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当对别人有恩惠的时候,不应该总是记挂在心中;而当做了对不住别人的事则应当时时反省;别人对自己有恩惠不能够不牢记在心中,而别人对自己有过失则应当及时忘掉。
一般人总是容易记仇而不善于怀恩,因此才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过河拆桥”等等的说法,却很少有“以德报怨”、“感恩图报”、“一饭之恩终身不忘的”君子。不过关于“以德报怨”一语,却有商榷的必要,因为孔子主张“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否则就会出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现象。这种道理就如同唱歌,假如起音起得太高,那以后再遇到更高的音就必然无法唱下去,所以还是孔子的主张合乎中道。
施舍恩惠给人家,绝对不能存半点回报的心理,必须有“为善不欲人知”的伟大情操,因为一个发自内心的真诚施舍,绝对不会存有让对方回报的念头,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也就是说假如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行善,即使已经行了善也不会得到任何果报,只要是出于至诚的同情心,施者虽然付出区区之数,受者已经足可感到温暖。
你可以付出,但你不要企盼付出多就应回报很多。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讫把同样的话叙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向钦官告发……”儿子明白:在你患难时刻,那个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也可称作你的半个朋友。这也是“半个朋友”的选择。
你可以广结朋友,也不妨对朋友用心善待,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回报。善待朋友是一件纯粹的快乐的事,其意义也常在如此。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而且失望也同时隐伏。毕竟,你待他人好与他人待你好是两码事,就像给予与被给予是两码事一样。
少数从一线退下来或即将退下来的老同志,对于曾经在他领导下工作过的同志,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喟:“我对他不错!”
这句话含义挺深,什么地方“不错”?意思是“他”的入党、提干、晋级、职称评定、住房等等,都是我帮助解决的,没有“我对他不错”,他就一事无成,一无所有。其实这句话对不到一半,诚然,中青年干部的成长,离不开老干部的关心和培养,作为中青年干部,应该记住这一点,对退下来的老同志,要多加关心和照顾。但是,作为老同志,也应该看到,中青年干部的成长、被委以重任,主要的还是党的政策的英明,时代的召唤和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而不应也不能把这些记在你的功劳簿止,念念不忘,稍不满意便说:“我对他不错!”
古训曰:“施惠无念,受恩莫忘。”意思是你给别人的好处,不要记挂在心;你受别人的恩泽,切莫忘记。老同志,过去如果确实对别人关心过、爱护过,不用你说,别人是不会忘记的。但是,如果老是挂在嘴上,无非是要别人报答你,未免显得过于庸俗,也缺乏老同志应有的胸怀和气概。即使真正受过你恩惠的人,也会觉得无聊,在情感上和你拉开距离,对你产生反感甚至厌恶。再说,你过去在领导岗位上,你的绝大多数部下,恐怕对你也“不错”吧?没有他们对你工作的支持,没有他们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你能开创局面,“独领风骚”吗?离开了他们,你个人有多大能耐?在事业的航船上,就算你是“帆”吧,没有群众这个“风”,你还不是等于一块“布”?
还是少唠叨“我对他不错”吧,让我们共同记住《菜根谭》里面的这段名言:“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