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交际是与人打交道的活动,而与人打交道的第一步就是“打招呼”,这看似平常的问题却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在日常细节处的涵养。特别是与人打招呼时选择什么称谓,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称谓使用准确、适当,才能传达出对对方的敬意,也会为自己在对方眼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反之,称谓用得不谨慎,不适当,对方听了心里就会很不舒服,之后的公关交际活动也就很难顺利进行了。
由此可见,称谓问题虽小,却不可随便对待。特别是从事公关工作的人更应该为此下一番工夫。那么选择称谓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称谓的选择要符合对方的身份
在比较正式的公关交际场合,选择称谓一定要与对方的身份、职务、职称等相称,这样才显得庄重、正式、规范。例如,可以在对方担任的职务前加上姓氏作为称谓,像“周处长”、“马部长”、“李局长”,非常正式的场合下还可以在职务前加上姓名来称呼对方,如“王某某书记”、“张某某总裁”;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则可以直接以其职称相称,或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姓名,如“谢总工程师”、“杨振宁教授”等;另外,对于从事某些教育、医疗等特定职业的人,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如“李老师”、“吴医生”、“龚律师”等。
(2)称谓的选择要符合对方的年龄、性别
在不清楚对方职务、职称的情况下,就要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选择合适的称谓。例如,对于德高望重的长者,可在其姓氏后加“老”或“公”,以示尊敬,如“闻老”、“齐公”等。
对于年龄较轻的女性,可以称呼“小姐”,在已知对方已婚情况下则尊称“太太”,但如果不知对方婚姻状况的话则不宜贸然称呼对方“太太”、“夫人”等,以免引起不快,此时可以用“女士”来称呼对方;对于男性,则可不论其婚否统称为“先生”。
(3)称谓的选择要符合所处的场合要求
对于称谓的选择还要注意场合,比如,在正式场合,称呼对方“王经理”、“张厂长”、“赵校长”、“孙局长”等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能体现工作的严肃性,也是对对方的权威性的一种肯定,有助于公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非正式场合,如果与对方已经比较熟悉,就可以不称官衔,而直接以“老张”、“老李”等称谓相称,这样反可使人感到平等、亲切,形成一种和谐的交谈气氛。
周恩来总理善于根据交谈对象的工作、职业采用不同的称谓称呼对方,给人们留下了平易近人、真诚亲切的印象。
对于“国母”宋庆龄,由于她特殊的身份,周恩来一直尊称她为“孙夫人”、“宋庆龄先生”;后来宋庆龄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周恩来便根据她的职务称她为“宋副主席”、“宋副委员长”,表现了自己的谦逊和对宋庆龄的尊重;在向她通报党内重要情况时,则亲切地称她为“庆龄同志”。而这只是反映周恩来总理称谓技巧的众多例子之一,除此以外,周恩来还称自己的老师高盘之夫妇为“高老师”、“高师母”,称著名画家齐白石为“齐老先生”,称炊事员为“×师傅”,等等。他常用的称谓还有“同志”、“先生”、“女士”、“朋友”、“小朋友”、“老乡”、“工友”等。
这些不同的得体的称谓都表现出周恩来对人民群众的尊重、爱护,也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增添了不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