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7300000007

第7章 汉文帝的管理思想

西汉初年的统治阶层从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看到了民众的力量,认为绝不能忽视这个力量。为了维系统治,就要顺民心、安民心,必要时要对民众让步。汉文帝推行黄老道家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管理思想,循守成法,约法省禁;躬修节俭;轻徭薄赋,重本抑末,发展农业生产;还采纳了贾谊削弱诸侯王权力的建议;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权如匈奴、南越,采取以和为贵的政策,尽量保持边境的安宁。景帝不仅继承了其父文帝的事业,还延续了其父的管理思想以及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很少变更。

文帝继续推行黄老道家学说,继续将其视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因为该种思想很大程度地适应了当时统治阶层休养生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文帝、景帝时期特定的社会条件也决定了有必要继续推行这种思想:西汉初期,人心思安思定,渴望天下太平;统治阶层总结和反思秦朝灭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了避免重蹈秦王朝的覆辙;儒家也经受秦王朝“焚书坑儒”,元气尚未恢复;同时黄老道家思想发展至汉初已经相当成熟,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因此,西汉前期的统治阶层大都崇尚黄老道家思想,推行清静无为之治,文帝、景帝就是这一管理思想的重要实践者。

一、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文帝采用黄老道家因循之术,继承了西汉初年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恢复发展社会经济。贾谊在上给文帝的《至言》说得较为具体:“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损食膳,不听乐,减外徭卫卒,止岁贡;省厩马以赋县传,去诸苑以赋农夫,出帛十万馀匹以赈贫民;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赐天下男子爵,大臣皆至公卿;发御府金赐大臣宗族,亡不被泽者;赦罪人,怜其亡发赐之巾,怜其衣赭书其背,父子兄弟相见也而赐之衣。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35页。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视农业。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贾谊上书强调发展农业、增加储蓄。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食货志》)。(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0页。据《文帝纪》,汉文帝多次下诏,反复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如二年诏云:“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8页。并下诏告诫各级官吏,“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文帝纪》),(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5页。“屡敕有司,以农为务,民遂乐业”(《食货志》)。(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5页。

二是躬行节俭。《孝文本纪》评价文帝:“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33页。贾山《至言》亦云:“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损食膳,不听乐”。汉文帝躬行节俭,体现了黄老道家尚俭尚朴的思想,以及“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目的为使百姓安宁,维护社会稳定,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是因势利导,即顺民趋利之心以导民,把社会劳动力引导到农业上来。其中贵粟政策就是因势导民的重要措施。晁错向文帝提出贵粟政策,针对“游食之民,未尽归农”的情况,指出:“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食货志》)(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3页。贵粟政策的实行,使商人为了用爵位来改变其低下的地位,甘愿出钱到农民手中购买粮食,而农民也以比较满意的价格把粮食卖给商人,从而“富人有爵,农民有钱”,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汉景帝继续推行文帝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食货志》记载:“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其后,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于县官以除罪。始造苑马以广用,宫室、列馆、车马益增修矣。然娄敕有司以农为务,民遂乐业。”(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5页。景帝节俭爱民,继续奉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思想和轻徭薄赋,还大力兴建水利工程,以促进农业生产。

二、因循之术,阳予阴夺

文帝即位以后,如何处理与功臣和诸王的关系,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元老功臣们是西汉统治的支柱,但其势力的发展也影响到皇权巩固。对此,文帝仍然采用黄老思想谨慎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采用黄老因循之术对整个中央机构不做重大调整,保持政局稳定。文帝对汉初功臣仍加以重用。据《儒林传》云:“孝惠、高后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孝文时颇登用。”(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2页。文帝时期担任丞相的依次是周勃、陈平、灌婴、张苍、申屠嘉这些功臣集团的主要人物,文帝重用他们,这些人也为治国、戍边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采用循名责实的办法督察国家官僚机构。循名责实之术是黄老刑名术之一,黄老道家认为“臣事事而君无事”(《慎子》),(周)慎到撰:《慎子》,第4页,见《诸子集成》(第五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本著所引《慎子》语句,皆出自《诸子集成》本,下文同。君主“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形。形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黄帝内经》)。文帝采用因循之术对国家中央机构不做重大调整,但并不对公卿大臣放任自流,而是采用“问”和“察”等方式,循名责实。如《史记·袁盎列传》记载文帝幸临上林苑,用“问”的方式一连问了十几个问题,检查上林苑尉是否称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文帝犒劳周亚夫军营时,就用“察”的方式考察周亚夫治军情况,文帝视察后甚为满意,对周亚夫大加赞赏:“嗟乎,此真将军矣!”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74页。

三是文帝采用“阳予阴夺”之术削弱势力强大的功臣集团。文帝即位后对有拥立之功的大臣们进行奖赏。《孝文本纪》记载文帝“从代来初即位,施德惠天下”,天下“皆洽欢”。(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20页。同时“阴夺”功臣权力。如文帝即位“乃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17页。不久又任命其舅薄昭为车骑将军,其目的就是以代臣掌握军权分割功臣权力。他还打击功臣周勃,警告其弑君废立的行为;采纳贾谊的建议下诏令列侯之国,将他们置于地方官员的监督之下。

处理与诸王的关系,文帝亦采用了黄老道家的方法。文帝时,刘姓诸王多为高祖时所封,他们与文帝关系亲近,而且在拥立文帝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文帝即位后,诸王势力进一步发展,对中央权力已经构成威胁,当时“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诸侯王表》)。(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4页。“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贾谊传》)(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34页。特别是齐王和淮南王,当初他们也是皇位的候选人,已经直接威逼到文帝的权力,以藩王即位的文帝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他们,文帝的总方针是采用因循之术,遵循高祖的政策,援引诸王夹辅王室,求得政局的稳定。同时对威胁皇权的诸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以亲制疏,“乃徙淮阳王武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得大县四十余城;徙城阳王喜为淮南王,抚其民”(《贾谊传》)。(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63页。二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乃分齐为六国,尽立悼惠王子六人为王;又迁淮南王喜于城阳,而分淮南为三国,尽立厉王三子以王之”(《贾谊传》)。(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64页。此举是文帝基于道家清虚无为的原则对贾谊的建议进行改造,在管理实践中将贾谊的“以亲制疏”之策还原为“以静制动”之术,将贾谊的“众建之策”还原为“顺而消之”之术。

文帝还运用黄老之术打击淮南王刘长。当时高祖诸子只剩下文帝与淮南王。文帝认为淮南王对他威胁最大,即使他没有僭越之心,也可能被别人利用。文帝利用淮南王的弱点,采用“阳予阴夺”之术。淮南王自幼失母,疏于管教,他刚直而勇,不好学问大道。汉文帝利用他的这些弱点使其“骄蹇”,让他一步步走上谋逆之路。文帝即位之初,“易侯邑在淮南者,大王不肯,皇帝卒易之,使大王得三县之实,甚厚”(《淮南王传》)。(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37页。文帝三年淮南王入朝,“从上入苑猎,与上同辇,常谓上‘大兄’”,使他变得“甚横”(《淮南王传》)。④(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36页。他杀辟阳侯,“于天子之国横行不辜而无谴”,文帝非但未治其罪,反而“乃赐美人多载黄金而归”。 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40页。淮南王归国后更加骄横,他逆拒不受皇太后之馈赐,文帝也让国舅薄昭致书劝悔,但他不知悔改,“自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恣,不用汉法,出入警跸,称制,自作法令,数上书不逊顺”(《淮南王传》)。④(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36页。接着,“(淮南王)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淮南王传》),(东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0页。终于反叛。所以,淮南王因谋反罪绝食而亡,淮南国也在这事之后一分为三。文帝表面上甚为关爱淮南王,实际上实现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目的。

三、民族管理

文帝运用道家思想,在民族管理方面化解矛盾,争取民族团结。他即位时,汉与南越、匈奴的关系紧张起来。《道德经》三十章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道德经》三十一章云:“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80页。文帝继承了这一思想。他即位之初,将军陈武等人主张对南越等用兵,但文帝认为:“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耗病,谓百姓远方何?”(《律书》)(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42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对南越和匈奴不是以戈止武,而是谋求和平,“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南越列传》)。(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70页。还先后派陆贾、庄助等出使南越,尽量避免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维持边境安宁。文帝对匈奴也力求避免用战争的方式,而是用和平方式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匈奴列传》记载,“孝文帝初立,复修和亲之事”,“老上稽粥单于初立,孝文皇帝复遣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馀人。汉患之,乃使遗匈奴书。单于亦使当户报谢,复言和亲事”。(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95~2910页。即使必须用武力,但冲突过后,也尽量争取保持较长时间的和平。

同类推荐
  • 国学管理

    国学管理

    本书以道、术结合为宗旨,从思想、实践、制度三个方面,叙述了儒、道、法、兵、墨、纵横等诸子百家的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管理主张和管理模式,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业、变革、守业、亡国、治国安邦国学思想的管理智慧,详解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监察与控制管理、任吏与考核、地方行政管理四条线的演变、特征和作用,全面展示了国学管理精深微妙的管理艺术,以求为管理者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提供理论和工具两方面的帮助。
  • 企业的诚信危机

    企业的诚信危机

    《企业的诚信危机》通过四个案例详尽地描述了企业犯罪、名牌坠地的过程和原因,揭示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人的良心与良知、监管制度、消费者自我保护、举报者保护等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意义。
  • 商帮传奇(第一部):晋商风骨

    商帮传奇(第一部):晋商风骨

    本书以晋商的传承开篇,梳理了晋商数百年来的的发展脉络,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晋商的兴起、辉煌与传承,重现了晋商驰骋华夏的神彩。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并且对诸多代表性人物进行了深入地介绍,通过一部部商海传奇再现了晋商享誉数百年的商道智慧。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用人之道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用人之道

    “世界500强”,是人们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荣登“世界500强”排行榜,是无数搏击于商海中的英雄梦寐以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殚精竭虑,夜以继日,有的甚至耗费了毕生心血。
  • 销售团队建设与管理

    销售团队建设与管理

    本书内容有:销售团队的现状与发展、销售团队的组建、销售团队的培训、销售团队的目标、销售团队的会议、销售团队的冲突管理等。
热门推荐
  • 废材重生:学霸才女在青楼

    废材重生:学霸才女在青楼

    飞机失事,苏轻挽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谁曾想她竟然赶上了重生潮流,重生了。可姨娘庶姐狠毒,未婚夫对她置之不理……她的身边,处处潜伏着危机,她,该如何?既然别人要她死,那么她只好让别先死了!第一天来到异世便救下一个妖孽男人,竟是名满天下的第一公子楼忘生。后来,她看上他的绝世身手,他看上她的才华,他们合作,各自利用,各自所需。谁料,某天这个第一公子竟然在她出嫁之日劫了她的花轿,真是气煞她也。
  • 一生一世三年情

    一生一世三年情

    我们的一生并不太平,一次偶然的相遇,我们错过了彼此,然而后来的某次机遇,我又与你相遇。之后的我们,成了同窗好友。三年之约,我陪你走下去。一生之约,你我共同度过。
  • 快穿之邪不胜正:正宫翻身记

    快穿之邪不胜正:正宫翻身记

    安书兰惨遭渣男出轨,抛弃,不小心出了车祸用灵魂与系统签约,穿梭时空拯救正宫娘娘
  • 灵将

    灵将

    世间万物,万物皆有灵魂,灵魂与万物为一体,而灵魂是万物之灵,能量巨大……能使用灵魂的人七或物被称为灵将……
  • 柯南同人:针锋相对

    柯南同人:针锋相对

    一个自称夏洛克·菲斯特的家伙顶着工藤新一的脸闯入了柯南的生活,名侦探对抗名侦探,针尖对麦芒。这场赌上性命的战争,最终谁是赢家。
  • 失忆之后还爱你

    失忆之后还爱你

    她是一个十分消极的女孩,当她听到mv上某人说的一句话,相信自己永远都是最棒的。她便喜欢上了说这话的人。她改变了自己,去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的城市........
  • 论利益与政治

    论利益与政治

    本书运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和方法,从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利益与政治这一人们时刻关注和敏感的问题。本书以利益是主体在实现其需要的活动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体现的价值,政治是特定社会中各权力主体在以政权为核心的条件下围绕着对利益的权威性调控而结成的一定关系和所展开的活动等基本观点,研究了中西方关于利益与政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利益和政治的本质及其形式,实现利益的活动规律和进行政治的活动规律,利益与政治的基本关系,利益关系与政治格局,利益效用与政治效应,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政治控制中的权威与服从、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 农门医色

    农门医色

    人人都说安荞凶悍泼辣好色外加好吃懒做和死不要脸,成亲半月把相公榨成人干,把婆婆打得鼻青脸肿,还天天装病不下炕干活,刚被休了就跑到山上跟男人私会。安荞怒:纯属扯蛋。分明是那个混账小相公不乐意娶她,自成亲后夜夜出去鬼混,结果得了风寒。恶婆婆因此看她不顺眼,处处为难她,被她无意扇了一巴掌后火力全开,打得她三天下不了炕,最后怕她死了赶紧丢回娘家,谁料她大难不死不说还顺带救了个美男。可这话谁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安荞自打被休以后,这行情就好了起来,整天有男打着治病的名号来找,那股暧昧劲任谁看着都嫌酸。自打接受了这新身份后安荞也没了辙,整日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先是斗婆家,被休后斗不靠谱的娘家,完了还得跟牛鬼蛇神斗,人生似乎就这么永无休止斗下去。安荞不禁叹:人的一生充满了争斗,要么打了鸡血斗下去,要么躺尸。美男曰:斗来斗去多累,快到爷怀里来歇歇。安荞斜眼:好,你先躺尸。(本文架空,请勿过度考据)长歌旧文:《农家悍媳》http://www.*****.com/?info/704767.html
  • 绝宠萌妃,战王的追妻攻略

    绝宠萌妃,战王的追妻攻略

    17岁的她,25岁的他,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一个对的人,然后与其共度一生。对她来说,穿越异世,初入摄政王府,本想做个平平凡凡的小厨娘,但没想到却与这位爷有了纠葛……对他来说,她是一个变数,从没有想到会有一只小野猫从天而降,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心会被这个小东西占据,爱她,护她,成了他这辈子的使命……“萧寒珏,你的爪子往哪放呢?”某女咬牙切齿。“放在我儿子的粮仓上呢!”某王理所当然,颇有一番得意之势,而后,扑倒之。
  • 仙路风云起

    仙路风云起

    九阳绝脉又如何,天地间凡事都有个一,我云起就要做天地间的唯一,破除禁制,排除万难,扶摇直上九重天,打碎虚空,踏破凌霄,俯瞰天地人世间!