊第088期:散户不亏战法

    雪球专刊第088期:散户不亏战法

    10月21日,许久不见的千股跌停再次出现。昨日还在体验“让利润飞”的快感,隔日就变成“如何保住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对于广大散户来说,在想着炒股赚钱之前,如何才能学会先不亏?参见本期雪球专刊——《散户不亏战法》。
热门推荐
  • 术衡

    术衡

    没有魔法。没有神力。这个世界,术士主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这个世界有两亿植物人

    这个世界有两亿植物人

    过去的某日,全世界范围内突然爆发一种植物人的病时至今日已经有两亿多的人类沉睡,每一天也有无数人因此死去沐栎为了救醒变成植物人的妹妹,加入了名为稽查署的组织,发现了世界的真相外星人入侵了我们的世界,制造了名为梦境空间的地方,控制了两亿人的灵魂为了拯救妹妹,沐栎决心和现实与梦境两个世界为敌一场关于心灵救赎的冒险之旅就此展开
  • 假面寄生

    假面寄生

    一个关于面具的故事。元芳,你怎么看?大人,此事必有蹊跷,面具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 笑无涯

    笑无涯

    这是一个强者的大陆,但却出现了一个弱小的娃……别人刀光剑影、斗气冲天,而娃却有一口好钢牙……一娃一牙大笑苦海无涯……
  • 总裁爹地:呆萌宝贝

    总裁爹地:呆萌宝贝

    被继母算计把大boss上了,管你的一言不合就出国。五年后,带着呆萌宝贝强势归来。呆萌宝贝真的那么单纯善良可爱谦虚?错错错错大错特错。
  • 国术高手都市行

    国术高手都市行

    一个从小苦练国术的中二少年,因为一纸婚约来到都市找媳妇。媳妇是富家千金,才华与美貌并存,按道理说怎么可能和他这个山旮旯里出来的粗汉子有关系?感谢一向不靠谱的老头子,给他找了这么一个好媳妇。为了把貌美如花的小媳妇抱回家暖坑头,少年开始了自己的陪读生涯。放开那个校花!她是我媳妇?!
  • 相遇拉斯维加斯

    相遇拉斯维加斯

    故事舞台在美国梦幻之都——拉斯维加斯。我在飞往拉斯维加斯的班机上认识了被友人背叛,失去家产的中年男子高德。随后的高德进入赌城,正逢全城促销,奖金大涨,他在酒店赌场乾坤一掷赌上全部身家,正在此时奇遇上海女子李莎、退伍美国黑人在海湾战争中拿到银星奖章的约翰。三人围绕着一台老虎机开出的惊人的5000万美元奖金,展开人生的大奇遇。
  • 青春,我们不二

    青春,我们不二

    一个成绩很好的女学生,在中考来临的十二天,和伙伴父母,以及暗恋很久的男生,在这十二天,发生的事。
  • 日照香炉生资宴

    日照香炉生资宴

    一次生日烛光晚宴过后,温馨中点燃了生命中原始的渴望,情不自禁而相爱初尝雨露正是解除香炉被封印的魔咒,香炉被唤醒了。香炉——在我们虔诚的了解它之前,谁又能清楚香炉不是单件祭祀供奉的,它原来还有一个盏托,就是底座。相传一位皇妃所生的次公主,因没有地位,被远嫁到波斯·萨珊王子为妻。此公主早已心有所属,不甘被皇权政治的权谋沦为牺牲品。在月神灵祀的香炉前祈祷,自己的爱意犹如香炉和盏托,不离不弃。若香炉能应允和心仪的人生死相依,愿用自己的灵魂祭奠。公主的挚爱被上神所感,赐予了她灵符封印。多年后的今天,香炉和盏托分开了,被解除的封印相继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