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沟通可以达到领导和员工的相互了解,使正确的决策和领导很快被人理解和接受,变成执行决策和服从领导的实际行动。没有沟通就没有统一的意志、观念和行动。
——〔日〕松下幸之助
1.没有沟通就没有团队
团队的最大特征就在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通过合作取得1+1>2的效果,否则团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要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让团队成员各得其所的整体结构;二是能够让个体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优势的机制;三是上下级之间、成员之间无障碍的沟通。沟通是团队存在必不可少的要素。
其实,沟通对于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人类,即使在动物世界里,沟通的意义亦不可小觑。
在动物世界里,凡是种群都发展出独特的沟通机制,以确保分工和合作的完成,以及个体之间纽带的维持。这已成为群落生存方式的一部分。比如,在蚂蚁小小的世界里,平时每只蚂蚁都在忙碌各自的事情,但一旦一只蚂蚁发现一件有价值的物品,不一会儿一群蚂蚁就会纷纷赶来,一起完成把该物品运回家的工程。企鹅和它的伴侣在离别之前舞蹈,以身体的语言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义务的承诺,以便在严寒的南极共同哺育下一代。每种动物都有着其独特的沟通机制,沟通已成为动物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
动物世界尚且如此,人类所需要的分工、合作和情感交流,以及所需要完成的价值增加和交换就更多、更复杂。几乎我们每一个需求的满足,无论是利益和机会的获取,还是情感的交流以及他人的认同或是影响力的发挥,都需要通过沟通来完成。沟通能力已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能力,成为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成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沟通是团队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个团队如果沟通不畅,肯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威力,影响整体效果。
在2006年世界杯赛上,巴西队虽然三战全胜小组出线,但存在着团队沟通不畅的问题。这些问题被带到了与法国队的四分之一比赛中来。由于主教练与队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没有及时并有效地沟通,因此就无法了解彼此的意图和想法,就没有办法达成共识,协调一致,从而发挥出团队的整体优势,结果无缘大力神杯。
而希丁克之所以能够带领韩国队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打破了韩国队年轻队员不敢和长辈辩解、遇到问题也不敢越级沟通的规矩,创造了一种年轻队员与老队员之间、队员与教练之间能够顺畅沟通的良好环境和气氛。
上任初期,希丁克发现韩国队球员速度快,组织力不错,训练也积极认真,态度诚实,但缺乏沟通,队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按年龄排出序列,相互之间不习惯主动沟通,甚至人与人之间有长幼级别的沟通障碍。
希丁克认为长幼秩序是影响沟通、发挥团队威力的绊脚石。为了解决队员间沟通不足的状况,希丁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不许球员间再使用“大哥”这样的称呼,也不许使用任何尊称;年轻球员不论在战术训练还是在比赛中,都要经常开口和前辈说话;吃饭时,要前后辈穿插坐在一起,随意地交谈;按摩时也不要前辈先做按摩,而是谁先到房间谁先做按摩;安排宿舍时他故意把前后辈球员安排在一个房间,让他们互相了解。
训练时,希丁克经常会故意错判比分,如果此时球员没有任何反抗地接受,他就会大喊:“明明我判错了,你们为什么不反对?”
比赛中,如果球员连半句话都不说,只是奔跑,他就会发火……通过一系列的“沟通训练”,希丁克顺利把球员与球员之间,球员和教练组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式沟通”、“金字塔式沟通”,灵活转化为双向的“水平式沟通”、“矩阵式沟通”。当顺畅的双向沟通成为一种习惯后,训练场上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韩国队的成绩也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于2002年世界杯赛上取得了进入四强的好成绩。
希丁克的成功,得益于团队沟通方式的改变,得益于沟通带来的融合、了解、协作、自信和鼓励。
其实,任何团队的领导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沟通。著名战略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认为:“团队中的管理人员几乎每一分钟都用来沟通,不是说,就是写,或者听,或者阅读。领导者最重要的管理职能就是使组织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为此,他们需要不断激励下属,调动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不断地培养和指导,使下属获得新的能力。这个使人力资源增值的职责履行,就是通过沟通来完成的。因此,沟通能力及相应的技巧成为领导者个人和其团队成功的关键。”
2.以沟通促进团队成员合作
这是一个团队致胜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支持关键在于沟通,沟通才能带来理解,理解促进合作。如果不能很好地沟通,就无法理解对方的意图,而不理解对方的意图,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合作!
一个优秀的员工一定知道沟通的重要性,明白孤军奋战无异于自取灭亡;一个优秀的员工一定是一个沟通高手,总是对别人保持开放的态度,善于主动创造沟通的良好氛围;一个优秀的员工能通过良好的沟通使上级更信任他,可以使同事或下属更理解、支持他,可以使陌生的客户变成朋友。
一个沟通良好的企业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使企业关系和谐,气氛温和,给大家带来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那么,沟通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首先,在工作中员工应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一般来说,管理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杂,因此经常会忽视与部属的沟通。有时候管理者在下达命令让员工去执行后,自已并没有机会亲自去考查实际工作,以至于没有切实考虑到员工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对很多事实情况不了解,因此,作为一名员工,尤其应该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应该有主动与领导沟通的精神,这样可以弥补领导因为工作繁忙和没有具体参与执行工作而忽视的沟通。
其次,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积极和部属沟通。高效沟通是优秀的管理者必备的技能之一,企业的管理者也要重视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一方面要善于与更上一级沟通,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必须重视与部属沟通。
再次,沟通是双向的,作为部属,应该积极与管理者沟通,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作为管理者,也应该有主动与部属沟通的胸怀。只有大家都诚实与守信地进行沟通,不必要的错误都可以在沟通中消除,双方才可能密切地配合,企业才可能发展得更好更快!如果任何一方积极主动,而另一方消极应对,那么沟通也是不会成功的。
沟通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也要被当作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课程,应该把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提升到战略高度——从团队协作的角度来对待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建一个沟通良好、理解互信、高效运作的团队。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单向的通知当成是沟通,如:领导开会,一个人讲完就散会;公司培训,一个人在上面讲,大家在下面听。你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是否是一方说而另一方听呢?如果是这样,这不是沟通,沟通一定是双向的,任何单向的都不叫沟通,而是通知。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理解,可以使你与同事、朋友、家人的关系更融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你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和上级、同事、下级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较差的人常常会被别人误解,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无意中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沟通呢?
在团队里,要进行有效沟通,必须先明确目标。对于团队领导来说,目标管理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解决方法。在目标管理中,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讨论目标、计划、对象、问题和解决方案。由于整个团队都着眼于完成目标,这就使沟通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即便团队领导不能接受下属成员的建议,他也能理解其观点,使下属对上司的要求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沟通的结果自然得以改善。如果绩效评估也采用类似办法的话,同样也能改善沟通。
对于一名优秀的员工来说,要进行有效沟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一定要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明确沟通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你自己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怎么能让别人明白呢?那自然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2)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说,要掌握好沟通的时机。当你的沟通对象正在大汗淋漓地忙于工作时,你要求他与你商量这个周末消遣的事情,显然时机不适宜。因此,要想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必须掌握好沟通的时间,把握好沟通的场合和火候。
(3)必须知道对谁说,要明确沟通的对象。尽管你说得非常精彩,但你选错了对象,自然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4)必须知道怎么说,就是掌握沟通的方法。
除此之外,作为企业的一名优秀员工还要学会去倾听。沟通是个双向的过程,一名优秀员工除了要知道怎么沟通,同时还要知道怎么样去倾听,事实上,作为一个倾听者远比一个在说话的演说者要累。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去搜索他身上的别的语言。例如肢体语言、语音和语调。只有做到了用心倾听,才能准确地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进行有效的沟通。
3.核心价值观是团队沟通的基础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核心价值观是沟通的基础。我们常说,要用真诚来搭桥,用心灵去沟通。如果不能走进对方的心灵,那么任何沟通都是浅层次的。而要在一个人数众多的企业及其他组织当中,多层次地进行一对一的心灵沟通,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具有组织性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在一个团队中大家共同的价值观是建立真正协作关系的基础,也是大家互相沟通的基础。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一个团队当中,如果员工的价值观及理念不同,是没办法进行深层次沟通的,自然更谈不上高效率的合作了。因为合作的前提是人们必须拥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及理念。如果人们对基本的价值观和理念存在不同意见,其结果必然是冲突不断,自然不能把注意力和行为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来,因而很难合作,也就不会有效率。所以,确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有了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人们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当员工认为自己的价值观与团队相同时,他们就不仅有了工作上的归属感,更有了精神上的归属感。这样,他们工作起来就不会心不在焉,而是会一心一意地做该做的事,因而也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潜力,也更具有创造力。
同时,当人们感到自己属于一个团队的时候,相互之间沟通的质量和精确度会大幅度地提高,合作就会更紧密,就会产生协同效应,产生更大的力量,创造更大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核心价值观呢?吴宏彪在其《核心价值观》一书中给出了定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远景、使命建立以及指导企业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以及批判什么的基本原则。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的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灵魂。”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经过长期研究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企业中很多问题的存在,源于企业缺少一种为领导者和员工所共同认同并为之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他认为,真正让企业长盛不衰的,是深深根植于企业员工心中的核心价值观。
很多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表面上看来是沟通不畅造成的,细究起来,就会发现是公司缺少核心价值观及理念等深层次的问题的外在表现。要解决沟通问题,必须从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入手。
还有,企业与团队的沟通不畅,还与领导的认识有关。很多领导仅把沟通的作用和目的局限在做事层面的合作上,认为这是提高效率所必需的。这不能说是错的,但仅此是绝对不够的。领导者还应该从更高的、精神乃至心灵归属的层面上来看待沟通,让员工不仅在工作上有所归属,更要在心灵和精神上有所归属,让员工对企业和团队产生一种认同感。这就必须建立企业和团队的核心价值观。
所以,确立团队的核心价值观是进行沟通最需要做的、基础性的工作。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是要从社会、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来思考企业生存的意义,即企业为什么要生存?企业能为社会做什么?企业有什么理由生存?等等。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一次,一位海外基金的经理到内地旅游。当到达一个偏远的山区时,他发现中国移动的手机信号依然很好。这位基金经理当时很高兴,认为中国移动的覆盖范围确实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但转念之间,一个巨大的疑问又浮现到这个基金经理的脑海中:在这么偏远的地区中国移动都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覆盖,何时才能收回这些投资?回到香港后,这位投资者随即卖出了手中持有的全部中国移动股票。这个故事给中国移动以强烈的刺激,更多的矛盾危机促使企业去探索问题的根源所在。正是这种最现实的矛盾与利益冲突促使中国移动上升到企业哲学的高度从根源上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重新认识原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发展、去创新,使之更加符合新时代条件下企业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团队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员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因此,团队文化要善于将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每位员工的灵魂深处。只有每位员工对核心价值观高度的认同,才能构建良性的、健康的、快乐的环境。
团队有了核心价值观,一切难题在其面前都会迎刃而解,一切沟通都会顺畅和谐,一切不解都会冰释溶化,因为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工作。
原来企业界曾有过争论,认为企业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利润,就是为了挣钱。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没错,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得挣钱,只有挣钱才能生存下去。但是,挣钱、获得利润只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不能当作企业的目的,尤其是当作唯一的目的。企业的目的应该从更高的社会层面上来理解。这就像“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一样。所以,企业的最终目的应该从满足社会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增进人类福利的高度来寻求,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