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1700000012

第12章 清朝法律内容及司法体系

清朝是以满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展的时期,它所建立的法律制度,不仅因袭明制,维护封建法律制度体系,而且突出了其民族统治的特色。清朝法律在“参汉酌金”的立法思想指导下,在前朝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满足自身的特点及现代社会的现实,制定出的法律内容和司法体系。既体现了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又保障了满族贵族的统治地位,从而维护了清朝统治者进行封建统治的需要。

清朝仍沿用隋唐以来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具体适用往往有一些改变。笞杖刑可折为板责,每10下折责4板,再除去不足5板的零数。徒刑1至3年共5等,分别附加杖60至100,每等递增10杖。流刑2000里至3000里共3等,每等附加杖100。死刑仍为绞、斩两等,分为立决和监候两种执行方式。立决即立即执行。监候适用于罪行相对较轻的死刑犯,一般是留待秋后,经秋审或朝审最终裁决。

《大清律例》对适用立决或监候的罪名都有明确解释,对“杂犯死罪”也有一些变通处理,因过失杀人、误杀人及某些职务犯罪被判处死刑者,往往减等执行徒刑5年。

除以上法定五刑外,清朝还增加了一些法外酷刑,主要有充军、发遣、迁徙、枷号、刺字等。充军创立于明朝,重于流刑,是将罪犯发配戍边,分为2000里、2500里、3000里、4000里、4500里等。

发遣为清朝新增,又重于充军,是将罪犯发配到边疆地区,充当驻防官兵的奴隶。迁徙是将罪犯强制迁往千里之外安置。充军、发遣及迁徙等罪犯可以带家属前往服刑,不遇恩赦准许,终生不能返回原籍。枷号和刺字均是一种侮辱体罚性质的附加刑。

清朝在继承前代统治经验的基础上,一是扩大自首适用范围。如康熙时的《督捕则例》鼓励逃犯“自回自首”,逃亡3次自首仍可免罪;嘉庆时规定,在监犯人因故逃逸又自行回归者,按原罪名减一等处置。

二是加重处罚家人共犯。凡家人共犯奸盗杀伤之罪,不分首从,一律按首犯论处。

三是实行类推报批制度。清律对唐律的法律类推加以限制,规定“断罪无正条”者,虽可使用类推,但必须上报皇帝批准,不得擅自裁断。

四是化外人案件属地管辖。对化外人犯罪案件,清律放弃唐律分别适用属地、属人的原则,改为凡来降人犯罪者,依律拟断。

对于强盗罪,清律规定,凡是以强盗方式得到的财物,不分首从,皆斩;杀人、放火烧人房屋、奸污人妻女、打劫牢狱仓库、侵犯城池衙门等行为,积至百人以上,不分得财与否,一律斩首示众;响马强盗,执弓矢军器,白日邀劫道路,赃证明白者,不分人数多寡,枭示;越城入室行劫,伙盗行劫官帑、漕船,粮船水手行劫杀人等,也都斩首示众。

在经济立法方面,清朝入关以后,鉴于明末赋敛无度导致农民起义的教训,明令废除“辽饷”、“剿饷”、“练饷”等三饷加派,并仿效明制编订《赋役全书》,于1657年颁布,开始建立清朝赋役制度。

《赋役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登记土地、人丁的等级与数量;计算和确定田赋、丁银的数量;记载各地承办内廷及朝廷所需实物贡赋的种类与数量;确定地方所征赋税的分配与使用原则等。

康熙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转移速度的加快,农民人口大量流动,原来按人丁征税的赋役制度已经难以保障。1712年下诏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征收丁银,今后再生人丁,永不加赋。

1716年,广东各州县率先实行“摊丁入亩”,把固定的丁银额按土地亩数平均分摊到田赋中,不再按人口征税。至1723年,又将“摊丁入亩”之制推行到全国,从而简化了征税标准,减轻了农民负担,废除了沿袭2000年的人丁税,削弱了农民的人身束缚。

1646年,顺治帝下令废除明朝匠籍制度,将匠户编入民籍,与农民一体纳税当差,禁止官府以各种名义无偿役使手工业工人,使其获得了与农民相同的法律地位。

同时,放宽了国家对手工业的专擅垄断,除武器制造、货币铸造及宫廷所需重要物品由官府经营外,其他行业经过官府批准,并按规定纳税,都允许民间手工业者经营。

为了发展私营商业,清朝废除明末加征的各项税负,并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1667年又下令,禁止官僚贵族欺压掠夺商贾,以保护商人的合法经营。1686年,还曾建立牙行制度,由其代表官府监督商税的征收,管理市场物价,规范市场交易秩序。

1757年清朝规定“一口通商”,这唯一的通商口岸就是广州。外国商船只能至广州港停泊交易,由粤海关对外国商船征收船舶税和货税,总称关税。

当时严格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凡马牛、军需、金、银、铜、铁、铅、锡、铜钱、硫磺、书籍、粮食等都不准出口,而允许出口的丝绸、茶叶、大黄等也严格限制数量。

此外,清朝还规定,在广州进行的中外贸易,必须通过官方指定的垄断代理商行“十三行”进行,由它充当外国商人的全权代理人,包销进口商品,代缴关税,采购各类出口商品。

十三行行商既是外商在华行为举止的保证人,也是中国官府与外国商人之间的中介人,外国商人的一切请求均由行商转达,而中国官府对外国商人的一切政令要求也由行商传达。十三行还在广州城外开设“商馆”,供外商作为来华贸易的办事处和住所。

以上诸项海外贸易立法,束缚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开展,阻挠了中外正常贸易的进行,影响了社会经济顺利发展。

在行政立法方面,在清朝行政管理体制中,皇帝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切军政事务由其“乾纲独断”。

为了防止宦官专权和臣下结党营私,清律严禁宦官参与政治,严禁大臣交结朋党及内外官交结,犯者按“奸党罪”处斩。在皇帝之下,仿明制设内阁,代拟批旨,呈进奏章。

内阁大学士名额不定,康熙时多用满汉大学士4员,雍正时6员,乾隆时增协办大学士一两员。内阁大学士为正一品,位列百官之上,但实权远不及明朝,仅仅具有上传下达的职权。

在内阁之外,还设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等辅政机构。雍正即位后,因西北用兵而设立军机处,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并侵夺了内阁的部分职权。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只服从皇帝命令,是清朝君主专制极端化的标志。

内阁与军机处之下,沿袭明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设满汉尚书各一人,满汉侍郎各二人,下置郎中、员外郎等属官。六部长官对皇帝负责,只能奏请皇帝颁发必要的诏令,无权向地方直接发布命令。

六部之外的院、寺、府、监均有较大裁并,九寺只剩下审理刑狱的大理寺,管理祭祀的大常寺,管理马政的太仆寺,以及管理典祀筵宴朝会的光禄寺和鸿胪寺;五监仅剩下掌国学政令的国子监;只有培养封建统治人才的翰林院仍维持明朝时的地位。

地方政权机关分为省、道、府、县4级。明朝临时派遣的督抚已成为固定的省级长官,握有地方军政大权,但必须秉承朝廷指示行事。布政使和按察使失去了明朝时行政上的独立性,成为隶属于督抚的分理地方民财和刑狱的两个机关。

省下设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负责联络省与基层的关系,由道员主管政务。道下设府,由知府主管行政、经济与司法等事务。与府平级的机构有厅和直隶州。府下设州和县,州置知州,县置知县,由中央直接派遣。县下设有征收赋税钱粮的里甲和防范盗贼的保甲。

在职官监察方面,清朝基本沿袭明制,中央仍以都察院为监察机关,长官为左都御史。为了集中皇权,将六科给事中并于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分别负责对京内外官吏的监察和纠弹,使监察机构实现一体化。当时有科道官密折言事制度,将军机处以外的所有机关和官员都纳入监察稽违的范围之内。

1690年,康熙令左都御史为议政大臣,参与朝政决策,充分发挥科道官作为皇帝耳目的作用。地方则由省按察使派出的“分巡道”和省布政使派出的“分守道”分别对府、州、县官员进行监察,同时废除了巡按御史制度。

清朝的会审制度有所发展。除了从明朝的“九卿圆审”发展而来的九卿会审外,还制定了朝审、热审和秋审制度。

审理的案件主要是刑部判决的案件,以及京城附近发生的斩绞监候案件。热审的目的是加快笞杖刑案件的审理判决,疏通监狱,以防在暑热天气庾毙囚犯。秋审是清朝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为是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

秋审审理的对象是全国上报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案件经过秋审复审程序后,分四种情况处理:

第一,情实:罪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死刑。

第二,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减为流3000里,或减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候办。

第三,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可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第四,留养承祀: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合乎申请留养条件者,按留养案奏请皇帝裁决。

同类推荐
  • 三国龙之狼

    三国龙之狼

    龙者天子气,翻云覆雨;狼者坚韧善于协作富于攻击;我要做就做龙中之狼!马云飞携干将莫邪剑神奇穿越到黑暗动乱的汉末三国!收谋臣武将,拦如云美女!九鼎玉玺孰弱孰强;《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熟优熟劣;马云飞对仗曹刘孙,用现代的大脑知识一统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不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但我是个爱国者,爱民族!五胡乱华,蒙满南侵,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通通滚蛋!我来!我上!我征服!我能穿越,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 风雨辽河畔

    风雨辽河畔

    清末民国初,无疑是中国风云多变的时期,东北更是多事之秋,北有沙俄的觊觎,东有日本的野心。东北人民不甘心被压迫、受奴役,自发起来与沙俄斗,与日寇斗,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剧。
  • 三国之无双吕布

    三国之无双吕布

    不杀丁原,反而助他匡扶汉室。三败董卓,虎牢关下拒十八路诸侯,人人都言汉室不可复兴,我偏偏要逆天而行。一人一戟,问天下有谁能挡!
  • 锁二乔

    锁二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当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大小乔这两个三国美女的传奇故事。一个来自未来却看着历史全然不是自己所了解的那么简单,只能任由自己卷入是是非非中去;一个原本柔弱却眼看幸福一次次从身边流走,那种无奈而带来的是是非非……
  • 大明日不落

    大明日不落

    杨山梓穿越了,作为大明最后的一位权臣,他并不想篡位,不想篡位的权臣不是合格的权臣!但他却不以为意,因为他只想打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然后乘风归去,只羡鸳鸯不羡仙!前路坎坷,小杨同学对月长啸:“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我要大明日不落!”
热门推荐
  • 上古圣歌

    上古圣歌

    历史是一架精密至极的仪器,任何零件的细微变动都会令它改变即行的轨迹。而命运便是其间的一颗颗齿轮,它们彼此咬合,摩擦,互相依靠,却又互相伤害。所以,很多年后,圣歌英雄卢修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就是使命的不断延续,以及命运的一再循环。”那么,该怎样来吟唱属于这块大陆的这么一首悲歌呢?就让我们从那一天,诺伊女神像脚下盛开的那朵无名之花开始说起吧。
  • 五世为媒

    五世为媒

    那一年,初夏时分,莲花正盛,一眼,便是万年。“我愿替她受五世轮回之苦,只为护她一世的周全。”他为她毅然决然地跳下了轮回,却不知在他跳下的那一刻,她与佛祖定下了赌注,也亦生死相随,其实,即使五世不能与你相守也没有关系,因为遇见你就已经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了。这是一个关于五世的记忆的故事,我愿以五世为媒,许你生生世世。
  • 夺宝探险

    夺宝探险

    一个神秘的时代,一段遗忘的文明。在神秘古老的神州大地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在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掩埋了多少扑朔迷离的真相?当神秘的面纱被一层层揭开,是神话传说?还是野史秘闻?终不过是历史的一颗尘埃!
  • 战皇升龙

    战皇升龙

    穹宇皓月依犹在,梦醒已非今世人。少年王朗不幸坠崖而亡,是意外,还是早有预谋?古朴玉佩,龙形密文,述说着怎样的故事?圣族,龙族、尸族以及人族四大上古种族间的争斗,是否又将开启?神秘莫测的天机门,神权无上的四神殿,熔岩蔽日的巨龙深渊,以及那早已消失在天地间的无极道宫,都将随着少年探寻的脚步,揭开不为人知的面纱。
  • 大盗之白首相知

    大盗之白首相知

    盗门有三不盗,老弱不盗,妇孺不盗,人心不盗!他盗得浮生百载,终究是盗不得她的心……
  •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2008年,在抗击冰冻雪灾中,有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有爱就有感动,感动是一种责任!”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感恩是一种爱,是一种对爱的追求、对善的坚守;感恩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执著。 本书通过对感恩与责任精神的深入解读,探究了现代企业员工职业精神缺失的根源,为现代企业重塑商业伦理,完善员工职业培训,实施心本管理,塑造企业新主人翁精神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 仙医圣手

    仙医圣手

    他是异世大陆万人敬仰,手眼通天的炼药宗师。他是繁华都市万人唾弃,自甘堕落的纨绔少爷。他渡劫失败,灵魂穿越到了繁华的大都市,代替身死的纨绔,活了下来!是鹰,就要鹰击长空,是虎,自然傲啸山林!多年后,有人叫他侠客,也有说他是杀手,保镖,甚至商人,但最终,所有人都叫他:医仙!——————————————————————————————
  • 斗破苍穹之九霄一剑

    斗破苍穹之九霄一剑

    昔日少年一跃帝境,携四大斗帝破长空。往昔强者,今已殁。如今强者,在掌握!斗气大陆如今重新繁荣昌盛,变了一番模样。源气重回大陆,物仍是人已非。再一次的传奇,再一次的辉煌,再一次傲立苍穹之上!
  • 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我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我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3篇,8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妈妈的味道》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 EXO之异能星系

    EXO之异能星系

    在遥远的一个星系中,有着三大星球。璃茉星球,EXO星球和黎迷星球。璃茉的星球被攻打,被逼无奈之下,璃茉王后将自己的女儿送去了黎迷星球,巧的是,EXO星球的十二王子们也在这颗星球上。当高冷女主和他们相遇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第一次写小说,写不好请见谅。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