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4200000006

第6章 春节:盛大祭典与庆典的结合(2)

放爆竹。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目的是驱鬼怪。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根据可靠史料,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宋人施宿《会稽志》卷十三说:“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除》记载了连续的爆竹——鞭炮:“至于爆竹……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放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其中爆竹就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象征。爆竹以其极好的象征功能代替庭燎成为我们迎接新年的第一要事。如果不放爆竹,春节就不像春节!

打年糕,做饺子。年糕和饺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年食品,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年糕,又名“黏黏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六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此后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现代北方吃年糕习俗比较少,南方依然兴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五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唐代的饺子形状的食物于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民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

祭祖。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安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春节祭祖是一年里最大规模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当然,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关系的作用。

祭神。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重申人和神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等。天明早饭前,人们面对神像祭祀天地全神。港、台等地还有新年抢烧第一炷香的习俗,据说成功者可以得到保佑。生活中总有个人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所以,人们希望在新年到来时拜祭诸神,提前获得精神支持,是有重要意义的。

朝正、团拜与拜年。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左传·文公四年》记载: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诸侯们赋诗言志,将天子比做太阳加以颂扬,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汉代朝正之礼依然,各级官员依次向皇帝献新年礼物,皇帝安排娱乐活动,并赏赐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新年庆贺。朝正之礼可以强化上下尊卑的关系。这对于加强君臣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都有作用。在朝正活动中,恐怕不仅仅是大臣贺天子、下级贺上级,大概也包含了大臣们之间互相贺年的活动,即所谓“团拜”。“团拜”一词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杂仪》云:“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机关也从事团拜。《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云:“自改行阳历以来,城内每逢年节,县署知会各机关人员及士绅,届时于指定地点行团拜礼,较之诣门互拜,颇称简便。”现代政府机关和单位之中的新年团拜活动与古代团拜非常近似。团拜有利于增强和改善同事之间的联系。

团拜也在家族之中、朋友之间进行。民间流行的拜年活动是一对一的拜年。在家庭内,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现代简化为向长辈鞠躬),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而长辈则给拜年者以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活动,学界一般视为中国贺年片的起源。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年轻人使用尤多。这对于扩大交际很有益处。社会变迁巨大,人们的社会交际范围更大,联系方式更多。为避免过分烦琐的拜年活动,近年来,人们开始通过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是旧历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受到关注。它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为一个全民狂欢的最大娱乐性节日。晋代已有元宵张灯的做法。隋代元宵节发展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化装游行节日。唐代,元宵张灯习俗风靡于世。政府还专门开放夜禁三天,以便于人们赏灯。宋代元宵观灯更加兴盛,从十四一直延续到十八,而且燃放烟火。迄今为止,张灯已经成为元宵节最为突出的、最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元宵节赏灯活动中还有猜灯谜游戏,充满智慧和趣味。同时,还有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艺术表演。

元宵节的时令食品是元宵,又名“汤元”、“汤团”。宋代出现汤元,当时叫“浮圆子”。周必大《平国续稿》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明清以后,吃元宵成为全国习俗。现代,元宵节习俗已经基本成为一种完全娱乐性的节日。

春节的各项活动,是从家庭内部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和整个社会的。除夕守岁,初一给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再次,给朋友拜年。再后,人们开始逛各种社区性的大小庙会。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全城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赏灯、看狂欢游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所以,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的民族节日。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最高代表:上自皇帝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国家礼仪和民间风俗都有关于春节的规定。所有人都基本遵循着同一个节日行为模式度过这一天。因此,在古代,春节是我们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了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文化精神。

§§§§§§第三节其他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事俗

同类推荐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流传了五千年的农历正在逐渐走出大众生活。代代相传的习俗在淡化,祖辈们对自然的敬畏已然消失。我们在遗忘的同时也在失去,失去了那么多宝贵的应对造化的经验,以及生活的细节和情趣。原以为控制了自然和生活。其实它们正从我们身边离开。 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它们。更想留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历法和风俗。也许留下这些不会带给我们些许经济意义,但是如果忘记,是否就和传统有了割裂?而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大树会枯萎。没有了文化的滋养,满世界都会浮躁不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权倾后宫

    重生之权倾后宫

    她本是侯府贵女,却倾心于他,费尽心思助他夺得帝王,本以为就此凤凰于飞,荣宠一生。却不料深情不过如此,奸妃使计陷害,他竟信以为真。一杯毒酒,说什么要保她帝后声明是念在旧情,可旧情何在?只是毒酒穿肠过去,她再次睁眼之时,竟重生在一个因溺水而昏迷贵人身上。在她身体康复之时,却闻亲儿惨死,女儿毁容消息,疾首之痛后,消不去的是复仇之恨。同一个灵魂,同一个世界,她却不再是她。她的家人认不得她;她的夫君认不清她;她的仇人亦不知是她。如此重生,是不是上天给她的机会?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王俊凯你是我的一切

    王俊凯你是我的一切

    在一架飞机上的一件小事,引发了之后的一点一点的大事直到后来。。。。。。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吗,那就来看吧,如果我写的有和哪本书的剧情一样,各位读者大大一定要告诉我,我会改的。
  • EXO之携在旧木桌上的彼岸

    EXO之携在旧木桌上的彼岸

    “你会等我吗。”“会。”“一辈子呢。”“会”
  • 末世笙歌

    末世笙歌

    【微小说——由多个人编制而成的末世文。章节不多,且看且珍惜】末世降临,时未央只身一人前来地球,只为找到五名异能者,完成拯救地球的使命!逗逼过多,丧尸很少。欢迎妹子跳坑!!!
  •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她和他相识于梦中。初次相见他是她的救命恩人,第二次相见他是调戏她的登徒子,就在她以为可以跟他一直岁月静好时,梦醒人散。当她终于穿过空间的限制与他相见,本以为这次终于可以一起到老,谁知他却美人在怀,视她如无物。终于他将她伤的体无完肤,被他击碎的心该何去何从?她能否找到她的地老天荒?本文有甜有虐,不会一路虐到最后,请亲们放心跳坑。
  •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从总体上分析成为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它们包括健康的身心、合理的情感、高超的智慧、高贵的人格、成功的形象、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专业素质及良好的个人修养等。这些素质涵盖一个人最基础、最必需的成功条件,它为我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强化的方向。
  • 嚣张狂妃:王爷不好追

    嚣张狂妃:王爷不好追

    为了家族的存亡,穿越寻找落在架空古代的一朵花。奈何,却穿越到男扮女装的纨绔世子身上。”天呐噜,我惹谁招谁了!你为什么缠着我不放!我不就是调戏了你一下吗?卧槽,要不要辣么小气!“且倾夜无奈的望着眼前的妖孽。“哦?是吗?你只是调戏了我一下吗?嗯?”某妖孽饶有趣味看着眼前的小妖精,嘴角不经勾了勾。“好了,好了,我要办正事,不要打扰我。”且倾夜立马推开了眼前越来越近的妖孽。“哦?正事?现在月黑风高,正好可以办”正事“。”某妖孽意味深长的看着且倾夜。眼中似乎有一团邪火在烧。看到这样的一幕,堂堂顶级特工,能把死人医活过来的神医,且倾夜不经落荒而逃。“娘子,等等我!”某妖孽勾唇一笑。便跟了上去。
  • 案中案:古画惊情

    案中案:古画惊情

    一幅看似普通的古画,却引发出一连串血腥的命案;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无意中卷入一场爱恨情仇的漩涡。古画的背后,是财富?是贪婪?是复仇?灰飞烟灭之后,留下的只有……
  • 剑破苍穹

    剑破苍穹

    一个华夏异能特工穿越异世,附身到一个废柴少爷身上,不能修炼的体质注定他在强者为尊的异世毫无作为,但是尝到绝世强者甜头的他怎么甘心沉沦。为其,其孤身一身,手持黑剑,以无上勇气和毅力,以剑破苍穹,走出条属于自己的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