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9300000010

第10章 牟其中狱中岁月

2009年3月5日下午,雨后初晴的武汉,空气分外清新。汤逊湖畔湖北洪山监狱餐厅前的广场上,有一位高个子的老人正聚精会神地读着当期的枟南方周末枠,他的满头白发与周围冬青和栀子树的翠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读完报纸,颇为感慨地对身边一位犯人说:“当一个大国的领导人,真是太累太累。”

广场上正在散步的另外两位犯人听了,忍不住哑然失笑。而他却一脸严肃。

这位老人是目前中国监狱关押的最著名犯人之一的牟其中。2000年5月,他以信用证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之后改判为18年有期徒刑。

牟其中在狱中已呆了10年,他始终保持着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手稿。有人说他是“六十多岁的身体,三十来岁的心脏”。这或许正是当下一些知名企业家慕名前往探访的原因之一吧。

孤傲寡言

2009年,牟其中69岁。

这是一位极为孤独的老人。在多数同监犯人的眼中,牟其中就像是个外星来客,他在起初几年间,鲜与同室的其他人交流。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反思、读书、写作,每天的写作时间超过12小时。牟其中撰写的大都是政论或是经济类的文章。

20世纪70年代,他第一次遭遇了牢狱之灾,彼时他因为批判“文化大革命”而被投入监狱,甚至被判了死刑,5 年后平反出狱。之后他成立中德商店,声称要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不料1983年,他因涉嫌“投机倒把”再次入狱,这一次他在狱中只待了一年。出狱后他把之前的中德商店升级为“中德实业开发总公司”,5年后在天津成立了南德经济集团。

洪山监狱是他的第三次铁窗之旅。洪山监狱关押的许多是原来行政级别较高的犯人。牟其中入狱后曾享受过一段时间独居一室的待遇,后来调至另一房间。

牟其中鲜少与狱友讲起他执掌南德时的经历。有时,他有点闷了,也会与一两位相对熟识的狱友聊天,他对曾在洪山监狱服刑6年的狱友熊子华说:“我出去以后,会兴办一所最现代化的南德医院,对富人提供最高贵的服务,对穷人收取最廉价的费用。”

熊子华听了之后默不作声,他了解牟其中的秉性。实际上,洪山监狱里不少人都知道牟其中的这一宏愿。有人甚至预言,牟其中刑满释放时,将会有上百家媒体记者和30多位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前来接他。

显然,牟其中的这种风格与入狱前别无二致。他的特立独行,他的桀骜不驯,皆延续至今。

他常会主动向境遇不佳的狱友嘘寒问暖,虽然话不多;狱友们尊称他为“牟老”。

我在湖北采访时得知,在考核甚为严格的洪山监狱,牟其中极少有违纪行为,反倒是多次获得表扬。这也使得他继无期徒刑改为18年有期徒刑之后,又获得了减刑的机会。

为了锻炼好身体,牟其中在狱中每天的运动量惊人。他坚持每天早上绕着监狱内的小篮球场跑几十圈,午休后就来回爬楼梯———六层楼梯上下十几趟,高度相当于爬了一座纽约帝国大厦。他习惯于绑条毛巾在手腕上,边运动边擦汗。更为令人惊愕的是,无论数九寒天,还是春寒料峭,他都坚持洗冷水澡,做自编的体操。

于是,牟其中刚入狱时显得臃肿的体态,特别是他的“啤酒肚”,现在已经看不见了。他的身高超过1 。8米,现在的体重为170斤左右。

牟其中的诉讼委托代理人夏宗伟对我说,牟其中是一个乐观的人。但他并非没有伤心的时候,据牟其中的狱友回忆,他与其在国外的两个儿子通电话后,常会哭。

狱中反思

除了枟人民日报枠、枟湖北日报枠等监狱订阅的报纸外,牟其中在狱中还订了枟南方周末枠和枟21世纪经济报道枠等。他也常托狱友通过有关渠道帮他借书来读。有趣的是,他习惯站着阅读,以“保持头脑清醒”。

“中国经济最严重的时刻还没有到来。”2008年8月,牟其中对狱友熊子华说。尽管身陷囹圄,他依然密切关注着眼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有时,他可能也会想,如果南德集团存活至今的话,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整个20世纪90年代,南德一直是中国商界一个标志性符号,牟其中用轻工产品换俄罗斯飞机、发射卫星、开发满洲里等令人叹为观止的事件,轰动海内外,也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中国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等赞誉纷至沓来,直到南德事发,牟其中于1999年被捕入狱。

“我不着急中国赶超不了美国,我着急的是,中国人学不会做好一个富人的本领。”牟其中感慨道,“做好一个穷人,有骨气就行了,而做好一个富人,则需要巨大的智慧和仁慈的灵魂。”

令人深思的是,从 1999 年英国小伙胡润第一次把“富豪榜”的概念带到中国,至今的10多年间,“落马”的富豪数不胜数。2000年前后有李经纬、仰融、杨斌等人,近两年更有黄光裕、刘根山等大腕。当然,个中原因各不相同。

实际上,牟其中可以说是“富豪榜”上第一位落马者。1999年胡润发布处女作“中国内地50富豪榜”前几天,才知道了牟其中被捕的消息,但总不能发布一纸“中国内地49富豪榜”吧,于是只好让牟其中继续榜上有名(第16位,财富10亿元人民币),不过在榜末注明有关原因。

“中国商人很难做到独善其身,而与政治家为伍又前途未卜,做到像洛克菲勒家族一样代代相传就更难了。”牟其中在狱中说。

类似富有哲理的“名言”,牟其中总是妙语连珠,这得归功于他在监狱中的阅读与反思。当他在狱中奋笔疾书时,他的狱友从不敢打扰他。枟中国企业家枠杂志社社长刘东华曾在牟其中入狱前和他接触过,他感叹:这个人与一般企业家最大的不同是思维超前,他是在生产思想而非别的东西。

10多年后,这句话似乎同样适用。牟其中在监狱里源源不断地生产的这些思想,有人认为“已经过时了”,有人则奉为圭臬,更多的人感到困惑,比如,牟其中心里一边充满了政治情怀,一边又不时表现出对政治的排斥情绪? ?

先锋者的悲剧

牟其中在洪山监狱修身养性,而他的“江湖地位”却并没有就此消逝。

2007年,国内另一位曾蜚声中国企业界的犯人来到了洪山监狱。虽然后来他在此处只待了很短一段时间,但他进来伊始时有一件高兴的事,即终于可以见到自己仰慕已久的商界前辈牟其中了。

此人是一位小个子,名叫唐万新,即原“德隆系”掌门人,多年前叱咤风云的资本大鳄。德隆曾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唐万新曾被誉为“中国第一悍庄”,在最鼎盛时期的2003年,唐万新名列“资本控制50强”的首位,控制了多家上市公司共计逾 200 亿元人民币的市值。次年,“德隆系”崩塌,不久唐万新入狱。

牟其中比唐万新年长24岁,两人都属龙。一位属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诞生的一批企业家,一生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位是资本市场枭雄人物之一。这两个人在狱中的相遇,无疑非常具有戏剧性。

一天,自由活动期间,唐万新靠近牟其中,主动向他示好,表示要借手机给牟其中打。高出唐万新整整一个头的牟其中,侧着脸,瞄了他一眼,很不屑地“哼”了一声,不加理睬。这时,唐万新羞得像个小女孩儿一样,脸倏地一下红了。

后来,牟其中对狱友熊子华说,他不喜欢唐万新,他认为唐万新当年的做法是“劫贫济富”。

更富对比性的是,牟其中在狱中的最初几年曾有机会获准保外就医,但他拒绝了。他坚称自己无罪,称要清清白白地走出去。此后几年,牟其中通过律师、诉讼委托代理人等方式不断依法申诉,至今未果。

而被判8年有期徒刑的唐万新,于2008年下半年获准离开湖北蔡甸监狱,到北京保外就医,然而2009年3月20日,据财经网报道,在各方压力下,唐万新被有关部门要求重新回到狱中服刑。

除唐万新之外,一些当下的成功人士,亦慕名前来洪山监狱探访牟其中。近年来有王石、冯仑、兰世立以及IT 界两位知名的企业家等。

王石是牟其中在狱中比较推崇的企业家。冯仑曾是牟其中当年在南德的得力爱将之一,不过后来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恩怨;尽管如此,牟其中看到冯仑前来探望自己时,仍甚为感动。

然而,不久后,牟其中在狱中读到冯仑所作的枟野蛮生长枠一书中提到他的文章后,顿感不爽,对于冯仑称自己是“南德历史上第一位炒老板的人”及其他一些细节时,牟其中非常愤怒,痛斥冯仑抬高自己、贬低他人,遂写下万字长文加以回应。

不过,冯仑在文章中所言的“商业上的合理性和制度上的允许程度是直接相关的,必须有很好的配合;牟其中的悲剧性在于要用冲撞体制的办法不断证明自己的强大? ?”坊间评价称其一语中的。

实际上,这些探望者无形中构筑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生人,在当下的中国企业界均有一席地位,却不约而同渴望见到这位生于20世纪40年代、名叫牟其中的狱中老人一面,不能不引人深思。

牟其中说:“我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试验者、捍卫者。”但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一位失败者。枟激荡三十年枠的作者吴晓波称他是一个典型的“集思想启蒙的先知者与商业运作的蒙昧自大者于一身”的人。

熊子华对此景象的感慨更是始于狱中,“牟其中先前之所以成功,是改革开放巨潮的推动使然,而不是他真的具有孙猴子的本领,”他说,“他忽略的恰恰是常识。而常识往往比理论更重要,更接近真理。”

2009年3月26日,我离开武汉的时候,熊子华看了一下时间,用手指了一下洪山监狱的方向说:“牟其中现在又开始大爬楼梯了。”他接着说:“每层楼梯都有监狱人员照看、照料,毕竟,牟其中就快古稀之年了。”

这一天的下午,武汉突然下起雨来。洪山监狱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没有人知道,这时的牟其中,注视着窗外的大雨,他又在思考着什么。

走出铁窗的企业家们

牟其中和唐万新在狱中的邂逅,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中国企业史上极为罕见的场景之一。前者多年前曾有保外就医的机会却加以拒绝,后者于2008年保外就医后不足一年,就迫于压力重新回至牢房,这种反差引人深思。

如今似乎是一个江湖悲情的年代。每年年末,都有传媒列出当年一连串的中国“落马富豪”的名单,特别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因政商关系掣肘而倒下的企业家有之,自杀者有之,逃亡者亦有之。不过,与此构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一些原先在狱中服刑的商界大腕,陆陆续续走出铁窗;其中有保外就医者,有刑满释放者等。

这样的名字同样能列出一大串,比如,2009年1月和7月,中航油(新加坡)前总裁陈久霖和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先后出狱(前者为刑满释放,后者为提前获释);2008年出狱的则有原铁本掌门人戴国芳、原天发石油掌门人龚家龙、原伊利掌门人郑俊怀、原“德隆系”掌门人唐万新(已回狱中继续服刑)等人;2007年及之前几年,则有原三九掌门人赵新先、原金冠涂料掌门人周伟彬、原爱多掌门人胡志标、原大午集团掌门人孙大午、原万国证券掌门人管金生、原红塔掌门人禇时健等人。

这些人无一不曾赫赫有名、入狱前名声如日中天,不过出狱后,他们大都选择默默无闻,至少低调行事。这让人想起电视剧枟走向共和枠中的一个镜头:梁启超拜访李鸿章,劝他革命,李鸿章长叹一口气说:“一代人只做一代人的事。”尽管这句话可能出自编剧之手,不过却贴合李鸿章的心境。实际上,这句话用在中国政商两界,都是句至理箴言。

上述 10 多位走出铁窗的企业家当中,最早被保外就医的是禇时健(2002年)。但是一直到7年后,媒体上才开始有些许关于他经营2 000多亩冰糖橙果园的消息,此时的禇时健已是80多岁高龄。禇时健精神矍铄,与记者谈到自己的果农生活,不亦乐乎。

龚家龙走出铁窗后,尽管他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报告,并频繁穿梭于武汉、上海等地,不久前去了美国,但也是刻意低调。在接受枟商界评论枠杂志记者的采访,讲述自己的起落时,他的“总顾问”、和君创业总裁李肃为其捏了一把汗。

孙大午在狱中时间较短,但从他的行事风格和心态嬗变来看,入狱不经意间成为“分水岭”。出狱后,他在大午集团实行“私企立宪制”,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煞费苦心。

陈久霖于2009年1月21日中午出现在武汉一家叫“久久隆”的餐馆里。此前一天,陈久霖出狱后乘机从新加坡飞至上海,这一天飞至武汉然后回他的浠水老家过春节。

午餐刚开始时,陈久霖比较拘谨,夹菜时,他的右手一直微微颤抖着,当服务员端上一例牛排时,他大声感慨:“三年了,我还是第一次能吃上牛肉!”之后,几杯酒下肚后就显露出真性情,开始讲述新加坡的法律之严厉,以及他度日如年的狱中生活。

陈久霖说,每次监狱长检查,无论犯人在做什么,必须马上腰杆挺得笔直,大声喊:“Yes,Sir 。”

“不是一般的大声,是必须声嘶力竭地喊。”陈久霖说完,站起来当众给朋友们示范。

彼时这场饭局,枟鄂商枠杂志主编李玉申在场;2009年3月中旬我到武汉出差时碰到他,聊起这一场景,亦是感慨不已。不过自此之后,陈久霖再没有与媒体亲密接触过,而是选择了沉默,直到2010年6月他到央企葛洲坝集团旗下的葛洲坝国际公司任副总经理。不过,他在北京大学 EM BA 班的一场演讲和接受新浪财经一次专访后,继续选择回避传媒。

禇时健、龚家龙、孙大午、陈久霖之外,其他 8 位更是自始至终选择默默无闻。人们也许知道,赵新先去了南京小营药业集团,郑俊怀极有可能重操旧业,黄宏生有着打造“千亿级创维”的目标,但你已很难听到他们本人的声音,唐万新、戴国芳、管金生等人出狱后更是半点消息皆无。

回头看看这10多位企业家当年步入铁窗前的情景,几乎都是在事业巅峰时落马。郑俊怀带领一个小小的食品厂发展成为彼时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陈久霖使中航油(新加坡)的净资产由其接手时(1997年)的16 。8万美元,6年内暴增至1 。28亿美元;禇时健把红塔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办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国际著名烟草企业集团”? ?

从峰顶到谷底,命运的戏剧性变化,几乎成为不少中国企业家的一种共同宿命。

对于禇时健、郑俊怀、陈久霖甚至龚家龙等人来说,他们头上的“红帽子”曾是他们宿命的一种风向标。当年郑俊怀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时说,他当初用伊利的钱去买伊利的股权,其实是当地政府的决定,而非源于牟取私利,可惜的是他拿不出证据来。

最富戏剧性的则是龚家龙,他与荆州市政府的关系忽冷忽热,可谓生于产权,也止于产权。我与在龚家龙出狱后当面采访过他的枟商界评论枠记者李彤聊起这一话题时,他这样评价:“天发产权之争的错综复杂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龚家龙的左右摇摆,既想摘掉红帽子,又总想沾点‘红光’;二是政府态度的左右摇摆,时而开明地鼓励明晰产权,时而武断地认定国有属性。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天发的产权居然摇摆了20年,至今仍存争议。”

而对唐万新、孙大午、戴国芳等民营企业主来说,他们的共同宿命则是,当你行走在“边缘地带”时,你就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准备,只是他们都“翻船”了。

曾是唐万新爱将、原德隆高管之一的王世渝在他的回忆性纪实小说枟曾经德隆枠中提到一个细节:2003年年底,德隆成立17周年,唐万新甚为低调,搞了一个简单的内部宴会。在庆祝会上,唐万新先是高声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德隆干部说,德隆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许多先例,“德隆的战略投资、产业整合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时尚”。

然而演讲后,在餐桌上,唐万新却当着德隆众多高管的面,失声痛哭。

王世渝写道:“对这么一个坚强的人,周围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身上的沉重压力,但谁也无法体会他内心深处那份独有的滋味、孤独的滋味。”

2004年,“德隆系”崩塌,算命先生曾给唐万新“你40岁时将一贫如洗”的占卜竟然成为事实。4年后,唐万新保外就医,之后半年左右时间,他重新回到监狱中,财经网披露的原因是迫于“各方的压力”。

直到今日,关于民间融资的法律出台仍然是步履维艰,千呼万唤的枟放贷人条例枠,犹如琵琶半遮面,迟迟没有走到前台。

我们不必探讨上述企业家的功过,把目光转到不曾遭遇此种人生的同行业企业家吧。

戴国芳当年建造铁本时,日照有一位名叫杜双华的年轻人,也在纺织着同样的钢铁梦。只是,不久后前者锒铛入狱了,而后者安然无恙,4 年后甚至以 350亿元的财富成为2008年“胡润中国百富榜”的“榜眼”。

陈久霖出狱后曾说,当年中航油(新加坡)因衍生品交易造成的巨亏,“责任还是应该在母公司(中航油集团)”,“要向上级讨个说法”。其实,比陈久霖是否“委屈”更重要的是,如今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远洋等央企纷纷因衍生品投机亏损甚于当年的中航油(新加坡)说明,它们同样没有“在幸福里得到进步”;然而它们却能够继续获得高额补贴或银行授信。

最具反讽意义的是,郑俊怀是2004年年底被捕的,而就在这一年,牛根生执掌的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从伊利出来的牛根生“打败”了伊利,成为业界红人。风水轮流转。4年后,郑俊怀出狱,据说将打造乳制品业新品牌“新长征”(真是意味深长),而牛根生却因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弄巧成拙的表现和此后的特仑苏“OM P”事件,形象跌到了谷底。

明代杨慎在词枟临江仙枠中写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同类推荐
  • 销售读心术

    销售读心术

    “成功的推销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这是销售行业的一句名言。销售不懂心理学,就犹如在茫茫的黑夜里行走,永远只能误打误撞,因为销售工作是面对人的,可以说顾客就是市场。但是,在实际销售当中,很多销售人员却都忽略了心理销售这一重要环节。
  • 最流行的管理寓言

    最流行的管理寓言

    本书中含现代经理人不可不知的124个流行管理寓言,智慧尽在本书中隐藏,全书分为七编,有战略·决策·变革、员工·团队·制度、选人·用人·育人、激励·授权·沟通、计划·执行·成效、竞争·危机·创新、领导·品质·技能。快快买回家收藏吧!
  • 下一个淘宝卖家精英就是你

    下一个淘宝卖家精英就是你

    为什么同是淘宝卖家,有人能迅速升级为皇冠店铺,有人却止步不前?为什么同是淘宝卖家,有人能赚得满盆金,有人却在不断赔本?本书是淘宝内部专业培训师独家撰写的开店秘笈,专门针对在淘宝网开店的卖家们,用贴切的事例、实用的建议,以及精英范本,向你展现了一个道理:即使从来没有在淘宝上开过店,或者在淘宝上开店经营不善的人,只要通过书中的方法论实践,终能实现成为卖家精英的目标,达到小怡家、柠檬绿茶、韩都衣舍等淘宝名店的销量成就,也不再是梦想。
  • 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

    全书讲述了移动互联网产生原因、背景与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了精准的预测。移动互联网如潮水一般席卷着世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都受其极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全世界商业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发展的加速器。其滂沱气势正革新着旧有的世界与秩序,成为当下时代最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如何在通过移动互联网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品牌、深化自己的影响?如何依靠移动互联网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服务,为生活和工作添加动力?……
  • 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本书讲述了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中层危机的症结所在,并由此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他们出谋划策,成功转化危机。
热门推荐
  • 相杀吧

    相杀吧

    凌昡:ZZzz..凌玄:醒醒……水墨:小昡来,让我捏个脸。元素:玄哥,别拉我我要去玩……等级由低到高:丁境,丙境,乙境,甲境。大陆分天阳之境与地阴之境能力体系为灵格拍砖请温柔。不定时更新。
  • 魔武练气

    魔武练气

    充满魔法的世界。一个天才法师将法力练气,走向另一条巅峰之路。
  • 战神联盟之追忆冷殇

    战神联盟之追忆冷殇

    “轮回而来的追寻者啊,你还记得我是谁吗?”当时光逆转,镜像成为现实,你所期望的樱花还会一如当初吗?你的一滴泪是繁花,血染我留下的神话。几千年的梦啊,穿越时空,交错重叠,亘古的善恶,风与影至死方休的枷锁……那是什么?强者之心与弱者之躯,抵挡一切的是神明的救赎吗?符文与彼岸花,时光,妖姬,幽冥尽头的死神……该何去何从……光华燃尽一生,等待的最终又是什么?无言且无妄啊,斩碎万物的血色玫瑰,指引彼岸花的方向吧……樱花盛放之际,失去的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他们的初衷又是什么?从开始直到结局,一切的一切,都有意义吗?寻找的是什么?战神们啊,你们的盛名之下背负的,远不止这些……
  • 偶像驾到

    偶像驾到

    她原是无忧无虑的公主,天真,无邪!只因家中遭遇变故,她由一个父母手中的公主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他,美国跨国集团的幕后老板,黑帮第一把交椅,腹黑,冷血。精彩一:“喂!小哥哥,你怎么在河边吹风啊,赶紧回去吧,一会要下雨啦!”一个大约6,7岁的小女孩对着坐在小溪旁边的一个小男孩说道可是没有听到任何回答。“哥哥,你听到我说话了吗”小女孩疑惑不解,难道这个哥哥不会说话?“关你什么事”小男孩冷漠的说。精彩二:“女人,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你?”“没有啊,怎么可能,而且我怎么可能认识你这个大人物,是不是”“也对,我就是随便说说,我怎么可能认识你各个方面都这么普通的人,尤其是。。。”说着深邃的眼膜中随意的扫过某人胸前,露出淡淡的不屑!姚末看出他眼中露出的神情,差点一口血喷出来,她这叫普通,如果叫追她的人听见肯定会被群起而攻之,而且她这是着普通吗,明明算是波涛胸涌好吗,虽然还差一点点,但是她相信总有一天会达到那个程度的。只是请他不要在她走的这条路上阻挡她。可是‘哼’好女不跟男斗,哼的同时也就随便扫了下某人的下半身,随口说道:“也不怎么样吗!”“女人,你那是什么眼神““看不出来吗?鄙视你的眼神”这年头人看着挺年轻的,怎么眼神不好。“再说一遍”“哼”你让说就说。“女人,你在露出你那眼神,总有一天让你用用看好不好......”
  • 求生净土

    求生净土

    为了求生,只求一点净土。若主角换成我们自己,我们是否可以逃出生天?
  • 七星石传奇

    七星石传奇

    这是一本关于七颗石头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为了寻找七星石中剩下的六颗石头,历经了不同的奇妙之旅。本故事采用了链条式的结构讲述了他所接触的奇幻世界。这里有阴谋,有同情更有悲催的爱情。
  • 已尘封的记忆

    已尘封的记忆

    为了组织,他不得不伪装成他。他不甘,明明都是一起进组织,为何要保护工藤新一却要牺牲他?人物完成后,他狠心将他从楼顶推下。“植物人,不可能醒过来了。”
  • 怨灵残暴

    怨灵残暴

    怨灵双生,残暴鬼魅!杀人无形,一心为谁?
  • 为你自己读书(上)

    为你自己读书(上)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每一个人的答案却是不同的,或为社会,或为父母,或为老师,或为自己……所有的这些,归结到一起,无非都是为了要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有用的人,无非是为了活得更精彩、更充实。读书不仅能帮助一个人开拓前程,而且能帮助一个人成就事业。读书能使人聪明、智慧,并且能使人谦虚、自信,有耐心和机智,而这些都是未来成功必须要有的要素。日积月累的读书生活,是明天事业成功的关键。没有今天的勤奋渎书作为人生的保证,何来将来的辉煌业绩?读书的真正目的,实质是为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 血色红眸之假面公主的复仇

    血色红眸之假面公主的复仇

    三件事情,让三位女孩从此从天使变成恶魔。十年后,三位恶魔来临,目的就是为了复仇。她们曾发过誓,要踩在那些曾经伤害过她们的人的背上看世界,用他们的血来祭奠她们死去的亲人……【片段一:月缩回手,看着他,苦涩的吐出几个字:“对不起,我们回不去了。”】【片段二:“夜,我愿意成为你的新娘,与你共度余生。”】【片段三:她从他身边离开只是不想他看见自己的狼狈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