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通常被人们看做“青年”的高限,但是从医学角度来说,年满35岁并且第一次分娩的产妇便已经属于“高龄”范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与分娩的危险系数升高。
悉数高龄产妇“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妊娠成功率下降,易于流产,与20~29岁的年轻孕妇相比,自然流产率增加了3倍。
2.在妊娠后期高龄准妈妈易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致使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死胎、死产的发生率,难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以及感染的概率也随之升高。
3.孕妇年龄接近40岁或超过40岁,胎儿畸形率较高。据国内有关统计,母亲生育年龄不超过30岁者,其孩子出生缺陷率为5.93%,大于30岁者,其孩子出生缺陷率为7.71%,大于35岁者,缺陷率更高。
4.孕妇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并发症的机会越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越不利。
此外,35岁以后生育,年龄越大,产后恢复就越慢,育儿方面的精力也显著下降。
尽管科学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高龄女性安全度过孕产期,可由于年龄问题导致的产科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中特别规定:“初产妇年龄超过35周岁的,要进行产前诊断。”
在12周和20周的时候分别进行两次超声波检查。这项检查可用来进一步确定你的怀孕日期及胎儿任何发育异常的情况,如腭裂、脏器异常,同时可发现多胞胎。
在11周左右,用一根活检针通过宫颈或腹壁进入宫腔到达胎盘位置,取出少许绒毛组织,进行绒毛及羊水检查。也可在16周左右,在麻醉的状态下,以针头穿刺的方法,取羊水、收集胚胎脱落细胞,进行检查。
20周后,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用针头取胎儿脐带血,进行脐带穿刺检查,这种方法可以检测染色体是否异常和遗传性血液病。但是这种方法也是很危险的,引起流产的概率高于羊水检查。
在16~20周,高龄准妈妈要进行甲胎蛋白检测,这是一种无危险的血样检查,测定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水平,可发现神经缺损、先天性愚型、肾脏和肝脏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