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常无名,①朴。②
[朴]虽小,③天下莫能臣[之]。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⑤。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⑥。
始制有名,⑦名亦既有,⑧
亦将知止,⑨知止可以不殆⑩。
夫道之在天下,譬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释
①道常无名:常,永恒、永远。无名,在这里是讲道性无私,不与万物争名利的意思;与第一中的“无名”二字表义有别,应注意区别。
②朴:这个朴字在这里是讲道的性质品貌是质朴无华、具无私奉献精神,是以“朴”代道的用法。
③[朴]虽小:“虽小”前承上省了“朴”,全文应是“朴虽小”。小,指道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宰的品德,在人事错位的目光中,好似卑微而小。这个省略句中的朴字,也是代道的用法。
④天下莫能臣:天下,于此泛指万事万物。莫能即不能。臣,名词的使动用法。“臣”后省了“之”字。臣者,臣服、役使、支配义。“莫能臣之”即天下万物不能支配它却受它的法则支配之义。
⑤自宾:宾,使动用法,即宾服,犹言像宾客样服从主人的安排。
⑥自均:自然均匀,比说人事上的自然听命。
⑦始制有名:万事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物种名称;人事上也产生了各种官职名称。
⑧名亦既有:名,名称。亦,无义,为凑足四音节而用。既有,这里重点讲官职职能划定产生后。
⑨亦将知止:亦,也。知止,即应知晓建立健全制约监督体系。
⑩不殆:殆,本义为危险。不殆,这里引申为没有对国家、民众公益造成损害。
之于:流入之义。 意译
道具有永远不争名利质朴无华的无私奉献品质。它侍养万物却不做主宰,从人事错位的眼光看,具有甘愿卑微侍人侍物的品德,但天下万物却受它的法则支配。统治者若能遵守道的无私奉献精神来治理国家,百姓就会紧随于他们。天地间的阴阳二气相交替,就能化作甘露洒陈于人间,并没有谁命令它却自然均匀(这就是上下合德的结果使然)。治理天下要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各种官职划定后,还要知晓建立健全制约监督体系。有了制约机制,就能防止以权谋私而损害国家民族的公益。道的法则在人间,就像百川均要流入江海样,谁也不能违背它。
智慧解析
大道到底存在不存在?这不用说我们也知道它是存在的,但是大道到底以何种形态存在?大道到底有没有大小?老子告诉我们大道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它无处不在,万物的任何一种都是它的载体。它表现在水上就是液体,它表现在树木上就是固体,它表现在空中就是气体。大道也无从于大小,因为万物都是由它衍生的,这其中既包括天地在内,也包括微生物在内,所以它的大小是无法形容的。其实道不能以大小论之,宇宙间一切的事物,都存在于道中。并且,大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你说天大,还有比天更大的东西,你说微生物小,还有比微生物更小的东西,比如原子,得用高倍的显微镜才能看得见。但是,还有比原子更小的东西。所以说大道是宇宙的本原,它大可以无极限;而宇宙又是由无数个最基本的单位原子组成的,而原子也是道的载体,因此道小可以如原子,甚至更微小。鉴于道的这种无形态可言、无大小可分的性质,也就没有办法给道起一个名字,而且永远不可能有名字能给它指定。所以道是处在一种极为质朴的状态下,就像刚刚在母体内落户的胎儿一样,无形无状,无名无性,它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虽然它不强大也不显赫,但是还没有人能令一个胎儿感到恐惧,那也就无法令它服从。大道就是这样的,任谁也无法使它臣服。
我们人类的领导者们如果能够效法大道的这种质朴的状态,也就是说像胎儿一样没有分别心,没有任何人类持有的尺度,那么任何事物都左右不了你,无法使你向他们臣服。那他们自然就会向你臣服,就会听从你的安排,服从你的指令。而人们也就不需要你去强行管理,他们自然会平等和睦、无争无夺地工作和生活了。但是我们要想效法这种状态,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大道是无名无相的,我们要想认识并效法它,那就必须给它一个名字,而现在我们只能将它命名为“道”。然而一旦有了名字就有了概念,而概念是对立产生的源头,对立的产生就会使我们的认识产生局限性。就像我们在认识“道”的过程中,知道了天地是由道创造的,但天外是不是还有天的存在呢?我们再仔细地分析一下,我们所说的天其实就是宇宙,但宇宙也是分层次的。我们人只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空间,但是还一定有许多空间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就是我们认识到那些空间的存在,根据人的认识差异,这种认识也肯定不在一个层次上。比如我们一般的人跟爱因斯坦认识到的空间绝不是一回事。表面看来,我们可以跟爱因斯坦坐在一个餐桌上吃烤饼,但是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境界里。他看到的时间是弯曲的,我们感觉到的时间是直线滑行的。他以为大地在飞奔,而汽车没动,我们觉得汽车在跑,而大地不动。再往细里说,我们不跟爱因斯坦比,也不跟霍金比,他们毕竟不是平常人。就是平常人跟平常人比,每个人眼里的世界也并不是一样的。生理上的差异和心理上的差异都可以导致认识上的误差。究竟谁看到或感觉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呢?谁又知道我们因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缺陷或局限而感知到的世界距世界的本来面目相差多少呢?
知道了我们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时是有局限性的,是需要概念和名称来确定的,这就说明我们有自知之明。因此我们要做到适可而止,不要太强调和太执著于我们的认识和感知,这样我们就可能减少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比如我们到野外游玩时,会看到一群六、七岁的男孩和女孩,都光着身子在河里或水塘中嬉戏,我们不会觉得有伤风化,也不会有人以耻辱的心态去看待他们。但是如果是在城市的游泳池里,这种现象就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甚至会以鄙夷的目光去审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心中存在着一种固定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有局限性,也是很难改变的。认为野外是放纵的地方,而游泳池是文明的象征。其实,在那些男孩和女孩的心中是没有这种限制的,在他们眼中只看到了水,只知道在水中嬉戏的乐趣。因为他们的内心是明亮的,是顺畅而自然的,没有一丝灰尘,也就不需要用布去擦拭,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而我们大人因为内心世界有了尺度,有了分别和界限,所以我们就会局限于我们的标准,并执著于我们的认识。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执著使我们的视野无法更宽广,使我们的心境无法回归自然,使我们远离了道而无法与道同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是我们心中强行给了一种判断,所以就会说这是错的、那是对的。
因此我们做人做事不要在心中设定一个限制,那样我们就会局限和依靠这个限制来认识世界。我们的意识无法像道那样无名无形、遍布天下,又怎能如道一样纳百川而成江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