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谈话并不是信口开河,不是琐琐碎碎讲些毫不连贯的东西。你仍然必须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你所举的例子要能符合你的中心思想,而且,只要你讲得很热忱,便会发现这种没有经过事前准备的演讲,其实更活泼、更有力量。
有一群商业界领袖和政府官员,一起到一家药商刚落成启用的新药厂去。那里的研究主任指派了67名部属,一个个站起来介绍他们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他们最近刚研究出一种新疫苗,可以抵抗传染性疾病;新的抗生素可以杀死过滤性病毒;还有新的镇定剂可以解除紧张等。这些成品都先用其他动物来实验,然后再用到人身上,效果都很理想。
“这太好了!”一位官员对研究主任说道,“你这些部属都像神奇的魔术家。但是,你为什么不也上台讲几句话呢?”
“我只可以同脚讲话,而不是听众。”研究主任显得怏怏不乐。
不多久,主席做出了一件惊人的举动。
“我们还没有听到研究主任发言。”主席说道,“他不喜欢发表正式的演说,但我相信他一定可以跟我们说几句话。”
这场面真是令人难堪。只见主任站起来,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并且还向大家道了歉,这就是他整个发言的大概。
像这位研究主任,在他的专业领域里可说是极有成就,却是和普通人一样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这实在令人遗憾,应该多少学得站起来面对大众即席谈话。在我们训练班里,我还没见到有人会做不到这一点。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断然拒绝开口。然而用不了多久,只要他下定决心,则无论有什么困难,也一样可以完成任务了。
你可能会说:“假如我好好准备,并且经过练习的话,站起来演讲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假如是临时被叫起来发言,我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能把自己的思想整理组合好,甚至比准备冗长的演讲还重要。因为在这现代化的工商社会里,甚至一般的休闲场合,都越来越需要口头上的交流。因此,能够迅速地动员自己的思想,并且流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确属必要。今天,许多产业或政府的重要计划,通常不是由一个人来决定,而是在会议桌上由许多人决定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必须发言,要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此才能凝聚成团体意见,这就是即席谈话能力的重要,及其造成的影响。
一、多多练习
一个人只要智力正常、并且能适度控制自己,通常都能发表得体的、甚至十分出色的即兴谈话。所谓即席谈话或即兴谈话,是指“不假思索地说出来”的意思。有好几个方法可以加强你在这方面的能力,当你在临时被要求讲几句话的时候,可以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其中有个方法我觉得十分有用,是一位名叫道格拉斯·费班克的电影明星,在《美利坚杂志》上发表出来的。原本是影星们用来训练机智应对的游戏,大体如下:
我们每个人都在纸条上写下一个题目,然后把纸条折好放进盒子里用力摇。我们请一个人来抽题目,然后立刻上台就抽到的题目发表一分钟的演讲。我们从不用相同的题目。有个晚上,我抽到的题目是《谈灯罩》。你以为这没什么吗?试试看就知道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这个游戏中获得很大益处,大大增进了我们即席谈话的能力。我们由许多不同的题目增加了不少知识。但重要的是,我们学得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就一个题目去组织思想——我们是学会了如何站起来思考。
我们的训练班常常都安排好几次机会让学员起来发表即兴演讲。长时期的经验,使我了解这一类的训练有两种效果:(一)证明班上的学员可以站着思考。(二)即席演讲的经验,使他们对有准备的谈话更具信心和安全感。他们发现,假如在有备演讲中不幸发生“脑子中空”的意外事故,他们还可以运用即席演讲的技巧来弥补,直到再“接上头”为止。
因此,每隔一阵子,班上每个学员都会听到这样的宣布:“今晚你们每个人都会拿到一个不同的题目,但要在上台前一刻才知道要讲什么。祝好运!”
这会怎样呢?有个会计师发现自己抽到“谈广告”的题目,而广告推销商则发现自己的题目是“谈幼儿园”;有个老师抽到“谈银行”的题目,而银行家很可能必须谈“学校教学”;一名书记员被分配到的题目是“谈生产”,而生产专家则可能被分配到“谈交通”。
他们会面露难色,难道要放弃?不!从来没有。他们也并不假装自己是权威,只就自己知识所及,讲些自己比较熟悉的部分。可想而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讲得并不怎么好,但他们毕竟都站起来,都开口讲话了。对某些人来说,这也许不难,但对某些人来说,则的确是桩不容易的事,可贵的是他们都没有放弃,都发现自己讲得比想象中要好得多。能发展出这份能力来连他们都有点不相信。
凭经验我敢断定,假如这些人可以做得到,其他人也一样可以做得到——只要具有意志力和信心——而且,你愈常练,事情就愈变得容易。
另一个用来训练即兴谈话的方法,叫做“接龙”。先由一个学员开始讲故事,然后再由其他人继续接下去。举例来说,第一个人可能这么开始:“有天,我正驾着直升机,忽然发现一群飞碟逐渐向我开来。我开始下降,但离我最近的一个飞碟,有个体格瘦小的人开始向我开火,我……”
这时,铃声响了,表示讲话的人到此为止,接下去由第二个学员继续把故事讲下去。等到每个学员都接上自己的部分,故事的结局往往变成火星上的水道,或众议员的大厅等等,是事前谁也预料不到的。
这也是训练即兴谈话技巧的方法。像这一类的练习愈多,等到实际需要开口讲话的时候,就愈能派上用场。
二、随时做好上台的心理准备
如果你被要求做即兴演讲,你通常得就某个主题发表较权威性的谈话。问题在于,你得面对当时的状况,而决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要讲些什么。要想在这方面成为能手,最好的方法之一便是随时做好心理准备。当你参加一个会议,你就要开动脑筋,假如这时有人要你临时发表谈话,你该讲些什么,你该如何表示同意抑或不同意?
我在这里要给你的第一个建议是:在每个场合或状况,随时做好上台讲话的心理准备。
首先,你必须思考,这是最困难的一部分。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即兴谈话的能手在准备参加一个聚会之前,都会花上好几个钟头的时间,去分析、研究那个场合的需求。这就好像飞机驾驶员要随时做好准备,一旦飞机发生紧急状况,该如何应付。即兴演讲的好手,平常就常做练习。那其实是“非即兴”的,因为都事先稍有准备。
主题现在你已知道了,剩下的问题便是如何组织材料,以配合时间和现场状况。即兴演讲的时间通常很短,所以要尽快决定你要用的材料,以配合当时的情况。不用因没有准备而讲道歉的话,这是多余的话。所以,不妨尽快进入主题,然后参考以下诸原则:
三、立刻进入举例阶段
何以要这么做呢?理由有三:(一)你不用再为措辞伤脑筋。因为来自经验的东西,描述起来比较容易。(二)你马上可以进入演讲状况,忘掉“第一分钟的焦虑”。(三)吸引听众的注意。实际生活的例证,立刻吸引住听众应该是毫无问题。
听众的注意力怎样,在你开始演讲的第一分钟非常重要。因为沟通的过程是双向的,演讲人对听众的注意力十分敏感,一旦感受到被接受或有所期待,就像由听众脑部发出电波一样,演讲人就会尽其所能继续讲下去,以回应听众的注意和期待。如此,演讲人和听众之间便建立起一种融洽关系,这正是演讲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所有沟通过程的关键。所以,我要求你们要以举例证开始,便是缘于此。
四、要讲得振奋有力
前面已提过多次,假如你的演讲令人振奋,声音强而有力,则外表的生气会影响到内在的精神力量。你有没有见过有些人在演讲时喜欢用手势?当开始用手势之后,通常讲话也变得流利,甚至妙语连篇,很吸引听众的注意。生理活动与精神状况十分密切,举例来说,我们常用同一个字眼来描述身体或精神上的活动。如:“捕获一个观念”、“抓住某个思想”等。威廉·詹姆士也曾指出,一旦我们的生理充好电,有了力气,我们的精神很快便开始起作用。所以,演讲的时候要完全投入,要讲得活泼有力量,受到欢迎是毫无疑问的。
五、从此时此地开始
当有人同你说:“讲几句话好吗?”这可能事先一点警告也没有——你可能正欣赏节目主持人的言谈,忽然间,你发现他谈的正是你。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你的方向投射过来,你还没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却已被选定为下一个即兴演讲人了。
碰到这种情形,你很可能会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
就像史蒂文·李卡克的那位糊涂骑士一样,当他一跃上马背,就“到处乱窜”。
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
不妨先深吸一口气,并且注意这聚会的特色,以决定你要讲些什么。
通常,听众最感兴趣的是自己本身。
所以,你至少有三个方向可以做为谈话的内容:
首先是听众本身。请记住,这是最简易的方法。
讲一些与听众有关的事——他们是什么样的人,都做些什么事,尤其对社区或人类有什么贡献等等。
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证明。
其次是场合。你当然知道这个聚会因何举行?是纪念会?颁奖典礼?年度聚会?还是政治性聚会?
最后,假如你在这之前曾注意听讲,提及或赞美其他演讲人也不失为一着妙棋。凡是最成功的即兴演说家,他们讲的都真正是即兴而起,与现场状况有关的。如听众、场合、或其他演讲人的说法等等,其贴切有如手与手套一般。他们的东西是特制品,是专为这个场合而做的,因而成功不会出人预料。
六、是即兴谈话并不是信口开河,不是琐琐碎碎讲些毫不连贯的东西。你仍然必须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你所举的例子要能符合你的中心思想,而且,只要你讲得很热忱,便会发现这种没有经过事前准备的演讲,其实更活泼、更有力量。
如果能把本节所提的这些建议记牢,并找机会练习,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即兴演说家应该不是很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