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散文有亲情散文:是写家人与亲情的,如著名的《二姐》就是,在那里我们可以认识亚鹰的至亲:父兄姐妹妻儿,可以读到亚鹰柔情,也可以了知亚鹰的秉性传承。情感散文有友情散文:文中大都是文人朋友,如杨剑、刘志明、汪峰、马希灿等,当然也有一些社会朋友,如商人郑仁桃、酒友张孝东等等,其中都渗透了亚鹰与朋友间不输亲情的交往,有这样的朋友是幸福,而能纪录这样的友情也足见亚鹰对朋友的在乎。情感散文有怀旧散文:照理来说,怀旧不是亚鹰这个年纪所具有的情感,但亚鹰的怀旧很真实,他纪录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有人生社会的写照,更有自我心理的录影。
亚鹰的文化散文与游记散文几乎是浑然一体的,他对文化的思考溶于他对江河的游历,他是“足行万里,思接千载”,他不是普通的游客,他是一位自觉或不自觉的人文地理学派,他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与地理结合的方式在进行考察,既有对镇巴、云贵、凤凰等地的考察,更有对古信州而尤其是本土广丰的考察。可以读到的是他在人文地理间的寻寻觅觅,更可以触摸到的是他渴望对他所生活的世界的理解。他不仅仅是个游历的记录者,他是一个发现者、创造者。这一点也秉承了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于是为也理解了为什么他对余秋雨上饶演讲所表现的强烈兴趣。
一种最有价值的散文是它可以开创出一种新的散文种类,一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问世,后来成就了文化散文这样的散文类别。而亚鹰在2012年推出的在散文界引发轰动的是系列散文《我是城管》,也应该是这类散文。在大家注重他的内容时,我更感兴趣的是《我是城管》的散文类属。亚鹰自己将这一类的散文称之为工作散文,看得出他认为这是他的工作纪实,这也是他对这类散文的一个界定,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觉得工作散文也不是很贴切,“工作”这一概念宽泛了,也就容易遮蔽了这类散文的特点。我也曾想将《我是城管》归属于其现在已有的散文类别。如将其归类于职场散文,但职场在人们的认识中是国企或私企的工作场所,是一些白领、金领、粉领打拼的酸甜苦辣的纪录,有些小资的味道。如将其归类于纪实散文,纪实散文的概念太过宽泛,不能突出亚鹰此类散文的特点。又如将其归类于新闻散文(这是一种散文新类别),虽然《我是城管》有新闻的真实性,但它没有新闻的时效性与“零度风格”。或如将其归类于仕散文(因为亚鹰是文人从政,身上也有些古代的“仕”的风度),但“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高洁气概,其代表作中最多的是“独抒性灵”归隐意识。或者是将其归类于公务员散文,有人作了统计,公务员占了现在散文作者中的十分之一左右,是也算是散文作者的一支主力队伍,但是,公务员散文会让人误解为为考公务员而作的实用散文,如申论训练等等。我倒是想将其归类于当前很盛行的官场文学中的官场散文,但是当前的官场小说主要还是对官场的黑暗与腐败的揭露,是继《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之后,又因王跃文的系列官场小说而形成的批判讽刺小说。所以冠以官场散文就会让读者误以为是批判讽刺官场的散文,但《我是城管》不全然是讽刺散文,他更多的是着眼于官场与民众之间的冲突的解决,张扬着做清官做实事的观念,也就是所谓的纪录自己如何在各式的斗争中做好工作的工作散文。在此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官场工作散文”。
如果要从散文风格上看,亚鹰的《我是城管》还可以归类于豪放类散文,它连贯而无间隔的厚实内容,一泻千里的语言气势,直截了当的描写叙述,仰天长啸的叹息呼喊,使得散文间充盈彰显着一股豪放的英雄气概。这与当前文坛充斥着的十分个人“小资”散文,“顾影自怜”的小女人散文和“伪娘”散文有太大的反差。
其实亚鹰正在继承着我国中国古代散文的传统,打开一部中国古代散文史,其间的主线也是散文的宗旨就是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就是“文以载道”的传统。在这点上,亚鹰是一个很好的继承者。他表现了一个文人,不仅仅是一个文人,一位官员文人的担当精神。(关于官员与文人的关系,历史上中国官员文人太多了,也留下了不朽的散文名篇,如司马迁、诸葛亮、唐宋八大家等,也如择居上饶的宋代名臣辛弃疾所写的《美芹十论》、《九议》等,而辛弃疾也是亚鹰所钦慕的英雄。但是亚鹰的工作散文与中国古代的官员散文有不同,将另撰文论述。)其实,他无论是城管、国资委还是政府办等等,那只是一个官衔,是一种职能,对一个文化人官员来说,是人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人生的社会责任。
在散文界引起轰动的《我是城管》不是一日而成的,看得出来,在亚鹰早年间的官场随笔体散文如《政府杂记》、《飓风》、《高危行业》等等,他已经在为探索《我是城管》的这样的创作风格做准备了。
亚鹰应该感谢广丰县委县政府,让亚鹰有用武之地,也让他有了这样丰富的官场阅历,这样丰富的写作素材;而我们也应该感谢广丰县委、县政府,让我们读到这样的散文;上饶文化界也应该感谢广丰县委、县政府,让亚鹰为上饶文化界增光添彩;我们还要感谢《散文选刊》下半月的主编蒋建伟先生和责编黄艳秋女士,他们这样大胆地发表这样的长篇重磅有争议的散文,他们其实是有风险的,但他们还是发了,一发几是十几万字,一发就是几个头条;当然,当前的中国城管也应该感谢亚鹰,他不仅仅让城管的酸甜苦辣被众人所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探索一条做好城管工作的道路。
最后,以2006年亚鹰与广丰天桂文学社诸友在半山亭所吟的诗句作结:“半山只作歇脚处,聊镌高士凿长篇”。希望看到亚鹰将其所开创的工作散文的道路路基拓宽、路面夯实,成为新时期散文的一条亮人眼目的大路。
注:汲军,作家,教授。本文为汲军教授于2012年4月7日在上饶召开的“本土作家周亚鹰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刊载于《散文选刊》、《中国作家网》等。
22、把小事做好
——读周亚鹰的散文集《我是城管》
彭素虹
女儿从学校兴冲冲地拿回一个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装帧精美的书籍,原来是周亚鹰的散文集《我是城管》。女儿抚摸书上的签名后,乐滋滋地开始阅读其中的文字。说起这本散文集,还有一段故事可说。
大概半年前,《散文选刊》连续三期登载了《我是城管》的部分篇章。女儿首次看到这些文字,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她经常跟我说起书中的一些内容,并且感慨:城管的事情原来这么多,做一名城管多不容易啊!
后来我在一次笔会上碰到周亚鹰,跟他提及了女儿的感受。亚鹰微微一笑,让我把女儿就读的学校地址告诉他,说等这些书稿结集出版时,给女儿寄一本过来。当时,我以为他也就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几个月后,女儿当真从学校拿回了《我是城管》。仔细阅读《我是城管》后,我发觉亚鹰在工作上是一个力求把小事做好的人。
《我是城管》可以说是周亚鹰的工作笔记,作者以自己身为城管局长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这其中有为环卫工人增加100元工资的“小事体”,也有进行环形岛改造、清理护城河等“大手笔”;到后来,作者还提出了关于“城市病”与“城市意识”的深层次思考,希望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国民的城市意识能够得到相应提升。在阅读这些文字时,我不时地被作者对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那份热爱所打动,即便在碰到一些不被理解甚至受到自上而下的各种压力的时候,作者仍然能够坚持把城市管理服务中遇到的每一件小事做好。
在《环卫工人加了100元工资》中,作者耳闻目睹环卫工人工作的劳累,于是就起草了一份书面报告,描述环卫工人生活之艰辛,希望能为环卫工人增加工资。可这报告到领导那里就没了回音,又报告、再报告,仍是没有回音。我们的亚鹰局长没有气馁,继续为环卫工人争取,有几回,甚至赖在领导们的办公室不肯走。为了力证该县环卫工人的工资水平偏低,亚鹰还组织人员赴周边多个县市区调查对比,从平均清扫面积、作业强度、工资标准、社保缴款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写出了洋洋洒洒的调查报告。直至最后,领导同意为环卫工人增加1000元工资时,亚鹰的心中才稍稍安慰了一些。
而在《打雪》一文中,漫天飞舞的雪花给城市服务管理带来了不便,可即便如此,作者依然带领自己的团队想方设法地打扫落在树上的雪,确保树木的完好无恙。“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有的人在负责清理坚冰,有的人负责清运被压折的树枝,抢修队在忙着修理被冻爆的自来水管和水表……一些雪花掉进了打雪人的脖子里,加上冰冻路滑,每个人不断摔跤,每个人都一身雪水泥浆,大伙儿一个个冷得发抖,但没有一个人退却。多亏了这些可亲可敬的人,终于没有让“雪灾”在这个城市上演。
当面对一些不文明现象时,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某些市民把家里料理得干干净净,把院子伺弄得整整齐齐,可是一到公共场所就完全没了规矩?因此,在对一些不文明现象痛心疾首的同时,作者几乎是含着泪水写了一封《对不文明现象说不》的倡议书,并且联合义工沿街宣传,想以此带动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与服务的行动中来。我们在作者的呐喊声中,感受到了他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的决心。
“小事因为其小,反而难以做好。城市管理无大事,我们城市管理者就是要把每件小事做得尽善尽美。”诚如亚鹰所言,城市服务管理就是做小事,甚至是做十分琐碎的事,琐碎到一张纸片一根枯枝一片落叶一块砖头一团泥巴。也因此,亚鹰特地在车里准备了一些工具:一把铁钳一个塑料桶,用来捡拾垃圾;一个小铁锤一把扁钎,用来凿开被堵塞的井盖缝隙;一把大铁剪,用于剪断下垂的枯枝……而我想,要是人人都能如亚鹰一样,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把每一件小事情都做好的话,我们的城市会变得更加文明洁净,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注:彭素虹,作家,《散文选刊》签约作家,现供职于浙江宁波日报社。本文刊载于《宁波日报》。
23、特殊岗位上的责任者
——浅析周亚鹰的人文品质
黄涛
小区门口有一条街道,街道上每天有早市,礼拜天早上逛早市是很惬意的事情。能买到新鲜便宜的蔬菜,能买到一些小件的生活用品。当然,我所说的早市是非法的,是近郊农民自发形成的,是属于被城管坚决取缔的。客观地讲,早市有其好处,但可能影响交通,影响环境卫生。在心理上有趋于早市长久的愿望,如果哪天早市被取缔消失,心里会感到失落,看到城管掀踢摊位打人骂人,会有很不适的感觉,说到底还是缺少对城管行为的理解。
寒暑假回老家,习惯住在朋友李姐的家里,李姐的儿子朱博就是城管员,印象中,朱博几乎没有节假日,上班很早,工资不高,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看着他每天的辛苦,有一些对城管的理解。
初读周亚鹰和长篇散文《我是城管》,被震撼,被吸引,城管工作麻烦、琐碎、辛苦、工作时间长,更多的是不被理解。周亚鹰是江西省广丰县的城管局长,是特殊岗位上的责任者,用文字告诉我们真实的城管工作环境,在理解的过程中多了担忧。周亚鹰将他的新书《我是城管》寄我之后,系统重读,依然是震撼,多了喜悦、安慰。在别人异样的眼神中他走上城管局长的领导岗位,经历了现实困惑的历练,优秀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管理者必须有明确的岗位目标,必须有开拓精神,走过重重难关,他创新了工作方法,工作呈良好状态,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城管、了解了城管工作、了解了城管工作的现状。认识周亚鹰是在上海华语文学笔会上,之后他发我一条短信:两个月在街上搞创卫,没得一个字。在一次电话中我问他:工作忙不忙?他回:每个有责任心的人都会很忙。通过读他的散文,通过和他的交往,有了这样的认知:他不仅有负责的精神、有男人的刚毅果敢、同样有爱心、有柔情心怀、有良知、有远见、有价值观,既是作家、领导,又是普通人,温暖、坚持、正义、超然。
最早读到的是周亚鹰的《二姐》,二姐不易,却幸福,二姐有一个善解她心意的兄弟。文字之后的周亚鹰我想定是位内敛、多思的的小伙子,见到他后,印证了主观想象。《我是城管》字里行间的周亚鹰棱角分明,强劲尤如北方汉子,与性恪外貌反差很大,这样我更多了兴趣,一个行为文静、语气优雅的小伙子,怎能样在城管的特殊岗位上披肝沥胆、大刀阔斧。《我是城管》解惑通透,说明和改变着我的看法,文化人用行为科学,用独具智慧的方法,使自己的工作蒸蒸日上。
认识周亚鹰之后,他在人品上的自然反映,促进我理解他的作品,清楚记得在上海采风时,周亚鹰带着酒窝的笑容,天真烂漫,反映了内心的清澈坦荡。正因为如此,他的文品,一切从现实出发,没有雕饰、公平、担当、探索、挑战、信念、力量、激情、勇气、敏锐、执着。每篇文章里都站立着男人的伟岸、捍卫、活力。让读者的思考延伸,触摸到他人文品质所容纳的内涵。
深秋季节,爬过两次高山,紫柏山和显灵山斑斓秋色,满山尽染,颠覆了我对春天唯一的痴爱,别样秋色别样美,甚至秋色比春色更有质感、更厚重更有层次,饱满、丰硕、多彩、富有、秋色重新定位美的感受。读周亚鹰的作品,正象走进了无边的秋色,欣赏到了不一样的美,新鲜、过瘾、波澜壮阔、荡气回肠、淋漓尽致、与时俱进。《我是城管》记述的是平凡,思想融会贯通,人和文都提升到了新的境界,周亚鹰给自己的生活和写作定义了一种说明,赋予了一种希望。
前路茫茫文字远,跋涉作文正当前。周亚鹰的人文品质朴素而华美,真情而坚定,值得称颂,坚信他的未来大有作为。
《我是城管》做真事、说真话、映真情,曾担心周亚鹰被误解或被打击,结果显然多虑,他一如既往地按自己的规律干事做文,处之泰然,前途曲折光明。《我是城管》助长了周亚鹰的发展,完美了周亚鹰的人生,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的欣欣向荣,公平正义正在中国大地茁壮成长。
2012年11月30日
注:黄涛,陕西人,作家,教授,《散文选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灿若紫菊的生命》,本文刊载于《散文选刊》等。
24、还城管的本来面目
陈桂芬
城管在许多人的眼中是一群没有人性的冷血动物,游离于人性之外的城市流氓,踢担子、踩篮子、拗杆秤、抢物品、赶小摊、打小贩……,被群众指责、痛斥、狠批,甚至追打的对象。当你读了《我是城管》这部散文后,你就会对城管刮目相看,知道城管是为市民做实事最多、被领导批评最多、受群众误解最多、被媒体责难最多的一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