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我们中华民族有一部令子子孙孙为之骄傲、为之神往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有责任感、有成就的史学家,都是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从而留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史记》,一方面展示了中国通史的辉煌,一方面凝聚了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两千多年来,赞叹它、研究它的人不绝于时,这证明它有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对于这样一部宏伟的历史著作所展示的历史长卷来说,在历史运动中的个人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这些角色和他们所活动的历史舞台及其背景,对今天的人们有些什么样的重要启示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思想认识,这是一部说不尽的“史家之绝唱”。尽管如此,在太史公的深邃的思想领域中,必有一些最根本的、对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
比方说,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人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这是有关社会公众同历史学之关系的最根本的问题,直至今天,还不断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来。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太史公早已作了精辟的回答。他写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这几句话是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第一,他指出现实中的人们之所以要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把历史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来看待,加以对照,作为借鉴,既不是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也不是要现实去模仿历史,二者不应当混同。这也明确地指出了古今的联系和区别:因有联系,故可“自镜”;因有区别,故“未必尽同”。第二,他指出了以往帝王“各殊礼而异务”,他们的制度、政策往往是不同的,但都是要达到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可见“自镜”决不是混同古今。这两点,很辩证地阐明了“居今之士”何以要“志古之道”。可见,拒绝历史经验,是愚昧的;生搬硬套历史经验,也是不高明的。
又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有自身的法则(即今天我们所说的规律)?如果有的话,人们认识这种法则有什么意义?这是人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坦率地承认,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之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太史公司马迁也触及了。他从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中,得到了如下的认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是把耕种、开采、加工、交换以及交换中的责贱变化等人们的分工及相互关系,视为符合于“道”的自然现象。太史公在讲到类似的经济现象时还说:“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又说:“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史记·平准书》后论)他认识到: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转向衰落,有利的客观形势发展到了顶头也会转向不利的方面,这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冲突而造成的,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显然,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过往历史有一个大致正确的看法,而且还在于对现实的历史运动和未来的历史前景。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比较客观的态度。
再如。历史运动主要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无从讨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各种问题。那么,作为个体的人,究竟应当在历史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这不仅涉及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还涉及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历史运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对此有种种说法,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他们所论大多是理性的阐说,这无疑能够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太史公从史学家的角度,冷静地观察那些经过历史潮流汹涌澎湃冲刷之后,仍然没有逝去的历史人物,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社会活动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提出了撰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既是太史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又是他告诫后人如何做人的准则。太史公在综论他为《史记》作人物列传时是这样说的:“扶义倜傥,不令已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扶义倜傥”,主要是讲德行、风采;“不令己失时”,是讲善于把握时机、机遇;“立功名于天下”,是讲以天下为己任的事功目标。显然,在太史公看来,他所要写进《史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然而,太史公却又并不是用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这个准则的;他的史笔之下,也活画出一些世侩小人,而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更衬托出那些写入历史书的杰出人物的真正本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扶义倜傥”等等,这正是太史公所希望于后人的,后人应以为“自镜”,做一个正派的、适应历史潮流的、有益于天下的人。
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留给后人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同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这是《史记》之所以受到后人传诵、崇敬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任何时代的人们,在认识与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对待史学与社会及人生的关系上,都可以从《史记》中得到必要的启示。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因司马迁做过太史令而得名。东汉时始有《史记》这一说法,后沿用此名。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约三千多年的历史,规模十分宏大,究其具体内容,包括:
十二本纪:《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
十表:《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八书:《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淮书》。
三十世家:《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陈杞世家》、《卫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晋世家》、《楚世家》、《越王勾践世家》、《郑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外戚世家》、《楚元王世家》、《荆燕世家》、《齐悼惠王世家》、《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世家》、《梁孝王世家》、《五宗世家》、《三王世家》。
七十列传:《伯夷列传》、《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司马穰苴列传》、《孙子吴起列传》、《伍子胥列传》、《仲尼弟子列传》、《商君列传》、《苏秦列传》、《张仪列传》、《樗里子甘茂列传》、《穰侯列传》、《白起王翦列传》、《孟子荀卿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孟尝君列传》、《魏公子列传》、《春申君列传》、《范雎蔡泽列传》、《乐毅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田单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吕不韦列传》、《刺客列传》、《李斯列传》、《蒙恬列传》、《张耳陈馀列传》、《魏豹彭越列传》、《黥布列传》、《淮阴侯列传》、《韩信卢绾列传》、《田儋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张丞相列传》、《郦生陆贾列传》、《傅靳蒯成列传》、《刘敬叔孙通列传》、《季节栾布列传》、《袁盎晁错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万石张叔列传》、《田叔列传》、《扁鹊仓公列传》、《吴王濞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韩长孺列传》、《李将军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平津主父列传》、《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司马相如列传》、《淮南衡山列传》、《循吏列传》、《汲郑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大宛列传》、《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货殖列传》、《太史公自序》。
共计130篇,526500字。其中,本纪是按时间顺序记载历代帝王的政迹、言行的简史,同时也包括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因帝王为天下本统,所以写帝王的事迹称本纪;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谱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作为纪传的补充;书是各种制度、各种专题的记述;世家讲述的是各诸侯国的兴衰史;列传是各类人物的传记,记载了各类人物的活动情况。在全书之中,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后人也因此把《史记》的编写方法叫做纪传体。
《史记》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宗旨,为中国的历史树起了一座里程碑,这座里程碑光芒万丈,它照亮了前代的历史,也为后代人献身史学照亮了道路。它取材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风俗。本国人文、异国风情,无一不涉足,无一不包揽,可谓是记述中国历史的一部大百科全书。
司马迁把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奉献给了我们,在他看来,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就应当是公正的、不存在什么偏见的,历史是任何权贵、何种势力都无可更改的。基于此,他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不虚美,不隐恶”,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不囿于传统观念。项羽——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手下败将,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一向是汉朝统治者讥笑的对象,司马迁却将他列入了本纪,位在汉高祖刘邦之前、秦始皇嬴政之后,与这两位皇帝鼎立争雄,这也是古时任何一住学者做不来的,何况司马迁著书之时,正是西汉兴盛之期,如此大逆不道、颂扬汉朝败将,岂不是不要命了?司马迁不怕,他已经经历了比死还厉害的刑罚,难道还怕死吗?他不争名、不争利,只求还历史以真实,他可不想将他笔下的历史人物贯以现实的污秽,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责贱评古人。项羽虽败犹荣,在司马迁心中,他鲁莽但仍不失为一个大英雄,而司马迁对英雄人物,一向是崇拜之至的。相比之下,对于刘邦,司马迁言辞之间,早对其人品流露出鄙视之意。这个好酒色的无赖,上不孝、下不亲,为了当皇帝、得天下,父亲、妻儿、部下的性命安危可以一概不管!对于这样一个政治流氓,司马迁是没有一丁点好感的,即使身为汉朝的臣子,他也不愿弃了真理去替汉高祖的行为粉饰。
三千年的历史画面,是多么庞大;三千年的历史脉络。是多么复杂,三千年的历史,叫人如何把握?然而司马迁成功了!他不仅把握住了,而且把握得极好。在庞大的历史画卷上,在复杂的历史脉络面前,他就像一位能工巧匠,不慌不忙地取舍着、权衡着,最后留给我们的,是一部剪裁得当、详略有法的精典名篇。这名篇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自然不必说了,我们再来看看篇中的天文、地理、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史记》的内涵极为丰富,在此我们无法一一表述。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史记》堪称“史家之绝唱”,在此之前的史书,或是历史材料的堆砌,或是一两件事的记述,或是某个地方、某个时代的记载,或是没有详细事实作根据的世系,都远远不足以反映我国古代历史的全貌。司马迁的《史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其写作方法、写作态度、写作体例,都为后代人著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史记》文章精美,又被冠以“无韵之离骚”的美称。这并不夸张。
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史记》是汉代文学作品的佳作,全文精简得当、条理清晰、笔墨酣畅、跌宕有致,结构严谨。有的文章气势宏伟、豪放雄辩,有的文章饱含激情、苍凉悲壮,有的文章精炼简洁、十分率直,有的文章细致形象、感人肺腑,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件,记人叙事各具特色。其中《项羽本纪》、《陈涉世家》、《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报任安书》等等,都是汉代散文的名篇。为历代人所传颂,是为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