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②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③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④,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⑤
注释
①信:是凭据、根据的意思。信言:诚实的话。美:华丽、漂亮,粉饰、美化。
②善:善良。辩:辩说、巧说、巧辩、诡辩。
③知者:真正知“道”者。博:博杂。善有元,事有会,天下途殊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知其元而众善举矣。故不待多学而知之。《黄帝内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易·系辞》云:“天下何思何虑?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韩康伯说:“少则多,多则惑,途虽殊,其归则同,虑虽百,其致不二。苟识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贯之,不虑而尽矣。”
④积:积藏,此指私留。有:富有。
⑤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道之当然而不可违者,古人所谓义;天道之本然而不可争者,古人所谓命。《吕氏春秋·恃君览》说:“命也者,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错者,不得与焉。”天地虽大,其化均;万物虽多,其治一。圣人法天而行,无为为之,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万物生发而不加伤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顺应客观规律而不与之竞争。
意译
信实之言不苛意追求辞藻华美,苛意追求辞藻华美之言不信实。善良之人不文过饰非无理狡辩,文过饰非无理狡辩之人不善良。知“道”者,能秉要执本以一持万,不会驳杂不纯;驳杂不纯者,可谓不知“道”。圣人不积留主观成见,而唯“道”是从。将自己掌握的“道”之德,在实行“道治”中,恩惠与人民,自己的德就会愈加富有;将自己理解的“道”理,让更多的人得到理解,自己的理解便会愈加充实。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万物生发而不加伤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顺应客观自然而不与之竞争。
智慧解析
这是老子《道德经》最后一章,老子在前面的八十个章节中反复讲解了有道德的人的处世方法和行为准则。但是老子还是怕天下人有所不明,因此在最后一章又一次强调了顺道者应具备的思想品德和应遵循的行为标准,并真诚地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以此为座右铭,获得快乐和幸福,自由自在地生活!
顺道之人应是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是有诚信度的人,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应代表着自己的真诚。而真诚的语言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没有华丽的言辞来修饰,只有朴素的言语来表露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真诚的语言正好相反,会用太多的华美词汇来掩盖内心的不真实。这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忠言逆耳!而那些不真诚的人多半不会有善良的本性,多是一些巧言令色之徒,多会无理狡三分、有理不饶人。而顺道之人因为真诚待人,所以也就以善良为本,也就不会有太多的狡辩之词,更不会得理不让人。
有一个故事更能使我们了解一个顺道之人的自然胸襟和善良情怀。这个故事讲的是在18世纪的日本,有一位百忍禅师,他道行高深,极负盛名。百忍禅师是一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在他住处的附近有一对开食品店的夫妻,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可是,那个漂亮女孩的肚子却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当然是见不得人的事,夫妇二人大怒,逼问女儿孩子的父亲是谁。女儿吞吞吐吐地说出“百忍”两字。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百忍理论,可这位大师却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百忍。此时,虽然他已是名誉扫地,但他本人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即使在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时横遭白眼或冷嘲热讽时也泰然处之。
一年后,那位未婚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原来孩子的生父另有其人。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百忍禅师那里向他道歉,并将孩子带回。百忍仍然没有什么表示,更没有教训他们,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而从此以后,百忍禅师却得到更多的人的尊敬和崇拜,都说他是一位有道的高僧。
对待事物有一种自然平和态度,保持着自己真诚的本性,就不需要用太多的言辞去辩解和争论,事物自然而然地朝着它的本来面目发展,而使自己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尊敬。反之,如果一味地辩解和争论,也许会使事情水落石出,也可能会得到人们的谅解,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不会得到他人的尊敬与崇拜,甚至有可能还会给自己招来更大的麻烦。
因此,老子最后的总结语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充分说明了顺道之人是与天道自然相和的。大道的自然规律可以帮助万物生长,但从来不会去伤害它们;得道之人的处世方式也是以帮助他人为根本,而不去与人争辩抢夺。所以说得道之人自己没有利益的要求,但是最终却获得最丰厚的利益;得道之人做事只求对他人有帮助,不与人争斗,最后却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和崇拜。
所以我们应效法得道之人的行为准则和思想境界,做到以诚待人,为他人着想,不与人争一时之利,这样我们自己也会少一些敌人,多一些朋友,就能真正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