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4400000021

第21章 道行格天尹真玄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湘东茶陵有个火田镇,镇内有个五门村,两千多村民十之八九为尹姓。据传,五门尹姓自西汉由北方迁入,其始祖本是茶乡王刘欣的一个随从,也是构筑茶王城的主要工匠之一,但当城池屋宇建好后,并未在城内居住,而是在城南附近一个叫下园里的地方结草为庐,并逐步繁衍发展,子嗣发达后又逐步向外迁徙扩展。现在,五门在湘东一带处于尹姓始祖发祥地的地位,每年正月都会接受来自其他地方尹姓的寻根拜访。

不知哪个朝代,也不知什么时候,下园里一贫困尹姓农户降生了一个小男孩,小孩出生时风雷震天,其母因为疼痛和惊吓,几次晕倒,小孩出生后也不哭不闹,一连几天昏睡不醒,后有白发老者主动上门施法才让小孩苏醒。其父是一个癞头,老实巴交,看到母子安然无恙,连说真玄真玄!此后,“真玄”就成了小孩的名字。

尹真玄出生之前,尹姓家族早就开办了一个宗族书院——一经堂。说到一经堂也还有些渊源:1132年夏,岳飞平乱讨伐杨幺部属曹成,从江西入湖南,途径茶陵火田营盘岭,受到族长尹彦德热情款待,牛酒犒军,并陪同岳将军瞻仰茶王城。其时,建于汉武帝元塑4年(前125年)的茶王城已经迁出100余年了,早已人去楼空,所见只是冷落萧条与凄凉。老者慨叹千年王府的衰败,悲悯世事难料。岳将军听了老者的话,似有所悟,他举目四顾之后,感觉此地地气脉象都不错,只是范围太过狭小,于是对老者说:“这个地方毓秀钟灵,定当人才辈出,您老人家财有余而学不足,当以一经教子孙,可求百世其昌。”“将军吉言,老朽谨记了。”尹长老听从岳将军意见,建书院,广纳族内弟子,聘师教授经史文学。不久之后,庐陵人杨万里听说此事,从汴梁书“一经堂”匾额相赠,从此,书院冠名“一经堂”。这就是茶陵最早的书院。尹真玄小时候就在这个书院上学。

一经堂招收的多是族内富家子弟,尹真玄家贫如洗,常常受到同学欺负。其父为人老实厚道,从不与人争长论短,其母却比较强悍,因此而与不少大户结怨。小真玄上学要经过一条小江,每逢雨天,江水骤涨,小真玄过不去,但每每这个时候,江边就会出现一位白发老者背着他过江。真玄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母亲,母亲深感诧异,便截住老者追问缘由,老者拗不过,只得告诉她:“小孩是仙童转世,将来是个大人物,要点中状元!”她得知了这个情况,心内非常高兴,并常常喜形于色。有一次她在灶台上洗碗,有邻人串门,便唠叨起来,说到平日遭人欺侮的事,心内颇有恨意,顺手拿着筷子在灶台上敲了数下,狠狠地说“他日我儿出息了,定报×××之仇!”没想到她这一敲,惹恼了灶神司命娘娘,司命娘娘带恨走告玉帝,说她被尹真玄的娘猛敲了三棍棒,说这妇人居心不良心怀报复。司命娘娘是饮食之神,督察人间善恶。玉帝闻听之后自然是雷霆大发了。当即派天神抽换尹真玄的筋骨,要改变他为凡人。尹真玄痛彻心扉但却咬牙忍受,也许是天神粗心大意,最后剩下了一口银牙未换。尹真玄仙气虽除,道骨却还残留,后得仙人指点,成了能够呼风唤雨道法无边的道人。后来,尹姓族人为帮助尹真玄弘扬道法,便在一经堂旁边修建了一个道观——长生观。

得道之后的尹真玄,行侠仗义,美名远播。有一年,久晴不雨,旱魔肆虐,邻邑攸县县令接他去求雨。他依道法架设高坛,摆设香案,带领县令、名绅列队虔诚默祷。尹真玄身穿羽氅,手摇法铃,口念真经。起始烈日当空,万里无云,县令乡绅颇为焦虑。不一会儿,乌云涌起,天昏地暗,接着便大雨倾盆,数时不止,县令、名绅一个个淋得就像落汤鸡,而尹真玄顺手从屋檐下摘取一片瓦搭在头上,全身未沾一滴雨。这场雨驱走了旱魔,解除了旱情,确保了粮食丰收,赢得了百姓的雀跃欢呼。由于尹真玄求雨有功,县令要重谢他,尹真玄谦逊地说:“我是为百姓求雨,不是为你县令求雨,不用谢!”县令不依,一定要谢他。尹真玄看到不远处的池塘边有只海螺,便捉弄地说:“感谢你的真诚,就把那只海螺装满稻谷好了。”本来那只海螺空间顶多能装一升谷,可是县库粮仓空了三间还没有装满,县令慌了,忙告诉尹真玄,他说哪有这等事,随手从谷堆上撮一把放进海螺,海螺立刻满了。这些谷子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尹真玄调动长生观的神兵把谷子运回了火田老家。不过,县令并不因此怪罪尹真玄,他请匠人精制了一个金字匾,题词“道行格天”送给他。

尹真玄年纪轻轻就死了,死时有人见他骑着白马上泰和仙了,这时他家的白狗也死了,他就是骑着自家的白狗去的。乡人为了纪念他,为他雕塑了木像,一遇天旱或是虫灾泛滥就抬出来求雨禳蝗,百试不爽。那“道行格天”的牌匾和木像一直供奉在长生观内,直到文革时期才作为四旧迷信物件被毁弃。

泰和仙,这座离五门村仅有十多里远的茶陵最高峰,以其高耸险峻著称,山上绿树茵茵,道观依旧,香火不断。茶乡一带历年来风调雨顺,少灾难,都说是因为尹真玄居高临下庇护保佑的结果,虽不可信,却也无须否定。

2011年11月10日

同类推荐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 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

    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

    本书是一本反映农民的生存状况、行为方式、语言特点、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展现他们的真实生活的散文集。
  •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选录的是王雪峰所写诗词的一部分。所录诗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体诗,古体诗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韵,古体诗中包含了格律诗(近体诗)。第二部分是古体词,古体词也采用的是新韵,是依据《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填写的。第三部分是自由诗。
  • 心随万物转

    心随万物转

    改变针对同一题材密集叙述的手法,多视角、多层次、多色彩地呈现自然之美,因情生文,率意以言,思想与理性之光闪烁文字之上。
热门推荐
  • 青春无道

    青春无道

    男主角一心暗恋心中的女神龙彤,为博得女神的关注而各种不懈努力,却一路上“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先后与几位别人心目中的女神牵扯出了情愫,但也牵扯出了众多情仇恩怨。在学校又接触了一帮无良室友,与室友们都要各自面对诸多生活中的挑战,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三重压力之下,何去何从?他们的人生将面临巨大考验···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卿本凉薄——惑世血瞳

    卿本凉薄——惑世血瞳

    血瞳再世,天下大乱。为了心爱的人,她放弃一切,却惨遭背叛。从此,她不再相信任何人,但他的出现又一次让她冰封的心动摇...她还能得到真爱吗?
  • 仙道微妙

    仙道微妙

    继承父亲的遗志,怀着正义的理想还是愣头青的昆宁茫然闯入了大道无情的修仙界蛮横、欺压、仇恨、背叛、伪善、虚假何谓正义?何来正义?该不忘初衷?还是随波逐流?亦是天上天下,自定律令?大道究竟是邪?是正?是善?是恶?缥缈九天,只叹微妙。
  • 邪帝追妻:爱妃,莫爬墙

    邪帝追妻:爱妃,莫爬墙

    新婚之夜,“朕不需要一个残忍,冷血的皇后,你从来不过是朕登上帝位的工具……”一句话让冷芯蓉如坠万丈深渊。三年后,以鸣凤阁阁主之名重新出现,红衣白发,冷艳无双。誓要覆灭东陵。他是一朝太子,凤表龙姿,传不近女色,有特殊癖好。满心复仇封情绝爱的冷艳女子遇上妖孽邪魅的太子。某日“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又留书出走了……”男子宠溺一笑“蓉儿该是又闷了……”
  • 上古世纪之宿命约定

    上古世纪之宿命约定

    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虚幻。原来的废物天赋原来却是无与伦比的杰出天赋。原来所谓的神抵竟然是这个样子,哈里兰也好,诺伊也好,都不过是神抵的棋子。诺伊也好,吉恩也罢;璀璨世纪也好,上古世纪也罢,不过皆是众神的戏曲而已。当天地不仁,众神以以万物为刍狗,将这个世界变成他们的棋盘的时候,人们又该怎么做呢?
  • 野王

    野王

    我认了一个干妈,干妈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于是我的生活开始了不一样的精彩。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野王,人们也叫我夜王。
  • 嫡女重生那些事

    嫡女重生那些事

    嫡女重生,最重要的是干嘛?当然是崛起了!可是,作为一个先是重生到现代,再回到古代的嫡女呢?宋筱晓笑得风情万种,当然,还是崛起咯!
  • 长生劫之风云变

    长生劫之风云变

    一个少年的血海深仇竟牵动关于大道天机,而随着少年的成长和踏上复仇之路,这个世界的虚伪、血腥、残忍也一点点的展现在少年面前,看少年怎么重整乾坤,打破这个破败不堪世界的规则!一切都没那么简单,一切才刚刚开始······
  • 寻天忌

    寻天忌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君不见,竖儒峰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逐奔儒民泣。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宁叫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 别三年

    别三年

    你有没有这辈子都忘不了的人,生活就像一本书,我们的爱情就在这本书里,读着读着笑了,读着读着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