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竞争力提高对竞争国和地区带来的变化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中国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增加了。有竞争力的产品领域从杂制品扩大到机械类、纤维材料。杂制品中,保持竞争力上升的品种很多。
第二,从进口市场的竞争来看,由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本地企业向中国大陆生产转移的增大,本地杂制品的竞争力大幅度降低,机械类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急速上升。不过,中国在世界进口中占5%市场份额的新的有竞争力的品种出现得少。中国对ASEAN四国的产品出口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明显。但是,这几国的化学产品、合成纤维、电子零件等中间产品对中国的出口扩大。中国的服装、电子机械的出口扩大也间接带来好处,这种倾向在韩国表现得特别明显。
第三,1990年,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拥有的与中国大陆竞争的产品数量最多。1995年以后,由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份额大幅度减少,和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竞争产品数目减少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变成了ASEAN四国。从与中国大陆竞争的拥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种类的比例来看,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竞争优势领域明显缩小。
第四,ASEAN四国除原材料丰富的产品外,轻工业产品的优势地位被中国夺走,市场份额继续减少的可能性大。现在,如果中国轻工业向政府重视开发的内陆转移的话,中国的竞争力会长期维持下去。ASEAN四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停滞,短期内,形成新的出口产业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电子、电气机械方面,能体现ASEAN四国和中国产业分工情况的相互贸易扩大了,有些产业的互补关系正在形成。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需要大量劳动力、规模经济特点突出的工业制成品方面加强了竞争力,在化学产品和金属材料之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竞争力弱了,进口的依存度大。中国的出口扩大,使竞争国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下降。但是,扩大了对中国原材料、电子设备方面的出口。
今后的问题是,中国对中间产品国产化的要求加强了。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也积极起来。石油化学产业方面,两位数以上的欧美企业的大规模乙烯工厂即将开工;钢铁领域,近年来,有竞争力的中国国有企业接连和日本、韩国企业达成技术合作协议,钢材的自给率将上升;电子产品方面,美国企业、中国台湾资本的半导体生产也正进入扩大时期。中间产品的国产化将导致中国的进口缩小,这种发展趋势可能导致竞争国利益的减少。
中国的生产能力正在增强,竞争国应该如何应付?正如笔者经常指出的那样,不应该把中国的增长看做威胁,而应该看做机会。但是,为抓住这一机会,有必要和中国建立起扩大相互贸易量的互补关系。当然,这种互补关系不会是固化的。如果为向中国出口找出路的话,在中国产品国产化以前,继续开拓新领域是重要的。如果不愿意衰退的话,应对有成本竞争力的后发竞争国的挑战,继续进行结构调整是不可回避的。
中国工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不仅规模有所扩大,而且产品种类也在向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方向日益多样化,同时产业结构也在日益高度化。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而强大起来,它通过贸易结构和直接投资方向的变化影响着近邻各国的经济。
被称做“东亚奇迹”的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具有“雁阵型发展”的特点。它以赶超日本的形式,按照首先韩国、中国台湾等亚洲新兴工业国或地区(NIES)进入发展阶段,接着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多层次地进入发展阶段这样的顺序展开。但现在,中国不论在劳动集约型领域还是在技术水平高的产品方面,都已成为ASEAN的强大竞争对手。看起来,东亚国家的发展已不再具有原来的“雁阵型”发展状态。
这背后的原因是,外国直接投资从东亚国家向中国转移。在“雁阵型”发展过程中,ASEAN国家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有来自日本、NIES等国或地区的对劳动集约型产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依靠这些外国直接投资,ASEAN国家实现了出口导向型工业化。
同样,中国工业化的原动力也来自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原因是拥有丰富低廉的劳动力。此外,中国还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丰富的技术人才队伍、创业精神旺盛的本土企业的成长等魅力。而ASEAN国家由于丧失了对中国的成本优势,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就树立了通过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获得新竞争优势的奋斗目标。因为ASEAN国家要保持“雁阵型”发展,首先必须通过技术积累实现从劳动集约型产业向技术集约型产业的转变。但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ASEAN国家不得不大幅度地放慢了实施产业高度化战略的步伐。
本章考察中国在东亚生产结构中地位的提高,以及由此给中国与ASEAN国家经济关系带来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ASEAN国家工业化这一课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