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各国、各地区出口产业的未来,重要的问题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向。亚洲各国的出口产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出密切相关。中国的出口也对外资企业有较大的依赖。
一、外资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
中国出口结构的转变是在受到外资企业对制造业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在1992年正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1992~1998年的纯流入额是年平均339亿美元,大大超过1985~1991年的年平均29亿美元。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国有企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下降,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增大了。
外资企业的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区分很大,从2000年的情况看,外资企业在生产总值中占40%以上的行业有7个,这个情况基本与前一节谈到的中国的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相重叠。外资企业的生产扩大和中国的出口扩大显示出密切联系。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中,外资企业的生产额不超过20%的只有水泥业、钢铁、非金属等原材料产业。
二、投资竞争和对ASEAN四国投资的停滞
以外国直接投资作为扩大出口的杠杆的国家不只中国。民族产业基础薄弱的东南亚国家,出口产业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依赖更大。因为新的投资和追加投资的停滞会影响出口的增长。如果对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大,抑制了对东南亚的外国投资的话,其影响将是严重的。虽然,中国和东南亚不一定是二者选一的投资对象,但也不能否认,对中国的更多关心会导致东南亚作为投资对象和地域的相对地位的下降。
根据国际收支,比较外国直接投资纯流入额的变化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ASEAN四国和中国的纯流入额大致相等,或者是ASEAN四国超过中国。但是,1992年,中国开始超过ASEAN四国,两者的差距继续拉大,到1998年,对中国的外国投资纯流入达到438亿美元,而对 ASEAN四国的投资呆滞,只有134亿美元。
由于金融危机后的政治、经济混乱,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丰富方面可以与中国相比的印度尼西亚作为生产基地的优势下降,本来应该增加的投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外国直接投资转移到中国,印度尼西亚从而失去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机会。
从日本企业来看,根据国际协力银行的海外投资调查显示(2001年7月),每年把中国看做中期(3年左右)的投资对象的企业的比例是非常高的。2002年度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企业选择中国作为有希望的投资对象。在东亚,仅次于中国的是泰国。不过,选择泰国作为有希望的投资对象的企业的比例不到30%,大家都集中把中国作为投资国。
根据JETRO(日本贸易振兴会)的民意调查(《面向21世纪的日本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现状和展望》,2001年10月),对中国的投资环境的评价并不很高。中国与ASEAN四国相比,各种制度和人才等大部分项目不如泰国和马来西亚,但市场的成长性、生产成本等项目的评价超过了ASEAN四国,这就充分弥补了制度上的不足和风险。
另一方面,对ASEAN四国来说,中国作为外国直接投资者的作用正在加强。2001年,马来西亚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中,中国是第三位的投资国,主要原因是中国对造纸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像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开采那样,以向中国供给为目的的资源获取型的投资增加倾向出现了。
国内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激化促使中国开发新市场。中国的摩托车和家电厂商开始向东南亚进军。现在,这种耐用消费品厂家的进入是以ASEAN四国中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作为对象,投资目的是在当地出售。但是,可以想像,随着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的进展,这些地方将慢慢成为向整个区域供给的据点。
三、中国投资和国内产业的调整
作为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中国和ASEAN四国正在进行竞争,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来说,把中国作为投资对象的意义很大。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来说,把中国作为出口产品的生产据点和销售市场的意义很大。中国在各国和地区在东亚投资中所占比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显扩大,对国内生产的影响也增大。
1.日本———国内生产的替代性增强。1985年,以日元升值为契机,日本对东亚投资扩大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可是,在东亚内部的投资对象的比重以1988~1989年度为界,从 NIES转到 ASEAN四国,以1992年度为界,从ASEAN四国转移到中国。
从投资项目数量看,中国的比重上升非常明显。中国占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数的百分比从1989年度的4.6%上升到1992年度的28.9%,1994年度达到最高峰,为45.3%。与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同步,日本企业的海外生产的比例也提高了,从1986年度的3.2%增加到1999年的14.1%,海外生产比例较高的电器机械产业,1997年度海外生产比例超过了20%。
日本企业在东亚进行生产,是为了避免贸易摩擦的迂回出口,也是为了对付汇率上升或工资上涨等成本问题,回避从日本出口的不利影响的出口替代性质很强。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公司在亚洲国家设立的企业销售中向日本出口的比例(逆进口比例)增加了,日本公司在亚洲国家设立的企业逆进口比例从1990年度的12.0%增加到1999年度的24.3%,作为向日本国内供给据点的作用加强了。日本公司在北美和欧洲设立的企业的逆进口比例为2%,和在亚洲设立的企业性质大不一样。以逆进口为目的的海外生产替代国内生产的性质很强,容易导致国内生产的缩小。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国产品向日本的流入非常显著,其中大部分是包括逆进口在内的日本企业采购的结果。根据JETRO的民意调查(《在日本市场的中国产品的竞争力》,2001年4月):回答与中国产品竞争激烈的占前几位的行业,都把在国内市场上和在中国制造的日本企业产品的竞争排在竞争形态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在中国采购的企业的比例是:纤维为70%;电子、电气机械达到了60%。
这种情况说明,为了解决日本企业之间在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而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日本的总进口中,逆进口所占的比例从1987年度的4.0%增加到1999年度的14.8%,其中电气机械的比例占40%以上;另一方面,日本向其在国外生产据点的供给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从1987年度的13.9%增加到1999年度的28.6%,向海外日资企业的中间产品供给将近占总出口的1/3.
在亚洲,一方面日本的逆进口增加;另一方面,从日本采购的依赖度下降了。因此,日本本土的总公司和在亚洲设立的企业之间的企业内贸易顺差缩小。1998年度,日本方面变成了入超。虽然海外生产扩大了,但从企业的角度看,扩大来自日本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核心产品的出口来推进国内产业高度化,不一定能实现。
2.韩国———以电子机器、纤维、鞋类为中心。1987年前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急剧增加。初期,向以印度尼西亚为中心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占了很大比例,但到20世纪90年代,向中国的投资增加了。中国在韩国总的对外投资中所占比例在90年代中期达到25%。金融危机后,总体来看,韩国企业的投资钝化。可是,2001年上半年,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大幅度地恢复,占对外总投资的30%。
从韩国对中国投资总额的行业构成来看,电子机械占26%,纤维、鞋类占20%,这两类产品占了较大份额。电子机械产品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出口和中国的国内需求。纤维和鞋类的生产主要是以出口为主,韩国的投资目的与日本非常相似。
从韩国的贸易统计来看,来自中国的纤维、鞋类产品的进口急剧增加。1999年,从中国产品在韩国进口中所占的份额来看,服装接近70%,鞋类大约为50%。可是,电气机械产品从中国的进口不是那么多。这种情况和日本从中国逆进口激增的情况不一样。
然而,无论是韩国的服装还是鞋类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虽然降低了,但韩国对外的贸易收支仍然维持顺差,这类产业在韩国国内仍然维持着出口产业的地位。这一点不同于日本。虽然韩国企业在中国扩大生产,但对国内生产的影响没有日本那么严重,可是,韩国对与中国竞争的关心和危机感很强烈。
3.中国台湾地区———对“空洞化”担心的加强。中国台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在1987年也是一个转折点。由于日元升值,台湾地区的产品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相对增强,台湾地区的出口产业也繁荣起来,可是,也导致了对美贸易摩擦、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匮乏,而且,随着货币贬值,出口环境急剧恶化。1987年,由于修改了外汇管理办法,对外投资增加了。台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与韩国一样,初期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以东南亚为中心,向马来西亚、泰国的投资占了很大比例。
1990年,台湾当局制定了大陆间投资办法,向大陆的投资多起来。投资项目和金额都大大超过了此前对中国大陆以外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距离近、语言相通等有利条件,中小企业也积极地投资,进一步增加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
截止到2000年的统计,就金额而言,中国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的投资额是对其他国家的1.5倍,项目数是6.5倍。由此可见,平均每个项目的规模很小。比较对中国大陆及其他国家的累计项目的投资行业,累计项目的59.4%是电气、电子产业,可是,电子、电气产业只占对中国大陆投资的 17.6%,塑料制品占12.5%,精密机械占10.8%,投资行业多样化。
台湾地区对产业“空洞化”的担心要比日本和韩国强烈。第一,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不如日本和韩国。特别是近年来,以电子信息机械和半导体为中心的IT产业的特殊化倾向明显。2000年,电气、电子机械在台湾地区出口所占的份额超过50%,其核心的IT产业向大陆的转移急速发展,同时,海外生产的比例超过了50%。从个别产品的生产数量看,海外生产比例超过80%的产品种类也不少。
根据中国台湾地区经济部的对外投资民意调查(《制造业对外投资实况对外调查报告》,1989),根据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的采购、销售情况,从电子信息机械领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的零件、中间产品采购对象的构成看,台湾地区占50.7%,台资企业占27.4%,非台资企业占13.4%,第三国占8.4%。从产品的销售对象来看,台湾地区占16.1%,中国大陆占37.6%,第三国占46.4%。与电气机械产业领域在中国的日资企业比较看,台湾地区企业从本土的采购比例高,逆进口的比例低,容易出现出超。但是,中国大陆的生产代替台湾地区的生产是明显的。中国台湾信息产业策进会市场情报中心(MIC)预测,台湾地区的信息机器的生产在2002~2006年以年平均10%的速度缩小。2006年,在世界生产国中排列将从现在的世界第四位后退到第九位。
考虑到组装型产业的竞争力低下,台湾地区加强了对半导体、液晶显示器(LCD)等电子产品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可是,台湾地区资本在中国的进入浪潮已经涉及电子产品。开始进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内需,如果中国产品的逆进口开始的话,台湾地区进入中国大陆的企业很多,可以预期会带来价格的过度竞争和逆进口的扩大。台湾当地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的限制措施正在放宽。2002年前,家电进口的限制还将保留,而IC等中间产品的限制放宽了。
台湾地区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大陆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中国大陆生产竞争力的源泉。但是,台湾地区的发展对台湾岛内产业结构的转换会带来什么影响还不明朗。第一节已谈到,台湾地区在OECD的进口额中占5%以上产品的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年来,虽然生产能力加强,但石油化学和钢铁方面都没有韩国那样的规模和多样化。
2001年底,台湾地区一部分高科技产品对中国大陆投资的限制放宽。因此,现在占世界生产量一半的笔记本电脑的生产也可能会向中国大陆转移。MIC预测,笔记本电脑的海外生产比例到2003年会超过50%,由于装配产业一类的先导需求未来不明朗,对零件、原材料产业的投资也不得不慎重。今后,台湾地区有脱离工业化方向,向软件开发和服务业转移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