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5400000073

第73章 借势经营增强实力

何谓借势经营?比如,国内企业在与外资企业合作中,借得品牌、技术、管理资源,逐步走向独立品牌开拓与经营的一种品牌成长模式。这种模式在企业战略中比较常见,也就是俗称的“傍外资”、“傍大款”。像大家熟知的TCL电器、德赛电子都是“傍”得比较成功的例子,而汽车业更是“傍款”成风:江铃与美国福特,天津汽车与日本丰田,长安汽车与日本铃木、美国福特,上汽与美国通用,一汽与德国大众……

2002年中国汽车业兼并成风,与上汽、一汽的兼并、重组不同,重庆长安走的是一条与外国公司合作来做大做强的策略之路。自从1993年与日本铃木合作组建长安铃木汽车公司,后来长安又与另一巨头美国福特联姻,成立长安福特有限公司。在与外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长安引进技术、车型,引进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并且始终坚持自己控股,致力于打造中国汽车自己的品牌,推出了“长安”、“长安·奥拓”、“长安·羚羊”、“奥拓·都市贝贝”、“奥拓·快乐王子”等一系列主副品牌。目前“长安”已是中国微型车市场的一块黄金招牌。

成功的经营者认为,在诸多的因素中,对时机的选择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乘势”的灵魂。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与运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商场的行事中,如果能让一个企业的意见或决策起到更大更有力的作用或影响,那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借势而发。借势经营就是乘势而行在创富活动中的运用,许多企业在创业与经营中都运用了借势经营的创富之道,金六福酒就是借势经营的高手。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会成为了稀缺的经济资源,于是,金六福酒把握住了这一商机,借势搞奥运营销,实现品牌核心内涵的升华,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当前中国有很多的企业积极投身到奥运营销的洪流中,但其中大部分企业更多是把奥运看成是一次商机或纯粹的公关活动,侧重干对企业知名度的提高,它们都想方设法地利用“奥运概念”推出名目繁多的与奥运相关的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把握机会固然重要,但奥运营销如果不能紧紧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展开,往往难以完成品牌资产的有效积累。营销传播活动都要围绕核心价值展开。而奥运营销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在铸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上具有巨大的助力作用。奥运营销更应成为市尝传媒和交流策略的核心,成为撬动其自身品牌价值提升最有力的一根杠杆。

金六福跨越了通过“体育营销”提升知名度的阶段,而紧紧围绕品牌核心价值“福文化”,更巧妙自然地借奥运的势头,丰富并提升金六福的品牌核心价值。

金六福品牌核心价值与“奥运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奥运福·金六福”是“金六福”从品牌建设的高度出发,融入金六福长远的品牌战略规划。金六福与奥运会要建立起有效而自然的联系。体育行销的最终目的在于把企业想传播的信息传播给公众,而在“奥运福·金六福”的行销过程中,销售人员把公众的关注点、事件的核心点、品牌的诉求点重合在一起,形成三点一线,贯穿一致。金六福独辟蹊径,将奥运精神延展出的很多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福文化”进行互通和融合,从自己品牌的视角对奥运精神进行重新定义,巧妙包装成“奥运福”而为我所用。这新六福就是:欢聚、参与、和平、进娶友谊、分享。新六福将奥运概念融入到金六福自身品牌的核心价值中,并将福文化从个人福延伸到民族福、国家福、人类福,借势提升了品牌形象及核心内涵。

让品牌随奥运一起动起来。金六福在“奥运福·金六福——奥运会接触营销”中通过整合行销传播使“福文化”与奥运会双向互动,并在互动的作用下,使“福文化”获得更加广阔的外延空间。

“金六福”挖掘出了“奥运福·金六福”这一品牌核心价值与“奥运精神”的链接点之后,就及时宣传出去。采取全方位奥运接触策略,通过整合公关、广告传播策略有效地使目标受众在不同的品牌接触点体验金六福的“福文化”。

金六福大举赞助奥运,摆上国宴,祝福中国,不仅是国富民强的见证者,更是支持2008北京奥运,打造国际品牌的积极准备。“奥运福,金六福;金六福,中国福1

金六福就此搭上借势经营的列车,它不仅赢得丰厚的利润,打造了品牌,而且占据了中国广阔的市常同样,“农夫山泉”也是这样,借助世界杯的风势,开展“买一瓶农夫山泉,就为申奥捐出一分钱”活动。当大多数企业在2002年世界杯上“打”得不可开交时,“农夫山泉”又另辟蹊径,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农夫山泉阳光工程”,该工程面向贫困地区的基础体育事业,计划从2002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为期7年,每年捐赠价值达500万元的体育器材。

“农夫山泉”的做法充分显示了“农夫山泉”的高明之处:每年区区500万元,比起其他品牌几十天动辄几千万元的投入来说,既“便宜”且“持续效应长久”。“农夫山泉”的壮举获得了全国新闻媒体一系列的宣传和赞扬。除了能筹集资金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以企业行为带动社会行为,以个体行为拉动整体力量,以商业性推动公益性”。这来自千万双手的点滴凝聚的巨额申奥捐款,既为公民搭建了一条表达心愿和参与申奥的桥梁,也提升了品牌形象。依靠体育营销,赋予了“农夫山泉”健康积极的、富有亲和力的内涵,其意义就远远高于在世界杯上的“烧钱运动”了。

这些企业都借助了很好的时机,利用了很好的势头,使企业一举成名。“借势经营”,无疑能加快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的命运一瞬间得到了转变,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企业。

同类推荐
  • 办事办到位

    办事办到位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把每一件事都办好,办到位。
  • 思维、问题与决策

    思维、问题与决策

    本书由三篇共八章组成,内容包括思维导论、思维工具、思维误区、问题解决的基础、问题解决的应用模型、决策风格、决策行为、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
  • 影响你一生的选择与放弃

    影响你一生的选择与放弃

    本书通过把握好人生的脉博、选择生活读懂生活、在奋斗中选择你的希望、放弃你心中的垃圾等五个部分,阐述“人生处处充满选择与放弃,懂得如何取舍是成功的关键”。
  • 树立优良的个性

    树立优良的个性

    “人之所以高贵只在于人能思考……人的职责就是要学会正确思考和运用它。”帕斯卡的这些话是发人深醒的。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如果我们学会了正确思考,我们的生命就会像上帝的旨意那样高贵、幸福和美好,否则,等待我们的将是庸俗、痛苦和失败。
  • 每天改变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每天改变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奉献的是一份别具特色的心灵鸡汤,以养心、修心、强心为主线,用简洁平凡的语言和心灵小故事告诉我们,要借助心态的力量学会与当下世界和睦共处,学会与自己的内心温暖相拥。本书主要通过三大心理能量来改变自己,征服世界,还给心灵以澄澈与安宁:首先,借助平衡内心的能力,帮助我们在浮躁不安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淡定和舒适;其次,借助强大内心的能力,帮助我们在变幻无常的世界里从容应对、立命安身;最后,借助拓展内心的能力,教给我们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世界,从而得到世界对自己的宽容。书中的心灵感悟文字唯美而温暖,如同一位亲切的心理导师娓娓道来,让你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细细地审视自己、沉淀自己、提升自己。
热门推荐
  • 虚空执政官

    虚空执政官

    。。。。。。。。。。。。。。。。。。。。。。。
  • 记忆比黄花瘦

    记忆比黄花瘦

    描写大学校园爱情
  • 快乐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快乐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把锁,锁住一切贪欲与私念,这样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才会光明磊落,一旦随意打开它,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锁住?放下心中的锁,你就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超人不超

    超人不超

    凡人对于超人类的技能都充满着向往。所以超人孕育而生。PS:看多了中国的仙侠,觉得中国也该有自己的超人。
  • 雷震乾坤

    雷震乾坤

    玄天云本为庶出子弟,在一次任务中成为弃子,被诬陷惨遭追杀。爱人为救其死。为使爱人重生,逆天修仙,踏上一条不归之路。开始一段新的传奇。
  • 盲人智破私盐案

    盲人智破私盐案

    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人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坠落天使之永恒使命

    坠落天使之永恒使命

    因为贪玩的天使意外坠落人间,新的朋友,校园的生活,突如其来的血族与身世的揭晓,即将展开黑暗与光明的战争……
  • 封神大殿

    封神大殿

    高山绿水,青云紫巅之间,有一处人所未知神圣宝地,此地唤作雪霁圣地。此处众仙云集,宗派林里。历经千年,天庭就会在此处的封神殿举行封神仪式,选拔仙才。而这封神殿千年前已由修仙学院掌管。
  • 红X

    红X

    《红X》,80年代后作家代表人物蒲荔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004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首发于2004年《花城》杂志第四期,这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作家第一次在核心文学期刊上发表长篇小说,它被认为是80后作家正式登上文学舞台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