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300000012

第12章 中国作家第(1)

无论哪一个时代,作家都是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子,他们是一群严谨又可爱的笔耕者,除了将自己的思想付诸笔墨,还做了大量和文化有关的事情,如翻译、编撰、搜集等,创作出大量文章著述,为中华的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3.1先秦作家

老子

老子(约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吏,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著作有《道德经》(又称《老子》)。这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作品的精华是主张无为而治,包含朴素的辩证法,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老子被尊为道教的道祖。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主流,核心思想是“仁”。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贤者72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为中华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厚的财富。

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弟子众多,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他创立了墨家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著有《墨子》一书传世,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期人,生卒年不可考。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虚静无为,其思想深受庄子影响。著有《列子》一书,原著已散佚,今本《列子》八卷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孙子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孙武的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他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著有《孙子兵法》13篇,古文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学著作。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出师后,讲学授徒,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却未得重用。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河南商丘民权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他的学说涵盖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思想包含有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鉴于庄子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历代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著有《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他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其著作被后人编订为《荀子》32篇,这些著作理论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大的贡献。

韩非

韩非(约前280—前233年),也称为韩非子,战国晚期韩国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据《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他在政治上主张重罚、重赏、重农,强调君主集权,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也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因其著作有一大部分关于权谋,古人认为他是阴谋学家,现存《韩非子》,共55篇。

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因遭奸臣陷害而被放逐,最终投汨罗江而死。他为中国古代诗歌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天地,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左丘明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年),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为炎帝后裔,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品德高尚,汉代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曾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历时30余年编修国史《春秋左氏传》。他还撰写了历史名著《国语》,与《春秋左氏传》共同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

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曾任秦国丞相。他召集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共26卷,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也是最早的一部理论散文集。成书之时,曾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的典故。

3.2两汉魏晋南北朝作家

枚乘枚乘(?—前140年),字叔,西汉辞赋家。秦建治时古淮阴人。枚乘因在七国叛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汉武帝即位后,慕名召他入宫,结果他因年老,死于途中。枚乘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今仅存《七发》、《柳赋》、《菟园赋》三篇。其中《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即“七体”,是一种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年),河南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因年轻有为,22岁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文帝召为博士。因其才能学识得到文帝的赏识,被提为太中大夫,后因遭群臣嫉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身亡,贾谊深自歉疚,最后忧伤而死。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鸟赋》最为著名。

晁错

晁错(前200—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政治家,精于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等。因七国之乱被景帝错杀于西安东市。晁错的《论贵粟疏》等著作,主要阐述了他的经济思想。他是一个非常务实和精于管治的政治家。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遭罢免而游学于梁,与权乘、邹阳等投梁孝王门下。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其作品辞藻富丽,结构宏大,后人称之为“赋圣”。鲁迅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他与卓文君的私奔故事也广为流传。

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曾奉汉武帝之命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详尽评价的著作。另有代表作《鸿烈》,即后世称《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刘安是个善于创新、勇于尝试的人,他发明了豆腐,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这些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90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人,武帝朝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司马迁从小从学于父亲司马谈,获得很好的文学素养,后继承父业为太史令,于公元前104年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因为给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触怒了汉武帝,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这是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了一次大总结,是中国文学库的瑰宝。

东方朔

东方朔(前161—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县人,西汉辞赋家。汉武帝时上书自荐,诏拜为郎。他滑稽多智,言辞敏捷,常在武帝面前谈笑取乐,但始终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抒发自己的郁闷。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主要作品有《封泰山》、《责和氏璧》、《试子诗》等,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更有晋人写《东方朔画赞》,对他的高风亮节以及睿智诙谐大加称颂。

王褒

王褒,生卒年不详,字子渊,西汉人,文学家,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家,少年时期就善于写诗,工于作赋,对音乐也有较高的修养,曾担任皇家文学、音乐方面的“待诏”。写有《甘泉》、《洞箫》等赋16篇,与扬雄并称“渊云”。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明代杨慎在其编辑的《全蜀艺文志》里选有王褒的作品。

扬雄

扬雄(前53—18年),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后被推荐为待诏。他早年极喜爱司马相如的赋,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他在散文方面也可称得上是位模仿大师,如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等。在《法言》中,他主张文学应当宗经,以儒家著作为典范,还历时20年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15卷,成为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史料。王莽称帝后,因受他人牵连,扬雄欲跳楼自杀,后幸免一死。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官至中垒校尉。奉命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散文著作主要是《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其文风简约,论理畅达、舒缓平易。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其他著作还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张衡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诗人等,文学代表作有《二京赋》、《归田赋》、《四愁诗》等,这些著作在古代五言、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张衡作品的抒情风格对魏晋抒情赋的发展影响深远。另外,他还发明了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等,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是一位伟大的天文物理学家。

赵壹

赵壹,约生于汉顺帝永建年间,卒于汉灵帝中平年间,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东汉辞赋家。曾作《穷鸟赋》答谢友人救命之恩,并作有《刺世疾邪赋》以抒发愤懑之气。他的文学创作领域较宽,一生著有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等16篇,今仅存5篇。

马融

马融(79—166年),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长于古文经学。马融一生著书甚丰,曾注《孝经》、《论语》、《诗》、《周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但都已散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他善于吸取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综合了贾、郑二家的精华学说,撰成《春秋三传异同说》,是《春秋》学集大成的一部专著。

孔融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位列建安七子之首,相传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少时成名,著名的“孔融让梨”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在建安七子之中他年辈最高,政治态度与其他六人截然不同,曾任侍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孔融为人不拘小节,恃才自负,后因忤逆曹操而被杀。他继蔡邕成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作品以散文居多,文风多变、辞藻华丽、多用骈句,代表作《论盛孝章书》和《荐祢衡表》中均显示了这种特色。

蔡琰

蔡琰(177—?),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建安时期杰出的女诗人。代表作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其中以五言体尤为著名。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这两篇作品都是她“感伤离乱,追怀悲愤”的产物,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诗人沈德潜评此诗说“段落分明,若断若续,不碎不乱”;另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同样带有自传性质,在古代音律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班固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著名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班固9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的学者王充的赏识,历任郡县功曹、州从事等官,后罢职居家专职著述。

潘岳

潘岳(247—300年),字安仁,后人常称其为潘安,因其貌美,有“貌似潘安”一说,荥阳中牟人,西晋文学家。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被乡里称为“奇童”,长大以后步入仕途却并不如意,司马伦统治时期被孙秀所害。潘岳工于诗赋,其诗以写哀悼内容居多,善于叙述哀悼之情,代表作有《悼亡诗》三首。潘岳同时精于写哀诔之文,《晋书》称他“哀诔之妙,古今莫比”。另有词赋代表作《西征赋》、《秋兴赋》、《怀旧赋》等,感情细腻,低沉伤怀。

曹操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在文学上,他是建安诗坛的领袖,是建安文学的提倡者、保护者;在创作上,他继承了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不拘古体诗格约束,形成文人写实的新现实主义风格。代表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后人撰有《魏武帝集》。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诸葛亮是一代贤才,与刘备有“三顾茅庐”渊源,出山后倾心辅助刘备,励精图治,以善于用兵名著于世,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封忠武侯。他在文学上也有较深造诣,代表作品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此外,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曹丕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魏朝的开国皇帝。曹丕少有逸才,广泛阅读诸子百家之书,八岁就能作文章。他的《典论·论文》提出了关于文学方面的许多见解,开创了文学批评的先河。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抒情深婉有致。其中,代表作品《燕歌行》是我国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完整的文人七言诗。

同类推荐
  • 怎样的员工老板最喜欢

    怎样的员工老板最喜欢

    本书共十章,分别介绍了一名优秀员工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也告诉了大家,成为一名成功者需要具备的素质。
  • 杰出青少年要学的16堂人生哲理课

    杰出青少年要学的16堂人生哲理课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阐释了年轻人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
  •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以轻松、简明的语言阐述了哈佛面试中会考察到的学生必备的智力、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让申请哈佛的学子和有志青年在通过一系列试题的训练中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有目标地对自己进行培养和提高。
  • 内向的革命

    内向的革命

    一本书引领一场“内向的革命”!将阿玛斯“钻石途径”的思想精粹排列组合,娓娓道来一代大师所带给人们的灵性的传承!跟随本书脚步,你将会亲身经历一场向内而发的革命,你在其中将会发挥出人性本体的最大潜能,从而活出充满关爱、智慧、慈悲、行动力、至乐、祥和的人生。
  • 李嘉诚的处世之道

    李嘉诚的处世之道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中,要获得一定的成功,必然与其做人做事的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会处世,方能成事,小事业也能变成大事业;做生意,要先学会做人,只要人在,一切皆有可能。处世之道,就是事业的根基,是财富的源泉。华人首富李嘉诚以其七十余年的商业生涯证明了,要想获得成功,说话有方法,做事有讲究,处世有学问。在这本书中,年近九十的李嘉诚分别从吃苦、立德、低调、不止、时机、竞争、人际、思变、诚信、舍得、回报和传承这些方面讲述了自己处世的规则和理念。书中文笔轻松幽默,故事经典鲜明,贴近现实,对症下药。李嘉诚将亲身体悟和盘托出,如话家常一般从细节入手,阐释具体的处世技巧,总结深刻的为人之道。
热门推荐
  • 命运轮回之地狱曙光

    命运轮回之地狱曙光

    我们活在光明中,却仿佛身在地狱。我们在阳光下笑,却在黑暗中流涕。我们看不见黑暗,只因冷漠麻痹童心。以孩童的眼光,最超前的思想,揭露这个社会的黑暗。以魔幻的文字,最直观的透视,打开一扇扇黑暗之门,走进每个人的内心,揭示一个又一个的心灵密码……我们看不见黑暗,只因我们已经丧失纯真……望在活在黑暗中的孩子,能看到,地狱之外的光……
  • 乱世宠儿:朱颜戏天下

    乱世宠儿:朱颜戏天下

    重生时她是丞相之女,名声传遍天下;出嫁后她以炫王妃之名,消失在大火之中;再现时她是一代歌姬,身份神秘莫测;然而她亦是吟雪主人,江湖显赫之人。一代乱世女子,拥有的身份无数……自古红颜是祸水,祸水降生,天下乱。可即使她是祸水,他们依然甘愿以天下来做交换,只为得到她。他们唯她独宠,她却淡然一笑,潇洒转身,不留一丝情念……强者之争,江湖之争,帝国之争……到底是以她之名争天下还是以天下之名争她?最终争的是天下还是争她?
  • 小嫡妻

    小嫡妻

    定云侯文武双全,隽秀温雅,睿智过人,是京师大安城内万人景仰的国之栋梁。上一世,宁珞害得他身首异处;这一世,宁珞可劲儿地把自己推销到他身旁时,忽然傻了眼了——他心里的白月光不是她……这可怎么办捏?
  • 逆春青春

    逆春青春

    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十八岁的天空,十九岁的人生,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激励人生每一天

    激励人生每一天

    本书内容包括:明确目标,做好事业舵手克服弱点,培养良好习惯充满自信,扮演好“自我”角色豁达乐观,营造积极心态掌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等。
  • 我们只是迷路了

    我们只是迷路了

    每一个人,在这个星球,都有一个专门为她而存在的爱人。错过了他,她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将就。大学时,邱静怡对学长项楠一见钟情,却被他悄然放弃。两年后,她事业有成,貌美如花,再次遇到闪闪发光的他,两人开始了一段欢喜冤家的甜蜜之旅。邱静怡的闺蜜,舒慧琪、张如烟、刘莹莹曾在最好的年华分别爱上了项楠的好兄弟陈战天、徐凌峰、周博,却因为各自的心不够坚定,眼不够明亮,最终与对的人渐行渐远。项楠说,邱静怡,错过你那么久,只是因为,我们迷路了。
  • 修真的经历

    修真的经历

    旁边的杂货店装修的典雅高端。一座座石头房屋的建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道路两旁。时不时有不少骑着狮子、老虎等等坐骑的贵族子弟。
  • 浪子千秋

    浪子千秋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个爱管闲事的江湖浪子,究竟会带我们在江湖中经历些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首席私宠:霸占小娇妻

    首席私宠:霸占小娇妻

    “滚!贱货!”为还债她被迫爬上了毒舌恶少的床,被吃干抹净后还要承受他的毒舌羞辱。无所谓,被父亲抛弃,被继母鄙视,从富家女沦为灰姑娘,她受的羞辱还少么?钱货两清,两不相欠就好。可是谁知他却突然变的非她不可?
  • 共和王朝

    共和王朝

    四有好青年,穿越异世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收娇妻,斗豪强,平胡虏,定江山。要想不一样的精彩,请看共和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