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8300000007

第7章 出口产业和外国直接投资

判断各国、各地区出口产业的未来,重要的问题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向。亚洲各国的出口产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出密切相关。中国的出口也对外资企业有较大的依赖。

一、外资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

中国出口结构的转变是在受到外资企业对制造业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在1992年正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1992~1998年的纯流入额是年平均339亿美元,大大超过1985~1991年的年平均29亿美元。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国有企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下降,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增大了。

外资企业的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区分很大,从2000年的情况看,外资企业在生产总值中占40%以上的行业有7个,这个情况基本与前一节谈到的中国的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相重叠。外资企业的生产扩大和中国的出口扩大显示出密切联系。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中,外资企业的生产额不超过20%的只有水泥业、钢铁、非金属等原材料产业。

二、投资竞争和对ASEAN四国投资的停滞

以外国直接投资作为扩大出口的杠杆的国家不只中国。民族产业基础薄弱的东南亚国家,出口产业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依赖更大。因为新的投资和追加投资的停滞会影响出口的增长。如果对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大,抑制了对东南亚的外国投资的话,其影响将是严重的。虽然,中国和东南亚不一定是二者选一的投资对象,但也不能否认,对中国的更多关心会导致东南亚作为投资对象和地域的相对地位的下降。

根据国际收支,比较外国直接投资纯流入额的变化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ASEAN四国和中国的纯流入额大致相等,或者是ASEAN四国超过中国。但是,1992年,中国开始超过ASEAN四国,两者的差距继续拉大,到1998年,对中国的外国投资纯流入达到438亿美元,而对 ASEAN四国的投资呆滞,只有134亿美元。

由于金融危机后的政治、经济混乱,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丰富方面可以与中国相比的印度尼西亚作为生产基地的优势下降,本来应该增加的投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外国直接投资转移到中国,印度尼西亚从而失去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机会。

从日本企业来看,根据国际协力银行的海外投资调查显示(2001年7月),每年把中国看做中期(3年左右)的投资对象的企业的比例是非常高的。2002年度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企业选择中国作为有希望的投资对象。在东亚,仅次于中国的是泰国。不过,选择泰国作为有希望的投资对象的企业的比例不到30%,大家都集中把中国作为投资国。

根据JETRO(日本贸易振兴会)的民意调查(《面向21世纪的日本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现状和展望》,2001年10月),对中国的投资环境的评价并不很高。中国与ASEAN四国相比,各种制度和人才等大部分项目不如泰国和马来西亚,但市场的成长性、生产成本等项目的评价超过了ASEAN四国,这就充分弥补了制度上的不足和风险。

另一方面,对ASEAN四国来说,中国作为外国直接投资者的作用正在加强。2001年,马来西亚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中,中国是第三位的投资国,主要原因是中国对造纸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像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开采那样,以向中国供给为目的的资源获取型的投资增加倾向出现了。

国内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激化促使中国开发新市场。中国的摩托车和家电厂商开始向东南亚进军。现在,这种耐用消费品厂家的进入是以ASEAN四国中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作为对象,投资目的是在当地出售。但是,可以想像,随着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的进展,这些地方将慢慢成为向整个区域供给的据点。

三、中国投资和国内产业的调整

作为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中国和ASEAN四国正在进行竞争,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来说,把中国作为投资对象的意义很大。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来说,把中国作为出口产品的生产据点和销售市场的意义很大。中国在各国和地区在东亚投资中所占比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显扩大,对国内生产的影响也增大。

1.日本———国内生产的替代性增强。1985年,以日元升值为契机,日本对东亚投资扩大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可是,在东亚内部的投资对象的比重以1988~1989年度为界,从 NIES转到 ASEAN四国,以1992年度为界,从ASEAN四国转移到中国。

从投资项目数量看,中国的比重上升非常明显。中国占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数的百分比从1989年度的4.6%上升到1992年度的28.9%,1994年度达到最高峰,为45.3%。与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同步,日本企业的海外生产的比例也提高了,从1986年度的3.2%增加到1999年的14.1%,海外生产比例较高的电器机械产业,1997年度海外生产比例超过了20%。

日本企业在东亚进行生产,是为了避免贸易摩擦的迂回出口,也是为了对付汇率上升或工资上涨等成本问题,回避从日本出口的不利影响的出口替代性质很强。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公司在亚洲国家设立的企业销售中向日本出口的比例(逆进口比例)增加了,日本公司在亚洲国家设立的企业逆进口比例从1990年度的12.0%增加到1999年度的24.3%,作为向日本国内供给据点的作用加强了。日本公司在北美和欧洲设立的企业的逆进口比例为2%,和在亚洲设立的企业性质大不一样。以逆进口为目的的海外生产替代国内生产的性质很强,容易导致国内生产的缩小。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国产品向日本的流入非常显著,其中大部分是包括逆进口在内的日本企业采购的结果。根据JETRO的民意调查(《在日本市场的中国产品的竞争力》,2001年4月):回答与中国产品竞争激烈的占前几位的行业,都把在国内市场上和在中国制造的日本企业产品的竞争排在竞争形态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在中国采购的企业的比例是:纤维为70%;电子、电气机械达到了60%。

这种情况说明,为了解决日本企业之间在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而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日本的总进口中,逆进口所占的比例从1987年度的4.0%增加到1999年度的14.8%,其中电气机械的比例占40%以上;另一方面,日本向其在国外生产据点的供给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从1987年度的13.9%增加到1999年度的28.6%,向海外日资企业的中间产品供给将近占总出口的1/3.

在亚洲,一方面日本的逆进口增加;另一方面,从日本采购的依赖度下降了。因此,日本本土的总公司和在亚洲设立的企业之间的企业内贸易顺差缩小。1998年度,日本方面变成了入超。虽然海外生产扩大了,但从企业的角度看,扩大来自日本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核心产品的出口来推进国内产业高度化,不一定能实现。

2.韩国———以电子机器、纤维、鞋类为中心。1987年前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急剧增加。初期,向以印度尼西亚为中心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占了很大比例,但到20世纪90年代,向中国的投资增加了。中国在韩国总的对外投资中所占比例在90年代中期达到25%。金融危机后,总体来看,韩国企业的投资钝化。可是,2001年上半年,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大幅度地恢复,占对外总投资的30%。

从韩国对中国投资总额的行业构成来看,电子机械占26%,纤维、鞋类占20%,这两类产品占了较大份额。电子机械产品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出口和中国的国内需求。纤维和鞋类的生产主要是以出口为主,韩国的投资目的与日本非常相似。

从韩国的贸易统计来看,来自中国的纤维、鞋类产品的进口急剧增加。1999年,从中国产品在韩国进口中所占的份额来看,服装接近70%,鞋类大约为50%。可是,电气机械产品从中国的进口不是那么多。这种情况和日本从中国逆进口激增的情况不一样。

然而,无论是韩国的服装还是鞋类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虽然降低了,但韩国对外的贸易收支仍然维持顺差,这类产业在韩国国内仍然维持着出口产业的地位。这一点不同于日本。虽然韩国企业在中国扩大生产,但对国内生产的影响没有日本那么严重,可是,韩国对与中国竞争的关心和危机感很强烈。

3.中国台湾地区———对“空洞化”担心的加强。中国台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在1987年也是一个转折点。由于日元升值,台湾地区的产品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相对增强,台湾地区的出口产业也繁荣起来,可是,也导致了对美贸易摩擦、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匮乏,而且,随着货币贬值,出口环境急剧恶化。1987年,由于修改了外汇管理办法,对外投资增加了。台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与韩国一样,初期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以东南亚为中心,向马来西亚、泰国的投资占了很大比例。

1990年,台湾当局制定了大陆间投资办法,向大陆的投资多起来。投资项目和金额都大大超过了此前对中国大陆以外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距离近、语言相通等有利条件,中小企业也积极地投资,进一步增加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

截止到2000年的统计,就金额而言,中国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的投资额是对其他国家的1.5倍,项目数是6.5倍。由此可见,平均每个项目的规模很小。比较对中国大陆及其他国家的累计项目的投资行业,累计项目的59.4%是电气、电子产业,可是,电子、电气产业只占对中国大陆投资的 17.6%,塑料制品占12.5%,精密机械占10.8%,投资行业多样化。

台湾地区对产业“空洞化”的担心要比日本和韩国强烈。第一,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不如日本和韩国。特别是近年来,以电子信息机械和半导体为中心的IT产业的特殊化倾向明显。2000年,电气、电子机械在台湾地区出口所占的份额超过50%,其核心的IT产业向大陆的转移急速发展,同时,海外生产的比例超过了50%。从个别产品的生产数量看,海外生产比例超过80%的产品种类也不少。

根据中国台湾地区经济部的对外投资民意调查(《制造业对外投资实况对外调查报告》,1989),根据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的采购、销售情况,从电子信息机械领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的零件、中间产品采购对象的构成看,台湾地区占50.7%,台资企业占27.4%,非台资企业占13.4%,第三国占8.4%。从产品的销售对象来看,台湾地区占16.1%,中国大陆占37.6%,第三国占46.4%。与电气机械产业领域在中国的日资企业比较看,台湾地区企业从本土的采购比例高,逆进口的比例低,容易出现出超。但是,中国大陆的生产代替台湾地区的生产是明显的。中国台湾信息产业策进会市场情报中心(MIC)预测,台湾地区的信息机器的生产在2002~2006年以年平均10%的速度缩小。2006年,在世界生产国中排列将从现在的世界第四位后退到第九位。

考虑到组装型产业的竞争力低下,台湾地区加强了对半导体、液晶显示器(LCD)等电子产品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可是,台湾地区资本在中国的进入浪潮已经涉及电子产品。开始进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内需,如果中国产品的逆进口开始的话,台湾地区进入中国大陆的企业很多,可以预期会带来价格的过度竞争和逆进口的扩大。台湾当地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的限制措施正在放宽。2002年前,家电进口的限制还将保留,而IC等中间产品的限制放宽了。

台湾地区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大陆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中国大陆生产竞争力的源泉。但是,台湾地区的发展对台湾岛内产业结构的转换会带来什么影响还不明朗。第一节已谈到,台湾地区在OECD的进口额中占5%以上产品的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年来,虽然生产能力加强,但石油化学和钢铁方面都没有韩国那样的规模和多样化。

2001年底,台湾地区一部分高科技产品对中国大陆投资的限制放宽。因此,现在占世界生产量一半的笔记本电脑的生产也可能会向中国大陆转移。MIC预测,笔记本电脑的海外生产比例到2003年会超过50%,由于装配产业一类的先导需求未来不明朗,对零件、原材料产业的投资也不得不慎重。今后,台湾地区有脱离工业化方向,向软件开发和服务业转移等的可能性。

同类推荐
  • 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非常明确地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因而“发展现代农业”自然成为今年农业工作的主题。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决定。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发达的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所必须追求的目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仅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产业基础。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关系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要进入世界政治与经济这个学科的大门,把握国际关系的本质,认清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必由之路就是熟悉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掌握有关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是资本主义列强争霸和扩张的历史,也是国际社会的秩序和准则逐步形成、国家行为得以规范的历史。西方国家的学者从西方立场和角度力图探究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主张,推动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金融可以覆复历史

    金融可以覆复历史

    这本书就是为年轻人,也包括企业家和金融家们讲述金融历史和观念的。”我想,这是作者的明志之句,需要呼应一下的。为什么金融观念很重要?据作者之见,“缘于我们有太多的金融观念似是而非。而建立在这些糊涂观念基础上的思维模块混沌不清,但常常潜意识地支配着我们的金融思想”。这是说,深藏在人们观念里的“想法”可不是无关宏旨。观念影响思维模块,作用于金融思想。思想受了影响又怎么样?那就表现为行为,因为人的行为说到底就是不断的选择,其中思想的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常常是实际行为的第一步。
  • 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本书是一部研究在加入WT0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零售业公平竞争与进一步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专著。它论述了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零售业国际化的机理、回顾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过程、评述了对零售业开放的种种争议、研究了其他国家零售业开放的制度、详尽分析了各种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及其原因、评价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市场绩效、预测了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面向“后WTO”时代的促进零售业进一步发展的制度设计。
  • 资本中国:变革经济战略

    资本中国:变革经济战略

    本书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各行业的逐一分析,指出了中国几大支柱产业的重要趋势和潜在机遇,并明确了各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热门推荐
  • Substitute

    Substitute

    “这位小姐,请你帮我一个忙。”那天,一个女人对着刚放学回家的莫雨请求道。心地善良的莫雨在听过女人的“悲惨”故事之后,决定帮她这个忙。但是……以后发生的事却让莫雨后悔死当时这个愚蠢的决定。
  • 新影故事

    新影故事

    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最能唤起我们对另一种经验的感同身受,而好的电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 后会有期爱无期

    后会有期爱无期

    吴晓事业做得顺风顺水,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黄金单身男,但是他始终保守着放不下初恋的秘密。他从未停止找寻她的脚步。终于有一天,在一次叔叔刻意安排的他与酒店老板的孙女林嘉文的酒席上,吴晓无意得到了许昭昭的消息。二人再次相遇,很快坠入爱河。可是在二人准备婚礼的时候,吴晓却发现许昭昭已经不是当年自己爱恋的那个人,甚至和脑海中的那个女神相差甚远。他做了爱情的叛者,同时他的伤害也让许昭昭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命运再次眷顾她,当她再次赢得万众瞩目的眼光时,却不知如何面对后悔不已的吴晓。
  • 重生之意外的美满

    重生之意外的美满

    前世她贵为豪门千金,本拥有一手好牌,却因为懦弱无能,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家破人亡。意外重生回到母亲未死,小三母女尚未进门夺权的时候,她定要好好护着母亲,守住家族企业,不再给小三母女可趁之机————好好的计划全被这意外冒出来的程咬金给打乱。心痛地看着自己离原定的道路越来越远,她对着那程咬金咬牙切齿。既然这样,那便丢了计划,一步步走出自己的美满人生!PS.男女主皆为成长型,男主前期校园生活时青涩,后期强大。
  • 美王的宠妃

    美王的宠妃

    他们的相遇或许就是注定了的,江湖恩怨,爱恨纠葛,两条人命,真的可以无视吗?我回来就是为了解决上一世的恩怨的。。。。。
  • 至尊冰帝

    至尊冰帝

    被漂亮女杀手劫去当人质,没想到竟然被她……无尽鬼域的幽冥鬼将,极寒之地的冰晶凤凰,女娲神境的净瓶女娲,地底世界的瘟疫老鼠。一段可歌可泣的草根崛起史,一个如梦如幻的修真界。
  • 横行纵错

    横行纵错

    逝去的童年、曾经的青春、潇洒的热血;本该平平凡凡的我,却因为一件事情而变得不平凡;是错误的选择,还是命中注定......
  • 哈佛学不到的153条人生经验

    哈佛学不到的153条人生经验

    本书从人生实践的得失成败中,总结出适合现代年轻人的人生经验,包括做人与处世的经验、职场竞争与谋求晋升的经验、识别人心与交良友的经验、抓住机遇与避开陷阱的经验等等。每一条人生经验都是前辈们用心血换来的金玉良言,每一条经验简约而不简单,深刻而不晦涩。
  • 时空黑洞:异能总裁的罂粟花

    时空黑洞:异能总裁的罂粟花

    世界突然变得混乱,异能潜行者们莫名地闯入时空的空隙一时间怪物横行,文明世界开始崩溃异能者不停地穿梭在两个世界中,没有法律的约束,杀人者,心怀天下者……
  • 芊芊不说谎

    芊芊不说谎

    芊芊的脾气并不好,她从来都不会给谁好脸色;芊芊又渴望得到一段公主般的爱情,什么时候芊芊任性的爱上了他;蔚蓝色瞳孔的少年成功吸引了她的注意,“喂,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