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2900000024

第24章 再向梦想进发

第二个月的预算和第一个月差不多,但儿子看来很有决心,一定要夺回上个月的半数奖金。在做好预算,“出完粮”之后,儿子来问我。

“爸爸,可以给我六个信封吗?”儿子一脸认真,我却感到奇怪。难道儿子要寄求职信打工赚钱买P游戏机?!

“要来做什么?”

“把不同预算的钱分开放,我便知道这个月在什么地方还有预算,可以用就用,用完了就不用。你可否换我5张20元呢?我要把这100分开放。”

原来孩子看着哪一部分的钱用光了,比起记着哪方面有预算简单得多。我看这是一个好方法,第二天我买了一个六格的塑料抽屉箱给他,让他自己把预算分类放开。

想一想

1.用钱是否一定要向父母交代?

我常告诉儿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零用钱给了孩子,就是孩子自己的钱,理应由他们自行管理。如何用?什么时候用?都是他们自己要学习的功课。对父母交代,只需在每月的消费检讨和制定预算之日。对父母交代零用钱花在哪里便可以了,孩子无需在每次想买东西前询问父母意见。如果孩子每次买东西前都询问父母意见的话,父母最好引导他自己思考买下与否,避免直接回答。因为问父母答案等同抄功课抄答案,抄得多会变得不想自己思考呢。

2.我的孩子很“孤寒”

有些孩子用钱会用得很小心,有时可能会因而变得“孤寒”,什么也不买。但正如前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所说:“可以用的钱,才是钱。”有零用钱而不去消费,等于把足球放在家中观赏一样,钱就失去实际意义。

面对“孤寒”的小孩子,父母要鼓励他去自主消费一下,父母可以在家庭日时要孩子负责结账和找赎,从而令小孩子习惯用钱。有需要时要制定每月最少消费限额,尽可能令他支付一点正常支出,从中学习管理金钱。

3.我的孩子很挥霍

有些孩子刚好相反,用钱太挥霍,于月头便用光所有金钱。面对这类孩子,父母最好教懂孩子什么是“想要”和“需要”,同时教导他储蓄的重要。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设定一些“选择标准”,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家长又或者可以向孩子提供更多不同的选择。因为当选择少的时候,决定性条件也简单清楚,孩子很容易就会买下其中的一样;相反,当选择多了,孩子就会眼花缭乱,无从选择,买东西的念头反而会减退下来,又或者孩子会选择最好的、最便宜的买下,他用钱自然会减少。

(一)借钱给孩子好不好?

你的子女有向你借过钱吗?你有没有借给他们呢?

我们都会定期给子女一些零用钱,来支付一些日常所需的费用,他们也可以用零用钱去娱乐和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亦可储蓄,留待日后有需要时才使用。但是可能还会有个情况,月头就用光所有零用钱了,整个月都不能再买喜欢的东西,这是最简单不过的后果。

如果用光的款项只是非必要开支的预算,父母大可不理,而且还可以在适当时候“落井下石”,因为要孩子知道错,要他们学会改正,学会节省支出和如何去理财,从而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和成长。

若然连必要开支的预算金额也用光了,我会利用这个机会尝试借钱给孩子。不过借钱有借钱的规矩,借钱是要付利息或手续费的,我们必须要给孩子说清楚,然后要孩子分期清还。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孩子借钱去解决问题,而是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借钱的原则和道理。此外,我们需要用一些方法帮助孩子还钱。例如,他们可以每个月从非必要开支或是自由使用的部分作还款,使他们明白“有借有还”的原则。

今天为人父母的你,借了钱给孩子时会否因为太宠爱他们而不用他们清还款项?!爱和纵只是一线之差,爱他们的话,请不要纵他们。

借钱,只是延迟解决问题的时间,问题仍未解决。孩子必须了解借钱的原则和道理。

(二)成绩好,可否以钱作为奖励?

朋友黎太的家庭为了让子女用心读书,创立了一个口号:“考到一百分,即比一百蚊。”

不少父母都认为现在的孩子读书很辛苦,课程既深且阔,温书和做功课之余,更要参加各种课余活动、音乐考试、体育练习,日程表总是排得密密麻麻的。为了鼓励孩子把书读好,很多父母便想出了以钱作为奖励的办法。

工作得工钱是雇主与雇员间的一项商业交易,在商业世界里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单单以为用金钱便可鼓励员工,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这里暂且表过不提)。不过,孩子读书是他们的工作吗?是他们的责任吗?还是他们的义务?各位家长不妨认真想一想:孩子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家长又为什么想要孩子把书读好?

孩子努力读书,得到好成绩,的确叫人安慰,但以钱作为奖励,并非太过恰当。错误地以金钱奖励孩子会令孩子对读书的意义产生误解,以为读书就是为了获得金钱,并以为有能力挣钱就可以不读书。此外,家长这样以金钱控制孩子的行为时,亦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长大后凡事向钱看,又或者只懂得用钱解决问题,这是父母希望见到的吗?

港岛的一所中学,为了鼓励同学多阅读,开展了一个“早读计划”,让同学在每天上课前阅读半小时,这个计划出发点很好,但推动的手法却很有问题。为奖励参加的同学,在每期约25节中只要出席20次,便可获得20元书券,而出席次数最多的更可得书券30元。另外,每个同学最少要出席5次。

经过大半年,出现了以下现象:每期开始的初期有最多学生出席,中期以后参加学生人数明显减少,而接近后期人数就回升。这是因为到中期之后,很多同学已不能满足20次的要求,得不到书券,所以索性不继续参加;而后期人数回升,是那些出席不足5次的同学赶Quota(定额)。

我们其实都明白,喜欢阅读的同学不会为书券而阅读,而不喜欢阅读的同学,满足了校方的最低要求后,仍然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从这个例子可以知道,当一个活动加入了金钱这个元素之后,效果和意义往往都会被扭曲。

又反过来说,孩子认真努力地读书,但最终成绩不理想,难道家长就不应该奖励孩子了吗?我认为孩子读书成绩好,一句“well done”(非常好),然后和孩子一起庆祝一番,确认他们的努力,称赞一下他们,已是很好的奖励。当然,要使这句“well done”有力,考试前家长和子女一起努力,一起面对困难,这经验是很重要的,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们转换到另一个家长可能较为熟悉的场景:子女为参加校际音乐节比赛而每天重复练习,推动他们的动力是金钱吗?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儿子小二开始学习萨克管(又称色士风,Saxophone),和很多其他学过乐器的朋友一样,在初期他也想过放弃。到小三第一次参加校际音乐节时因乐器一个键钮坏了,本来应可获得更高名次的,却只得到优异奖。小四时因禽流感而取消了比赛,练习过但没有比赛机会。到了小五,他根本不需家长提供任何奖励作为诱因,已很自觉地努力练习。虽然最后他只得到第三名,但这个成绩比任何奖金都更为意义重大。

当努力转化为成就的时候,“金钱”还重要吗?

(三)孩子帮助做家务,应给多少费用?

“妈妈,帮你扫地可以给我劳务费吗?”

你曾否利用金钱来吸引自己的子女去帮助你做家务呢?相信这样的情况很少会出现在你家庭中。为人子女,帮忙处理一些家务乃是天经地义,是分内事和义务,所以不需要用金钱去鼓励子女做家务。

家长应该教导子女帮忙处理家务是分内事,正如父母每天都亲手煮饭给子女吃一样,难道父母要向他们收取服务费、买食材的费用吗?这样也是说不通的,因为照顾自己的子女是我们的分内事。

子女为何会这样提出做家务要收劳务费呢?因为他们分不清“分内事”和“分外事”。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以为只要工作了就应该有报酬。家长应该教导他们分清什么是“分内事”和“分外事”,解释给他们知道,家长照顾子女是出于责任、义务和分内事。同样,处理家务是子女的责任、义务和分内事。而在分内事上,我们不应该收取金钱或用金钱去衡量该事。

当子女完成家务后,家长给予他们工钱,便会扭曲了子女的价值观。既然分内事和分外事都给予工钱时,这表示两者已经没有分别。正如之前所说,孩子读书不是工作,而是他们的权利。小时父母常常对我说,读好书得益的是自己,长大之后我才明白。孩子虽然未明白这个道理,但也不应令他们觉得读书是一件苦事,或者读书要有人工。

那么,我们应在什么时候给子女工钱呢?没错!就是当他们去做一些“分外事”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他们工钱,因为他们真的工作了,所以应该得到报酬。我便试过以每小时30元请儿子在假期时替我扫描旧文件,好让他尝一尝工作的滋味,这是另外一个故事,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家长要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金钱不是最好的奖励工具,给予一些赞美的话语,例如,“你真是一个好帮手!”效果可能更好。另一方面,家长不妨花多一点心思,想一想怎样可以令全家一起做家务,把做家务变成游戏,寓工作于娱乐,那么,做家务又何需付款呢?

家长要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金钱不是最好的奖励工具,给予一些赞美的话语,效果可能更好。

同类推荐
  •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用最美的故事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全书通过丰富多彩的惰商故事,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力量的伟大,品味探索发现的快乐趣味,珍惜朋友时的友谊真情,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公平正义感,奠定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性格决定命运,也影响未来。
  • 赞美的力量

    赞美的力量

    俗话说: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赞美,孩子最渴望的也是赞美!因为赞美造就天才!“表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给孩子多些肯定、赞许和鼓励,就是多给孩子一些阳光,孩子肯定会心情舒畅地走好每一步。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赞美的力量》一书告诉你,怎么赞美,何时赞美,怎么批评,何时批评。在这本书里,我们详细提出了各种赞美和批评的方法,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
  • 因为迷惘,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惘,所以叫青春

    人生就是不停地选择,现在的你,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知道是前进还是后退,向左还是往右?面对未知的世界,心里有些许期待,些许迷惘,还有些许恐惧。这是一部引导我们在迷惘中前进的心灵地图,一部让每一个正在奋斗中的年轻人产生共鸣的暖心读物。众多名家鼎力推荐:年轻人读懂青春就看这一本。
  •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青春我做主

    好书是具有生命力的。一本好书,我们拿在手上,揣在兜里,或者放在枕边,会感觉到它和我们的心一起跳动。在这套“生活认知成长青春励志故事”里,编者推荐给青少年读者的是充满活力的大众文化形态的小小说佳品荟萃。这本《我的青春我做主》(作者杨晓敏)是其中一册。 《我的青春我做主》收录了《一个人的俄罗斯情结》;《听课的老头儿》等作品。
  • 说话的艺术:最有中国味的魅力口才

    说话的艺术:最有中国味的魅力口才

    《说话的艺术》是一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实用性语言技巧书籍,实用有效的说话技巧及攻心读本。精炼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带领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精彩之处,分享睿智过人的说话之道,探究中国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领悟其中的为人之道。让你一分钟说到对方心窝里,三分钟打破僵局,离开跟客户成交,跟陌生人成为好朋友。读完《说话的艺术》,相信你一定能成为应对得体,言谈潇洒的交际达人。
热门推荐
  • 我是诅咒

    我是诅咒

    诅咒之源,时隔万年再临世间,掀起血雨腥风。不老不死的少女,为了追随恩人的脚步,走进了大唐。是受人感化?还是在沉默中爆发,毁灭世界?
  • 龙右传奇

    龙右传奇

    魔剑毁天地神刀救苍生神之继承者皆为九难中龙右生传奇略看枉此生
  • 不懂的青春

    不懂的青春

    一个少年,有惊险传奇的历险,有的时候他都不知道麻烦回找上来每天更新哦,希望大家支持,第一次写书
  • 邪门儿

    邪门儿

    旧时候,土匪有四梁八柱,头一梁叫“托天梁”,是绺子里的师爷。因为师爷的胸口都纹着苍鹰,所以师爷也叫盘山鹰。盘山鹰,非僧非道,却能辨阴阳,通鬼神,占卜吉凶;非仙非巫,却能下符咒,驱恶鬼,杀人无形;江湖人都知道“宁打座山虎,莫惹盘山鹰”。我师父就是最后一只盘山鹰……师父说:我的命,是从死人手里抢回来的……
  • 创世纪元之帝皇觉醒

    创世纪元之帝皇觉醒

    三个小部落的孩子从部落出发到见识外面的世界到遇到好友,结拜为生死兄弟,一起闯荡外面的世界,一起修炼元力,相依相靠,一起走上成就强者的道路。
  • 曜日战记之为我独尊1

    曜日战记之为我独尊1

    在广阔无垠的曜灵大陆,人人都有灵力。当然,这灵力使人类显露出了原本贪婪的本性。而故事的主人公尚明羽就出生在这战乱纷争的灵力时代……
  • EXO之这是我的女人

    EXO之这是我的女人

    萌萌哒的女主,因为被父母给’买了‘遇见了12个花样不同但是占有欲都级极强丈夫。女主:我要喝奶茶!12只:买!女主:我要那件衣服!12只:买!。。。。12只:宝宝,满足了你这么多是不是?女主:额,我困了,先去睡觉了拜拜!鹿晗:宝宝,今天你别想跑!。。。。
  • 神级祖师爷

    神级祖师爷

    一名神级祖师爷,一群废柴弟子,开始了碾压万域苍穹的牛逼之路……
  • 轻叹息

    轻叹息

    一时的玩笑,输了自己的心,再次相见却有面临分别,这一次我不会懦弱,不管你是谁我都不会放弃,即使是人鬼殊途,我也会把你找回来……
  • 崩坏的三国

    崩坏的三国

    “先生,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活下去就知道了。”“先生,如果你不告诉我,我怕我真的没有勇气和毅力活下去了。”“来到这个世界的理由,是因为世上有那么件事儿,唯有你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