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7100000006

第6章 佛教文学的滥觞——佛经之翻译

佛教与任何宗教一样,在产生之初,面临传教布道的问题。为了聚集更多的信众,佛陀及其继承者在传法布道上往往用精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来吸引民众。佛陀从鹿野苑初次传法开始,采取的是口头布教的形式,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他身后。在传教过程中文学性的语言不仅有利于吸引信众,也有利于布道者记忆佛法。

一、翻译事业的开始

佛典输入前中国古代也有翻译:一为以今翻古,一为以内翻外。以今翻古即以现在的语言去翻译古书中的语言,如太史公《史记》之译《尚书》;以内翻外者即以华语翻译异族之语,典型者如刘向《说苑·善说篇》所载鄂君译《越人歌》。越语原文如下:

滥兮汴草滥予?昌桓泽予?昌州州湛。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译为楚言如下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佛教文学的兴起肇始于佛经之翻译,这是中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自从有了翻译之经典,佛教与文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佛经以它精美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吸引了中国文人,使佛教的影响渗透到中土文学创制中。佛教文学输入以后,中土文学在音韵上、故事题材上、典故成语上,多多少少的都受到佛教文学的影响。

中国最早的翻译事业的开始,究竟起于何时,我们已难以确切知道,这一点和佛教初传中国的情形颇为相似。有关这一点,已在上一章中述及,此不赘述。学界有人以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博士弟子秦景宪从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图经》为真,认为这是中国人最早接触佛典之始,即使此事属实,但此期尚处于口授阶段,未见有译本。汉明帝永平八年(65)答楚王英诏里,已用了“浮屠”、“伊蒲塞”、“桑门”三个外来的名词,可见当时佛教的典籍已为人所知,但有无佛经译出还不得而知。另有学者以相传永平十年(67)摄摩腾、竺法兰所译《四十二章经》为中国佛经翻译之始,但《四十二章经》只是编集佛教的精语格言,并不是翻译的书;其句法全学《老子》及《孝经》,只是一种提要式的译述;其文体也总是牺牲外来文学的特色以迁就本土的习惯。考其译语,不似东汉时所译,而且该经在《出三藏记集》及《综理众经目录》中均不见记载,恐本经乃是出于东晋时代的一部伪经,因此也不宜将它作为佛经翻译的开始。

可考的最早译者为汉末桓灵时代(公元147年以后)的安世高、支谶、安玄、康巨、严佛调等。晚汉以后有竺法护、释道安、鸠摩罗什等。下文将逐一介绍。

二、佛典翻译的代表及译文风格

佛典翻译的代表首推安世高。安为安息(伊朗)人,本名清,为安息太子。后汉桓帝建和初年由安息辗转至洛阳,译《安般守意经》等。安世高的汉译佛典,贵本尚质,他很纯粹地译述出他所专精的一切,能将原本意义比较正确地传达出来,在翻译术语的过程中他常用中国固有的概念去比附,如以“无”译“空”,以“无为”译“涅槃”,这是早期佛教依附于道教在佛典翻译中的反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称安译:“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亹亹然而不倦焉。”安译比较重视原文,有些地方为顺从原本结构,不免重复、颠倒;而术语的创作也有些意义不够清楚(如“受”译为“痛”,“正命”译为“直业治”等)之病。但总的说来,比较偏于直译,措辞恰当,“道而不烦,全本巧妙”(道安)。当代著名佛教学者吕澂先生推崇安世高为“佛经汉译的创始人”,郭朋先生则说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位译师”。安世高译文与佛教文学有关的《转法轮经》,叙述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化曾伴随自己的五个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以后《佛本行经》里的一个重要篇章,它是中国第一次接触到佛的文学故事。

支谶为月支人,后汉灵帝间译出《道行般若经》等十余部经典。支译的特点是力求保存原意,许多地方多用音译,“审得本旨,了不加饰”。支敏度称“凡所出经,类多深义,贵尚实中,不存文饰”。译文虽有滞涩感,“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

此外支曜、康巨也于此时来到洛阳,宣传佛教,所译皆小品,译文特点也是弃文存质,这应该是汉时翻译经典的整体情形。盖此时佛教初入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学尚未深刻交汇,外来僧人精通华语者亦少,故所译少修饰,尚质朴。

到了三国的时候,主要的译者有支谦、康僧会、维只难、竺将炎等,仍皆是外国人。维只难是天竺人,黄初三年(222)到武昌,与竺将炎合译《昙钵经》(今名《法句经》),用四言、五言的诗体,来装载新输入的辞藻,像“假令尽寿命,勤事天下神,象马以祠天,不如行一慈”,“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带给当时诗坛一种清新的哲理诗的空气。《高僧传》卷一称其:“未善汉言,颇有不尽。志存义本,辞近朴质。”

康僧会是吴国著名的佛教徒,也于赤乌十年(247)来到建业,孙权为他建造了建初寺,他译了《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这两本经中故事较多,文学性较强,如《六度集经》中的很多故事流传很广,对后来的文人创制影响巨大,其中的“瞎子摸象”故事,就被苏东坡演绎为著名的《日喻说》,生发出“扣盘扪烛”之典故;《旧杂譬喻经》中也有很多譬喻故事,其中的“多智王佯狂免祸”就被刘宋时的袁粲改编为《妙德先生传》。三国众多译家中支谦译经甚多,影响很大,其中以《阿弥陀经》、《维摩诘经》、《法句经》、《瑞应本起经》为最重要。支谦,月支人,支谶再传弟子,汉献帝末避乱入吴,精通华梵,故所译殊鲜“格格不入”之弊。他反对前人译经过于质朴的风格,主张文质调和,畅达经意,开创了一代新的译风。首创会译之法,对后代译事产生了一定影响。《高僧传》称:“谦辞旨文雅,曲得圣义。”

西晋的时候,竺法护是最重要的译者。竺本月支人,世居敦煌。西晋武帝时发愿求经,尝赴西域,带来许多梵经,译为汉文。《高僧传》说:“所获《贤劫》、《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务,唯以弘通业,终身写译,劳不告倦。”和他合作的有聂承远、道真父子二人,此二人精通梵文。“此君父子比辞雅便,无累于古。”竺法护译文弘达欣畅,雍容清雅,所译《杂譬喻经》、《六度集经》皆妙得文体,文义允正。

但翻译的最伟大时代还在公元317年以后。这时候是五胡乱华,南北分朝,民生凋敝到极点的时候,然佛教徒却以更勇猛的愿力,在这个动乱的时代活动着。许多佛教徒持着“殉教”的精神,在宣传,在讲道,在翻译。从晋室南渡(公元318年)起到隋灭陈的(公元589年)二百七十多年间,据《开元释教录》所记载,南北二朝译经者凡96人,所译经共1087部3437卷。在这九十几个翻译家里,最重要者为道安、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诸人。这一时期的译经活动改变了最初的口授形式,胡僧来华和华人西行使得精通梵汉的译者得以出现,大规模译场的建立也使佛教翻译更加专业和科学,译经水平大大提高。这一时期对译经贡献最大的当属道安和鸠摩罗什。道安本是华人,也不通外语,但他是译经的卓越组织者和翻译文体的厘定者,“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另一重要人物是鸠摩罗什,罗什生于龟兹,9岁随母历游印度,遍礼名师。道安闻其名,劝苻坚迎之,坚遣吕光挟而归,滞于凉州。后姚兴讨光灭后凉,迎什至长安。罗什不仅在翻译内容上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般若经》,而且由于他本人“深通梵语,兼通汉言”,在翻译文体上也一改过去朴拙尚质的文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其译文无不宏丽畅达,语意显明,文字优美,为译界一流宗匠。所译《金刚》、《法华》、《弥陀》、《维摩》诸经,深得文人喜爱。

总体来看,西晋前翻译文风尚质,译文呆滞;晋室南渡后的翻译文风开始趋雅,译文渐趋精美流畅。

同类推荐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人间武戏

    人间武戏

    距第二次格斗大会LAS还有【一个月】……沾染鲜血的恶魔、模仿并牢记一切武术的百家拳天才、意志坚定的格斗狂人……来自各国各地的格斗家齐聚于此。故事,从这里开始。【世界观和人物设定有些像死或生系列,应该没人想到我就是按照那个的思路写的。】
  • 英雄联盟之疾风剑豪

    英雄联盟之疾风剑豪

    死亡如风,常伴吾身。剑之故事,以血为墨。小说跟游戏有很大的区别,小说里的人物实力强弱不代表游戏里的实力,如果有抹黑你喜欢的游戏人物,还请见谅,不喜勿喷,谢谢嘴下留情。
  • 天价诱爱:腹黑男神,求放过

    天价诱爱:腹黑男神,求放过

    他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豪门帝国继承人,万人敬仰!她是寄居在他家的小养女,平凡无奇,却偏偏一不留神入了他的眼!采访时她问:“你最喜欢做什么?”“你。”“我是说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情!”他瞄了眼黑金纹饰的超级大床,又撇了眼她……采访“被迫”结束,令外界闻风丧胆的冷傲总裁将妻子拦腰抱起,“走吧,去做我最喜欢的……”顺便,生个小包子玩玩。||我的一场执念,是你的随遇而安。||十万稿子以备好!敬请入坑!
  • 曾经,我们美好过

    曾经,我们美好过

    现在,我们回望过去,曾经,我们是那么美好。现在,我们仰望明天,可能充满阴霾。陪伴我们成长,也许只有黑暗。洁白,也许曾经拥有……
  • 小城异事录

    小城异事录

    他是军队的王,一只尼泊尔军刀,鬼神惧怕。他是道术大家,一本阴阳筹术,算尽天下。猛虎归山,蛟龙沉渊,本想做普通人的他,不得不再度出山。武立,犯我尊严鬼怪者,格杀之!
  • 小军迷告诉你:什么是轻武器

    小军迷告诉你:什么是轻武器

    枪,是小军迷最喜欢谈论的话题,因为在实战中,枪是不可缺少的武器之一,威力有时甚至比炮还大。和知名度很高的世界名枪零距离接触是每个小军迷的心愿,翻开《什么是轻武器》吧!撞击式燧发手枪、火帽式手枪、工艺枪、冲锋枪、突击步枪……这里是一个枪的世界,你这个小军迷所拥有的知识在这个浩瀚的枪支海洋里,知识显得是多么不足哦,请继续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吧!
  • 星宇海

    星宇海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某秒,一个沉睡了百万年的人类苏醒,未来征程的序幕缓慢拉开……迷惑?精彩?热血?激动?………
  • 柯岩文集第四卷(中短篇小说)

    柯岩文集第四卷(中短篇小说)

    《柯岩文集》第四卷,主要是柯岩的中、短篇小说集。作品充满了纯真的童心和女作家常有的细腻情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既有着力对光明的歌颂又不回避光明下的阴影,写出了主人公的苦恼、忧虑、复杂的心理变化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