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4400000019

第19章 能力素养(3)

运笔至此,我想起了两位古人:李斯和诸葛亮。李斯批评秦王的《谏逐客书》,篇首第一句便一针见血地指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然后,紧紧围绕统一六国章 诸葛亮的批评没有艺术性么?批评就是批评,既丁是丁卯是卯地指出被批评者的缺点或错误,又使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改正,这才是批评艺术的真谛所在。

69.名言警句的导向和效应

名言警句是社会生活的积淀,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理解和感悟的结晶。纵览古今,横观中外,历史上大凡有作为的领导者,大都依若干名言警句作为自己思想修养和领导行为的导向。诸如,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军事家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我到,我见,我征服!”

名言警句对领导人才的成长及其思想修养和领导行为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价值导向作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章 洒热血;又有谁能数得清,有多少高洁之士,为了自己的崇高追求,“宁为短命全贞鬼,不做偷生失节人。”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了司马迁的这段名言,接着又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为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一论述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不息,它所产生的价值导向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是激励警策作用。西汉名将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自警,先后六次带兵击败匈奴,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为了旌表霍去病的赫赫战功,汉武帝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府第,他断然拒绝,一生戎马倥偬,屡建奇功。岳母刺字的历史故事更是妇孺皆知,岳飞不仅时时刻刻以背上其母手刺的“精忠报国”自我激励,而且把“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生清正廉洁,修德检行,英名标青史,浩气贯长虹。

三是规劝作用。儒家经典之一的《左传》中就有“工诵箴谏”的词句,明确指出了警句的规劝作用。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伊始,随即下令省、道、州、县衙门,都要竖一面石碑,上刻五代后蜀孟昶所著《令箴》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以规劝各级官吏好自为之,勿贪赃作恶,鱼肉百姓。清代著名大学问家王士祯,为教育后世子孙秉承先祖遗风,手书楹联一副,制成素屏,挂于庭堂之上:“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邱吉尔,在其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卷首开宗明义:“战争要有决心,败北要再挑战,胜利要有雅量,和平要有善意。”

四是约束作用。素有“包青天”之称的北宋名臣包拯,在自家堂屋的石壁上刻下了对子孙后代的警示:“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清代江南名士张清恪,曾作《禁止馈送檄》流传于世:“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丧。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还有一位晋州州官陈景登,赴任之日,目睹晋州贫瘠的土地和百姓的穷苦,不禁触景生情,在衙门大厅门口挂起这样一幅楹联:

“头上有青天,做事须循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在当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有以如此惊人之语自律警世的高洁之士,委实难能可贵。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名言警句都能够对所有的领导者产生激励警策作用和影响,只有当某些名言警句与某个领导者的主观意识相一致,并在其主观意识中占支配地位的时候,才可能对其思想和领导行为产生导向作用。

名言警句多出自名人口笔,也有些出自于村妇野佬。无论是名门显贵还是山野布衣,任何一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阶级地位,生活于一定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章 自励和奋斗进取。所以,在现代条件下,人们运用某些名言警句来作为思想修养和行为的导向,根本不存在时代和阶级局限的障碍。

当然,章 追求目标、心理素质、年龄、阅历以及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从年龄的角度来看,一个人青少年时,可能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类发生兴趣;及至壮年,可能对“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沙丘”之类发生兴趣;到了老迈之年,则又可能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类发生兴趣。从职业特点来看,一位从事干部人事工作者,可能对“知人善任。”

之类发生兴趣;一位从事财、物管理工作者,可能对“为政清廉”之类发生兴趣;一位从事教育工作者,可能对“百年树人”之类发生兴趣;一位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者,可能对“时间就是金钱”之类发生兴趣;一位从事司法工作者,可能对“明镜高悬”之类发生兴趣。虽然如此,正像人才的成长既有其特殊规律,又有其共同规律可循一样,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有不少名言警句,对领导人才的成长及其思想修养和领导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导向作用。我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无论是处在何种领导岗位,都要特别注意以下列几条名言警句作为自己思想修养和领导行为的导向:

其一,“领导就是服务。”

我们党的全部领导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章 骂人,甚至滥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取名利,那就很容易脱离群众,成为群众的对立面,乃至蜕变为与党和人民为敌的千古罪人,自然也就无法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无法完成所担负的职务赋予的使命,甚至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树立起“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就摆正了个人与群众、个人与组织的位置,进而自觉地在领导岗位上为人民服务,通过服务实施对群众的领导,在工作实践中实现领导与服务的统一,在领导与服务的统一中肩负起自己的领导职责。

实践证明,是否真正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是区分一个人是社会主义现代领导者还是是剥削阶级旧式官老爷的一个分水岭。所以,任何一个担负领导职务的人,都必须把“领导就是服务”作为自己首要的思想修养和领导行为的导向。

其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领导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作为一个领导者,凡事都要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过去革命战争年代,在硝烟弥漫弹雨呼啸的战场上,面对敌人吐着火舌的枪眼,我们的指挥员挥挥手,喊一声:“跟我上!”身后即有万众相随,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在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节衣缩食,全国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勒紧裤带,跟着党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你要取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你就得时时处处“从我做起”,敢于说一声“向我看齐”,也惟其如此,才可能肩负起领导工作的重任。

要做到为政之“正”,还须凡事出以公心,不偏私,不整人,不拉帮结伙,搞小圈子,不运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其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见将(领导)的重要。

领导作为领飞的“头雁”,无论处在何种岗位,也不管遇到任何情况,都要经常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为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使命而顽强拼搏,像天体的永恒运动那样,一如既往,勤奋进取,自强不息。除此而外,作为一个领导者,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善于团结各方面的人一道工作,特别是要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并被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人,“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具有长于容人的恢弘气度。要像广袤的大地那样,胸怀博大,厚德载物。

其四,“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为政之要,在于得人。”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领导工作就是容人、知人、用人的工作。容人,就是搞五湖四海,不搞山头宗派,不断增强自身凝聚力,把各方面的人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善于容人之短,以求用人之长,在单位内部形成人才互补的整体优势。知人,就是善于识别人,长于洞察人,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对每一位同事和部属的过去和现在、品德和好恶、优点和缺点、特长和不足,都力求做到胸中有数。用人,就是要在容人、知人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因人授职,使人尽其才,各展其能。在容人、知人、用人的问题上,最忌求全责备,金要足赤,人要完人。清人顾嗣协有一首《杂兴》诗:“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避短用长,则人人皆可为圣贤;弃长就短,则尧舜无以展其能。能否树立辨证的人才观,做到长于用人,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用得其人,对于领导工作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其五,“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领导工作千头万绪,如果不分巨细,事必躬身,即使你卓尔不群,聪明睿智,且兼有三头六臂,也未必能够包揽得过来。退一步来说,即使能够包揽得过来,也不可能确保不出现失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也是有限的,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当主观世界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失误便不可避免。何况人都是有感情的,领导者也概莫能外,处事论人,难免不受个人感情的左右。“挥泪斩马谡”是理智的堤坝阻挡住感情潮水冲击的典型例证,但领导者未必人人都是诸葛亮,一旦感情的潮水越过理智的堤坝,错误或失误便成为一种客观必然,何况“挥泪斩马谡”本身就是用人决策的严重失误所酿出的一颗苦果。

使领导者走出认识局限的误区,摆脱个人感情困扰的最佳途径,是建立健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并在工作实践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章 治人、治“法”,都存在一个工作时机的问题。古人云:“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世界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在具体的时空中进行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同一工作方法或具体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在此一时是可行的,在彼一时则可能是不可行的;在此一地可能是可行的,在彼一地则又可能是不可行的。战国时,齐将田单以“火牛阵”大胜燕军;南宋时,邵青复用“火牛阵”,被宋将王德一击即溃。汉将韩信,以“背水阵”击败赵军,一举成名;汉末魏将徐晃套用“背水阵”与刘备战于汉水,一败涂地。古代指挥作战如斯,现代条件下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领导工作切忌凭经验、凭感觉、凭想当然办事,而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具体地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规律,把工作做到最佳“火候”上,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0.商品意识与择业的“向日葵效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自主择业洞开了方便之门。不少人在择业过程中,挑挑拣拣,权衡再三,急惶惶穿梭于众多的招聘单位之间,企望择出一个“向阳花木易逢春”来。这种“择木而栖”的现象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不少择业者在寻求“向阳职业”的过程中,抱着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观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寻寻觅觅,像是日复一日苦苦追逐阳光的向日葵:每天都把专注的目光投向金光四射的太阳,然而往往却事与愿违,每天追逐到的都是黑暗。

走出择业的“向日葵效应”,关键是要树立起在择业的过程中自己作为商品的意识。

树立商品意识,首先要有敢于和善于承担风险的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商品向货币的转化称之为“惊险的一跃”,没有章 世界多极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日千里,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宏观大背景下,将人们终生束缚于某一种职业或行业的现象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渐减少,如果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视若不见,固守着“一个饭碗抱终身”的观念不放,将很容易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树立商品意识,要找准自己作为商品的感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任何一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它首先要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如果它没有或者丧失了自身的使用价值,则它既不可能成为商品,也不可能成为人们购买的对象。许多求职者失败的原因,并不是由于缺少竞争意识和推销自己的方法与诚意,而是缺少自己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感觉:

作为商品其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只是自己的身份、地位、文凭、外貌等等,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使用价值某种工作的能力;

同世界上所有的商品一样,其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是消费自身,任何一种商品如果长期不能进入消费领域,其自身价值必将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而不复存在。正如某种商品如果不能在相应的时间内顺利进入消费领域,其自身的价值将随着使用价值的逐渐丧失而不复存在一样,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伴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和知识老化周期的日趋缩短,一个掌握了某种知识或技能的人,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这些知识和技能连同掌握这些知识或技能的求职者自身,也都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找准了自己作为商品的这种感觉,有助于求职者客观地审视和评价自身的价值,克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对自己要谋求的职业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心理定位;也有助于求职者树立起就业的危机意识,不再久久徘徊在“阳光职业”的门前怨天尤人,尽快驶入千帆竞发的就业港湾;同时,也会促使择业者自觉地在自身的使用价值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方面多下工夫,抓紧点滴时间为自己“充电”,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树立商品意识,还要学会包装自己。在商品交换中,“徽?又描眉画目浓妆重抹的求职者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严重涂改”和虚假外壳的印象。所以,上门应聘,搞得衣衫褴褛,邋邋遢遢,固不可取,适当打扮一下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分“精雕细刻”,弄得衣冠楚楚,甚或珠光宝气,那就适得其反了。

最后,树立商品意识,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放眼未来,在朝着一定目标不懈奋斗的战略追求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东汉哲学家王充在其所著《论衡?逢遇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这位周人一生苦苦求职不遂,固然同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变革不无关系,但从他个人对求职所取的态度来看,忽而学文,忽而习武,没有一个着眼于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又能适应社会远景需要的奋斗目标,恐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不少高校毕业生择业只顾眼前利益的现象是令人忧虑的。《光明日报》1999年4月21日,登载了一篇《大学生竞聘擦鞋匠》的消息,披露南京一家公司以千余元月薪招聘擦鞋匠,在200名应聘者中有52名是大学生和研究生。抱着这样的择业态度,或许不会像王充《论衡》中所描绘的那位周人一样终生没有就业的机会,但这样的所谓实现自我价值的就业,既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浪费,也扼杀了个人的发展潜能,是绝对不可取的。尽管中国的人口众多和机构改革与产业调整,造成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局面,也造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严重短缺,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来说,既要立足现实,不放弃任何可能的就业机会,又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某些微不足道的眼前利益而轻移其志。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发奋忘我,孜孜以求,努力做到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才是解决求职问题,走进“阳光职业”的根本途径。要坚守远景市场观念,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就要经得起“千元月薪擦鞋匠”之类眼前利益的诱惑,着眼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熔炉里,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用之才。如斯,也许有时会遭遇暂时无业的困扰,但只要坚持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终会“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71.自学能力决定命运

一个人一生的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有没有自学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强弱。

什么是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不依赖或较少依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人的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人们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渐次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有效的思维、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特别是自学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随着实践的延续和发展而不断提高。如果你因为家境贫寒而中道辍学,或者因为高考失利而名落孙山,或者因为命运多舛以及别的什么原因而每每与机遇之神失之交臂,那么你同命运抗争的唯一武器就是你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决定命运,对于没有经过国家高等教育和系统国民教育培训者来说尤其如此。

被恩格斯称之为“近代化学之父”的英国著名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幼年小学辍学以后沿着自学成才之路奋勇攀登,成长为举世注目的科坛泰斗。1766年9月6日,道尔顿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穷乡僻壤一个贫寒的家庭里,母亲生育了6个孩子,其中3个因家庭生活贫穷窘迫而不幸夭折,童年的道尔顿在饥肠辘辘中勉强读了几年乡村小学,迫于生计便不得不忍痛辍学,小小年纪便走上了艰难的一边谋生一边自学的生活道路。在长期的自学生涯中养成了勤观察、爱思考的良好习惯,一生大量的工作是观察天气,亲手作了20多万条观察纪录。于1801年发表了“气体分压定律”;1803年创立“倍比定律”,提出最初的原子量表;1808年发表《道尔顿原子学说》;1810、1827年分别出版《化学哲学新体系》上、下卷。

在气象、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许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对自己做出的成就做了这样的说明:“如果说我比周围的人获得了更多的成就,那主要不,几乎单纯地是由于不懈地努力,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获得了更多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摆在面前的问题比一般人能够更加专注和坚持,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天赋比别人高多少。”

同类推荐
  • 真情与梦想

    真情与梦想

    本书收录有“给生命来点幽默”、“母爱”、“我的园地我的朋友”、“懂得感激”、“怎样发现自己”、“不能没有温暖的家”、“螃蟹的故事”等散文作品。
  •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精美散文,或细致入微,或深刻感人,如微微泛波的河面上漂流的一叶小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散文将多彩感情、生活小事等方面的描写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闪亮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有回味和咀嚼,为其中的“精”所吸引,为其中的“美”所折服。"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汁吃诗

    汁吃诗

    沈宏非、冯唐、桑格格、野夫、沈浩波、大董、苍井空、等等纷纷出场,汁水四溢的高潮,吃喝畅快的江湖,诗句横飞的隐秘。以吃安身,以诗立命,写江湖饭局,品人生百味,这里有从饭桌上斜睨出去的真滋味。此书可以下酒。83家心水餐厅良心推荐;65道私藏美味科普曝光;36位江湖食客八卦爆料;33首压箱诗歌掏心掏肺。你可游心骇耳,亦可按图索骥,这真不是一本美食书,满是对美食的敬意。
  • 当代励志散文经典

    当代励志散文经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热门推荐
  • 冒险求生

    冒险求生

    一个对自然充满征服欲望的特种兵,三个冒险爱好者,一个女记者,一场超越极限的冒险,各自的故事,绝处逢生,冒险求生……
  • 心灵与境界

    心灵与境界

    本书包括:“心与心理学: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以心为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境界”、“走近荣格与走进自己,感受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等9讲。
  • 呆萌侦探团智斗冷血小妖

    呆萌侦探团智斗冷血小妖

    乔冬阮,栾洛。俩人青梅竹马,从小就形影不离。一年前以|SR|侦探组合闻名亚洲,共剿灭了七家黑暗组织,十三家非法经营公司。他们的父亲与亚洲刑警届Joker井煜是世交,经常来往。似知己似又恋人,心有灵犀的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他们的出现,注定让这个地方不凡。精彩片段:【现在播报本台最新消息,A市风黯集团董事长千金风陨卉神秘失踪,警方正在全力寻找......】刚打开电视的乔冬阮被这条新闻所吸引“洛,你知道吗,风陨卉失踪了。”“嗯知道了,各大媒体头条都在报道。喏,你再看看这个”洛洛把手机递给小阮。【今日报道:A市中心商业街D座,一夜间场内清空无一人。】“清场?一夜间!”
  • 现实之道

    现实之道

    在一次的太空中意外冲进时空旋窝,周伟成了集合力量与邪异魅力于一身的奇特男孩。三大美女同时倾心于周伟这名貌不惊人的同学身上?是意外,还是这个奇特男孩有什么特殊专长?意外的时空旅行要如何才能回到现带?是什么样的时空机器能穿梭时空?是天神还是魔鬼的安排?究竟会让这个平凡的男孩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四个各有特色的美丽女孩,又要怎么让她们的「相公」失身于她们呢?借着人皇使遗留下的强大精神力量,周伟不但学会「霸血诀」,入主暗教,又仗着暗教流传下来的镇教神兵,引兵侵入中土,取得传说中能穿越时空的「盘古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声录

    无声录

    叶落,无声,多少繁华一点痕,叶知秋凉落无声。无声录,作为我最后无声的遗书。
  • 青春像颗柠檬糖

    青春像颗柠檬糖

    青春,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像是一颗又酸又甜的柠檬糖。樊雨曦、柯梦妍、宁可瑶、安向远、楚羽钦、罗梓航,这六个少年的心中都有一颗酸甜的柠檬糖,就像磁铁一般,互相吸引,并紧紧地捆在一起。
  • 华娱是怎么炼成的

    华娱是怎么炼成的

    一个被判死刑的导演,回到1980年华娱最前线--香港的故事!一个以香港为支点,翘起整个地球娱乐的美梦!
  • EXO的青春之行

    EXO的青春之行

    她,冷筱梦,一次转学,一次星探的挖掘,让她出名,拥有完美的面容和身材的她,冷酷和迟钝的她,遇见12位少年和3位好姐妹。在这期间12位少年从爱上她到厌倦甚至是丢弃娃娃一样的讨厌她。但是她却另有苦衷,所以只能有爱上别人做掩饰。曾经的约定在一瞬间破灭,这位出身于豪门的千金就这么死去!
  • 带着狐仙去修仙

    带着狐仙去修仙

    若无一场红莲业火,哪得一方净琉璃界。我本无意跨入此界,奈何此界污浊,弄脏了我的衣衫,我只得以尔等鲜血涤去这无尽腐朽肮脏。哪怕我吾身万劫不复,纵然有万世魔障,此滔天业火焚天噬地过后便是真正的琉璃世界了,只是那时,你我皆不复存在,或许轮回就是永生的奥义,那长生水不过是骗人的把戏,信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