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问:我个人觉得无论是现在的政治危机还是贸易战,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一种文化冲突,或者是一种个人利益、民族利益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其实是可以调和的。我们从近代这一百多年来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能得到哪些启示?
马勇:中国文明对世界现代文明构成的贡献非常大。人类最终走向大同,没有严格的国别,是一个最大的趋势。我们看战后的欧洲安排,当时美国和亚洲包括中华民国政府对欧洲都有很重的担心,认为两次世界大战都和欧洲有关,因此,战后安排就是要改造欧洲,这也是中国人倡导的。联合国也是中国人倡导建立的,而且是参与建立的重要国家之一。
今天,在亚洲地区,仍然有很多与中国有关的纷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应该说“外因和内因之间,我们要检讨一下自己”,其实中国在这方面有可检讨的地方。
从历史上看,从世界的战后格局看,国际关系一定会走向一种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妥协和融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给人民提供一种方便。欧洲现在申根国家之间没有往来的签证,买一张火车票可以走遍欧洲。
中国在这一点上,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间做得不够。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设了一个深圳特区,特区一开始用铁丝网拦起来,我们从北京去深圳开会,就等于要出国,要到公安局办一个进特区的证,才能进去。随着经济发展,慢慢把深圳这个特区制度去掉了。等到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之后享受特区制度,但是不应该在一个国家之内,有这么明显的海关壁垒。
还有,两岸之间的签证问题。两岸间免签应该完全能够做到,一个大中国地区能够做到免签,你才能让人民慢慢地融合。
免签之后,人民之间的融合多了,台湾分离出去、独立出去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再一个,如果人民交流充分了,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人民融合了,可能历史的发展就会不一样了。
对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大家应该充满信心地去看。对比30年前,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再往前看30年,也会出现我们想象不到的一个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