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7100000006

第6章 佛教文学的滥觞——佛经之翻译

佛教与任何宗教一样,在产生之初,面临传教布道的问题。为了聚集更多的信众,佛陀及其继承者在传法布道上往往用精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来吸引民众。佛陀从鹿野苑初次传法开始,采取的是口头布教的形式,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他身后。在传教过程中文学性的语言不仅有利于吸引信众,也有利于布道者记忆佛法。

一、翻译事业的开始

佛典输入前中国古代也有翻译:一为以今翻古,一为以内翻外。以今翻古即以现在的语言去翻译古书中的语言,如太史公《史记》之译《尚书》;以内翻外者即以华语翻译异族之语,典型者如刘向《说苑·善说篇》所载鄂君译《越人歌》。越语原文如下:

滥兮汴草滥予?昌桓泽予?昌州州湛。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译为楚言如下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佛教文学的兴起肇始于佛经之翻译,这是中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自从有了翻译之经典,佛教与文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佛经以它精美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吸引了中国文人,使佛教的影响渗透到中土文学创制中。佛教文学输入以后,中土文学在音韵上、故事题材上、典故成语上,多多少少的都受到佛教文学的影响。

中国最早的翻译事业的开始,究竟起于何时,我们已难以确切知道,这一点和佛教初传中国的情形颇为相似。有关这一点,已在上一章中述及,此不赘述。学界有人以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博士弟子秦景宪从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图经》为真,认为这是中国人最早接触佛典之始,即使此事属实,但此期尚处于口授阶段,未见有译本。汉明帝永平八年(65)答楚王英诏里,已用了“浮屠”、“伊蒲塞”、“桑门”三个外来的名词,可见当时佛教的典籍已为人所知,但有无佛经译出还不得而知。另有学者以相传永平十年(67)摄摩腾、竺法兰所译《四十二章经》为中国佛经翻译之始,但《四十二章经》只是编集佛教的精语格言,并不是翻译的书;其句法全学《老子》及《孝经》,只是一种提要式的译述;其文体也总是牺牲外来文学的特色以迁就本土的习惯。考其译语,不似东汉时所译,而且该经在《出三藏记集》及《综理众经目录》中均不见记载,恐本经乃是出于东晋时代的一部伪经,因此也不宜将它作为佛经翻译的开始。

可考的最早译者为汉末桓灵时代(公元147年以后)的安世高、支谶、安玄、康巨、严佛调等。晚汉以后有竺法护、释道安、鸠摩罗什等。下文将逐一介绍。

二、佛典翻译的代表及译文风格

佛典翻译的代表首推安世高。安为安息(伊朗)人,本名清,为安息太子。后汉桓帝建和初年由安息辗转至洛阳,译《安般守意经》等。安世高的汉译佛典,贵本尚质,他很纯粹地译述出他所专精的一切,能将原本意义比较正确地传达出来,在翻译术语的过程中他常用中国固有的概念去比附,如以“无”译“空”,以“无为”译“涅槃”,这是早期佛教依附于道教在佛典翻译中的反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称安译:“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亹亹然而不倦焉。”安译比较重视原文,有些地方为顺从原本结构,不免重复、颠倒;而术语的创作也有些意义不够清楚(如“受”译为“痛”,“正命”译为“直业治”等)之病。但总的说来,比较偏于直译,措辞恰当,“道而不烦,全本巧妙”(道安)。当代著名佛教学者吕澂先生推崇安世高为“佛经汉译的创始人”,郭朋先生则说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位译师”。安世高译文与佛教文学有关的《转法轮经》,叙述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化曾伴随自己的五个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以后《佛本行经》里的一个重要篇章,它是中国第一次接触到佛的文学故事。

支谶为月支人,后汉灵帝间译出《道行般若经》等十余部经典。支译的特点是力求保存原意,许多地方多用音译,“审得本旨,了不加饰”。支敏度称“凡所出经,类多深义,贵尚实中,不存文饰”。译文虽有滞涩感,“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

此外支曜、康巨也于此时来到洛阳,宣传佛教,所译皆小品,译文特点也是弃文存质,这应该是汉时翻译经典的整体情形。盖此时佛教初入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学尚未深刻交汇,外来僧人精通华语者亦少,故所译少修饰,尚质朴。

到了三国的时候,主要的译者有支谦、康僧会、维只难、竺将炎等,仍皆是外国人。维只难是天竺人,黄初三年(222)到武昌,与竺将炎合译《昙钵经》(今名《法句经》),用四言、五言的诗体,来装载新输入的辞藻,像“假令尽寿命,勤事天下神,象马以祠天,不如行一慈”,“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带给当时诗坛一种清新的哲理诗的空气。《高僧传》卷一称其:“未善汉言,颇有不尽。志存义本,辞近朴质。”

康僧会是吴国著名的佛教徒,也于赤乌十年(247)来到建业,孙权为他建造了建初寺,他译了《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这两本经中故事较多,文学性较强,如《六度集经》中的很多故事流传很广,对后来的文人创制影响巨大,其中的“瞎子摸象”故事,就被苏东坡演绎为著名的《日喻说》,生发出“扣盘扪烛”之典故;《旧杂譬喻经》中也有很多譬喻故事,其中的“多智王佯狂免祸”就被刘宋时的袁粲改编为《妙德先生传》。三国众多译家中支谦译经甚多,影响很大,其中以《阿弥陀经》、《维摩诘经》、《法句经》、《瑞应本起经》为最重要。支谦,月支人,支谶再传弟子,汉献帝末避乱入吴,精通华梵,故所译殊鲜“格格不入”之弊。他反对前人译经过于质朴的风格,主张文质调和,畅达经意,开创了一代新的译风。首创会译之法,对后代译事产生了一定影响。《高僧传》称:“谦辞旨文雅,曲得圣义。”

西晋的时候,竺法护是最重要的译者。竺本月支人,世居敦煌。西晋武帝时发愿求经,尝赴西域,带来许多梵经,译为汉文。《高僧传》说:“所获《贤劫》、《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务,唯以弘通业,终身写译,劳不告倦。”和他合作的有聂承远、道真父子二人,此二人精通梵文。“此君父子比辞雅便,无累于古。”竺法护译文弘达欣畅,雍容清雅,所译《杂譬喻经》、《六度集经》皆妙得文体,文义允正。

但翻译的最伟大时代还在公元317年以后。这时候是五胡乱华,南北分朝,民生凋敝到极点的时候,然佛教徒却以更勇猛的愿力,在这个动乱的时代活动着。许多佛教徒持着“殉教”的精神,在宣传,在讲道,在翻译。从晋室南渡(公元318年)起到隋灭陈的(公元589年)二百七十多年间,据《开元释教录》所记载,南北二朝译经者凡96人,所译经共1087部3437卷。在这九十几个翻译家里,最重要者为道安、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诸人。这一时期的译经活动改变了最初的口授形式,胡僧来华和华人西行使得精通梵汉的译者得以出现,大规模译场的建立也使佛教翻译更加专业和科学,译经水平大大提高。这一时期对译经贡献最大的当属道安和鸠摩罗什。道安本是华人,也不通外语,但他是译经的卓越组织者和翻译文体的厘定者,“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另一重要人物是鸠摩罗什,罗什生于龟兹,9岁随母历游印度,遍礼名师。道安闻其名,劝苻坚迎之,坚遣吕光挟而归,滞于凉州。后姚兴讨光灭后凉,迎什至长安。罗什不仅在翻译内容上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般若经》,而且由于他本人“深通梵语,兼通汉言”,在翻译文体上也一改过去朴拙尚质的文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其译文无不宏丽畅达,语意显明,文字优美,为译界一流宗匠。所译《金刚》、《法华》、《弥陀》、《维摩》诸经,深得文人喜爱。

总体来看,西晋前翻译文风尚质,译文呆滞;晋室南渡后的翻译文风开始趋雅,译文渐趋精美流畅。

同类推荐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本书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英雄联盟之冠军之心

    英雄联盟之冠军之心

    在电竞这条路上,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有过胜利,也有过失败;有人离开了,有人还在奔跑。而那些还在坚持的人,为的,就是对得起自己的那颗冠军之心!
  • 流年映夏

    流年映夏

    苏流年很爱秦映夏。秦映夏讨厌苏流年。苏流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秦映夏的,可能是看到她的第一眼开始吧,这也许就叫一见钟情吧。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支花。可他只想对秦映夏说,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
  • 十二符咒之力量无尽

    十二符咒之力量无尽

    鼠的生命,牛的力量,鸡的漂浮,马的复愈,蛇的隐身,兔的速度,猴的变化,龙的爆炎,狗的永生,猪的镭射眼,羊的灵魂投射,虎的平衡。十二种力量,十二种异能,在这二十一世纪,现代科技社会,一个拥有这十二种力量的人,将会如何???
  • 存在鉴定师

    存在鉴定师

    鉴定完毕,存在价值无。机主无人生目标,机械般生活。社会贡献度为零。建议人道毁灭。陈樊目瞪口呆的看着手机上显示的鉴定信息说什么来着?人道毁灭?不屑的摇了摇头看着上面的倒计时。陈樊毫不犹豫地按了下去。
  • 计划轮回

    计划轮回

    追寻爱情的梦幻如轮回般扑朔迷离,这本书讲述了有计划地进军轮回去寻求那个‘她’的故事,或许在你的心中也曾经有过失之交臂的爱恋让我们一起去轮回梦寻,今生缘来生聚!
  • 综漫之视角永存

    综漫之视角永存

    死是什么,沐木不知道。但是,“我才不想死嘞”,一个平凡人的奋斗。
  • 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

    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

    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结合当今女性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外表形象、说话方式 、做事技巧三个大的方面,详细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秘密。编者在每一小节前都精心总结出3条知识要 点,冠以“女人3招赢天下”,以便引导读者快速领 会掌握关键内容。《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人靓嘴甜会来事儿)》提 出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捷径,为你指点迷津,使你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价值,助你踏上幸福生活之路。只要 你用心去读这本书,认真领悟并亲身实践,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就一定可以“人靓、嘴甜、 会来事儿”,从而魅力四射,左右逢源,大受欢迎。
  • 张艺兴浅夏正临花开时

    张艺兴浅夏正临花开时

    我在这里爱你,在黑暗的松林里,风解缚了自己。月亮像磷光,在漂浮的水面上发光,白昼,日复一日,彼此追逐。我在这里爱你,而地平线陡然地隐藏你。在这些冰冷的事物中,我仍然爱你。穿越海洋永不停息。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