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400000019

第19章 龙场悟道(3)

这时,守仁的节操和品行受到了学子们的一致推崇,他们见阳明先生有所谓“君子亭”,于是道:“所谓‘君子’,这正是夫子的自道之辞!我们见夫子居于此亭,持敬以直,内静虚而若愚,难道这不是君子的德行吗?遇屯而不慑,处困而能亨,这不是君子才有的节操吗?昔也行于朝,今也行于夷,顺应物而能当,虽守方而弗拘,非君子之时乎?其交翼翼,其处雍雍,意适而匪懈,气和而能恭,非君子之容乎?夫子盖谦于自名也,而假之竹。”

后来,守仁便将他们的这段话记入了自己的《君子亭记》。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得天才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有了众多学子的陪伴,守仁的生活一下子就找到了意义,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简滞动罹咎,废幽得幸免。夷居虽异俗,野朴意所眷。

思亲独疚心,疾忧庸自遣。门生颇群集,樽斝亦时展。

讲习性所乐,记问复怀腼。林行或沿涧,洞游还陟山。

月榭坐鸣琴,云窗卧披卷。淡泊生道真,旷达匪荒宴。

岂必鹿门栖,自得乃高践。”(《诸生来》)

白天意犹未尽,夜间又在谈讲不辍:

“谪居淡虚寂,眇然怀同游。日入山气夕,孤亭俯平畴。

草际见数骑,取径如相求。渐近识颜面,隔树停鸣驺。

投辔雁鹜进,携榼各有羞。分席夜坐堂,绛蜡清樽浮。

鸣琴复散帙,壶矢交觥筹。夜弄溪上月,晚陟林间丘。

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

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谋。”(《诸生夜坐》)

可是一个犯官聚众讲学,还受到了当地人的拥戴,地方有关官员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为了取悦当朝,于是地方官府便派了一帮差役前来干预,他们准备将龙冈书院拆毁——此举引起了当地居民与一帮驿夫们的强烈不满,结果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那帮差役在众人的围殴中被打得抱头鼠窜。

地方官不敢公然镇压瑶民、苗民等夷人,他们便又想通过贵宁道按察分司对守仁进行裁制。没想到,当守仁被分司按察副使(时称“宪副”)毛应奎召唤到贵阳后,双方甫一接触,对方即为守仁的学问和人格所折服。

后来,毛应奎非但没有为难守仁,还处处给予方便,两人已俨然成为好友。

在守仁离开贵阳之前,毛应奎不无担忧地说道:“那帮地方官员见我纵容了你,一定还会想法子阻挠你讲学,你看该当如何?”

守仁来贵阳的路上已经有了些初步的对策,现在心里更有底了:“我当致书州太守,一面晓以大义,一面晓以利害,让他掂量着办吧!”

“好,我这里也帮你说几句好话。”

回到龙场以后,守仁便给州太守写了一封书信,其中提到自己宣讲的是圣贤之道,地方官员只有提倡的理,而断没有取缔的理,否则那就是反对圣贤之道!另外,如果再次强行拆毁书院,那么事端极有可能要扩大,到时引起地方骚动,必然要追究州长官的责任。

最后,那州太守惭服,只得由守仁去了。

后来他在给毛应奎的信中又巧妙地说道:“但差人至龙场陵侮,此自差人挟势擅威,非太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愠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太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太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

当地夷人眼见守仁一介书生,却整日被学生前呼后拥,他们不明所以,居然将守仁视作神人、仙人,更有一些人向他请教神仙之道。

神仙之道也是萦绕了守仁半生的问题,但是此时的他已近乎全然了悟了神仙术之非,于是他专门写了一篇《答人问神仙》以回复那人。

守仁在其中道:“夫有无之间,非言语可况,存久而明,养深而自得之。未至而强喻,信亦未必能及也。盖吾儒自有神仙之道,颜子三十二而卒,至今未之亡也……足下欲闻其说,须退处山林三十年,全耳目、一心志,胸中洒洒,不挂一尘,而后可以言此,今去仙道尚远矣。”

其实他的这封信绝不仅仅只是给问的那人看的,而是回答一切有此疑问的众人,尤其是那些对神仙之道好奇的学生们。

还有一位佟太守,居然派人来向守仁请教“致雨之术”,弄得他“不胜惭悚”。

守仁此时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此来贵州虽已抱定必死之心,但近来因常与学生们在一起,情绪忽而乐观起来,倒有了些偷生的念头,不能全身心投入于讲学之业。

当他听闻说刘瑾对自己余怒未消,慨然应对之余,于是便提前做了一副石棺,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

他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

No.6 吾性自足

一天,守仁夜半无法入睡,遂不禁想道:“圣人处此,亦复何道?”

假使圣人处在我的这种境遇,他又该做何感受、做何反应呢?难道圣人也会患得患失吗?绝对不会!

坦然面对,我王守仁也不是不能面对——那么我王守仁又算不算圣人呢?如果不算,我的差距又在哪里呢?

圣人必要有所立、有所建树,才配称圣人;假使一个人只是因为生命长度不够,难道他就一辈子成就不了圣贤之业了吗?

按照朱子的理论,“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而圣人又是做人的极致,那么一物不格也就成为不了圣人。而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物又未有穷尽,那么按照朱子的理论,人也就永远无法成为圣人了。

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按照孟子的说法,一个人无论得不得志,只要他能始终一贯地秉持着圣贤应有的念头,那么他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终能成为一位圣人。即如孔子,一生失意坎坷,却能立身行道,便没人怀疑他不是一位圣人。

那么,圣贤之道是人本身所固有的呢?还是人向外求得的?如果是人向外求得的,那么按照朱子的理论,人穷尽一生也是无法求来的——这样看来,朱子的说法就是有问题的!

孟子说:告子这个人是不懂义的,因为他把它看作心外之物;其实义是人内心所固有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不政矣。”“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那么也就是说,圣贤的品质是人所固有的,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圣人坯子”,而根本不需要向外界求取。那么,为什么不是人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呢?这是因为外物将人的本心所遮蔽,从而令人纠缠于各种物欲之中,无法认清以及遵从自己的本心行事。

那么,又究竟该如何让人见到自己的本心,从而为善去恶,终成圣贤呢?

这应该便需要依靠格物致知的功夫了——那么也就是说,人“格物致知”的对象不应该像朱子所讲的那样在于外物,而应该针对于自己的内心(为善去恶是格物)……

想到这里,守仁有如天启一般,仿佛什么都明白了,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乃至从者皆惊。

守仁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于是他又将自己所悟的这番道理,一一求证于《五经》之言,居然莫不吻合,由此守仁乃乘兴而作《五经臆说》。

守仁在其序言中道:“龙场居南夷万山中,书卷不可携,日坐石穴,默记旧所读书而录之,意有所得,辄为之训释。期有七月而五经之旨略遍,名之曰臆说。盖不必尽合于先贤,聊写其胸臆之见,而因以娱情养性焉耳。”

后来,守仁在向人追述自己当时在龙场的这番悟道情形时,乃道:“瘴疠蛊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中者,诚知生死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

为此,孟子解释道: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没有一朝之患。君子的忧虑就在于,舜是人,我也是人,“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那么怎样才能解除我的这种忧虑呢?不过是向舜学习、以求达到他的那种做人境界而已!“若夫君子所患则亡(无)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我王守仁终生忧虑的也是不能成为舜那样的圣人,那么我又应该怎样向舜学习呢?如果我的生命短暂怎么办?

孟子又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把善良的本心(良知良能)尽量发挥,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以此也就懂得了天命。保持了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短命也好,长命也好,我都不三心二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又解释说:“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君子只是依法度而行,去等待天命罢了。

这样子的话,我始终一贯地遵从自己的本心,从而实现了“内圣”,也即是立德;只要我再有机会实现泽被天下的重任,立功或者立言,那么“外王”的目的也就自然地达到了——而只要人达成了“内圣”,“外王”的目的也就不难达成了!

只要当下的每一刻都尽心尽力地做好了,那么还会忧虑自己成不了禹那样的圣人吗?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如王安石,可谓立德、立言之士,只是在立功上有些瑕疵。那么他究竟算不算一位圣人呢?

如果说他算,但他毕竟又给国家、社稷造成了极大的祸患,由于激化了党争可谓加速了北宋的灭亡,尽管这不是他想看到的,尽管其他人也有责任;如果说他不算,那又过分强调其功业之成败了,何况对于其功业的成败人们迄无定论。

可见努力的结果是人很难预知的,只要在德性上立住了,人才算入了圣人之门——然后多读书,多在事儿上磨砺,培养经济之才,以便于成功——至于最终的结果嘛,还要在于上天的成全与否了。

曾子说得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出,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学至圣贤,的确是一辈子的事。

如此一来,守仁心底愈加透彻了。过去困扰他的那些疑惑,纠缠于烦琐的道理,长期的自我怀疑,尤其那种不知何日能格尽天下之物的焦虑感,一朝尽皆涣然冰释……

后来他便跟自己的学生倾吐心得道:“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答陆原静书》)

再后来,守仁也认识到,即便是圣人其实也是有差别的:如尧舜算是十成的圣人,周文王、孔子等是九成,大禹、商汤、周武王算是七八成,伯夷、伊尹算四五成。但是他们所以为圣人,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故而守仁便认为:虽平常人而肯为学、向善,使此心纯乎天理,也一样可以做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这个意思。

经过这番顿悟之后,守仁在思想倾向上也开始有了显著的变化。

先前,守仁也接触过陆九渊之学,如耳闻湛若水的大力宣扬,但领会毕竟不深。此番竟感觉与此息息相通,于是他便也开始大力推崇起陆氏心学。

同类推荐
  •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之乡浙江温州诞生的数学才子谷超豪,少年时期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和抗议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斗争。在迎接解放的特殊战线上,他为新中国保留科技人才和保护设备器材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以他的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在数学路上屡建奇功。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当他开出一条通往金矿的新路后,他会把金矿让给助手学生继续挖掘下去发表后续成果,而他则转而根据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去接受下一个挑战,并通过科技前沿的需求来引领数学研究的未来。
  •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王受妃攻

    王受妃攻

    穿越文,女主强势,男主宠妻无度,结局和。
  • 参天

    参天

    天地分九重,一重一世界。神佛端坐于九天之上,冷眼看凡尘。浩瀚天地,芸芸众生,在这红尘俗世,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慷慨悲歌!凡人总是愚昧,被教条懵逼双眼,如同蝼蚁一般苟且偷生,轮回不止。不过千万年来,这亿万生灵,却也总有那么几个,会抬头看一看这天地……
  • 黄庭遁甲缘身经

    黄庭遁甲缘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集灵大陆

    集灵大陆

    一个地球的小痞子,无意间穿越到融灵大陆,踏入了命运的巨轮
  • 另类兽王

    另类兽王

    不一样的人生,另类的小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 调血压自控自防自疗

    调血压自控自防自疗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巨大世界神话

    巨大世界神话

    人类的世界曾今被各方势力所觊觎,直到有一天,大先知托勒密以奥尔特云为封印将人类世界隐藏在巨兽贝希摩斯的四条触手之一的猎户臂。而今巨兽即将老去,世界将何去何从?
  • 差一步距离and来自春天般的你

    差一步距离and来自春天般的你

    《差一步距离》又名《致我们桀骜不驯的青春》《来自春天般的你》(感谢未泯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