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的探索以观测为基础。但由于地球大气的吸收,波长在3000埃以下的紫外光波段对地面观测者来说是一个“盲区”。即使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由于大气中的尘埃等物质的阻挡,通常3米左右口径的大型地面光学望远镜对星象的分辨率也存在缺陷。
天文学家们思考,能不能把望远镜“架”在太空,也就是大气层以外该多好啊,那样观测就不会受大气的影响了。人们不仅能看到更多宇宙中东西,而且看的更清楚。对于天文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宇宙之谜”来说,这样的观测正是破解谜底的关键。
TU6-20在地球大气外装望远镜有两大好处:一是影像可更为清晰,否则大气的阻隔会使影像变得模糊(情形就像身处充满蒸汽的浴室之中);而是我们可以侦察到那些被大气层阻挡着的辐射,例如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否则,我们便会错失大量来自宇宙的信息。天文学家一直希望能拥有更大、更好的望远镜和飞船,以便能获得有关宇宙的最佳信息。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望远镜。但是我国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直径达到500米,看起来就像口超级大锅。
于是,美国科学家首先制造了一台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名字命名。哈勃空间望远镜从1979年蓝图设计到1990年投入观测,历时10余年,耗资15亿美元。若按重量计算,平均每克造价接近130美元,远比纯金更贵。
望远镜做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它送上太空。
1990年4月25日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数百名天文学家和技术专家翘首注目。远处巨大的发射平台上,“发现号”航天飞机如同展翼欲升的鲲鹏,正巍然倚靠在发射塔边。
航天飞机此次飞行肩负着重要使命,就是把耗资巨大、深受世人瞩目的哈勃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
上午8点34分,随着指令的发出,航天飞机喷云吐焰,在轰鸣声中直上蓝天,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揭开了新的一页。
哈勃望远镜是人类发射进入太空的最大而且最灵敏的光学望远镜,天文学家期望着凭借哈勃望远镜那锐利无比的“神眼”,去洞察宇宙深层的奥秘。它发回了数不胜数美丽得让人震撼的天文照片,从此开辟了天文观测的一个新时代。
现在,“哈勃”太空望远镜已到“晚年”。它在太空的十几年中,经历4次大修,分别为1993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9年5月19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完成了对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最后一次维护工作后,将其“释放”回工作岗位。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这将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最后一次维修。
尽管人们仍对它恋恋不舍,但“哈勃”所剩时日不多,也许在今年或稍晚一些时候就会被换下“一线”。
尽管每次大修以后,“哈勃”都面貌一新,特别是2001年科学家利用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对它进行的第四次大修,为它安装测绘照相机,更换太阳能电池板,更换已工作11年的电力控制装置,并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近红外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计,然而,大修仍掩盖不住它的“老态”,因为“哈勃”从上太空起就处于“带病坚持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