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为无为,①事无事,②味无味;③
大小多少,④报怨以德。⑤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⑥;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⑦,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⑧,故终无难矣。
注释
①为无为:第一个为字念阳平音,动词,指人的行为。无为之“为”念阴平音,乃无私的避讳用法。句义是人的行为无私。
②事无事:第一个“事”字,指做事;无事,指做事不滋事。
③味无味:第一个“味”字,本指滋味,这里作辩味、体味、体会讲。《列子·天端》有“有味味者”。后来把体察事理叫体味。无味,淡泊人生也。味无味,即体会无私人生的快乐之义。本文中的第一个“事、味”,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后面的“事、味”均是名词。
④大小多少:使动用法。意为人的行为无私,可使大事(大矛盾)化小、多事化少。有私处事,则刚好相反,必将小事变大、少事化多,甚至无事生非。
⑤报怨以德:讲无私人生能够以德报怨。
⑥细:即小,或讲为细小。
⑦不为大:不图大。
⑧犹难之:犹,在此作“如同”(见《中华字海》)。犹难之,即把容易的事如同困难的事对待而行。
意译
人的言行无私,做事就不滋事,就能体味到淡泊人生的快乐,可以使大事(矛盾)化小、多事变少,还能以德报怨。解决困难,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具体的件件小事做起;处理难事,要从简单的事情中积累经验;成就大事,必须从细小的琐事起头。因此,圣人做事始终不图所谓的大事才做,所以才能成就大事。轻率表态的人,一般很少兑现承诺,把凡事都看得很容易做成的人,必定遭遇很多的磨难。因此,圣人把每件事情都如同解决难事一样去做,所以就能达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智慧解析
合乎大道的宗旨就是用无所作为的心理去进行作为,用无所事事的心态去做事,用无所滋味的心态去品尝天下滋味。否则,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开始,就有了愿望,就不会有终止。比如有的人自信是非常淡泊名利的,这说明还没淡泊。到了真正的淡泊,是连这淡泊二字也感觉不到的。所以这些人的淡泊,是相对于别人说的。因此不以清静为清静,不以无为为无为,不以无事为无事,不以无味为无味;别人以为小的,我们以为大;别人以为少的,我们以为多;别人欺负我们,我们还要送给他一笑脸,这才是大道的真意。
当我们有了这种心态时,才能够以德报怨,才能够不自以为伟大。才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了解到就算最大的困难,也有它最容易解决的地方,只要从最薄弱的地方入手,就可以将困难化解掉。
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是人们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都是人们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只要发现我们自己心中的问题,那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老子还告诉我们当我们有了自然无为的心态时,我们还会发现任何重大的事件都有它细微的末梢,就像一团乱麻,只要我们找到那一根线头,就可以将它拆开。所以很多老一辈的智者都告诉过我们要注意细节,只有把细节做到位,那大事也就水到渠成了。就像盖大楼,哪怕它有上百层,只要我们一砖一砖的垒,终究有一天它会矗立在大地上而不倒。所以我们经常说: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由细节构筑成的。注意细节——大事业很可能败在微小的事情上。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商人,带着货物到市场上出售,他的运气非常好,生意兴隆,所有的货物都卖出去了,口袋里塞满了金子和银子。第二天,他准备回家,并且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中。
他把钱塞在背包里,放到马背上,然后骑着马上路了。中午的时候,他路过一座小城,休息了一会后,打算继续赶路。这时,他的仆人把马牵到他的面前说:“主人,马的后掌蹄铁上掉了一只钉子。”
“就这样吧!”商人说,“我只有六个小时的路程了,这马蹄铁不至于掉下来。我们要急着赶路呢!”
下午,商人下马休息,叫仆人到附近喂马。仆人回来后又对他说:“主人,马左后腿上的蹄铁已经掉啦,我是不是牵它去重新打个马掌?”
“就这样吧!”主人答道,“只不过剩下两个小时的路程了,这马应该还能挺得住的。”他们继续赶路了。没走多远,马便开始一瘸一拐了;跛着走了没多久,开始跌跌撞撞了;又没走多远,终于一跤跌下去,腿折断了。商人只好将马留下,把背包解下来背在自己肩上,步行回家。结果,他一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中。
注意细节,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不会出问题的部分。知道容易,哪怕看起来异常困难的事情。当我们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自然在心中保持一种低下,始终不会妄自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