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4200000010

第10章 端午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日(1)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已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节端午节的起源与定型

端午节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透过这些端午节的别称,可以更多地了解其起源与定型的文化基因。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纪念屈原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起初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最终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后来,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国的都城)。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身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为怕饭团为蛟龙所吃,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死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17天,在五月五日这天也投江,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命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处定名为“曹娥江”。

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还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中华民族的节日。

§§§§§§第二节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与文化内涵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2000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也叫“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活动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示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国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睛)。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端午节吃粽子,原是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将他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做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佩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及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么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两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子的对象心灵手巧。

悬艾叶、菖蒲

同类推荐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金隅

    金隅

    作品通过古老、贫穷、落后的布拉克萨依村发生的历史变迁,真实地再现了在新农村建设和修建抗震安居房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描写了固守陈旧观念的买苏木·塔兰一家父子、父女、婚姻家庭以及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观念的更新导致“孤独世界”的破裂与更新。
  • 晋江民间风俗录

    晋江民间风俗录

    本书采用词条形式,对晋江民间的主要风俗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按内容分类成书。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因你而浪漫

    TFBOYS之因你而浪漫

    “安诺,我要你嫁给你面前的人。”某女装傻:“我面前?还有小凯呢。”某男咬牙切齿,却又拿她无可奈何:“安诺,嫁给我。”“好吖,不过我有个条件。“我要你的一生一世。”这面求婚成功。那面“小凯,我也要你求婚。”“那么韵韵同学,你愿不愿意嫁给我?”她抱住他,亲了一口:“愿意。”
  • 诡事揭秘录

    诡事揭秘录

    19世纪初的一张老旧照片,拉开我对华夏,千年未解之谜的探索序幕,颐和园的铜牛,十三陵无字碑,古蜀国的祭祀等等,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切的背后,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这不是一本盗墓小说,借以次书,向你掀开华夏古国千年谜团的纱布。
  • 武意长存

    武意长存

    九州大陆,人与妖并立,正与邪共舞!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是个武道为尊的世界。你若不自发奋,不自强,谁都可以踩上你一脚!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半妖少年又如何才能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又如何才能击败强大的仇敌......
  • 寻仙新说

    寻仙新说

    平凡青年挖出一具奇异尸骨,从此改变人生。为救师父,他立志成为金仙。与人斗,与仙斗,与天斗,是否能改变命运的安排?
  • 火影系统异世录

    火影系统异世录

    灵云大陆,各阶学院人才辈出,天才?那只是我的垫脚石!你威胁我?那我便灭你全家!什么你居然敢在我面前装逼!21世纪的宅男吴驰莫名其妙被电源插头给电死,成为了穿越大军中的一员,意外获得了火影系统,且看拥有火影系统的吴驰如何名动天下!我可是要成为装逼王的男人
  • 主宰君王

    主宰君王

    主宰天地灵气,万物我为君王!武道的巅峰之所在,一直以来都一个谜一样的答案,直到林宋的出现,才被打破!在一次的意外中,林宋的血脉被激活,上古林家的强者血脉,不可一世的龙族血脉,这两个在世上少有的血脉同时的被林宋得到。什么天才,在哥的面前都是渣渣!什么高手,看哥以后超越你!做人不能太张扬,但是我可以,应为我有张扬的本事!!!
  • 一纸契约:爱之不如念之

    一纸契约:爱之不如念之

    他和她结婚只不过是一场商业联姻罢了,最后是看谁失了心,迷失了自己。再后来她发现她喜欢上了他,失去了自己的心,其实他也喜欢她,两个人便有了真正的婚姻,可是在最后,他所谓的爱的那个人回来了,他义无反顾地抛弃了她,在两个人的车祸中,他义无反顾的把他爱的人抱走,留她在车祸中,流血不止,就在生命差一点消逝时,另一个男人救了她,于是她也看清了了他,出院的时候,她给他带来了一份离婚协议,说:“你根本就不爱我,我们离婚吧!再见!”在这时,他慌了。两个人在一起了,这个男人很爱她。于是在最后他们结婚时,他来参加,发现自己是很喜欢她的,可是自己伤了她那么多,还可以挽回吗?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有一种爱叫做沉默

    有一种爱叫做沉默

    (本作不是YY暧昧小说,如果你想看那种请绕道)那一年周星喜欢上了一个女孩!那一年周星用自己的花言巧语博得了女孩的欢心,那一年周星才上初中年仅13岁!懵懂的爱情给了这个年轻的孩子什么!周星又是如何经营这份懵懂的爱情!从13岁的恋爱到成年迷失!他究竟得到了什么!
  • 吴世勋之遇见你

    吴世勋之遇见你

    原谅我现在才明白—by邹木倾只要你开心就好—by吴世勋对不起,我没有拒绝你并不代表我喜欢你—by边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