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到清明,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杜牧这首老少皆知耳熟能详的诗,我也不例外。何为清明呢?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是敦促春耕的节气。
那么又为何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呢?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唐代诗人韩愈的《寒食》诗对此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
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礼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韦应物有诗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一千二百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此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要想富勤扫墓”这是茶乡一带流传久远的俗话。其他地方也有“要想富拜古墓”的说法。何为扫墓?《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古人扫墓其实并非只在寒食清明。《宋史·唐恪传》:“以延康殿学士知潭州,请往钱塘扫墓,然后之官,遂改杭州。”大凡远行经商或升官上任之前都有祭祀扫墓的习惯,这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然而,致富与扫墓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单从字面怕是无法理解了,传统的理解是因为扫墓表达了对祖先的敬重,祖先便会在冥冥中给以帮助,从而使事业兴旺发达。这个自然是没有科学道理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数典不忘祖”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我们当然应该倡导了。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清明扫墓在历经文革等政治运动略显沉寂之后有了恢复性隆重起来,豪华墓葬也逐渐盛行。
“清明要明难得明,谷雨要淋难得淋。”这是茶乡流传的另一句有关清明的俗话,说的是这个季节多雨的气候特点。今年清明节期间这一气候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清明前的半个月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是雨,其后的两三天也是雨,给扫墓祭祀特别是修坟活动带来不便。尽管如此,人们扫墓的热情依然很高,许多人不远千里从广东浙江等地赶回家里为祖宗扫墓祭祀。有人自嘲地说:“清明雨是先人对子孙孝道的考验。”我们不妨信一回。
2013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