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就是在某些方面比别人高明,但是,爱摆架子的领导在这一点上似乎就不怎么高明了。这样的领导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要高明得多,比别人有能力得多,从而就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子,让人难以接受,而产生人际关系上的反作用。其实,像这样的人往往不得人心,即使别人表面上服从于他,也是因为对他的惧怕,因此那不能算是真服,因为那不是心悦诚服。而以德服天下,他人才能心悦诚服,那才是真服。
魏文侯是先秦时期一位有雄心的国君,以朋友的身份和贤人相处,从来不摆领导的架子。魏成子向魏文侯推荐:段干木才能出众,平生不为功名利禄所引诱,一直隐居在西河乡下,不愿出来做官。于是魏文侯亲自带着随从前去聘请。在段干木的门前,魏文侯亲自叩门,但段木干不想出来做官,他翻过后墙躲避起来。第二天,魏文侯远远地把车子停在村外,下车步行到段干木的门前求见,段干木又躲起来不见,这样整整一个月,魏文侯每天都亲自前往求见。段干木看到魏文侯这样真心诚意,很受感动,只好出来相见。魏文侯又请他一同乘车回国都共商国事。从此,魏文侯以待客之礼待段干木,以师事之,而段干木也尽力辅佐魏文侯治理国家大事。
又如:刘备为给关羽、张飞报仇,兴百万之师来讨伐东吴,孙权从阚泽言,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三军抗刘。消息传来,刘备问陆逊是谁?马良说是东吴一位书生,年轻有为,袭荆州便是他用的计。刘备大怒,非要擒杀陆逊为关羽、张飞报仇。马良劝谏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不敢轻敌。刘备却嗤笑道:“朕用兵老矣,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用兵打仗之道,重要的是谁能把握战机,深谙谋略,与年龄无关。刘备自称“朕用兵老矣”,夸口自已经历的战争多,谋略周全,这是不世实际的狂言。“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他讽陆逊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看不起陆逊,这是轻乱的思想,是未战先败了一阵。后来,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八百里,令刘备吃了大败仗。
刘备这个教训启示人们,领导在考虑问题时,不能把自己的身份摆进去。按自已的职务看问题,就会少了客观性,多了盲目性,这样考虑问题就不周全,处理问题就会产生误差,脱离实际,造成损失。刘备说他“用兵老矣,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两句话联起来,还归结于他爱摆领导的架子,因此酿成了千古遗恨。为什么有的领导爱摆架子呢?这是由于在一些人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等级观念,将人分为上中下几等,觉得官当得越大,似乎就越是高人一等。他们如要当了官,就洋洋得意,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显示出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样子。常摆出一副官样的领导,其威信其实不高,容易成为孤家寡人。
过分突出自我,藐视他人的存在,严重脱离群众基础,这不是现代领导的作派。作为一名现代领导人,还是少摆架子为好。据《战国策》记载:魏文侯太子击在路上碰到了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击下车跪拜,子方不还礼。击大怒说:“真不知道是富贵者可以对人傲慢无礼,还是贫贱者可以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对人可以傲慢,富贵者怎敢对人骄傲无礼?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只有贫贱者计谋不被别人使用,行为又不合于当权者的意思,不就是穿起鞋子就走吗?到哪里不是贫贱?难道他还会怕贫贱?会怕失去什么吗?”太子见了魏文侯,就把遇到田子方的事说了,魏文侯感叹道:“如果没有用田子方,我怎能听到贤人的言论?”
富贵者、当权者自身本来就容易有骄傲之势,看不起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但是作为统治者,如果不能礼贤下士,虚心受教,他就可能因为自己的骄矜之气而失去政权,富贵者则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财势。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位城市人放假到农村旅游,到了一户农家,看到老农将一段竹筒在中间的位置开了一个刚够婴儿的手放进去的孔,两头拴上绳子,之后又把瓜子拌上蜜糖,放到锅里炒熟,香气四溢。年轻人大惑不解,问老农,你们这是在做什么,老农说,明天我带你上山捉猴子。
第二天一早,老农把炒熟的瓜子装进竹筒里,然后领着年轻人进了深山,老农把竹筒的两端拴在两棵树上,和年轻人隐蔽在不远的草丛中。不一会,看到了一只活蹦乱跳的猴子,在瓜子香味的吸引下,慢慢向竹筒靠近,确定无危险后,把手伸进竹筒的小孔中,抓住了一把瓜子,当猴子想把手抽出来时,因为握着瓜子而无法抽出来,老农与年轻人从隐蔽的草丛中向猴子走去,猴子因为握着瓜子而不懂得放弃而被老农捕获。
这是一种最原始,而且是最有效的捕获方法。其实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时候人们就像这只猴子一样,犯着同样的错误,人们不愿意舍弃现有的东西,安于现状,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其实人人都有自己不能舍弃的“瓜子”,作出人生的重大决策,放弃已知,或者放弃未知的时候,往往并非依据该事的相关信息,而是依据该时刻自己灵魂的原则。不过最终,人们中大多数会越来越留恋、信任已知的,而惧怕未知的,然后在某个“瓜子”报废的时候,人们的生命或者生命的实质也随之灭亡。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又是辩证的。世界充满着矛盾,成功和失败,欢乐和悲伤,拥有和失去,平淡和辉煌,看似互相对立,水火不容,实际上它们是紧密相连的。有了这一对对的矛盾,人们便面临着选择,有时只在心念一动间便翻天覆地,沧海桑田。有选择就有放弃,选择了失去便放弃了拥有,选择了悲伤便放弃了欢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学会放弃,才能学会选择。进而,只有学会了选择才能不断拥有。
鲁迅先生到日本仙台留学,学的是医学,面对着祖国人民愚昧落后,他毅然放弃了修习几年的医学,转为从文,用笔来唤醒民众,向帝国主义、封建统治、反动文人作殊死战斗,终于成了革命先锋一代文豪。从这点上说,放弃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拥有呢?
但有时要做出放弃并不容易,汉代的张良和韩信就是不同的例子。张良与韩信辅助刘邦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对萧何、陈平、张良、韩信等功臣都分别封侯。面对这高官厚禄的诱惑,张良异常清醒,他深深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法则,毅然告别刘邦,隐居江湖;而韩信则抗拒不了“淮阴侯”爵位的诱惑,最终落了个人头落地的结局。这个例子说明了,懂得放弃的人是睿智的。懂得放弃应该放弃的,也就拥有了想要拥有的。
当今社会,灯红酒绿,物欲横流,诱惑人们的东西太多了。当你一旦被诱惑所俘虏,你就会灵魂迷失,丧失自我,甚至丧失尊严。放弃了虚荣,才能看见真实;放弃了享乐,才能读懂生活。当人们懂得放弃什么时,才能真正得到美好的东西。只想一味地拥有,而不懂得放弃,是不可取的。
人生好比行路,总会遇到道路狭窄的地方。你经常让人一步,别人心存感激,也会让你一步,一条小路对你来说也是平坦通道。你事事不肯让人,别人心怀怨恨,就会设法阻碍你,损伤你,即使是一条大路,对你而言也充满险阻。人与人之间往往是心与心的交往,诚心换来的是真情,坏心换来的是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