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烧纸钱的习俗起源于何时,我无从考证。只是到了七月十五日这天,我也依样画葫芦,照着先辈们留下来的惯例做就是了:一般是提前一两天买了草纸,切成五寸见方大小,按一定厚度叠起来,再用钱凿(一种专用的工具)打印,再用较大的草纸包成一包包,然后写上受用者的姓氏名字,就像写邮寄信封,从右到左,分三行依次写上“中元吉日虔具财包一面、故先考×公××老大人亲领受用、孝男××即日奉化”,其称谓随对象不同略有变化,给父辈男称先考老大人女称先妣老孺人自称孝男,给祖辈则称祖考祖妣自称孝孙,余类推,然后在杀鸡或是鸭子的时候,滴上几滴血,然后在傍晚的时候,选在桥头、水边或是路口,铺上稻草,再把这些写好了的一包包的纸钱放在稻草上,每个钱包下面还压着一件或是数件剪好的纸衣,在稻草的周围还要插上并点燃香烛,在侧旁还要放上果蔬等供品,然后点火焚烧,同时还燃放鞭炮……现在不用自己打钱包了,可以买现成的,填上姓氏名字就可以,其书写的方式也略有不同,除了钱包纸衣外,现在还有印制的冥币、金币,花样似乎比以前多了许多。
其实,烧纸钱还是很简单的,茶乡习俗远不止这些。在犀城及其近郊,中元节从七月初十就开始了,家族大、兄弟多的家庭甚至更早,一直持续到十五才结束。有祠堂的一般都是初十左右就备好祭祀供品,燃放鞭炮,把祖宗“接回来”,然后每天三餐轮流供酒供饭,同时,成年族人(一般是男丁)一起用餐,少则一桌,多则数桌,就像春节时候的请春客,非常热闹。这样吃到七月十五日,烧了钱包等,燃着长长的鞭炮,将祖宗送走了才结束。听说七月十五日下午,犀城浓烟滚滚,鞭炮响彻云霄,街道上到处都是焚烧纸钱的,那热闹壮观的场景煞是引人注目。只是苦了那些清洁工人,他们或许要为这成堆成堆的稻草灰忙活大半天了。
有邻居问我中元节到底是怎么回事,烧那么多纸钱有用吗?我小时候听长辈说过一些,隐约记得,中元节与天地水三官有关,大意是上中下三元对应天地水三官的生日,时间分别在正月七月十月的月半,中元节是地官生日,也就是阎王爷的生日,传说他是一个孝子,看到母亲在地狱受苦,动了恻隐之心,徇了私情,放开牢门,结果致使众多鬼魂跑到了人间为害,故有“七月半鬼乱串”的说法。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亲人回家,当然要隆重招待了,这就有了祭祀祖先的活动。又因为回家的亲人亡灵都是长辈,孝敬之心也就特别虔诚了,仪式也很繁杂而隆重。一般都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之后,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进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因为有了这层意思,烧纸钱有没有用,也就不再重要了。
有熟识的昆仲两人,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了,各自成家并有儿女,且都小有权柄在手。可在母亲晚年时候却视母亲为累赘,多有怠慢。母亲独居乡下,靠低保维系生计,邻人看不惯,却也无奈,也时常嘲讽兄弟俩无情无义无孝道。母亲忍受不了亲情陌路,在去年冬天喝了农药,草草结束生命。安葬那天却很风光,宴席摆了五十多桌,送葬的小车来了30多辆,路钱用车拉着撒。按照茶乡习俗,今年中元节要烧新衣,兄弟俩带着家人早早回到乡下做准备,备了大把大把的纸钱,买了许多衣箱、冥币之类的东西,于日前烧掉了。有年长族人诘问兄弟俩:“你母亲在世时候为什么不孝敬呀?”兄弟俩面有愧色地说:“正因为母亲在世时候我们没尽到孝心,现在要补偿母亲,希望母亲在阴曹地府过得幸福!”
老者对于儿女都有强烈的不忘祖宗的希冀,从而很看重中元节的祭祀活动,不过,看到儿女成群却生前凄惨沦为孤老的现象还是深恶痛绝,所以,他们更看重生前的幸福快乐!
2010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