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研读诗书却不洞察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只合成为一个写字匠;当官却不爱护黎民百姓,就像一个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的强盗;讲习学问却不身体力行,就像一个只会口头念经却不通佛理的和尚;创立事业却不考虑积累功德,就像眼前昙花一样会马上凋谢。
古人治学,其目的并非只为懂得文章,最主要是自己能躬行实践所学得的学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以致用”,用自己之所学贡献社会,假如学问跟实践不能相辅相成,那就变成了徒具形式的口头禅。例如一个修禅的人,即使天天绞尽脑汁只在理路上苦斗,假如不彻底实践参禅悟道的真功夫,到头来连一点用处也没有。总而言之,读书如果不探求圣贤哲理,就不能算是学以致用;做官如果不爱护人民,就不能算是人民父母官;创立事业而不肯积阴德,就不能算是爱护子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宋朝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放翁用文学的语言道出了认识论上的知行观这一哲学问题。“纸上”即书本上的知识,“绝知”彻底弄懂;“躬行”,亲自去做。两句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总是肤浅的,要真正彻底弄懂某种知识,一定得亲自实践。”
中国的腐儒们迷信“一部《论语》治天下。”曾产生一代又一代的“本本主义”,一切唯书,不知理论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这条基本规律,那么,听听放翁的当头棒喝,是否该猛醒呢?歌德有言:“生命之树常绿,而理论总是灰色的。”这和放翁的发现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古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间接地了解人生,行走可以直接了解人生。而陆游老师的经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这个层面上看,一个人或许不必真要读万卷书,但万里路却非放步走不可。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游山游水,苦乐人生。”行走途中实在是认识人生最方便的地方。
旅行路上,乐趣无穷。云淡水暖处,或许遇上些奇情异事,或许感悟出点拈花妙语,更是人生中难得的宝贵财富。其实人生不就是一次长途旅行吗?旅途中的经历最终决定了个人生命的精彩程度。我们来到人世间,行走于生命的长河中,各自经历着不同的风景,只有在历经各种风雨之后,才能真正体悟生命中的美好。
职场竞争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文凭顺其自然地成为开启职场大门的金钥匙,但文凭不是把万能钥匙,这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
看了一些新闻采访,都是关于一些人为了立足于职而盲目地去拿一些学历、考一些资格认证之类的考试,提高自己原本不是件坏事,但完全靠一纸证书,没有真才实学和与职位相匹配的职业能力,虽然一时能掩人耳目,但却不能长久,命运之神会耐心地在拥挤人群的一隅等待着他。
有时候,书本教育反而会阻碍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心智的发展,使人自身的潜能被扼杀。将大学教育仅仅当成获得工作的一种途径,这是一种低级、浅薄的职业观和教育观,它没有考虑到教育对个人性格发展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学习经历对一个人成长过程的影响。如果人生的惟一目标是取得财富,那么,毫无疑问,许多年轻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接受更高的教育也可以。
但是,如果我们将人生的目标确定为追求心智的成熟、生活的美满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来服务于社会,那么,大学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大学仅仅是教育的开始,文凭不能代表你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仅仅是你完成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的证明。生命旅程中任何一种正当的职业都会使人从中受益,但是,更系统的知识学习能够让你获得一种超越本能的力量,帮助你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更长足的进步。
大学生之所以需要进行社会实践,是因为我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够好,平时只是生活在校园里的一群受保护动物,只会一味地读书,根本不能将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相贯通。相反,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工作并不容易,实践是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问题的一个过渡点,我们可能在学习上会取得优异的成绩,甚至可以把书里的观点倒过来背,但我们可能会在实践中被一个小小的问题卡住而不会运用书中的知识解决。“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所以,实践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书本知识的重要性。
生存技能的获得是不容易的,但也不是不可企求的。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在长期而持久的磨练中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科学规律,使我们在学习中减少摸索的过程,用较短的时间,获得较高的造诣。这些丰富的经验,不属于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流派,哪个个人,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对于我们后人有理论指导作用,我们决不能漠视,必须在学习中掌握技巧,提高艺术素质。但这一切的获得,对于我们却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实践。我们决不能企图侥幸取胜,更不能妄想在什么地方企求到什么“技巧”或“灵感”,它们的代价是勤奋和忘我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