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行子有子之丧①,右师往吊②。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骧言,孟子独不与骧言,是简骥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注释】
①公行子:齐国大夫。②右师:官名。指齐王的宠臣王骧,字子敖。
【译文】
公行子的大儿子死了,右师子敖到他家去吊丧。走进大门,便有迎上前来与右师说话的,他刚一就坐就有跑到坐位旁边和他攀谈的。孟子不与右师拉话,右师不高兴地说:“各位君子都与我交谈,唯独孟子不和我交谈,这是有意简慢我。”
孟子得知这事后,说:“按照礼仪规定,在朝廷上不越过位次相互交谈,不走过阶梯相互作揖。我是想要按礼节行事,子敖却认为我是有意简慢,不也是怪事吗?”
§§§第十三章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之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②?于禽兽又何难焉?”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注释】
①横(hèng)逆:蛮横无礼。②奚择:何异,区别,不同。
【译文】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常人,是因为他们所存的心。君子把仁存于心,把礼存于心。仁人慈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慈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慈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在此有个人,他用蛮横无理的言行对待我,作为君子必定会反躬自问:一定是我不仁,一定是我无礼,否则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呢?要是自问做到了仁,自问做到了有礼,而那人对我这样蛮横,君子一定再反躬自问:一定是我对人不忠。要是自问做到了,忠心耿耿,而那个人横蛮如故,那君子只好说:‘这个人不过是个狂妄无知的人罢了,像这样,那他跟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对禽兽又责备他什么呢?’因此,君子有终身的忧愁,没有一时的祸患。至于忧愁的事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被天下的人所效法,而且能流传到后世,我仍不免是个乡里的普通人,这就是可忧愁的。忧愁又怎么办呢?一定要像舜那样去做罢了。至于君子所担心的祸患就没有了。不符合仁的事不去做,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干,即使有一时的祸患飞来,君子也并不把它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来对付了。”
§§§第十四章
【原文】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①,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②,以为父母戮③,四不孝也;好勇斗很④,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⑤,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注释】
①博弈:六博与围棋,这是当时流行的棋类游戏。②从:同“纵”。③戮:羞辱。④很:同“狠”。⑤屏:逐出、疏远。
【译文】
公都子说:“匡章这个人,举国上下都说他不孝,您却和他交往,并且对他相当敬重,请问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答道:“一般认为不孝的行为有五种:四体不勤、不赡养父母,是一不孝;嗜好下棋酗酒,不赡养父母,是二不孝;贪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赡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声色而犯罪,给父母带来耻辱,是四不孝;逞强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章子有一种这样的行为吗?章子这个人不过是由于父子之间,相责为善,把父子关系弄僵了而已。相责为善是朋友相处的准则,父子之间互相责备是最伤感情的事。章子难道不想有夫妻、父子的天伦之乐吗?因为得罪了父亲,不得和他亲近,只好离弃了妻子、疏远了子女,终身不受他们的奉养。他的用心认为,不这样做罪过就更大,章子不过如此罢了。”
§§§第十五章
【原文】
曾子居武城①,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②。”沈犹行曰③:“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仅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注释】
①武城:鲁国的城邑名,在今山东费县西南九十里。②殆于:恐怕是。③沈犹行:曾子的学生。
【译文】
曾子居住在武城,碰上越国军队来侵犯。有的人说:“敌兵快到了,何不早点离开这里呢?”曾子同意了,临走时叮嘱看房子的人,说:“不要让别人住在我的房子里,毁坏那些树木。”敌兵退走了,曾子便说:“修整我的院墙和房子,我就要回去了。”敌兵一退走,曾子就回去了。他身边的门徒们说:“他们对待先生是那样忠诚、恭敬,敌兵来了却为百姓做了个带头离去的榜样,敌兵退走了就回去,恐怕是不大好吧。”沈犹行说:“这样的事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从前先生住在我那里,恰好有个名叫负刍的人制造乱子,当时跟随先生的七十个人,没有一人过问这件事的。”
子思居住在卫国,齐国军队来侵犯。有的人说:“敌兵快到了,何不离开这里呢?”子思回答说:“连我都离开他,卫君和谁一起守城呢?”
孟子说:“曾子、子思所走的同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曾子是老师,在武城是父兄一辈的人,子思是臣子,在卫国是地位低下的人。曾子、子思两人如果互换一下地位,也都会这样做的。”
§§§第十六章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①,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瞯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②,施从良人之所之③,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④,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⑤,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注释】
①良人:丈夫。郑玄注:“妇人称夫曰良。”②蚤:假借字,同“早”。③施(yǐ):古“斜”字,是说不从正路走。④墦(fán):坟墓。⑤施施(shī):得意洋洋的样子。
【译文】
齐国人中有户一妻一妾住在一起的人家,她们的丈夫每次外出就一定吃饱酒肉才回来。他的妻子问他一同吃喝的是些什么人,就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饱了酒肉才回来;问他一起吃喝的人则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但从没有显贵的人到家来,我要暗中察看丈夫的行踪。”
清早起来,她便拐弯抹角地紧跟丈夫出去。满城中并没有谁站下来和他交谈的,最终丈夫去了东郊的墓地,向上坟祭奠的人乞讨剩余的供品,不够,又张望着向其他人乞讨,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方法。他妻子回来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着过一辈子的人,现在却做出这样的事来。”于是跟他的妾一起咒骂丈夫,在厅堂相对哭泣。丈夫却一点也不知情,洋洋自得地从外面回来,为自己的妻妾炫耀。
由君子看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富贵腾达的手段,能够使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而相对哭泣的,那几乎是很少的。
§§§第五篇(上)万章章句上
§§§第一章
【原文】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曼天,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①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曼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②: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③,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④;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⑤。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注释】
①长息:公明高的学生。公明高:曾子的学生。②恝(jiā):没有忧愁的样子。③九男二女:《尚书·尧典》和《尚书·逸》篇,分别记载了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子,叫九个儿子尊拜舜为老师的事,又见《史记·五帝本纪》云:“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④少艾:美好。⑤热中:朱熹《集注》云:“躁急心热也。”
【译文】
万章问道:“舜到农田去耕种,望着天空哭诉,他为什么要哭诉呢?”孟子说:“因为怨恨、思慕的感情交织。”
万章说:“从前曾子说过‘父母喜爱自己,高兴而不敢懈怠;父母厌恶自己,忧愁而不敢怨恨。’既然如此,那舜会怨恨吗?”
孟子说:“长息曾问过公明高:‘舜到农田去耕种,这个我已能理解,一面喊着苍天、一面喊着父母,又哭又诉,我就不明白了。’公明高说:‘这个不是你能理解得了的。’公明高认为,孝子之心关于父母对自己的爱恶,是不会这样无动于衷:我尽力耕田,恭敬地完成做儿子的职责罢了,至于父母不爱我,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帝尧派他的九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百官带着牛羊、粮食,到农田里去事奉舜,天下的士人有许多去归附他,尧帝将把整个天下让给舜。他由于没能得到父母的欢心,就如同贫困的人找不到归宿一般。被天下的士人所喜爱,是人们所追求的,却不足以解除舜的忧愁;美貌的姑娘,是人们所追求的,娶了尧帝的两个女儿,却不足以解除他的忧愁;富有,是人们所追求的,拥有整个天下的财富,却不足以解除他的忧愁;尊贵,是人们所追求的,身为天子那样的尊贵,却不足以解除他的忧愁。为人们所喜爱、美貌的姑娘、富有和尊贵,没有一样能解除忧愁,唯有得到父母的欢心才能解除忧愁。人在儿童时期,就只知思恋父母;知道爱好美色了,就思慕年轻而又漂亮的人;有了妻室、子女就思爱妻子儿女;担任了官职就思敬君主,得不到君主信任,内心便感到急切烦躁。只要大孝的人一辈子思念父母,到了五十岁还在思念父母的,我在大舜身上见到了。”
§§§第二章
【原文】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
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①,放騹兜于崇山②,杀三苗于三危③,殛鲧于羽山④,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⑤。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
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注释】
①共工:水官名。幽州:指北方边远地区。②驩兜:即尧的儿子丹朱。一说指帝尧的臣子。崇山:指南方的边远之地。③三苗:古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郭璞注云:“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三危:指西方的边远之地。④殛(jí),杀戮。鲧(gǔn):禹的父亲,相传他因治水无功而获罪。羽山:此指东方的边远之地。⑤有庳(bì):地名,旧说一在今河南道县之北。
【译文】
万章问道:“象每天把杀害舜作为事务,舜被拥立为天子后只是将他流放,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实际是舜封了土地给他做诸侯,但是也有人说是流放他。”
万章说:“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国君流放到三危,杀鲧于羽山,惩处了这四个罪犯后,天下的人都悦服,因为是惩罚了不仁的缘故。象极其不仁,却把他封在有庳国,有庳的人有什么过错?受这恶人的统治,一个仁爱的人就应该是这样吗?对别人就办他的罪,对弟弟就封他的侯?”
孟子说:“仁人对于弟弟,不存愤怒,不留怨恨,就只知亲爱他罢了,亲近他,是希望他有地位,爱护他,是希望他有财富。把他封在有庳为诸侯,这正是为了要使他有财富、有地位。如果一个人自己做了天子,弟弟是一个平民,这能说是亲爱他吗?”
万章又说:“请问,有人说是流放,这是怎么说的呢?”
孟子说:“象不能在他的封国里有所作为,天子派遣官吏去帮他治理国家。缴纳他的贡税,从这个角度来讲,所以有人说是流放。采取了这些措施,象怎么能暴虐他的百姓呢?即使如此,舜希望常常见到他,所以象不断地来朝见。《书》中记载说:‘不等到朝贡,就因政务接见有庳国的君长’,就是指这件事而言。”
§§§第三章
【原文】
咸丘蒙问①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②:‘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③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⑤。’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⑦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志,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⑧。’此之谓也。《书》⑨曰:‘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注释】
①咸丘蒙:孟子的学生。②孔子曰:此处所引孔子的言论,亦见于《墨子·非儒》、《韩非子·忠孝》篇。③放勋:尧的称号。④考妣:古代对已死父母的称呼。⑤四海:指民间。八音:指用金、石、丝、竹、匏、土、草、木为器材所作乐器的声音。⑥《诗》:此处诗句引自《诗·小雅·北山》,相传是讽刺周幽王派劳役不均的诗歌。⑦《云汉》:是《诗·大雅·云汉》篇名。这是首赞美周宣王的诗歌。⑧永言二句:见《诗·大雅·下武》篇第三章。这首诗赞美周武王。⑨《书》曰数句:指《尚书·大禹谟》。
【译文】
咸丘蒙问道:“语书上说:‘道德崇高的人,君主不能把他视为臣子,父亲不能把他视为儿子。’舜南面坐朝为天子,尧带领诸侯北面朝见他,他的父亲瞽瞍也北面朝见他。舜见到瞽瞍,神情局促不安。孔子说:‘在那时,天下危险呀,要垮台了!’不知道这话确实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