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凭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当然是最好,但是这样比较浪费时间,如果能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才是最好的。
——〔中〕李嘉诚
1.培养高效工作的知识素质
素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素质的内涵很深,同时也很广。要想快乐地工作,在综合素质方面,一是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要具备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热爱神圣而平凡的事业;三是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工作热情,时刻牢记所肩负的职责与责任;四是要具备遵守各项纪律与制度的自觉性;五是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知识和现场工作技能,熟练地处理现场工作中的一切问题。任何职工,只要具备了以上素质,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也一定能在工作中找到快乐。
一个人,当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时,生活则是一种享受,他是快乐的;当把工作当成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他是不可能快乐的。
寻找快乐的人生,心灵才是健康的,坚持勤奋的工作,生活才是精彩的。
2.让自己成为学习型员工
学习型组织的先驱哈瑞森·欧文斯曾这样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组织的主要目标一直以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赚取利润,但现在,组织更紧迫、更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成为高效的学习型组织。这并不是说产品、利润就不再重要,而是在未来社会,如果没有持续的学习,组织将不可能赚到任何利润。组织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其他工作都靠后排。”
“组织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就是要把工作过程看作是学习过程,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学习。“反思”就是在发现问题时,主动找出自己的责任,认真总结教训,而不是互相埋怨、推诿。
智慧并不与我们经历的事情多少成正比,而是与我们的反思程度和领悟程度成正比。反思是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习的基础。我们做每一项工作首先要有工作计划,传统组织计划后马上行动,而学习型组织强调计划进程中进行计划反思,通过计划反思修正计划中不妥的地方,执行当中还要有执行反思。接下来是进行文字化,就是把反思后得到的东西写成文字,目的是共享,共享以后的决策是最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决策,这就是工作学习的过程。
学习与工作不可分割开,应该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优秀员工的学习更是这样。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知识,优秀员工的学习不再像学生时代为了知识的储备,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学习是和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的知识是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它是学习行为全过程和学习与工作相联系过程中的全面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体现的是独立自主、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优秀员工善于从工作中洞察和发现新知识、新技能,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新动态,并且能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掌握和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优秀员工区别于普通员工之处在于他具有很强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他们可以将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工作实践,发挥最大的学习实效,取得显著的工作业绩。
优秀员工与企业具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认为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再将工作仅视为赚取收入的工具,而是将工作看成是人生有意义的事,视工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将事业的成功看成是自己最大的满足。所以优秀员工在工作中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期望工作能获得发展,所以他们在工作中学习。
我们常讲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善意的),我们经常写的日(周、月、季度、年或项目)工作总结或事后分析报告,都是对工作的反思,都是一种学习。
一些组织出现了问题,这个部门推那个部门,那个部门推这个部门;两人产生了矛盾,你怨我,我怨你,这显然无助于学习力度的提升。出了问题,要各自反思,这个部门要反思自己哪里没有做好;那个部门要反思哪里支持不够;另一个部门也反思自己哪里配合不力,怎么调整自己?
在“学习中工作”又表达什么概念呢?在学习中工作就是要把学习和工作一样对待、要求,把学习视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正如通用电气的传奇CEO杰克·韦尔奇在一次年度报告中说的,“一个组织能不断地快速把学习转换成行动的做法,是它最终的竞争优势。”因此说,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唯有学习可以对种种变化作出最及时、最全面的反应,学习的速度至关重要!
当代管理大师——美国的彼得·圣吉先生在他的扛鼎之作《第五项修炼》扉页上的那句掷地有声之言令人难以忘怀,“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才能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过去(工业时代)的许多组织存在两种分离,从组织角度看,是工作与学习的分离;从个人角度看,是工作与知识的分离。工作与学习的分离导致组织绩效不能因学习带来改善;工作与知识的分离则妨碍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新的学习理念告诉我们,学习与工作是融为一体的。我国江淮汽车集团通过学习,将广大员工的价值观、品格、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素质引导与组织发展相适应,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取得了很大成效。
传统教育的“塑造理论”,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甚至是抑制和扼杀人的创新精神、漠视人的主体性。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因为创新的基础是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成果,踏着历史巨人的肩膀,而登上创新的阶梯则靠思维和实践。靠死记硬背而成为“知识库”型的人才,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当然,缺乏基础知识,沉迷于“异想天开”,也出不了创新成果。只有既善于通过学习继承前人财富,又善于通过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创新人才。一句话,只有创新性的学习,才能有望学习后的创新。
知识的积累通过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组织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善于寻找、转换及创造知识,同时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调整行为,实现永续经营。
3.掌握学习型员工的特点
学习型员工注重学习,而学历型员工看重的是学历。学历本身代表着一个人在某一阶段参加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但学习却是一个终身行为,员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学历,但如果就此停滞不前、故步自封,不再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仍然有可能被淘汰。一个企业同样如此,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才有可能适应市场经济,否则就有可能被无情的市场淘汰出局。
作为一名学习型员工,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并能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2)要善于学习。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抓重点、得要领。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带着针对性和问题去学习,通过学习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可能有实效。不能盲目地学,毕竟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学的东西又太多。
(3)要有实干精神。学习型员工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要在实际业务上精通,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行动果断,自觉发挥好模范带头人的作用,通过一个人带动一大片,影响周围的人都来学技术、学操作。
4.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
学无止境!
这不仅对学生如此,对每个员工亦然。学习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个阶段的事情,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贯穿整个生命的事情!
刚进企业的员工就好比是野生的花草刚进了花圃,求知学习好比是修剪移栽,修剪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花草如果长时间不修剪,就会变得杂枝横陈,一个榜样员工如果长时间不学习,大脑就会迟钝,原有的知识就会落伍,原本作为榜样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微软在录用员工的时候,往往注重的是员工的其他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新员工刚入公司,首先被告知的就是:在微软,文凭唯一能代表的就是你前三个月的基本工资。
学习能增长我们的智慧,能更好地与职场飞速发展的趋势相适应。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是,自己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地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的、不愿继续汲取知识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
对于知识的不断发展、更新,除非你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否则就不能跟上职场的发展需要。企业中的员工,即使是起到表率作用的榜样员工,也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知识。面对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在自己头上随时都接通天线,广泛接收来自各个领域的信息和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拓宽你的视野,而且会培养你良好的市场反馈能力。
说到底,学习能力就是一种工作能力。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一个不知道自己该学习什么的人,往往工作能力也很糟糕。
在现在的职场上,不管你从事的是哪种行业,没有知识总是愚蠢和可怕的,不继续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深化更是可悲的。因为这将意味着你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意味着你很难对周围不断发展的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理解,意味着你将失去人生的方向,逐渐被更多掌握新知识和拥有新技能的人所取代。
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职工都是从乡村里来的一些小伙子,平常大家工作之余就在一起喝酒聊天。一天,他们当中来了一个“傻子”,他并不是真的傻子,而是一个新来的员工,他除了正常地完成工作以外,还总是泡在几辆教练车里,东拆拆西动动,而大家出去玩乐的时候他却无动于衷。
“干什么啊?兄弟,难道你想自己开个公司造这玩意儿?”一个伙计劝他说。
“傻子”只是笑笑,并不说什么,没两个月“傻子”已经完全掌握了关于汽车维修的所有知识,被提升为经理,薪水是那些“聪明”小伙子的几倍。
“傻子”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学习汽车制造的其他知识,并自学外语,每个月还自费去总部参加培训。
又过了半年,“傻子”成为了总公司家用汽车生产设计部门的主管,两年以后“傻子”自己的公司上市,并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是什么让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从一个小伙计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是不间断的学习!
学历只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可以代表将来,一个优秀的榜样型的员工,必定应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员工。
知识的渊博有助于我们提高竞争力,但是求知却没有一条坦途可走。因此,必须日积月累,勤奋求索。
5.职业素质是高效工作的基础
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走向就业的基本条件,但是如何才能了解自己的职业素质呢?了解自己职业素质的办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接受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是就业服务机构针对劳动者求职、单位招聘过程中的问题,为劳动者、用人单位提供心理分析、择业技巧、心态调整、技能测试、供求趋势分析、职业设计、用人计划等帮助的行为。
职业指导的服务对象,一是劳动者(包括符合劳动年龄内的求职者、各类学校学生);二是用人单位。
职业指导内容主要有: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指导、劳动就业法律、法规、政策指导、求职者素质、职业能力测评、求职者职业设计、求职技巧指导以及单位用人指导等。
职业指导方式包括:“一对一”咨询面谈、成功求职策略培训、跟踪指导、座谈会等。
职业素质测试
部分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开设了“职业素质测试”的服务,求职者可在那里获得相关服务。
自我测试
劳动者可以通过填答“职业素质”自测问卷的方式,判断了解自己的职业素质状况。
6.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用锤子敲一块木板毫无效果,可是如果换上一个钉子,用同样的力量,就可以把钉子深深地钉入结实的木板中去。
一个人一生不了解的知识浩如烟海,全部掌握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过于贪多只会嚼不烂,本来想事事精通,最后却事事稀松。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有所选择,有针对性地学习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从而达到精通的地步。
一个人之所以出色,不是他懂得多,而是他掌握了最有用的东西!
现在的企业内部竞争激烈,尤其是在世界500强这类的优秀企业当中,每个人都是优秀的人才,人人都在努力学习,想要在如此高素质,高竞争力的人群当中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有超出常人的天赋和努力,想要在如此众多的优秀人物面前全面超越别人,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怎样才能突出自己呢?那就是针对自己的强项进一步学习,在这一方面做到最好。
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是专业人才,只要你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史蒂夫是微软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他在电脑方面并不是特别精通。可是比尔·盖茨却为他付出了一年数百万的薪金,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
曾经有记者问过比尔·盖茨:“史蒂夫先生不懂电脑,他为何能成为一个软件巨人?”
比尔·盖茨答道:“史蒂夫确实不懂电脑,但他的外交语言和风度无与伦比。”外交就是史蒂夫的看家本领,微软的很多商务谈判都离不开他,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谈判专家之一,为微软的软件销售、法律谈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是那些精通编程的工程师们望尘莫及的。
必须有专长这一点在员工来企业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面试官对那些自称无所不能的人是不屑一顾的,因为这些人往往什么都懂一点点,却哪一样都拿不出手,而那些坦然承认自己不足,却能强调自己有某一方面专长或者优势的人反而会获得青睐。
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你要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才会接纳你。在美国拿绿卡,只有两种人可以:一种是来美国投资或消费的人;还有一种人,就是有技术专长的人。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美国移民局,一位中年妇女,也在申请绿卡,从她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看,可以断定是一位户外工作者。她来自中国北方农村,因为女儿在美国,才申请来美。她只读完小学,汉语都表达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