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9500000008

第8章 论语(3)

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注释】

①为:帮助。卫君:卫出公蒯辄(kuǎi zhé)、他是卫灵公的孙子,太子蒯聩的儿子,蒯聩因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而逃亡晋国。灵公死,辄立为国君。晋国故意把蒯聩送回卫国和辄争夺君位以达到乘机侵略卫国的目的。蒯辄父子争夺君位与伯夷、叔齐互相谦让君位正好相反。子贡以此提问,探知孔子对卫出公辄的态度。②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译文】

冉有对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君吗?”子贡说:“嗯,我要去问问他。”

子贡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他们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他们互让君位而出逃,心里有怨恨吗?”孔子回答说:“他们一心谋求仁德而又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子贡出来后,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①,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

【注释】

①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封地在叶(shè)城,所以称叶公。②云尔:如此而已。

【译文】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知该如何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愤用功得把吃饭忘了,心里高兴时把忧愁忘了,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知道,这样说就行了。”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①,斯可矣。亡而为有②,虚而为盈③,约而为泰④,难乎有恒矣。”

【注释】

①恒:恒心,此指保持好操守。②亡:通“无”,没有。“亡而为有”:没有却装着有。③盈(yíng):充满。“虚而为盈”:本来空虚却装着充足。④约:穷困。泰:宽裕,富足。“约而为泰”:本来穷困却装着富足。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够看到的了;能够看到君子,这也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是不能够看到的了;能够看到有一定操守的人就行了。没有却装着有,空虚却装着充实,本来穷困却要装出富足,这样就难以保持好的操守了。”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①?”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②,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③?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④。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⑤,人必知之。”

【注释】

①陈司败:陈,陈国。司败,官名,即司寇,主管司法的官。昭公:鲁昭公,鲁国国君。②巫马期:人名,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进:前进,此指走上前。③党:袒护,偏袒。④取:通“娶”。鲁国的国君娶了吴国姑娘做妻子。“为同姓”:鲁国是周公的后代,姓姬;吴国是太伯的后代,也姓姬。吴孟子:鲁昭公的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通常是其所生长的国名加她的本姓。鲁娶于吴,所以应称作吴姬,但周朝的礼法是“同姓不婚”,为了掩盖真相,就改称吴孟子。⑤苟(gǒu):假如,如果。

【译文】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他知礼。”

孔子走出去后,陈司败作揖请巫马期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袒护别人,难道孔子还会袒护别人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那是同姓的,称她叫吴孟子。鲁君如果算得上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

巫马期将这句话告诉给了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

【原文】

子疾病①,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②’。”子曰:“丘也祷久矣。”

【注释】

①疾:生病。病:重病,此指病情加重。②《诔》(lěi):此指祈祷的文章。祇(qí):地神。

【译文】

孔子病情加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问道:“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这回事,《诔》文上写道:‘替你向天神地神祷告’。”孔子说:“我早就祈祷过了。”

泰伯第八

【原文】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注释】

①泰伯:又叫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dǎn)父的长子。古公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周文王)。传说古公预见到姬昌的圣德,就想把君位传给三子季历。长子太伯为使父亲的愿望实现,便偕同仲雍出走他国,使季历和姬昌顺利继位。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品德是极其高尚的。他多次将天下让给季历,老百姓无法用适当的语言来赞美他。”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①。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②。笾豆之事③,则有司存④。”

【注释】

①孟敬子:人名,鲁国大夫仲孙捷。问:探问,看望。②远:远离,避免,作动词。近:接近,靠近,作动词。鄙:鄙陋。倍:通“背”,不合理,错误。③笾(biān):祭祀中使用的竹制器皿。豆:祭祀中使用的木制器皿。“笾豆之事”:此指祭祀礼仪中一切有关具体细节的事情。④有司:主管某方面事务的小官吏。

【译文】

曾子生了病,孟敬子探望他。曾子对他说:“鸟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在上位的人处世待人方面有三个问题应该重视:能常注意自己的容貌真诚谦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怠慢;能常注意脸色庄重严肃,就可以使自己日益接近诚信;能常注意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的错误。至于祭祀方面的礼仪细节的事情,有主管的官员在那里负责啊!”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见:通“现”,出现,显露。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誓死固守完美的治国做人的原则。政局危急的国家不去,政治混乱的国家不住。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就隐退。国家的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不能上进,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富贵,也是可耻的。”

【原文】

子曰:“师挚之始①,《关雎》之乱②,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①师挚(zhì):鲁国的乐师,名挚。始: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始叫升歌,由乐师演奏。②《关雎(jū)》:《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也是该诗集的首篇。乱:乐曲的结束叫乱,即尾声,与始相对。乱一般是合奏,合奏时,奏《关雎》的乐章,故曰“《关雎》之乱”。

【译文】

孔子说:“从大师挚开始演奏,一直到结尾合奏《关雎》,乐声美妙动听,充满了我的耳朵啊!”

【原文】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①。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②。”孔子曰:“才难③,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④,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⑤,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①舜有五人:传说中是禹、稷、契、皋(gāo)陶、伯益五人。②乱:治理。乱臣:治国之臣。十人:指周公旦、召(shào)公奭(shì)、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hóng)夭、散宜生、南宫适、邑姜。③才难:人才难得。④妇人:传说是指太姒(sì),文王的后妃,武王的母亲,能以德化天下。⑤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时,地分九州,文王得了六州,是三分之二。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而使天下大治。周武王说:“我有能治理国家的大臣十人。”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唐尧和虞舜的时代以及武王的时候,人才最昌盛。然而武王的十个治国大臣中还有一个是妇女,所以说只是九位罢了。周文王得了天下三分之二,仍然向商纣王称臣。周文王的道德,可以称得上达到最高境界了。”

【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①。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②,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③,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④。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①间(jiàn):空隙,缺陷。间然:有批评、挑剔的意思。②菲(fěi):不厚,薄。③黼(fǔ):古代祭祀时穿的衣服。冕(miǎn):戴的帽子。黼冕:指祭服。④卑:低矮。沟洫(xù):田间水道,即沟渠。

【译文】

孔子说:“禹,我对他没有可批评的了。他自己的饮食很差却把祭品办得很丰盛,他自己穿的衣服很差却把祭服做得很华美,他居住的地方很简陋却尽力兴办水利修沟渠。禹,我对他是没有可指责的了。”

子罕第九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①。

【注释】

①罕:稀少。

【译文】

孔子很少谈功利,只谈天命和仁德。

【原文】

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②。拜下③,礼也;今拜乎上,泰也④。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①麻冕:一种用麻织成做工精细、较昂贵的礼帽。②纯:黑色的丝。③拜下:指臣见君的礼节,即臣子向君主行礼,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再磕头。④拜乎上:指臣见君时直接到堂上拜,在堂下不拜。泰:骄慢。

【译文】

孔子说:“用麻织礼帽,这是符合传统的礼节的;现在大家改用丝线作料,比用麻更俭省,我赞同大家的做法。臣子见君王,先在堂下拜,再升堂拜,这是合乎传统礼节的;现在大家都只升堂拜,这是骄慢的表现。即使我的主张违背大家的做法,我也仍主张先在堂下拜,升堂再拜。”

【原文】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②,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③;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④?”

【注释】

①畏:拘囚。匡:邑名。“畏于匡”:意思是匡这个地方的人曾遭受鲁国阳虎的暴掠,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似,当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匡地,当地的百姓便错当孔子是阳虎而把孔子拘押了五天。②丧:消灭。③后死者:孔子自称。与(yù):参与,引申为知道、了解、掌握。④“如予何”:即“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在匡地,孔子被当地人拘押起来。他说:“文王死了以后,古代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是要消除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上天假若不是要消除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原文】

子见齐衰者①,冕衣裳者与瞽者②,见之,虽少,必作③;过之,必趋④。

【注释】

①齐(zī)衰(cuī):古代用熟麻布做成的缉边的丧服。②衣:上衣。裳:裤子。冕衣裳者:是衣冠整齐的贵族。瞽(gǔ):眼睛瞎。③少:坐。作:起身。④趋:快步走。古代以疾行表敬意。

【译文】

孔子见到穿丧服的,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的以及瞎了眼的人,他们要来见孔子,即使是年轻人,孔子也必定从坐席上起身;要是从他们身旁走过,也必定快步走。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①:“仰之弥高,钻之弥坚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③,博我以文④,约我以礼⑤,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⑥。虽欲从之,末由也已⑦。”

【注释】

④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②弥(mí):愈,越。③循循然:有次序地。④博我以文:即“以文博我”,意思是用文献典籍使我知识广博。其中的“博”用作动词,有“使……广博”之意。⑤约我以礼:印“以礼约我”,意思是用礼节使我得到约束。⑥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⑦末:没有,无。由:途径。末由:没有可走之路。

【译文】

颜渊喟然叹息道:“老师的思想、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眼前,一忽儿又好像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前面,我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无路可上了。”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①。病间②,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③?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④,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①使门人为臣:让孔子的弟子作家臣治办丧事(古代大夫的丧事,由家臣治办)。②间(jiàn):间隙,指病情减轻。③吾谁欺:即“吾欺谁”,意思是我欺哄了谁。④大葬:卿大夫的隆重葬礼。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就让他的学生们作家臣准备料理丧事。孔子病情好转知道了这件事,于是说:“仲由这种骗人的勾当已经很久了啊!我本来没有家臣,却要装着有家臣,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我与其死在家臣的手里,宁可死在你们这些弟子手里。我即使没有条件享受卿大夫的葬礼,难道我会死在路上没人安葬我吗?”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①!秀而不实者有矣夫②!”

【注释】

①苗:长苗,作动词。秀:庄稼吐穗开花,作动词。②实:结果实。此二句喻成才了却没有被任用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译文】

孔子说:“庄稼长苗却不开花结穗的情况有过的吧!吐穗开花了却不结果实的情形也是有过的吧!”

【原文】

子曰:“法语之言①,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②,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③,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①法:礼仪原则。语(yù):告诫。②巽(xùn):恭敬,谦逊。与:赞许。③绎(yì):分析鉴别。

【译文】

孔子说:“合乎正道的告诫之词,能够不接受吗?改正了错误是可贵的。用恭敬的话来赞许,能不高兴吗?能分析鉴别一下这恭敬的话才可贵。只管高兴而不加分析鉴别,只表示接受而不加以改正,对这种情况我就没有办法了。”

【原文】

子曰:“衣敝緼袍①,与衣狐貉者立②,而不耻者,其由也与③!‘不忮不求,何用不臧④?’”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①衣(yì):穿,用作动词。敝:破烂。緼(yùn):乱丝绵。②狐貉(hé):指狐皮貉皮制的皮袍。③由:指仲由。④忮(zhì):嫉妒。求:贪求。臧(zāng):善,好。“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选自《诗经·卫风·雄雉》,意思是如果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呢?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狐裘皮袍的人站在一起,却不感到羞耻的,概只有仲由呢!《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呢?’”子路听了,从此经常念着这两句诗。孔子说:“仅仅做到这样,又怎么能够算得上好了呢?”

乡党第十

【原文】

孔子于乡党①,恂恂如也②,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③,唯谨尔。

【注释】

①于:在。乡党:指家乡。②恂恂(xún):恭顺的样子。③便便(pián):形容说话清楚明白。

【译文】

孔子在家乡显得非常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说话明白清楚,只是很慎重,说得少。

【原文】

君召使摈①,色勃如也②,足躩也③。揖所与立④,左右手⑤,衣前后⑥,襜如也⑦。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⑧。”

【注释】

①摈(bìn):指接待宾客。②勃如:神情变得庄重矜持。③躩(jué):走路快的样子。④所与立:指跟自己一样作傧相的人。⑤左右手:形容向两边交替作揖的形态。⑥衣前后:作揖时衣服随着身体的前躬后仰而前后摆动的样子。⑦襜(chān):整齐。襜如也:指衣服虽摇动却不乱的整齐样子。⑧顾:回头。

【译文】

国君召孔子去作傧相接待贵宾,孔子神情变得庄重起来,走路也快起来。他向两旁的人作揖,左右拱手,衣裳随着前后摆动,但整齐不乱。他从中庭快步向前走时,姿势就像鸟儿张开了翅膀一样。贵宾告辞后,他一定向君王回报说:“客人已经走远了。”

【原文】

入公门,鞠躬如也①,如不容。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②。

过位③,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摄齐升堂④,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⑤。

没阶,趋,翼如也。

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释】

①鞠躬(jūgōng):形容谨慎恭敬的样子。②阈(yù):门限,门坎。③过位:古代礼节,大臣议论政事时要入朝经过君主的座位,那时态度必须恭敬严肃。④摄(shè):提起。齐(zī):衣服的下摆。⑤逞(chěng):放松,舒展。颜色:脸色,神情。怡怡(yí):和顺的样子。

【译文】

孔子走进朝廷的门,恭敬谨慎,好像没有容身的地方一样。

站立,不站在门的中间;步行不踩门坎。

走过君主的座位,神情马上变得恭敬庄重,脚步加快,说话也好像气不足似的。

他提起衣服的下摆向堂上走时,显得小心谨慎,敛身憋气像没有呼吸一样。

走出来,下了一级台阶,神态便舒展起来,显得心情愉快。

下完了台阶,就快步向前走,像鸟儿张开了翅膀一样。

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又显得恭敬谨慎。

【原文】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①。

当暑,袗絺络,必表而出之②。

缁衣,羔裘;素衣,魔裘;黄衣,狐裘③。

亵裘长,短右袂④。

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⑤。

狐貉之厚以居⑥。

去丧无所无不佩⑦。

非帷裳,必杀之⑧。

羔裘玄冠不以吊⑨。

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释】

同类推荐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
  • 老子

    老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 蒙学经典

    蒙学经典

    本书内容包括:古文观止、幼学琼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热门推荐
  • 情殇录

    情殇录

    陈尘其实很悲,阎罗王赐了他隐形术,听心玉,瞬移。但他却没能保护好每一个喜欢他的女孩。他在父母面前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而在黑白二道每一个人都畏惧他七分,金钱也好,美人也好,到头来只是镜中月,水中花。而他只是一个为情而生的人,为情而死的人。
  • 这是什么烂世界

    这是什么烂世界

    我很普通、很普通。一个普通到没有一丝丝光芒的普通人。像我这样普通的人,除了爸爸妈妈或许再没有人在意我吧。从我记事开始便形单影只,我也想交到朋友,可是在我总以为自己交到朋友的时候,却发现放学依然是我一个人回家。即就是到了大学,舍友出去打饭也从不会问问我要不要吃饭。现在毕业了,马上就要去上班了,我还需要这样普通的孤单下去吗?我不想,我要改变。可是现实还是我一个人。直到那天我帮一个陌生人搬东西,却改变了一切。我不明白我现在应该的感受是什么。是恐惧?是欣喜?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 小木匠的喜怒哀乐

    小木匠的喜怒哀乐

    无论是谁,只要胸怀大志,洞明世事,方能数风流人物……
  • 忆石

    忆石

    主角死后,不知道什么原因,醒来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女生身体里,发现报纸上认定死者一定是自己。。总觉得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最后卷入了一场与神秘杀人组织的阴谋里。。不断寻找自己的记忆。。不断认识组织里的成员以及他们不平凡的能力和智商。。最后主角发现自己真正的身份。。而一切居然那么巧合。。
  • 洞真太一帝君丹隐书洞真玄经

    洞真太一帝君丹隐书洞真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疯狂倒追男神

    疯狂倒追男神

    手控白孽一眼看上服部迦臬的手!可是心跳加速?脸红?喜欢冰块?坐看白孽的追人之旅1“我经常肖想你和我哥是一对”身为攻的妹妹却满心撮合自己哥哥和自己好兄弟!“你喜欢我哥吧,我可以当你的爱情军师”服部迦迦狡黠的眸子眨呀眨!某晚服部迦迦和白孽达成了爱情协议;你问服部迦迦她哥是不是弯的?她可只说白孽是会追到我哥的!2服部迦臬被晒伤了!手变得灰黑还脱皮?白孽心疼极了!想给他上药却被他制止,美其名曰药也有副作用!然而某晚,白孽轻轻挣开了服部的怀抱,轻轻为睡梦中的他的手上药,却发现为什么手被药一抹就褪去了灰黑恢复了白皙?白孽咬牙切齿,服部发现手恢复白皙后立马一拥抱二强吻,委屈道我只是怕你在乎我的手多过在乎我!
  • 宫女太嚣张:夫君,我说了算

    宫女太嚣张:夫君,我说了算

    ——你是皇帝!是一国之君!是天底下最不能相信的人!男人心里一怒,一把把她扯到了怀里,这个怀抱让她忆起了一件相当糟糕的事情。更糟糕的是。她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妈的!他还来劲了是吧!板过她的脸,男人的眼里占有欲十足。他是皇帝,他想要便要,没人能拒绝,没人敢拒绝。他想要,谁敢说不?被强吻了!该死的!妈的!皇帝了不起嘛!一个耳光,妆妆怒气冲冲地冲了出去。祁岚就在外面,妆妆揪住他的衣领,干脆地吻上,来回磨蹭。而当他刚想反客为主时,她却飞快地离开,只是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漱口!于是,祁岚在风中凌乱了。
  • 冰山宠溺蛮丫头

    冰山宠溺蛮丫头

    第一次见面,她弄脏了他的衬衣,第二次见面,她刮坏了他的车,第三次见面,她失去了她的初吻
  • 冷王专宠:萌后,给朕过来

    冷王专宠:萌后,给朕过来

    “丫头,只要你乖乖的,朕可以给你一切你想要的,只要你听话”——南宫无忧“你做梦,我是人不是宠物,我有我自己的思想行为!我凝月现在不会爱上你,以后也不会爱上你的,你死心吧!”凝月
  • 情癫三界之仙凡恋

    情癫三界之仙凡恋

    她不知道,因为他,三界之中才有了她;而他,却因她,失去本心;他以为今生无缘再见;而命运的刻盘却早已注定;他和她的缘;自她的对他的残忍后;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