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坐落在长江口的南岸,是一座美丽的国际大都市,一万年的光阴使这块土地逐渐由汪洋大海变成一片沙滩,最后变成陆地,从而诞生了上海这座城市。那么,它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呢?
约在1.8亿年前,上海就是古老的大陆架——扬子台地的一部分。到了6000万年前,上海和我国东部其他地区一样都经受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地下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破裂处涌出地面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祭山、天马山等九峰。以后,上海地区地壳的趋势是逐渐沉降,于是长江带来的泥沙就淤积成这块多层重叠的古三角洲。距今一万年前的大理冰期结束后,冰川消融,海面上升,古三角洲的大部分又沦为浅海。其后,海面的上升速度和地体下降渐渐减缓,而泥沙的淤积速度大大加快,于是开始了新三角洲的发育。
1969年冬天,上海农民在马桥境内开挖俞塘河,发现了大片堆积得很厚的贝壳沙层,平均有40厘米,最厚处达1.5米,由西向东贝壳沙层渐薄。沿着海岸线有几道平行的沙与贝壳混合构成的堤岸。在有些地段,这些堤岸已被埋入地下。还有高出地面一两米的,民间俗称“冈身”。冈身在松江故道的北面并列有5条,最西边的一条为太仓、外岗、方泰一线,楼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是最东边的一条,东西相距6~8千米;冈身在松江故道的南面分别有沙冈、竹冈和紫冈,马桥、邬桥、漕泾一线是最西边的一条,诸翟、新市、柘林一线在最东边,东西相距1~2千米。
冈身上的马桥遗址年代约为距今四千年左右,冈身以西则分布着许多距今600至4000年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而冈身以东从未发现过东晋以前的文物,这说明冈身在五六千年前已经形成,而且一直维持到公元3世纪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这意味着在这一个历史时期内长江流域的生态非常良好,植被茂盛,水量丰富,江水含沙量小,所以水下三角洲沿未堆积,河口三角洲也没有发育。
从公元4世纪东晋南渡以后,长江流域逐步被开发,森林遭到破坏,水土大量流失,长江口泥沙沉积速度也加快了,长江南岸沙嘴也就不断地向东推进,东晋时修筑的沪渎垒已在冈身以东约10千米的地方了。
唐代的时候在北起宝山的盛桥、月浦、江弯,中经川沙的北蔡,南至南汇的周浦、下沙、航头一线,形成了一条与冈身平行的沙带,在北蔡西南、沙带内侧的严桥发现了唐代遗址,这说明到公元10世纪的唐代,今天上海市区的大部分都已经成为陆地了。
宋代海岸继续向东推进,北宋时从吴淞江口到海盐一线修筑了长达75千米的捍海塘。到南宋,这条海塘历经百年已经损坏,于是又修建了里护塘,其走向大约北起高桥,南经川沙、祝桥、南汇、大团、奉城直至柘林。近年来在里护塘内侧的高桥和惠南镇都发现了南宋的墓葬,大团镇西也发现了大量宋元瓷片,这说明里护塘实际上是宋代的海岸线。从东晋到南宋才八九百年,海岸线从冈身到里护塘就向东推进了三十来为多千米,而东晋前的两三千年间冈身只向东移动了几千米,可见江南地区的开发对长江的影响之大。
宋代以后,长江主流改由崇明岛以北的北支入海,南岸沙嘴因泥沙不足而伸展缓慢,所以推进幅度不大。明代万历年间,在里护塘外侧修筑了外捍海塘,向外伸展最远的还不到5千米。清雍正年间,南汇知县钦连重新整修了外捍海塘,所以它又被称作钦公塘。光绪年间,在钦公塘外增筑了外圩塘,解放后在其基础上兴筑了人民塘,这就是今天的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