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7900000043

第43章 听戏组班之风

中国人对戏剧表演的喜爱,简直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尤其到了清代以后,戏剧更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

中国戏剧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的唐明皇时代。然而,当时的戏曲也只能是宫廷里的特权享受,离普通百姓和民间的富商们遥遥无期。中国人在理念上对戏曲演员是极端鄙视的,这是儒家道德教化的结果,儒家正统学说毫不妥协地谴责戏剧对社会风气的败坏。然而,如同儒家的其他教条一样,这种理论上的东西在实践中却遭到多数人的漠视和抛弃。中国戏曲在元蒙时代有了大的发展,那是一个读书人非常苦闷的时期,升官发财的光荣梦想在蒙古人的武力压迫下破灭,一些读书人的才华转到了文化消遣和娱乐上面,元杂剧应运而生,中国戏剧开始了大发展。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适应有闲阶层消遣的戏剧也得到空前发展,听戏和组班成为一种时尚。然而,中国除了几个大城市以外,在普通的商埠、县城和市镇上,却没有西方文化里的那种有座位、有围墙、有屋顶的大戏院。据当时在中国停留过的美国人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VILLAGE%LIFE%IN%CHINA)载:“这里的舞台非常简单,完全可以公开参观。有时它建得像一个寺庙,前面开着一个门。不过,至今大部分农村地区戏班的演出都是在临时搭起的台架上进行的。这种台架就是专门为当天晚上的演出而搭建的,等到演出结束,台架也就要拆掉了。戏班的演员类似于古希腊的戏班子,到处流动,哪里能签约,就在哪里演出……乡村的戏班子总是将自己的生存与某位富人连结起来,而这位富人也以此作为一种投资的形式……(他)并不是期望一定要有多大的利润回报,只是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娱乐了。”这位清末到中国北方各地游逛的外国人,提及政府对戏剧的态度:“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情,某个非常明智的县官发布公告,在他所管辖的区域内严格禁止戏剧演出,敦促人们节省钱来买谷物和救济穷人,或是建立公共学堂……公共学堂和慈善团体对于那些追求‘新鲜火辣’刺激的人们来说,太平淡了,而戏剧演出却最能满足这些人的口味。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许多矛盾的事情,其中一个就是:尽管演员很少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如果为某人提供戏剧演出,却是给予他的一种巨大荣誉。这种情况在中国随时随地可见。”尽管官府明令禁演,戏剧仍以其显露、炫耀的方式,吸引着普通民众,中国人特别喜好这种方式。清代有钱人家听戏组班取乐,也是常事,《扬州画舫录》载,当时的两淮盐商财大势大,每每拥有私人戏班子,称为内班,将四方名角聘入内班,演戏一出,馈赠千金。

被誉为中国明清社会百科全书的小说《红楼梦》,不少篇目描写大观园里的公子王孙与戏子们的频繁交往,也提及大家庭里搭台唱戏的盛况。第十五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提到贾府公子贾蔷在姑苏城采买的十二个女戏子,聘来教习,置得行头,将梨香院整修一番,铺开习戏的阵势。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说的是薛宝钗过生日时,两府的首脑贾母吩咐在上房摆了几席家宴,内院搭起个家用小戏台,定下一班新戏,昆弋两腔都有。然后依照每个人的性子,各自点了喜欢的曲目。唱罢戏文,贾母给了那小旦小丑们一些赏钱。雇主和戏子,各得其所。

《红楼梦》中描写的戏班子、戏台子,我们在明清山西宅院人的生活方式中可以找到完整的注解。晚清乡绅刘大鹏的日记里记载:光绪十二年(1886)十月二十八日,太谷“北街一宅中亦演剧,甚为热闹。言其中观者,男女混杂,不成事体,风俗如此,太谷县令并不禁止,一任愚夫愚妇肆行,殊失父母斯民之义矣……街市上亦有讲耶稣教蛊惑愚民者,如晋省城中一样,或者自此以后,各村庄皆有讲耶稣者乎……自太谷自南席,一路上有民勇巡察,且有寓铺以寓勇,每铺竖旗一杆,勇四五名,以备寇贼抢夺”。十二年(1866)十一月初三日,“余坐馆,里中演剧,为五道将军开光也。这一班戏从前未曾看过,今日在此演,人皆稀罕,戏价才九千钱”。听戏看戏,实为时尚消遣活动。

大院人对唱戏这种娱乐情有独钟。榆次聂氏王家第十世的王钺,就是个晋剧迷。起先常去榆次的晋剧班社听戏,后来在大院中自建了一座戏台,请戏班到家中演出。戏台的对面两侧有两个看台,一个是明台,一个是暗台,专供家人看戏。王钺还曾组织了一个戏班,名“四喜班”,名伶有大嘴丑、八百黑、棒槌红、秃儿、王彩生、秃丑、一条鱼、盖陕西、人参娃娃、一杆旗、福喜喜等,皆为蒲人。王钺的孙子王棣在家里还办了自乐班,成员是家里人以及佣人、丫环,常常吹拉弹唱闹到深夜。

在曹家的三多堂里,有一个精巧别致的家庭戏台院,戏台东西宽3米,南北长4米,除亭柱外,实有面积为9平方米。台高仅有1尺,四周加设护栏。戏台小巧玲珑,具有苏州园林建筑特色,当年这里该是梨园艺人常来一显身手的地方了。祁、平、太秧歌多,小调多,恰恰就反映了那个时代这些地方的戏班子是非常活跃的。

唱戏原本就是有钱人家办的事情。清朝咸丰十年(1860)前后,祁县富商渠氏一族办起了“三庆戏班”。同治年间(1862—1874)渠源淦又组织了一个“聚梨园”班子,盛极一时。渠家五进院的主院有一处戏台院,戏台坐南朝北,歇山顶式明楼,面阔5间,中间3间较大,门前有凸出的卷棚顶抱厦,用明柱支撑。将屏门卸除,便与抱厦连成一片,形成20平方米的戏台。东西厢房门面饰有木制隔扇,拆除隔扇,便是典型的包厢看台。当年渠家曾不惜重金,组班承戏,高朋满座,笙歌悦耳。渠家后人一位叫渠川的人,是渠本翘之嫡孙。1929年出生于天津,曾入燕京大学学习,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新华分社记者,1980年起在浙江省温州市任《文学青年》主编,199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金魔》。《文学报》评论说:《金魔》“艺术地再现了一幅晚清社会的历史画卷”。1993年,《金魔》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昌晋源》,在全国公映,引起极大的反响。由渠家后人创作渠家人的故事,并在渠家老宅院里拍摄完成,也是渠家人喜爱戏剧的一次回报吧!

晋东南壶关县里有一家以贩铁起家的富商王氏,传到第四代时,有一位叫王大旦的,曾投资10万两白银,组建一个戏班子,与当地富商斗富,取名就叫“十万班”。他买来一些小戏子,挖来一些名角,编排了10余出新剧目,使“十万班”成为上党剧种最全、演员阵容最强、戏装道具最多的戏班子。“十万班”最盛时,有戏箱24驮48箱,当时一般的戏班只有3—5驮6—8箱。这个戏班子常去京城亮相,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十万班”进京贺寿,得到太后老佛爷的奖赏,并改名为“乐意班”。

平遥县有一种人称“纱阁戏人”的绝活。陈列在平遥县博物馆的“纱阁戏人”,出自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遥“六合斋”纸活铺民间艺人之手,共36阁。纱是用纸或泥加工成的专门材料,阁是陈设戏中人物的木阁小房。纱阁戏人本是正月元宵节闹社火时,陈设在平遥市楼上供人观赏的,一阁一戏,每阁陈列三四位戏剧人物,生末净旦丑,行当齐全。纱阁戏选择戏剧中最精彩的场景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陈列,剧目多取材于百姓熟悉的晋剧、京剧、昆曲等剧种,表现的内容有神话故事、宫廷演义、民间生活、侠义传奇等。由平遥纱阁戏人推测,当年听戏观剧,是有钱人家的一种主要娱乐活动。

同类推荐
  • 山西老宅院

    山西老宅院

    本书详细介绍了明清时期山西老宅院的崛起、发展历程,反映了当时宅院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取向及风俗民情和时代特征。山西老宅院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本书让我们对大院文化有了更深入、完整的了解。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二版)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二版)

    “本书根据《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三版)》及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08年至2012年真题解析;第二部分是六套权威预测试卷。第一部分针对真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解析,并将相关知识点列出,以便读者理解和掌握;第二部分系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内容涵盖了主要考试要点,每套题后附有参考答案和解析。相信通过本书学习,考生能尽快掌握考试要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书内容精练,重点突出,解析深刻、预测准确,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之结晶,可作为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复习之用,也可供建筑业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惟有园林

    惟有园林

    本书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园林艺术家。他以鉴赏的眼光,描述了我国江南江北一个个著名的园林,如西湖园林、怡园、随园、苏州园林、恭王府等等。此外,作者对建筑、山石、布局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可以对读者观赏园林假以指导。
  • 我是木工能手

    我是木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我是木工能手》分册,由刘金洪、李祖辉等编著,主要介绍了木工基本技能、木工安全知识、木结构施工、建筑模板、建筑装修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希望本书的出版,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热门推荐
  • 赤炎剑者

    赤炎剑者

    秦炎五行大陆的一个天才,为报父仇而走上强者的道路.无意间得到神器赤炎剑,在五行大陆闯下赫赫威名。
  • 复仇计划开始

    复仇计划开始

    因为一次的背叛让女主变的冰冷无情,也让女主从此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
  • 废材逆袭:魔尊请走开

    废材逆袭:魔尊请走开

    她是二十二某名牌大学金融系的高材生,因登高时不幸失足身亡。她是东晋国首富的独女,因历练结束返回学院的途中被人算计而身亡。从此,她变成她。面对一个全新而玄幻的世界,她犹如走马观花,正当她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她,可以帮她,条件,跟他走。迫于无计可施,她答应了他。当她跟着他,知道他真正的目的时,她早已身不由己。且看,现代高材生在古代玄幻界如何风生水起。(本文,现在已经在从头修改,姑娘们多多鉴赏。)
  • 女人魅力解码

    女人魅力解码

    本书着眼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时尚女性独特的内涵和各种形态,是女人正确了解自己、增强自身修养,男人审视女人、正确认识女人的指南。
  • 错吻99次:总裁的替身新娘

    错吻99次:总裁的替身新娘

    前世,她是富家千金,但被未婚夫和闺蜜虐待致死。幸好得以重生,这一世,她定要将那些欺她辱她的人,打入万丈深渊!他是腹黑总裁,天骄之子,他对她一见倾心,二见深情,他愿用一颗赤子之心,护她平安安康。
  • 七年之约,浅笑夏花

    七年之约,浅笑夏花

    每个女孩,前世都是一朵花。梦里开,梦里落,寂寞地流淌在烟消云散的天际边,幻如烟花,燃烧着最凄美的爱情。最好的我们,在最美丽的年华,遇到最合适的伴侣,七年之约,浅笑夏花。
  • 闪婚老公,有点坏!

    闪婚老公,有点坏!

    (绝宠文1v1:墨爵说,这辈子他最放不下的,就是那个在他生命里肆意挥霍的小丫头。)“呜,好疼……”“不就是上个药?忍着点儿!”再遇京城第一大少,她为家族企业缠上他,他躲,她追;他跑,她缠!婚后,他却化身披着羊皮的狼!她躺,他扑;她浪,他宠!“你不是想玩?我陪你玩个够!”田小咪欲哭无泪,“不要!会玩坏的!”
  • 逐鹿歌

    逐鹿歌

    衣风雪,食熊罴,马蹄浸血踏苍茫。蛮荒、甲衣、战刀、侠客、镭战、天下,对了,怎么能少了女人。“半斤牛肉一壶酒,开耍......”
  • 老师饶了我吧

    老师饶了我吧

    来不及了,用上吃奶得劲冲向教学楼,还好在教室在一区二楼,离校门口不是很远。管不了那么多了,狂奔,踏进教学楼,直奔楼梯,真想飞上去,可惜没长翅膀。呀!对不起,抬头一看,一张白净的脸?,泛着红光,那双眼睛,大大的,瞳孔望下去,是那样清澈。卷曲的发丝,映衬着那张白净的脸,身上泛着迷人的芳香,嘴角上扬。她是谁?
  • 非喜剧

    非喜剧

    短篇青春小说集。故事集结了青涩爱情、唯美的友情等故事,适合当下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