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军事设施,自公元前657年出现,直到明朝一代都是长期使用的防御工程。2010年底国家文物局全面完成了我国各时代长城资源的专项调查,确认长城各时代总长度超过21000千米,长城相关遗存总数超过30000处。分布于我国10个省区市156个县的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其他各时代修建的长城,经田野调查确认总长度超过13000千米。
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就在今宁夏南部修筑了长城。此后在隋朝、明朝都在宁夏境内修筑过长城。随着时光的流逝,雄伟的长城也失去了当年的风采,但长城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其特殊意义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失去。比如因长城的出现形成的地名“塞外”、“塞北江南”、“口外”等却永远不会从生活中退出。长城本身就和中华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邻国之间形势险要的地方先后修筑了长城。关于修长城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7年)“楚国方城以为城”。在今宁夏境内最早修建的长城是战国秦长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诱杀了义渠戎国的国王,秦国则乘义渠戎国无主之机,起兵一举灭掉了义渠戎国,并在原义渠戎的活动地区设置了北地郡。自此秦国在西部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3个郡,为了抵御氐羌的侵扰而修筑了西起临洮,经陇西、北地、上郡后向北之九原的长城。据近年来的实地调查,战国秦长城由甘肃静宁县进入宁夏西吉县境,北进至西吉县的将台乡,再东折绕固原城北5千米的长城梁村到清水河西岸,此后进入彭阳县东山。在宁夏境内绵亘200余千米。从保存较好的遗迹观察,墙体一律以黄土夯筑,基宽6米~8米,残高2米~10米。城墙上的敌台高达20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了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在秦王朝建立不久便开始了巩固政权的第一项重大行动,从全国调集人力把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今宁夏境内的战国秦长城是这道万里秦长城最西边的一段。修建时间比秦始皇修的长城早51年。2800年后的今天,战国秦长城的遗迹仍然很清楚,有些地方的战国秦长城的残高仍在10米以上。
据《乾隆宁夏府志》载:“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男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黄河,西到绥州,南至勃山岭,绵历七百里(这显然是指东段)。六年(公元589年)春,复令仲方发丁男十余万人修长城。”这段记载中关于隋朝在今宁夏境内修长城的时间、地点都很明确,但所修长城的西段的具体位置和走向却语焉不详,具体的遗迹不多,加之缺乏记载具体的文献佐证,目前对宁夏隋长城的了解还很少。
从历史记载考察,在今宁夏境内修筑长城的规模之大、历时之久,明朝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时期在宁夏把长城叫做“边墙”或“墙”。不仅在民间是这样说的,在明清两代宁夏的地方志中也是这样记载的。明代在宁夏境内修筑的长城在今宁夏的西部、北部、东部都有遗存。由于明长城是在不同时期修建的,有些地方的特殊自然条件本身就是不可通行的,没有必要修筑防御设施。贺兰山是宁夏的一道天然屏障,只有沟谷可以通行,因此在可以通行的沟口修筑关隘就可以形成防御体系,所以沿贺兰山的城西边墙还修筑了关门。
据明《嘉靖宁夏新志》载:“城西南墙,自双山南起,至广武界止,长一百里。成化间,巡抚贾俊奏筑。”在中卫的边墙为:“镇关墩起,至天关墩止,长二百十里”。在城东60里,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参将韩玉修筑胜金关。清朝的理事同知国栋有《晓发石空寺过胜金关》一诗:
沙岗参错路重重,心醉西南只数峰。
一色紫云三十里,飞来大地化狞龙。
这首诗直接从描写环境入题,点出西南有几座山峰,山前是参差错落的沙岗,道路在沙岗间穿来穿去。第三句诗写出了过胜金关的时间是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了紫色的朝霞,飘动的云霞似乎变成了几条令人感到形象有些恐惧的巨龙向行人飞来。实则是委婉地表达出了行人在冷清的环境中由于孤独而出现的恐惧心理,借此表现城西南墙所在环境的荒凉。
西边墙,自广武界至红果儿,沿贺兰山东北行。这段长城的特点是陆续修建。在《乾隆宁夏府志》中有如下记载:“宁夏三面距边。西边以贺兰山为障,隘口四十余处,皆通人骑往来。其中赤木口尤冲,口阔八丈,通车舆,容千骑。明巡抚杨守礼扼险筑关,有石砌边墙一道、斩山一道。”赤木口实为夏镇吃紧之关。明《嘉靖宁夏新志》中载: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杨守礼、总兵官任杰,同议协力任其事,料理处分,悉有成算。行佥事孟霦委都指挥吕仲良董厥役,游击将军傅钟防于外,副总兵陶希皋防于内,各慎厥事。巡抚公又躬自抚劳,是以子来趋役,六旬而功就。筑墙刬山,随其势之所宜。“关口石砌,长一十八丈,高一丈三尺,女墙高七尺。其北斩山长五百九十七丈,其南斩山长七十六丈。赤木口是比他关为最固焉。”赤木口的修建经过具体说明了城西边墙修筑的前后过程。杨守礼有诗详细介绍了赤木口的具体环境:
晓登赤木口,万壑怒生风。
良马犹惊险,衰身欲坠空。
筹边不计苦,净虏岂言功。
沙里三杯酒,出山见月东。
这首诗也是写城西边墙的早晨所见。具体的地点是赤木口。由于刮着风,战马也显得有些惊恐,骑在马上觉得随时都有摔下的危险。记述了一个饮酒的小节,出门时月亮才从东山升起,借以说明戍边者环境的艰苦和起早贪黑的紧张战斗生活,更点明了城西边墙的重要作用。
佥事孟霦赋《入口犒军》一诗:
出塞横霜戟,驱兵仗虎臣。
兰山含积雪,五月未知春。
铁马冲风疾,云旗耀日新。
登高眺朔漠,万里绝胡尘。
这一首诗是前一首诗的补充,进一步说明,虽在五月里,贺兰山上仍有积雪,塞外仍被雪覆盖。但戍边者的战马顶着疾风迎接初升的太阳登高远望,保卫边疆,因而万里边防平静得像清晨的原野。这两首诗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修筑城西边墙的重要作用。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修筑了北自赤木口,南抵大坝堡的80余里的西关门墙。逾六月而成之。成未月余,风扬沙塞,数日悉平。后弃之。这段关墙至今遗迹清晰可辨。
在今平罗县境内的西长城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虽在民间把沿贺兰山一带的西长城称为边墙,但并非是一道完整的长城,而是在各大关隘的沟内断断续续筑起的短墙,起到了连接贺兰山这道天然屏障的作用。其二是西长城的修筑者们充分利用了山梁的地势,只在进沟1.5千米~4千米的地方修筑短墙,这里一面是高达100余米的悬崖峭壁,另一面是山梁伸向沟中,与对面的山崖形成峡谷,只要在山梁上筑起短墙便成为一道坚固的防御体系。凡山势较缓的地方,将山梁的外侧削成陡壁,在山势平缓的地方筑短墙或墩台。这样的防御体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虽历400百多年的风雨,但在贺兰山的各沟口都有断断续续的残存边墙的痕迹。
在今平罗县境内还有两道北边墙。一是旧边墙。据《九边考》记载:“宁夏北,贺兰山黄河之间,有旧边墙一道。”此处的“旧边墙”指的就是旧北长城。这道长城西起贺兰山扁沟,东抵黄河西岸,全长约15千米,是明洪武至弘治年间修筑的。(这段旧边墙的遗址尚存。自扁沟口下约1500米处,公元1739年地震造成墙体上下错位1.5米,水平错位1.45米。成为一处地震遗迹奇观。中外地质专家多次到此进行科学考察。)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于旧边墙内复修边墙一道,明朝称“边防北关门墙”也称“大武口长城”。俗称“北长城”。《嘉靖宁夏新志》载:兵部尚书王琼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亲临勘踏之后,上书朝廷修筑新墙。皇帝准奏后,命佥事齐之鸾修筑新墙。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三月十五日动工,七月底完工。由沙湖西至贺兰山之枣儿沟,凡三十五里,皆内筑墙,高厚各二丈;外浚堑,深广各一丈五尺有奇。墙有堞可蔽,有空可下视以击射。为关门二,东曰“平虏”,中曰“镇北”。其上皆为堂若干楹。至秋七月工告成。佥事齐之鸾作《朔方天堑北门关记》一文以记其事:在北长城西沿山四十里有打硙口。这处关口有险可守,先年守筑三关,有石砌关墙三道。在弘治以前打碨口一带尚有十数墩,有军守哨。正德年间已无防守。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都御史吴铠将汝箕、大风、归德、镇北、黄峡等口陆续修完。又经奏请,发银四万两,专一修理关口。候修赤木口关墙工完之日修复打硙口三关。巡抚都御史杨守礼曾赋《入口》诗一首:
大硙古塞黄尘合,匹马登临亦壮哉。
云逗旌旗春草淡,风清鼓吹野烟开。
山川设险何年废,文武提兵今日来。
收拾边疆归一统,惭无韩范济时才。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古塞大硙口的环境的突出特点是风沙多,但在风沙弥漫中登临也别有情趣。三四句写远望四野的所见,只见风中战旗飘飘,春草的颜色更显得淡。清风把荒野中升起的烟吹得四散。大队人马的出现表明了戍边将士保卫边疆的志向。
平罗县境内的北长城已历时400余年,虽经长期风吹雨淋,但遗址尚存。
在明代的古长城中“河东墙”是最长的一道。西起黄沙嘴,东至花马池。全长387里。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都御史余子俊奏筑,巡抚徐廷章、总兵官范瑾全力支持而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副总兵傅钊赋诗赞扬:
危桓迢递枕雄边,势压金城铁壁坚。
中国有凭堪保障,外夷无计可逾穿。
英公才大难同驾,道济谋深未许肩。
不是眉山豪杰出,谁能经始向当年?
这首诗的前4句集中写修河东墙的作用,后4句赞扬修河东墙的主持者的功绩。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三边总制、尚书王琼放弃河东墙,改筑深沟高垒,自横城堡起,至花马池城止。全长360里。重关叠险,用于防御,计划得十分周密。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三边总制刘天和沿边内外各挑壕堑一道,长五十三里二分,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修工毕,佥事孟霦赋诗一首记其事:
筑城役罢雪连山①,河水流澌②不可还。
万灶炊烟迷汉垒,千群铁骑簇胡关。
“注释”
①雪连山:意为山被雪覆盖。②流澌:澌(sī),尽。流凘,流尽。
这首诗的前两句说明了工程完成的时间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并用一个比喻含蓄地说明了工程完成之后的效果。后两句通过对立的两种现象具体地说明,由于修筑了深沟高垒,边墙内无数的炊烟连成片,显出一派平安无事的景象;边墙之外千群铁骑只有拥在关外观望。用具体实施进一步证明了修筑深沟高垒的决策的正确。
东关门是深沟高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花马池城北60步处。关门上建有楼,高耸雄壮,四面的门楣上分别题“深沟高垒”、“朔方天堑”、“北门锁钥”、“防胡大堑”。副使齐之鸾著《东关门记》一文,记述了东关门修筑前后的详细过程。竣工之后,佥事孟霦赋诗一首以纪之:
关楼大风号古木,楼外连天荒草绿。
降虏时骑白马来,胡营只在黄河曲。
百战沙场鸟不飞,朔云羌笛晚凄微。
长城戍卒鸣刁斗,夜夜清霜上铁衣。
这首诗先写关楼的环境,所处的特殊位置,结尾时指出了东关门的作用:一个经历了百战的沙场从此只闻戍卒夜巡的刁斗声。形象地写出了一派和平景象。
这一防御体系称为深沟高垒。由宁夏府城出发,东渡黄河,经横城堡、红山堡(今横山堡)、清水营、兴武营、花马池(今盐池县城)六驿驿道入陕西定边。这条驿道沿河东墙内侧而走。商旅游行,循沟垒而不受惊张之虞。在清康熙、乾隆年间由于在这条驿道上设置了军塘,这条驿道自然成了直通北京的驿道的一部分。始建于明代的河东墙这一防御工程体系在清朝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清圣祖巡幸宁夏时走的也正是这条大道。在明代沿河东墙一带修筑的驻军城堡形成了一个指挥统一、互相配合的防御体系。在清代这些驻军的城堡大多数成了驿道上的站点或“塘”。这些古城堡大多又因康熙皇帝巡幸宁夏时驻跸而载入史册。
在宁夏境内的长城除战国秦长城、隋长城之外,明长城的数量最多,而且是在不同时期陆续修建的。因长城的修建也产生了许多地名。这些地名在今天已成了人们探索宁夏的历史发展轨迹的重要线索。沿长城陆续修建了不少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堡。这些城堡有的后来成了发展经济的地域中心,有的成了地方交通发展的支点。由于长城的修建而出现的地名和城镇都是探索宁夏历史的记号,是在追索历史时不可多得的闪亮的光点。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